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素魂清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苍穹评诗

[复制链接]
181#
发表于 2016-12-6 18:27 | 只看该作者
读了其中许多乡村的诗歌,都是唯美的描画为多,感觉和现实里的真实有些隔阂,尽管主观愿望都是可以理解的。
182#
发表于 2016-12-8 09:39 | 只看该作者
        择一座金兰之城前往,车窗外,我望见你
  有一团金黄的火焰破崖盛开
  恍若归来,你的扇眉流苏缥缈
  不是炊烟,是画舫和水波里的影子镶在天涯
  
  那坡立交桥是你3D的花唇缠绕
  迷惑于你的笑靥,向南,我停停走走
  邻街三月桥水像牛骨胡时断时续的呜咽
  撞见三角梅的午后,我忽然饥肠辘辘
  
  半盘刷把头,鸡肉汤圆、羊肉剪粉各一碗
  两杯半盏酸梅汤下肚,酸甜苦辣里
  我忘却身在他乡,端着环保杯子盘桓
  
  街心花园里,有这么多熟悉的街坊:
  童年老宅的豆芽、铁匠、宣化和川祖
  以及回首怅望的稻子、沙井、杨柳和大坝
  
苍穹诗评:情景完美融合,诗者愉悦、欢快、激动的心情蕴藏在整组诗中,文辞大气磅礴,气宇轩昂。新颖奇特的景致,浑然天成的语言;给人以明快、豪放、雄奇的感觉。如同置身万峰林间马岭河峡谷,观看云朵雾霭明月石壁的美。那份意境高远的情感,渗透在读者的心田。

----------------欣赏,体会。
183#
发表于 2016-12-10 09:34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诗与评,邂逅喜欢的作品,需要双方的共同好运。:)
184#
发表于 2016-12-10 19:41 | 只看该作者
万里山水 发表于 2016-12-10 09:34
欣赏诗与评,邂逅喜欢的作品,需要双方的共同好运。:)

这些诗歌都是很巧的遇上我,就收藏起来,便于回忆。谢谢您一直的关注,最近实在太忙,编审很少,祝福您工作愉快
185#
发表于 2016-12-10 19:43 | 只看该作者
雪花飘飞的心事(外一首)
文/从余东风
将岁月托付给冬天
  从一枚枯枝出发
  落向大地的怀抱
  然后,乘朔风的翅膀
  将雪花的呓语,飞跃山峦
  送往蓝天,渐次拂过
  尘世的孤独
  
  一朵雪花,从高处飘落
  堆积季节的沧桑
  飞过蓝天的白云,俯视一片落叶
  飞离枝头的无奈
  叶落无声,落下的过程
  将是一曲忧伤的挽歌
  
  一个人的世界,于清冷尘世
  从满腔热情的肺腑
  清空所有寂寞的记忆
  隐匿于一条蛇,冬眠的梦里
  或倾诉,或低语,或呐喊
  在白雪皑皑的世界里
  以梅花的名誉,向春天寄语
  雪花飘飞的心事
  
  把雪花的思念寄往春天
  
  在大雪覆尽苍茫之前
  记忆的芽孢选择冬眠
  而在第一缕春风吹来
  在百花缤纷之时
  绽放鹅黄的叶片
  
  旭日托起雪花的笑颜
  与信念一起飞舞
  假如目光高出一寸
  就能洞穿乌云遮盖的天空
  
  用思绪酿造一壶烈酒
  醉人的香气,任我品尝
  蓝天任我驰骋
  
  飞扬的激情,与青春有关
  夕阳与晚霞握手致意
  从白云深处,抽离出
  故乡的那缕炊烟
  寻找记忆里的归途
  与一只倦鸟互通心语
  从炊烟里寻找,故乡的味道
  
  雪落大地,已埋下希望的种子
  我只能借一片雪花的思绪
  把思念,寄往来年的春天

苍穹评诗:诗句自出机杼,含蓄、清新耐品。满腔的心事,附着于飘舞的雪花,寄往春天。由远及近,由上而下,心情由灰暗走向光明;整个心理过程融于雪中,情与景完美契合。美妙的感觉惹人沉醉,鼓舞人心。
186#
发表于 2016-12-10 19:45 | 只看该作者
万里山水 发表于 2016-12-8 09:39
择一座金兰之城前往,车窗外,我望见你
  有一团金黄的火焰破崖盛开
  恍若归来,你的扇眉流 ...

