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22|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拾荒者之七——那些在车站附近找工作的好兄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8-12 22: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红秋叶 于 2016-8-16 20:32 编辑


  
  男人骑着三轮车,过了两个十字路口,等到了第三个十字路口时,他停下来望向路对的第七师兵团客运站,那里的人很多。一部分是出行的人,还有很多男人沿街站着,他们在找工作。很早的时候这里就自然形成了一个没有中介的劳动力市场,找工作的人可以面对面和老板谈事儿。
  


  他们大部分穿着工作服,脚蹬布鞋。看起来满身都是力气,可需要出力的地方在哪里呢?干建筑这一行,大工一天的报酬在三百元以上,小工一天的报酬有一百多。要是有活干的话,半年就可以挣到四五万元。一个年轻人坐在路基石上,他脱了鞋,一双灰白色的袜子十分显眼。更显眼的是他面前那些摆设。一个砍砖头的小砍刀,一把刷墙的辊子,还有三个泥抹子。这些都是年轻人吃饭的家伙。年轻人身边还有一个中年男子和一个老年男子,他们应该是一个合作的集体。
  
 

    东边路口有三个三轮摩托,大大的招牌背在车厢上,招牌上清清楚楚写着“刮腻子”。这相对年轻人把工具摆在面前的做法,显然是升了级的广告。红色的牌子,黄色或白色的大字十分醒目。一个骑助力车的妇女正在和三轮车主谈着什么。
 

 
  路口来了一个骑摩托车的男子,一群人上前把他围住,他们都想得到一份工作,哪怕再苦再累,只要能挣到钱就可以。这样多的人在争一份工作,可想竞争会多么激烈。
  
 

   经过讨价还价,骑摩托的人带着一位年龄较大的幸运者离开了。这活儿的报酬一定是相当低的,年纪大一些的求职者勉强可以接受。而年轻人必须要养家糊口,那点报酬怎么可以养家呢?他们还得继续等待下去,像垂钓者那样耐心守候着,只是没有垂钓者那样的闲情逸致。他们更像是一个个被老板们垂钓的对象,只要见到有车辆缓慢地开过来,他们就会扑上前去,像饿极了的鱼啃食鱼饵一样,不厌其烦地表述着自己的技能。一天到晚,这样的场景不知要上演多少遍。他们的耐心和口才,也在这里得到了历练,这也是竞争力的一部分。


  
  一辆小车开过来了,还没等停下来,一群人就蜂拥而上把小车围住,小汽车里的人把车窗玻璃降下来,车外面的男人们纷纷把头探向车窗,他们在这样一个对话窗口问这问那。车子沿路边缓缓行驶,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似乎这也是谈判技巧的一部分,只有在汽车缓缓的行进中,才可以营造出轻重缓急的各种分为,工钱也就是在这样十分吊胃口的情形下,自然而然地落到一个让老板满意的水平。
  
  小车在慢行了十几米之后,最终还是扬长而去了。看来这是一场演习,和演戏有什么区别呢?反正这样的闹剧时常会发生,而真正的谈判也就混在其中,简直很难区分那个是假的,那个又是真的。
  
  男人骑着三轮车冲向人群,二十几个人把他团团围住。有人操持着河南口音在喊张哥,男人赶忙把三轮车刹住。那人挤到他跟前招呼道:张哥,咱们三个多月没见了吧!你今天带给我们活了没?男人看看这个人,原来认识,是河南老乡。刚开春的时候男人给他介绍过农活,是到团场干一个多月的短工。
  


  男人稳稳坐在三轮车上,他目前就需要这样的一种姿态,享受一下居高临下的感觉。男人早年也来自河南,自从五年前在建筑工地摔坏了腰,不得已靠捡垃圾维持生活。好歹算是有一份安定的工作,并且还在发廊里赎出来一个疯女人,做了老婆。男人有了老婆之后就很少回老家河南,常年住在这个城市里,经常出入大小工地和街道小区,在市民面前多少也混了个脸熟,只要有什么用工信息他都会记在脑子里,回头向老乡们通报一声。
  
  男人还认识几个农场主,农场主们为了孩子在城里上到好学校,就租间学区房,农闲的时候过来伴读。男人住的城郊就有一所高中,男人认得一些农场主。每介绍一个工人给农场主,男人可以得到二十元的介绍费,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五月份农活相对少些,六月下旬就要收麦子了,地里的活儿不等人,男人想提前和农场主们联系一下,先预约一些农工,到时候就不会因为找不到农工着急了。最好今天就能够得到几个介绍费,买一些新鲜蔬菜给女人过一个丰盛的生日。
  


