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070|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哭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8-24 08: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戏笑九宫 于 2016-8-24 10:01 编辑

  1
  
  记得,大姑婆出事那年,我十岁。
  
  很早以前,爸爸妈妈和许多人都去远方打工挣钱。留下我和爷爷奶奶在家。奶奶每天天没亮就起来,煮猪伙食,煮饭,喊我起床。吃饭后,爷爷打着手电筒送我去很远的乡上上学,下午再来把我接回去。奶奶便在家喂鸡鸭和牛(那时侯,我家还养着一条耕地的黄牛)。很多人都在乡场上租了房子,上学近便些。可奶奶说,爷爷一个人在家干不了那么多农活。
  
  每次学校放假,爷爷奶奶都不许我出门。将我反锁在屋里,让我做作业。做完作业,便可以看电视。他们一走,我就打开电视,看动画片。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西游记“等武打片。可我不想在家。我想跟爷爷奶奶出门到田坝、坡上玩。那里有会飞的蝴蝶蜻蜓,会唱歌的蝉和蟋蟀,会游的鱼,会蹦跳的青蛙....。我喜欢洒泡尿在干土上捏泥巴,更喜欢在青青的草地上打滚儿。可奶奶说,外面危险,弄伤了我无法跟我爸妈交代。
  
  那时侯,最盼望走亲戚了。无论远近,奶奶都带着我。她怕爷爷在家不会做饭,饿着了我。可是,大多数娃的爸爸妈妈都走了,乡里没几个人,爷爷奶奶的亲戚本来就不多,再加上田地里活儿多,一年里奶奶也很少走亲戚。来往最多的是后山上大姑婆,离我家最近。也有个小孙女,比我小半岁。是大儿子的。还有个小儿子,没结婚。那小女孩的嘴很甜,脆生生地叫我"哥哥“。
  
  大姑婆最响快。奶奶忙不过来,捎个口信,她总会过来帮忙。她帮人干活也实诚,利索。大姑爷是个憨实头,借大姑婆的话说,他三天也打不出一个响屁。她家的桃呀杏呀熟了,总要给我捎些过来。大姑奶婆总带着小孙女。他们下地干活,我和她便在家看电视,吃零食玩。听爷爷奶奶和大姑婆话里的意思,我大表叔——妹妹的爸妈去广东打工,运气好,挣上了钱。给妹妹寄回的衣物和吃食是最好,被我们吃掉的大多数是外国零食。
  
  最羡慕的是大姑婆家装有电话。没事的时候,我们便给快要被忘了的爸妈打电话。我爸妈总是匆匆说几句就挂了,他们都很忙,怕耽误时间。而妹妹的妈妈总是挂了后打过来,说老长的话。每当这时,我便感觉特别无聊。有时候,他们也会和我说话,叮嘱"要乖,好好陪妹妹玩,要保护好妹妹.......”妹妹走得那天,是正月十三。天特别冷。奶奶带着我一大早紧赶,还是没赶上送妹妹。到大姑婆家时,院子里冷冷清清的。大姑爷拿把大扫帚,有一下没一下地慢晃着清扫大院坝。院坝上还残留着昨天宴席后凌乱的纸屑。
  
  大姑婆在灶房里洗碗。一听到我们的声音,忙迎出来。我看见她笑脸上似乎有流过泪。奶奶和她进屋去,絮絮叨叨起来。我悄悄溜进妹妹的屋子,拿出她昨天特意给我藏下的好吃的和新玩具。她妈妈说了,她们坐长途汽车过广东去,出了车票钱,能带的都带上,省得到了又买。抱着它们进奶奶说话的屋,她们愣了一下。奶奶忙呵斥我不要乱翻。大姑婆却说,她们没拿走,我们又没用,就给孩子玩吧。她们继续说话。恍惚中,我看到大姑婆在揩眼泪,奶奶也在揩眼泪。大姑婆说,养人哪,没想头。月胞胞放在家,养那么大。她妈还说没照顾好,又黑又瘦的。又说给我寄那么多钱,用哪去了。总疑心我要留给老幺。你说,家里这么大的开支...地里还收那么多粮食.....在奶奶和大姑婆的数叨中,我望着门外的远山,想着远去的妹妹和她的爸爸妈妈。突然心里一酸,眼泪差点掉了下来,妹妹多好,有爸爸妈妈,而我呢?我的爸爸妈妈在哪里?他们不要我了吗?电话里的声音总是那么远,那么飘飘忽忽的。
  