任务紧的时候,编审的时候难免有些疏忽,不能很好地把握作者的思路,让行家贻笑大方。
187#
发表于 2016-12-10 19:46 | 只看该作者
云曦璎珞 发表于 2016-12-10 19:41
这些诗歌都是很巧的遇上我,就收藏起来,便于回忆。谢谢您一直的关注,最近实在太忙,编审很少,祝福您工 ...

愿你越来越挑剔,去除水平较差的,留下最为喜欢的,逮住使劲表扬,并且说出理由。:)
188#
发表于 2016-12-10 19:49 | 只看该作者
云曦璎珞 发表于 2016-12-10 19:45
任务紧的时候,编审的时候难免有些疏忽,不能很好地把握作者的思路,让行家贻笑大方。

没有行家,除非遇到了更为挑剔的老师,如此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可以批评自己偏离和不足的部分。
189#
发表于 2016-12-10 20:15 | 只看该作者
万里山水 发表于 2016-12-10 19:49
没有行家,除非遇到了更为挑剔的老师,如此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可以批评自己偏离和不足的部分。

您很悠闲,常在线,级别也很高,回帖很多。青藤文学里有一位海邻老师,他也给我写了一篇文字,转来您看看。他呀就是一位敢于直言,不怕得罪人的高人。
190#
发表于 2016-12-10 20:18 | 只看该作者
万里山水 发表于 2016-12-10 19:46
愿你越来越挑剔,去除水平较差的,留下最为喜欢的,逮住使劲表扬,并且说出理由。:)