  这两年城市里建筑工地的活儿少,打工者只好来到这里找其它工作。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是焦虑与不安,他们不缺体力,可就是没有地方出卖自己的体力。现在大白天的,他们待在车站附近,看似不受任何约束。实际上他们就像放飞在天上的风筝,看似自由飞在蔚蓝的天空中,毕竟有一根线牵着,那是一根隐形的线牵着他们的心儿,是他们远在家乡河南的父母,女人以及孩子。

 

 
  二十多张脸焦急地望着男人,期待男人快快说出用工信息。信息爆炸的时代,谁掌握了信息谁就站在了至高点。男人没有坐在小车里,他的信息一样可以拯救这些寻找工作的人,在之前已经得到多次验证,男人的这点威信也是这些年慢慢建立起来的。
  


  这群人丝毫不羡慕男人有一份捡垃圾的工作,捡垃圾没有面子,挣得钱也少。他们若是丧失了劳动能力还可以考虑,现在他们要用劳动换来更多的钱啊!男人曾经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们认定这个也在为吃饱饭而四处奔波男人是好兄弟,不会在他们面前偷奸耍滑的,自然也就相信来自这个男人的用工信息。



  男人至今还没有手机,周围的人争着把自己的手机递到男人手里,用了谁的手机谁就可以优先得到工作,如今做什么事情不要靠积极的表现呢?
  
  男人接过手机按了起来,他脑子里的手机号码很快就转化为了无线电波。男人很快就和对方联系上了,他紧锁的眉头一点点展开来,看起来是有戏了。一群人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从男人眼神中索取着事情的发展迹象。
  
  离汽车站不远的小树林里集聚着不少人,他们是找算命先生算命的,寻找工作的人们经常去那里。来自生活的压力让他们像太阳那样早出晚归,他们有自己的梦想,想从算命先生口中得知自己的未来。不过在他们心中,眼前这个骑着三轮车的男人才是他们真正的希望所在,与其在算命先生那里与自己将来的富裕生活的邂逅,不如在眼前这个男人面前讨份工作更实际一些,眼下这肚子得填饱呀!
  


  有时他们也怀疑,那些或许将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幸福生活,每天都在算命先生的嘴边挂着,自己只要把钱交到算命先生的手里,随时都会把梦一样的幸福生活请到耳边,来一次光天化日之下穿越时光隧道,痛痛快快在自己流露出的笑声中畅游一番。可是,有时候他们内心会感到十分空虚,需要这样掏点钱来算一算,填充一下空落落的内心世界。
  
  有些人已经在汽车站等好几天了,眼看着来招工的人越来越少,他们的积蓄也越来越少了。若不是今天遇见这个要赶着挣些钱给女人过生日的男人,他们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有一些收获。
  


  男人打电话时的语速突然变得缓慢起来,声调上扬着,似乎已经看到了电话那一端的天空,晴空里,燕子在自由翱翔。男人用另一只手指盘算起来,他像一位战场上的指挥官,推演着战场上的形势发展。
  
  男人不情愿地放下手机,人们似乎感到了事情的不妙,正欲散去时,男人却又把他们喊住了。男人问大家,谁有烟盒和笔用一下。有人把烟盒和笔递给男人,男人说,过几天农场该收割麦子了,需要一二十个劳力。大家先把电话留一下,这活儿苦是苦些,钱不会少挣,你们只要好好干活,工钱不会少大家的。不一会儿烟盒上就写满了电话号码,有细心的人问道:张哥,我们什么时候能去?男人看看大家,说,收麦子就在这个月中旬,到时候我会通知大家,在这里集中。说完男人蹬起三轮车离开了。一群人迟迟不肯散去,他们还在等下一个老板的到来。
  
   






2#
发表于 2016-8-13 07:46 | 只看该作者
秋叶的拾荒者系列,把目光对焦城市的边缘人群--拾荒者,用生花妙笔勾勒出一个个普通劳动者的形象。
本文一如从前的题材,集中描写车站前找活的农民工,把他们焦急盼望、迫切想得到一个工作,养家糊口的心态呈现在我们面前,人物形象鲜明。
3#
发表于 2016-8-14 16:27 | 只看该作者
这些年的乡村已在渐次消瘦和被挖空。这群来自乡村的打工者在城市车站的面前,已成一群醒目的城市寄存者,他们为了生存,多么的希冀用自己最最廉价的力气换取所需的东西——钱,然其成日为找到工作那焦虑眼神和不安的思绪,是多么的令人心寒。
这一时代的微型缩影,也暗示出社会转型期,人们对生活的焦虑和恐慌。
很喜欢作者如此能静心走进最最低层人们生活,以文字感念。
4#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21:29 | 只看该作者
李立红 发表于 2016-8-13 07:46
秋叶的拾荒者系列,把目光对焦城市的边缘人群--拾荒者,用生花妙笔勾勒出一个个普通劳动者的形象。
本文一 ...

