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26|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凤翔东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8-21 2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红山 于 2016-8-21 23:20 编辑

                                                                                    凤翔东湖

        东湖位于陕西省凤翔县东南,古时候叫饮凤池。周文王时期,经常有凤凰飞临此地饮水,凤翔县由此而得名。

       宋代文学家苏轼曾在凤翔府任鉴书判官,带领属下引来了凤翔县城西北的凤凰泉水流入饮凤池中,扩建修整为湖,大量种植花草树木,以柳树居多,湖内大量植莲。修建小桥,楼阁、亭轩、屋榭,取名东湖。东湖之美可比杭州西湖,更有相似之处。苏轼曾于凤翔东湖和西湖为官,凤翔东湖和西湖南北相望。如两颗璀璨的明星,又如深情的眼眸。

       从大门而入,道旁有青翠的松柏,更有无数初露柳芽的柳树,长长的柳枝如纤手轻拂湖面。有小道环绕于湖的周围,从西边的绕湖小道前行,柳阴遮道,8万多平方米的湖面,碧波荡漾,游鱼戏水,荷叶吐绿,有游船争相划水,鸟声清脆,景色迷人。

       湖水清澈见底,美如初月,那轻轻摇摆的柳枝,一直倒垂到水面,轻轻拂过水的面颊。美丽的东湖如少女般娇媚与温柔,暖暖的春风拂绿了生命,身处东湖如走进人间仙境。难怪此处会引来美丽神奇的凤凰鸟。

       一代文豪苏轼清雅的心境,身处佳地,以文会友,广交朋友,于“会景堂”大宴宾客。豪饮西凤美酒 ,浓浓的酒香引来许多蜜蜂,闻醉一大片,苏轼挥笔写下流芳百世的名作佳句。东湖之美,因凤凰而有名,因苏轼而盛名,加之美酒与甘洌的湖水,让人回味无穷。让人走进古文化的氛围中,雨中的东湖更显其美丽温情。密密交织的细雨,还有湖岸边的纤纤烟柳,游人三三两两,雨伞星星点点,亭轩隐隐约约坐落在烟雨柔柳中,给游人增添无限诗情画意。

       东湖之美,更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与勤劳的双手。东湖为我国北方古典园林的典范,而且保存极其完整,建筑结构科学完美,集建筑,文学,古文化,审美于一身。苏轼著名的“三记一论”《喜雨亭记》、《凌虚台记》、《凤鸣驿记》、《思政论》。都是他在凤翔为官时与东湖有关的名作。

       湖中有美丽的小洲,有精美别致的石桥。弯弯的曲径和孕育古代文化的精美的亭子相连,人行于曲径 ,有奇石异木,花草垂柳,令人目不暇接。给人如醉如痴、超凡脱俗的感觉。

       从小桥走过,饱览湖内渗绿的莲池,给人一种高雅清爽的感觉,可见苏轼对莲的独衷。莲出淤泥而不染,苏轼为官清正廉洁,深得凤翔老百姓的爱戴与赞许,是古代少有的好官、父母官。

    走过一段,来到古亭中,坐在亭中石凳上,喝杯酒,读一句古诗,让人进入远古的宋代,寻访古人的清雅和淡薄名利、闲情怡趣、洁身自好。过曲径,柳枝拂面、古树夹道弯如手臂,让人进入人间仙境。遥望湖南面一座拱形石砌古桥,由巨大的条石和方砖修砌而成。如蛟龙出水,又如杭州断桥般沧桑,和断桥极其相象。

    湖中不时有野鸭浮出水面,忽又钻进水里,让人思想回归自然、感受完美,过“君子亭”,欣赏桥上有亭的“宛在亭”,“宛在亭”喻意佳人宛在水中央,究竟有多少美丽多姿的故事,随着时代的久远不得而知,然而“宛在亭”让不少文人墨客感慨万千,奋笔讴歌。“宛在亭”和与之有关的故事,后人为之感动。

    穿过“春风亭”,坐在“会景堂”中品一杯东湖水沏泡的名茶,观赏湖中风光。过石桥,桥的中央有双顶的“鸳鸯亭”,象征一对痴情的恋人坚贞的爱情。

    从湖中走出,来到湖东岸边,古树参天,从一个小拱门进去,登上五十多个台阶上到“一览亭”上,四面临风,可观湖景,湖中美丽尽收眼底,还有后人为纪念苏轼而建的“苏公祠”,欣赏南湖山庄,“喜雨亭”、“凌虚台”,还有湖北面文化内涵浓郁的碑林,内有历代文人墨客咏颂苏公诗词的石刻。

    从“一览亭”上远眺南面雄伟的秦岭,遥看西面佛教名山灵山,东观周朝的发祥地歧山,北有茫茫林区老爷岭。站在“一览亭”上思绪万千,想起毛主席的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然而一切都如流水般远去,只有回声依然回响在耳畔,让人时悲时喜。

2#
发表于 2016-8-24 10:25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层次分明,有感有悟,不错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11:01 | 只看该作者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6-8-24 10:25
文章层次分明,有感有悟,不错了。

多谢,一种感悟、一种心境引导我走好每一步。
4#
发表于 2016-8-27 09:30 | 只看该作者
随作者浏览一潭好水,清新而雅致的格调,欣赏心情的抒写。
5#
 楼主| 发表于 2016-8-27 09:56 | 只看该作者
红秋叶 发表于 2016-8-27 09:30
随作者浏览一潭好水,清新而雅致的格调,欣赏心情的抒写。

感谢你,问好。
6#
发表于 2016-8-27 19:51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写得清新,简略,景色与感悟相融得体,欣赏并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16-8-27 23:24 | 只看该作者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6-8-27 19:51
文章写得清新,简略,景色与感悟相融得体,欣赏并问好!

感谢,置身景色之中,我情愿是一枚浑身渗绿的叶子。问好。
8#
发表于 2016-8-28 06:44 | 只看该作者
以一份怡然自得的心情去观景,景色一定也沾染上这样的情怀
9#
 楼主| 发表于 2016-8-28 08:21 | 只看该作者
李立红 发表于 2016-8-28 06:44
以一份怡然自得的心情去观景,景色一定也沾染上这样的情怀

感谢,在情景之中人会被深深感染。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8-28 08:22 | 只看该作者
李立红 发表于 2016-8-28 06:44
以一份怡然自得的心情去观景,景色一定也沾染上这样的情怀

感谢,在情景之中人会被深深感染。问好。
11#
发表于 2016-8-28 15:48 | 只看该作者
前几日才从东湖回来,读起来亲切多了。谢谢朋友。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8-28 16:05 | 只看该作者
摇曳风铃 发表于 2016-8-28 15:48
前几日才从东湖回来,读起来亲切多了。谢谢朋友。

感谢,您去过东湖,同感,您离东湖不远吧?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4042767|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4-9 05:02 , Processed in 0.12028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