一是繁忙,二是采取中庸之道。做不到八面玲珑,只是随心吧。转一下海邻老师的评论。


写给《清心如莲》的作者      

   作者 /   海邻

  每次打开青藤网页,浏览时总是作品的名字先摄入眼帘,而那些笔名只能靠边等着第二次遴选。“眼为心窗,题似文魂”,故此,常有一个精巧的“文魂”幽灵般地“穿窗入室”而动我心魄。这好比面对各具“色香味”的满桌珍馐,往往是色佳而形美的那一盘首先炫目刺眼而激励食客的口欲。至于其香型、味道如何,则要等品尝过后再作定论了。
  这次浏览时,首先定格的是一个现代诗题《清心如莲》,看上去透着清纯亮丽,想一想或有慧思禅心。赶快向右瞥一眼作者,清婉诗派?脑海里很快闪过“婉约缠绵、素心红颜”,还有“人比黄花瘦”什么的。不知怎的,心里忽然生出一个自以为有趣的问题——“清心如莲”之“莲”具体是指品行高洁的莲花、“一伞擎天”的莲叶,还是“七窍通透”的莲藕?再不然莫非是“兼而有指”?进而又想到,在不少现代诗的作者眼里,这或许根本不成问题,而“成问题”的是,我的问题在他们看来只是个“愚而可笑”的问题。何以见得呢?不妨以下文予以简答,并顺便谈谈这些年来对诗歌的一些认识及感想,若能博取作者与文友的一些同感,似乎也就达到目的了。
  与悠悠千载的古诗相比,所谓新诗虽属奇葩新秀,但毕竟也是“百岁高龄”了。其间,又有无数诗人墨客把握着有限的文字材料,如同厨师会施展不同手段制作出丰富的美味佳肴一样,几乎将古今中外的所有领域不留死角地感染描摹上了诗情画意。即现代新诗的丰富程度已趋极致,在表现手法上,什么“咏物叙事,抒情励志”等等,也无不被诗人们洞悉得没有半点隐私。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在新诗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穷则思变”等因素的作用,早已魔变幻化出来一些离奇的东西,各式光怪陆离的流派或应运而生,或发扬光大,什么“抽象朦胧超现实”,什么“虚拟印象穿时空”……如今,读一些新诗的感觉,已非“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能够形容,亦非“闭目摸象,蒙眼画马(画鬼易,画马难)”可比喻。而是真如“万花筒里看万花筒”一般,“意象”总比你的想象多,因为其诗意仿佛怎么解释都对,如何评判都行。简直堪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超级活教材。那种模糊的意境,恐怕连作者本人也弄不清其原因究竟是日光“曚昽”、月光“朦胧”,还是目光“矇眬”。对此,也早有高人进行过归纳总结,称此类诗“拖泥带水,句子老长,自由无度,散乱无章,不成形,不押韵,读之拗口,听之刺耳,思之难明”……鉴于此,相信一般的评论者是不敢轻易触碰新诗的,我对新诗更感觉到“创作很难,点评极难。”似乎点评的笔法无论怎样委婉委蛇,谨小慎微,都甭想与诗作琴瑟和谐。且不说难以与作者创作时的思想契合,就是评论者或读者之间也少有共鸣。
  对于古诗,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训条:诗无达诂。简单地说,就是“诗,不可能完全被解释清楚。”表面来看,这也太好理解了——就如同“金无足赤”一样,世上自然没有如此绝对的事情。那么,“诗无达诂”岂不成了一句废话?事情也当然没这么简单,它至少还包括了两个意思:第一,“达诂”的难度还在于,读者不能尽知作者创作时的心态,这对正确理解诗意是极不利的。第二,古诗的基本要求之一是使用文言,“达诂”之难,也就包含了从文言到白话,到口语甚至到方言的转化之难。
  新诗基本上通体都是白话,表面上字句之意很是明了,难点主要在于它的寓意,这一点与古诗相同。所以,不管新诗怎样随着所谓的时代车轮滚将前去,世人也喊不出来这样的口号:“时代不同了,诗能达诂了。”事实上,不仅“诗无达诂”坚如磐石,随着晦涩难懂的新诗越来越多,此类以写“虚”为主的作品也势如破竹,曾一度仿佛要勇立潮头。由此还催生过这样一个论调,“诗有意义是诗的不幸”。换句话说,“诗无意义才是诗的大幸”,这岂不荒唐!或许这只是人们对某些新诗难以“达诂”的感叹之词。其实,“凡事都有个基本的公论”,诗坛上的基本公论之一就是,“没有意义的诗原本就不是诗”。