这是我身边一部分人的现状,他们也在试图改变着这样的现状,我期待着他们一点点好起来。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21:57 | 只看该作者
日尧月 发表于 2016-8-14 16:27
这些年的乡村已在渐次消瘦和被挖空。这群来自乡村的打工者在城市车站的面前,已成一群醒目的城市寄存者,他 ...

       他们来到城市里,想用体力换得金钱,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至于社会地位他们很少考虑的,不过我发现他们对幸福的理解,更接近本真和原始,所以很难得,并且很美。写这个系列的目的不仅仅是停留在一个时间段来呈现悲苦,那样会让读者和我一起陷入到悲怜中而不可自拔,写这个系列就是要拉长时间的跨度,要写他们命运的改变,写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为之付出的艰辛。可喜的是,在我最近的观察中已经有了大大的改观,现在我正为他们而高兴着。谢谢你中肯而实际的评点,问好。
6#
发表于 2016-8-15 09:59 | 只看该作者
文章与图文并茂的形式,细致地解读了打工者在城市生活状况的一个侧面,由此可以看到作者关注底层的内心,此种写作,正是具有责任感的写作。欣赏并问好!
7#
发表于 2016-8-15 10:03 | 只看该作者
红叶细心,以图文纪实的方式,生动地描绘再现城市打工者挣扎在城市的情景,让人为之动容。
8#
发表于 2016-8-15 23:32 | 只看该作者
难得能写当下的生活现状,其实很有价值的;可惜没有沉下去,太空泛了,但仍然具有价值;图片加的是亮点,我感觉现在的文章需要大量的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等综合性的多媒体元素组成,表现力会比较开阔。
9#
 楼主| 发表于 2016-8-16 09:22 | 只看该作者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6-8-15 09:59
文章与图文并茂的形式,细致地解读了打工者在城市生活状况的一个侧面,由此可以看到作者关注底层的内心,此 ...

只是想写出这些生活在城市边缘者的心声,也是我的一些感慨。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8-16 09:26 | 只看该作者
周施梅 发表于 2016-8-15 10:03
红叶细心,以图文纪实的方式,生动地描绘再现城市打工者挣扎在城市的情景,让人为之动容。

图片较多,或许会影响文字的表达,可是一看到那些图片就会触及我到的内心,这些是我亲眼所见啊!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8-16 09:33 | 只看该作者
半树 发表于 2016-8-15 23:32
难得能写当下的生活现状,其实很有价值的;可惜没有沉下去,太空泛了,但仍然具有价值;图片加的是亮点,我 ...

问好半树,十分高兴看到你的感受,这样的论和谈的形式非常轻松,也十分有益。就喜欢这样的开诚布公,从你的回复中秋叶得到了一些启示,其中就有可读性的建设问题,以及如何沉下去,如何避免泛泛而谈。同时也在思考现代人阅读的趋势,以及严肃文学的现状。以上问题期待和老师交流学习。
12#
发表于 2016-8-16 11:13 | 只看该作者
心怀悲悯,将目光聚集这群城市的闯入者——关注他们的辛劳,关注他们的疾苦,对这个弱势群体进行人文的关照,红秋叶朋友的为文之道很让我感佩。因为慈悲,所以关注;因为责任,所以同情。
一篇好文,欣赏学习。问好。
13#
发表于 2016-8-16 17:08 | 只看该作者
    真实、生动、具象,一个个草根人物、一幅幅图片介绍,把我们的眼睛与心灵带入一群生龙活虎、有血有肉的农民工面前,使人唏嘘与感动——普通而平凡的他们,为了生活,为了家庭而奔波而忙碌,收入不多,却依旧在向往在追求……
     拜读学习秋叶文友有文、有图,有音乐,有思想内涵的最新力作,问好!
14#
发表于 2016-8-17 09:26 | 只看该作者
在浮躁的当下,关注什么?追逐什么?写作者该书写什么,背负起何种责任,或者把力量带往何方,需要沉思。为直面人世,为平凡的人写作,向红叶致敬!
15#
发表于 2016-8-17 10:58 | 只看该作者
先记号,抽空细读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4042767|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4-9 05:04 , Processed in 0.29591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