  在回家的路上,我对奶奶说,奶奶,我长大了要挣好多好多的钱,也接我的娃儿到远方去读书,还要接上奶奶.....。我看见奶奶眼眶一下子红了,蓄满的泪水,像豆子一样,往下滚。我忙用小手去揩,可怎么也揩不完。
  
  2
  
  接连好几天放学回家,都没看到奶奶。等我一觉醒来,灶房里奶奶又在忙了。听爷爷说,大姑婆摔断了腿,奶奶每天翻山过去帮她喂猪和忙地里的活儿。爷爷说,奶奶不在家,我们是男子汉,不能让奶奶多操心,所以,我要懂事,自己和小伙伴们的爷爷或奶奶回来。
  
  那年夏天,特别干旱。爷爷每天都忙着弄水。猪吃的,牛喝的,外带几只鸡鸭。近处的小堰塘早就见底了,只得到很远的河谷里去背。我看见爷爷弄了个很大很厚的塑料袋子放在细簚甲背里,水就装在袋子里。背着一走,水便跟着晃荡,发出细碎的声音。爷爷说,两岸的人都在那里背水。平时没看见几个人,可汇到那,还是挺多的。水源便有些欠,各自排队等。若不去或去得晚了,就莫的水了。
  
  眼看着麦收后的田地只能空着,秧苗是没指望栽上了。可爷爷还想保住苕苗。爷爷说,很早以前,一年大旱。端午那天,下了个刚落屋檐水雨。人都说太干,等大雨后才能栽红苕。只有一侯姓人家,不顾别人讥笑,央请了人,栽了苕。后来天一直大旱无雨,直到秋后。而他栽下的红苕竟然在润土里活了下来。四乡八里的都到他家去买苕种。也因此他发了财,成了地主。我们不想靠它发财,可人畜都得吃啊!爷爷叹息着说。大姑婆躺在床上,下不了地,里里外外都靠大姑爷。跟着奶奶看大姑婆是在暑假里。瘦瘦的她,半依半躺靠在狭小的木床上。花白的头发凌乱地一绺一绺地耷拉着。一团和气的笑圆脸不见了。高高的颧骨,尖尖的下巴,脸膛上蒙了一层灰褐影。眼睛也凹陷了,散漫地看着我和奶奶。感觉屋子又黑又暗,她的声音在暗影里沙哑地滑动。我不由地往奶奶背后藏了一下。任凭她如何唤我,奶奶下力气地推我,我也不上前去,让她那仅有皮包着的手摸我。
  
  奶奶便问她,最近感觉怎样?腿疼痛减轻了些没?奶奶有些日子没来了。家里实在走不脱。虽然包谷干气死在包谷黍黍上,可还是得扳回来不是?奶奶和大姑婆便开始叹息这可怕的干旱,祈求着龙王爷早点降雨,给人一条活路。
  
  说着话,大姑爷回来了。提着半桶水的大姑爷,老多了。满脸皱纹,佝偻着缓缓而来。轻轻地将桶放在阶条石上,一条腿也放上来,两手按在膝盖才跨上阶来。
  
  奶奶顺势进了灶房,大姑爷不大会做饭。奶奶麻利地洗锅掺水,大姑父一边往灶堂里添柴,一边掏出叶子烟抽。有搭没搭地和弄菜的奶奶说话。菜是奶奶从家带来的,还带了一小壶油和几斤白糖。
  