  诗,当然有意义;诗,也必然有意义。这个“必然”的根本原因是,作者都是有主观思想的。人的思想决定了诗有主题,进而决定了诗的立意,立意支配着如何斟字酌句,最后影响到了表现手法。如此按部就班,水到渠成的诗歌怎能没有意义呢?高明的作者会尽力加强立意,提高思想性,接下来,大概就只剩下艺术性的问题了……
  以上杂感并非一日之功的结果,却还不如另一个观点根深蒂固:“写实”或“实写”是诗歌创作手法的基本成分之一,即便是最“虚飘”的作品,也甩不掉它。那么,我眼前的这个新诗题——《清心如莲》,又会怎么样呢,这个“莲”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清心如莲》一共十二首,即使速读一遍,也要费些时间,好在每首都是篇幅精巧,语句简洁,因而整体虽长,却并不给人“路遥心惫”之感。读过之后,首先更相信了作品是出自女性之手——这从遣词造句,咏物寄情的风格上能窥见一斑,可谓诗如其人(笔名)。还看得出来,这个“莲”在作者的主观意识里是“莲花”,此可谓“诗妹之意在于花(仿‘钓翁之意在于趣’)”。在个别的段落里虽然是指整体的“莲”,但“莲花”似乎还是隐形的主角。前面说过,如今一般人并不敢轻易点评新诗,但在这组《清心如莲》面前,却不必有太多的顾虑,因为作者已将自己的思想感情通透地“传递”给了作品,使其立意准确,主题鲜明,并且围绕着主题,轮番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借莲喻情喻意,还悄然点缀上一些合理的想象,含蓄地抒发了心灵深处酝酿已久的感情,阅读的时候,似乎总伴有“清新的荷塘美景,高洁的人格魅力,悠远的深情向往”……全篇用字不多而意境悠长,语句灵动而诗意不散,那一份“爱莲、思莲”特别是“慕莲”的真情每每跃然纸上。作品既然具有了较强的感染力,那么,它无疑在主题立意及艺术风格上是比较成功的。
  诚然,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作品,《清心如莲》也是如此。估计是受到年龄、阅历甚至是性格等因素的制约,作品在艺术性上确实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有一些字句用得不太准确,尚须认真推敲完善。有的描述用词在几首诗里重复多次,而未出新意。作者虽然采取了多种方式去写“莲”(有以旁观者身份写的,也有用第一人称与‘莲’交流的,还有进入‘莲’的角色进行表达的),但对“莲”在形容、比喻、寄情等表现手法上,并没有大的艺术性上的突破,也就是没有形成特别突出的“个性化语言”。还有一个就是“韵”的问题,有的段落押韵并不连贯,也有的是小段落押韵,而整诗并不押韵等,这种“不一致”的现象,在读者心中能影响到作品的整体结构。
  最后,重点以第一首为例,兼顾其它的个别诗句,进行适当的点评。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清清水中,荷塘中遍布莲叶,点缀荷花
  有谁孤芳自赏,等,生机勃勃。反而不宜像
  有谁淡雅从容,形容水库那样用“清清”。
  那是你一朵莲袅袅婷婷。“孤芳自赏”习惯上都用作
  贬义,除非特殊情况,否则
  风雨中,不要“冒险”。第四句,看上
  怡然怒放柔骨铮铮。去漂亮,读起来别扭,主要
  携一生的洁白,因“袅袅婷婷”出现得不自
  纯净心灵。然。这是为了押韵而造成的
  的“生硬”。综合分析前四
  玉颈摇摇笑盈盈,句,提出一种参考形式:
  低眉颔首凌波行,月下水中,
  为谁娇羞,一朵莲花淡雅从容,
  为谁含情。从不孤芳自赏,
  孑然单影更显袅袅婷婷。
  愿用一世的纯,(去掉第四句的‘你’,因作
  愿用永恒的真,为第二人称,只出现了这一
  修千年,次,不合理,读来也不顺。)
  坐化成台不染纤尘。
  
  
  第二段第二句:“怒放”并不恰当,这不是莲花的特色。各种花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比如,牡丹与菊花,从外形上来看,都适宜用“怒放”来形容,但二者气质不同,所以,牡丹虽贵为花王,却不能加入“梅兰竹菊”的君子行列。莲花的个性是高洁、淡雅、内敛等,仿佛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不具“怒放”的那种热烈气氛。“柔骨铮铮”,除非有特殊用意,否则,“铮铮”这种“金戈之声”一般用于“铁骨”。不能只考虑押韵而不顾字意。能否整句改为;“依然昂首不改初衷”。
  第三段第一句:“摇摇”最好改为“微倾”——玉颈微倾笑盈盈。因为“摇”一般指“大幅度”,还常常特指“转圈”的动作,用于莲花不仅不合理,而且“摇摇”还可能产生贬义(轻薄、轻飘)。
  以下的十一首诗中,感觉也有一些词句不恰当,现举例点评:
  《旱金莲》中的“在大自然的怀里羞红了脸颊”一句,感觉没有“理由”,“大自然的”也显得“大而空”,缺乏诗意,不妨加以想象,延伸开来,做个比喻:“像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在母亲怀里羞红了脸颊”。
  《睡莲》中的“你依然憨态可掬地睡着”,这种生硬的陈述句子,在此出现,很不和谐,“憨态可掬”一般只用于动物,更不宜用在收敛安静的睡莲上。结合前面出现了两个“问句”:“睡醒了吗?”、“你依然很累吗?”,不妨此处以一个“问句”代替原句——比如“你坚信这样睡着更妩媚吗?”再考虑到前面出现过“我”,最后一句也加一个“莲”与“我”的互动,提出“我”对“睡莲”醒来后的期望,即把最后一句改为:“醒来时还我一个美艳绝伦。”这样避开了其它诗里多次出现的“亭亭玉立”,显得精练,又使整体风格比较一致。
  《寻莲》中的“田田荷叶无穷碧,娇艳含羞亭亭立”,显得生硬,这种格律的形式不容易与整体融合,特别是“田田”与“亭亭立”的形式都不太自然,如若要保持下来,可改为:“万千荷叶无穷碧,一朵粉莲含羞立”,以“万绿中一点红”来表达主题“寻莲”的结果。
  《心灵荷塘》中的“含苞菡萏”,“菡萏”作为“荷花”的别名,并不常用,再说,一般也没有“含苞荷花”的用法,这样容易使人产生歧意——因为“菡萏”放在“含苞”后面,太像一个“形容词”了。综合分析后,感觉可以将这一段的内容整体改为:
  莲花初开,
  载不动昔日的风尘,
  犹怕日月匆匆,
  错过了采撷心莲的人。
  ……
191#
发表于 2016-12-10 20:22 | 只看该作者
万里山水 发表于 2016-12-10 19:49
没有行家,除非遇到了更为挑剔的老师,如此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可以批评自己偏离和不足的部分。