  奶奶说,啷个办呢?老这样躺着不看医生也不行啊。你看人瘦得脱形了,疼痛是最不好的,睡不好,吃不好。大姑爷说,有啥法子呢!天干旱,猪也不值钱,卖了还不够进医院的门槛费....天又干惶惶的,眼看着变弄的几个钱都用完了....昨天村里的医生来看过了,拿了些吃药,不但没要钱,反而给了我十块....奶奶没开腔。又听大姑爷叹口气,村上人都给钱了,五块十块的。想我一辈子就没这么叨扰过别人,这份情咋还呢.....奶奶说,给你你就拿着吧。可这也不是办法,这样不顶事啊!你就没给两儿子打电话?也太不象话了,这时候还要疼儿子!我们辛辛苦苦养大他们做啥子?奶奶有些气愤了,声音也大了不少。可她又怕大姑婆听着生气,马上又闭嘴不说了。大姑爷慢吞吞地,又仿佛自言自语,电话早打过。老大说,那边闹"非典“,几个月没上班,莫钱。媳妇却以为家里藏着钱,还去编派他们...老二没联系上,说没在原来的厂子上班,也搞不清楚他去哪儿了......很久很久了,爸爸妈妈也没打电话了,我偷偷溜出灶房,蹑脚绕过大姑婆,来到电话旁。拨打那牢记的号码。电话里一阵盲音,根本就拨不出去!发一会儿呆,到妹妹房间里坐一会儿。电视也没台,白花花的雪花点乱闪。
  
  3
  
  时常在半夜里,奶奶为我打蒲扇的"噗噗“声,伴着迷迷糊糊的说话声和爷爷奶奶的叹息声。奶奶常叹息着说,多要强的个人,把一个那么穷的家硬是撑出来了。建一套撮箕口的房子,多不容易!没想到,老了,动不了被陷成什么样子!看着心里就难受。爷爷沉重地叹息一声!
  
  祖奶奶养了一个女三个儿,大姑婆是老大。祖奶奶非常厉害,爷爷结婚好几年,我爸四岁多才让大姑婆出嫁。她说,媳妇到底是外接来的,大姑婆走了,没人可以替她的脚手。大姑婆自己相中的大姑爷是本村本社的,可祖奶奶说离娘家太近,隔墙不隔耳,惹大家生气。硬把她嫁到后山山梁上。嫁过去时,家里穷,一间半茅草房。一间歇人,半间灶房还得隔半块出来拴猪牛。大姑婆也曾反抗过,可祖奶奶说大姑爷老实憨厚,没的话说,大姑婆不会被欺负。
  
  奶奶说,要在从前,大姑爷就可以背着大姑婆进祠堂。祠堂里有列祖列宗,只要一进祠堂,自然有族人出面解决问题。族长按族规一条一条地来,看谁敢反抗?记得她小时候,本家叔因为分家打架,吵吵嚷嚷了十天也没个结果,最后她叔婶披着蓑衣进祠堂,心厚占强的赶忙认错,不再争吵。还有一年,闹灾荒,莫吃的。媳妇眼看着饿得不行了,婆婆疼媳妇,偷偷地煮了碗饭要媳妇个人吃。后来被族人知道了,要罚媳妇进祠堂——过去老人没端碗吃饭,后辈是不允许吃的,更何况吃独食......我不知道奶奶的话是真是假,但她说这些话时,眼中噙着泪水。
  
  一天,她看过大姑婆回来,对爷爷说,我们把牛卖了吧?只有它能换钱了。可爷爷马上说,你疯了吗?那可是大家的牛!就是他们同意卖,我们也不能卖。两个不争气的,也不知道跑哪儿去了,钱也不汇,电话也不打。他们若知道我们卖了牛,回来还不知道要怎样埋汰一场呢!每当此时,我便知道,爷爷奶奶在说我的爸妈。而我心里,也会翻起一阵阵难过。扳扳手指头,他们也好几年没回来了,就象忘了回家的路。
  
  爷爷是大姑婆娘家的老大,他有义务代表娘家人出面帮大姑婆。更何况,两家关系原比其它兄妹要好些。奶奶着急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天旱,又因为农家人本来就没有多余的闲钱。上医院花费高,又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若借下钱来,还起来困难。大家都看明白这点,所以没有肯借给。除了干着急,也实在没办法。
  
  4
  
  ”你们可以去法院告两个儿子啊?!“
  
  说这话的是曾被选派去攀钢工作的,爷爷的堂弟。他已经退休了,回家来看看阔别四十多年的家乡。他走时才二十多岁,既聪明又捣蛋。当时队长送走他,很是高兴,没想到反倒帮了他。他在单位上找了个姑娘结了婚,彻底脱了农皮,成了地地道道的城里人。爷爷每每说起他,既羡慕又遗憾。他一边掏钱,一边对着爷爷奶奶、大姑爷和躺在床上忍着从不哼哼的大姑婆说。爷爷陪他过来看大姑婆,奶奶带着我过来做饭。
  
  前一阵子的一场雨,下了整整三天三夜,彻底解除了干旱。大姑婆看上去精神了些,手也滋润了些,只是脸上的黑气依然罩着。我照例躲在奶奶身后不敢上前去。大姑爷咧嘘着,脸憋得通红,半天才吐出不很清楚的一句"这,不好吧?再怎么说,他们是儿子......”大姑婆更是一脸的羞愧和不乐意。她扭头向床里,可能觉得这样不礼貌,又转过头来,催奶奶去做饭。便改了个话题,继续说。
  
  爷爷沉吟着,没答腔。
  
  堂爷爷临走的时候说,你们都怕当坏人,这个坏人我来当......
  
  5
  
  真是个好天气。太阳非常明亮,天格外蓝而高,有风徐徐吹来。蝉鸣了一个夏天也不见累,依然在教室窗外的树上叫。我已做完作业,抬头看他们还在写。于是望着窗外,着实有些得意。
  
  “嘭”,教室门几乎是被撞开的。奶奶找立在教室门后的老师说话。老师叫我收拾书包跟奶奶回家,奶奶给我请了两天假。我看见奶奶的眼睛红通通的,脸上有泪痕。一路上奶奶走得很快。她不说话,我也不敢多问。
  
  今天家里特别热闹,跟过节似的。二爷爷二奶奶和幺爷爷幺奶奶带着他们的孙子孙女都来了。他们同我一样,很小就被打工的爸妈丢在家。大人们坐在堂屋里说话。我刚落屋,两个小家伙都跑过来叫"哥哥“,要我和他们一块玩。可我却想听大人们在说啥。读书几年来,虽然路有些远,但我还没请过假。更何况,奶奶一般不去学校。
  
  只听得幺爷爷对爷爷说,我去买花圈。那,只买花圈呢?还买别的啥子?爷爷说,多买点纸钱吧!活在没能花几个钱,受困受苦。到那边去了,再也不要缺钱了.....
  
  二爷说,看着办吧。不要忘了,让扎花圈的人写上挽词和各家的姓名。我去请鼓乐队。反正就这一回,还是弄热闹些.....
  
  爷爷说,那你们快去快回。我立马去队上央人.....
  
  而三个奶奶坐在一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说话。都是眼圈红红的。心里纳闷,是谁死了呢?又是请鼓乐又是买花圈的。看爷爷们相继出门,奶奶们忙着收拾——给猪添满槽食,给牛上夜草料,找待穿的衣物.....仿佛忙得不可开交。
  
  奶奶见我们仨正在嬉戏,忙喊我们将田里的鸭子赶回来关好。我从来没赶过鸭子,它们个个都不听话。我在这边赶,它们跑那边去;我去那边,它们又扑啦啦地折回来。最后,我让弟弟妹妹各守一处,才勉强将它们赶回窝。奶奶破天荒地没来帮忙,仿佛压根儿忘了我没出门干过活儿似的。
  
  当一切准备就绪,鼓乐队也请来了,花圈也买回来了,爷爷央请的人也到了,我们便浩浩当当地出发。走在前面的是爷爷们,都扛着花圈,幺爷爷还背着鞭炮;奶奶们紧跟着,扛着白白晃晃的帐布;堂爷爷们两两一组,抬着用毯做成的幅匾,上面贴着各家送的礼钱。奶奶遗憾的是,可惜它们不多.....。鼓乐队走后面压轴。
  
  我和大一点的弟弟每人手里提一个白纸糊成的灯笼,被爷爷和二爷爷拉着。小妹妹被三奶奶硬性背着,她一路哭闹着要提灯笼。刚跨出院坝口,鼓、锣、钹一起鸣响,震得我两耳”嗡嗡“发响,蒙头转向。唢呐凄凄切切,仿佛在哭泣,又似在倾诉。
  
  突然,我恍然大悟般跟着号啕起来——这是去大姑婆家的路!没错,这确是往大姑婆家去的路。
  
  这等排铺的场面,谁又曾想,会被扎扎实实地闪一回!去了的每个人都被抛在门外,仿佛一场笑话。而对于爷爷奶奶们,却如一跟带血的刺,硬生生地卡在喉头。
  
  6
  
  那天,等我们翻过后山山梁,大姑婆家象往常一样冷冷清清的。没有想象中的鼓乐和鞭炮来迎合我们,更没有人进出嘈杂。这使人疑惑是不是走错了地儿。
  
  按农村的老习俗,我们是娘家人,爷爷又是长辈,得表叔们跪地迎接进院子。若他们在父母生病期间,照顾不周,言语冒犯,做舅舅的有权利不拉他们起来,一来惩罚教育,二来让众人笑话羞辱。当然,一般做舅舅的,都不愿伤了侄儿女的脸面。无论心有多不满,都会顾全他们,将诸多意见等到灵前祭奠时,略略点说一下,期待他们改过自新,让活着的人,不受苦。
  
  我们在山梁上停下。幺爷从背上背篓里拿出一封鞭炮,点燃,炸响。一股股青烟升腾起来,渐渐弥漫的火药味让我觉得很刺鼻。在紧接着响起的鼓乐声中,连连打着喷嚏,眼泪鼻涕横流。
  
  而那头,死一般的沉寂。
  
  前进也不是,后退回家更不是。爷爷奶奶们在尴尬中,等了一刻钟,仿佛一个世纪那么漫长!那边终于急匆匆地爬上个人来,悄悄在爷爷耳边说了句话。爷爷的脸立刻由白转为酱纸,额上的青筋暴突。只那么一瞬,爷爷的眼光便灰暗下来,叹口气,无力地说,走吧,我们还是去坟头哭一回吧!原来,大姑婆和大姑爷在我们还没到之前,被表叔们葬下了。他们怕爷爷奶奶责罚,已匆匆翻过山梁搭车去了。
  
  许多年后的现在,我也没弄明白,究竟是什么,让不甚言语的大姑爷选择了上吊!据说,他是在大表叔收到传票往家赶的第二天,给大姑婆端了碗农药,并服侍她喝下后,自己找了条绳子往梁上一挂,伸头进去......那绳索是提前准备好的?还是临时随便拿的呢?大概也无人去追思吧。
  
  我们几乎是奔扑到了坟地,两座并排的新坟,土还没有干,四周有凌乱新鲜的脚印。爷爷奶奶把花圈、帐布插在坟上,把匾挂在坟地边的树上,哭将起来的。又不好放声大哭,压抑的哭声,更让人心酸难受。鼓乐师傅们,只吹了喇叭,那悠长凄婉的乐曲,和着低沉的哭诉,透出许多苍凉来。
  
  后来,当我坐在奶奶的坟前,一点一点地回想往事。忽然领悟,当年奶奶的泪水,或许有几分是在为自己吧?!
  
  7
  
  不久后,我爸妈在那边站住了脚,租了房子。
  
  他们说,爷爷婆婆老了,我在家调皮。于是,将我接到那边读书。从此,我便离开了爷爷奶奶,离开了家。而大姑婆和奶奶在大姑婆坟上哭的情形,却时时浮在眼前,至今,久久不能忘记。

copyright.png (23.42 KB, 下载次数: 825)

copyright.png
2#
发表于 2016-8-24 08: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戏笑九宫 于 2016-8-24 09:54 编辑

先抢了沙发,待慢品细读!
作者辛苦!
3#
发表于 2016-8-24 08:54 | 只看该作者
坐沙发,细细阅读!
4#
发表于 2016-8-24 09:25 | 只看该作者
    涉及的人物众多,却有条不紊;场面描写真实细致,感人至深。大姑婆的一生,其实就是农村很多人的写照,所以,非常典型,有代表性。读这篇小说,为人的草一般的卑微,心酸落泪。许多场面,似曾相识。许多语言,引起强烈的共鸣。很不错的一篇小说。

有些笔误,应该是:浩浩荡荡、铺排的场面、一根带血的刺……自己好好检查吧!

5#
发表于 2016-8-24 09: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戏笑九宫 于 2016-8-24 09:43 编辑

非常震撼人心灵的一篇力作!有路遥的语言,有苏童的文风,大家手笔啊!
此作以留守孤寡老人的生活场景为写照,淋漓尽致地描绘出这一群弱视群体的生活艰辛。以留守儿童的观察感悟为视角,构思很是奇特巧妙,活临活现展示着人间冷暖和礼、贤、节、义、孝等民族大义。以不急不缓却能引人入胜的情节,应时应景紧跟时代步伐和节奏,谱写了一曲空心村留守者者的一曲悲歌。以朴实的接近于俗语的语言,描绘出主人公对这个世界的醒悟和透视......最后的结尾,看似无奇,却以人思己,留白给读者无尽的思考和沉重的思索,非常有警示教育意义。
小说价值取向正能量,思想性艺术性达到了高度契合,文笔舒畅,情节感人,主题主旨明晰,立意寓意深远,层次脉络有序,针砭时弊有力。这绝对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佳作!大赞!
提示:望先生多与大家交流互动,以免影响作品加精计酬。作品排版还不是非常漂亮。个见。
感谢赐稿梦游太虚,辛苦!
有幸品味先生好文,从内心真诚希望先生常驻梦游太虚,期待!
6#
发表于 2016-8-24 09:55 | 只看该作者
如此佳作,若因为其他原因影响了加精计酬,实在可惜。恕我冒昧,为先生重新编辑排版一下吧,绝对不改动一字。
7#
发表于 2016-8-24 10:05 | 只看该作者
也来抢读。
8#
发表于 2016-8-24 13:0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深受震撼!问候新朋友!
9#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18:28 | 只看该作者
戏笑九宫 发表于 2016-8-24 08:52
先抢了沙发,待慢品细读!
作者辛苦!

老师辛苦!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18:28 | 只看该作者
宋云霄 发表于 2016-8-24 08:54
坐沙发,细细阅读!

谢谢前来捧场!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18:32 | 只看该作者
熊荟蓉 发表于 2016-8-24 09:25
涉及的人物众多,却有条不紊;场面描写真实细致,感人至深。大姑婆的一生,其实就是农村很多人的写照, ...

不愧是版主,眼睛厉害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18:35 | 只看该作者
戏笑九宫 发表于 2016-8-24 09:41
非常震撼人心灵的一篇力作!有路遥的语言,有苏童的文风,大家手笔啊!
此作以留守孤寡老人的生活场景为写 ...

谢谢九宫老师抬爱。新来,好多东东还不懂啊。请多多指点,感激不尽!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18:38 | 只看该作者
戏笑九宫 发表于 2016-8-24 09:55
如此佳作,若因为其他原因影响了加精计酬,实在可惜。恕我冒昧,为先生重新编辑排版一下吧,绝对不改动一字 ...

每次这个排版真让我大伤脑筋!也是我不敢进论坛的原因。你说,我怎么就这么笨呢?谢谢你百忙中帮我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18:3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谢谢!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18:40 | 只看该作者
李燕玲 发表于 2016-8-24 13:00
好文,深受震撼!问候新朋友!

朋友你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9 17:21 , Processed in 0.09806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