词汇数量是基础,概括能力是关键      

   作者 /   海邻

  有的人词汇量非常丰富,口语能力也很突出,什么“成语常言俏皮话”,海侃起来准能让你“耳不暇闻”,然而在写文章时却又常常感到无从下笔……
  任何技艺能力都不是单一素质的体现,而是多措并举的结果。一个人的文学语言能力更是综合素质的一种表现。“多读多学而积累词汇”只是一项基础工作,除此之外,还必须具备更多的基本素质,而“概括能力”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条。
  如果把词汇比作建筑材料,那么,概括能力就是“设计施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成品”的成功与否息息相关。
  “概括”是一个很笼统的词,在此,不必用一些专业术语来枯燥地予以表达,而多用一些同义词或近义词来诠释它则更容易使人理解透彻。
  “概括”其实与“分析、推敲、提纯、粹取、沉淀、淘金、归纳、总结、设计、命名”等相近相通,互包互容。那么,这显然就是一个大问题,如何提高这些能力,也就一言难尽了。如果对此泛泛而论,或空讲一些相关的理论术语,则必然有“口惠而实不至”之嫌。
  从某种意义上讲,写文章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进行“概括总结”的过程,而“概括总结”的效果并不适宜仅以“好坏”论处,而更适合以“恰当与否”来评判。
  作者在行文时,总是要对一些“景物、场合、人物行为,历史风云、现实状况、未来远景”等自然或社会现象,进行所谓的“叙述、描写”——说白了,就是用文字和标点来表达它们。其中就必须动用概括和总结的能力。
  为了便于理解,不妨如此通俗而简单地讲:“概括总结”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命名”或“起名”的过程——给以上那些“自然或社会现象”起一个合适的名称——这些名称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它或是一个短语,或是一个句子,或是由多个语句组成的议论型的段落。文人写作时所创造出来的那些名称当中,如果有的能达到精悍而隽永,或者意深又通俗之境,则就有可能从此而成为影响深远,或广泛流传的“定型产品”——“经典名称”。但是,占绝大部分的普通名称,则只能在文人手下具体的文章中发挥临时性的作用,而并不能被后世文人长期推崇下去。
  事实上,在历史进程中,正因为创造这种新型的“经典名称”绝非易事,所以,文人在写作中大多只能用古来已有的经典名称去充当“概括总结”的结果。从某个角度来讲,这种“拿来主义”或称“借用模式”,也正是绝大部分文章难以成为“历史经典作品”的重要原因。
  普通文人在文章中的概括总结,一般无须刻求创造那种“定型产品”,换言之,“经典名称”是极难达到的境界。通常情况下,能够给文章中所涉及的“自然或社会现象”安上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就已经很不错了。因为那些现象若用记实性手法来叙述描写的话,往往都会形成一些篇幅较长的文字内容,而给它们概括总结出来的名称,则必须尽量达到“短小精悍、准确文雅”的基本标准。简单地说,就是要具备“浓缩”的性质——这也正是“概括总结”本质上的含意之一,当然也就“绞尽脑汁费思量”了。
  这种“浓缩”之后形成的名称,因“体积”变小了,“密度”必然加大,“内含”或“内涵”自然而然也就更丰富了。如此将所要叙述描写的相关现象,都用此类“浓缩”的方式给概括总结出来之后,由于所起的名称更文雅了,篇幅更短小了,内容更精练了等等,结果也就必然具备了高于生活的艺术性质了。这样的作品就理所当然地华丽变身成为了“文学作品”,而不再是“口语表达形式”了。起名命名——概括总结的过程显然是写文章不可或缺的过程——不妨这就给它起一个更“精练文雅”的名字——“必由之路”。
  接下来举几个或许并不新鲜的例子,以给“概括总结,命名起名”做出具体的说明:
  一、行文时,对“愚钝的人和事,或自以为很聪明却实际上相当愚蠢可笑的人和事,也就是做了蠢事,自己却像被蒙在鼓里而不自知的人和事。”文人们当然可以很潇洒地从各自的“词汇库”里调出一个“掩耳盗铃”,而将其“包裹”起来,以利于它随时随处而方便自如地在文章中发挥作用。
  二、若是同情一贯遭受不公正、不公平待遇,即常被冤枉的人,同时,又抨击那些总是受到不合理偏袒的人和事。文人们就可以巧妙诙谐又无奈地写出:“好事儿都归俏小姐,孬事儿都归丑丫环(暗表地位低的人,既不受重视,更容易被势利小人有意、故意、恶意地冤枉)。”
  三、对一个在人员素质上参差不齐,而管理上又长期混乱,总之,较为复杂乏序的集体——特别是在劳务分工,待遇分配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现象……那么,身负正义担当的文人,又可以对此概括总结道:“唉!悟空拼命奋战,八戒巧献谗言,沙僧闷声挑担。”
  很明显,从某个角度来看,要想创作出一篇好文章,树立起“概括总结”的意识是第一位的,具备足够的词汇量是第二位的。在具有了这种可贵意识的前提下,词汇的丰富程度就将直接决定“概括总结”的效果、效率。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文人也不能总是以先天性的极大困难,来作为自己懒惰的充足借口——在一生的写作中,都高举着“拿来主义”及“借用模式”的大旗,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吃别人嚼过的馒头”。也应当鼓足勇气,而不失时机地对一些“现象”进行“敢为天下先”的概括总结。说不定,也就有可能成为一次可贵宝贵的创新型试验,而能得到金贵珍贵的“概括名称”。退一步说,即使不成功,甚至是接二连三地失败,也必然是有价值的,因为厚积薄发——大到“汉积唐发”、“宋积明发”,小至“父积子发”、“前积后发”的奋斗过程,往往就能催生出人世间各种创新型的伟大成功!



《花葬》,“感人”却不“至深”的小说        

  作者 /   海邻

  看到小说“花葬”的标题,首先联想到的是“葬花”二字,但又确信:“黛玉葬花”已是家喻户晓的“往事”,所以,聪明的作者一般是不会借“葬花”而“炒冷饭”的。那么,这个“花葬”的主题思想会是什么呢?
  好在篇幅不长,我很快读完了小说。至此,我相信网友们一定猜不到我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但我大致能猜出多数读者的感受——心中有一种“酸楚的感动”。而我读完后先是禁不住要喊出声来:“可惜,可惜,遗憾,遗憾。”为什么呢?
  首先要表白的是,只有好的东西才配得上“可惜”二字。应该说,作者的创作视角还是比较独特的,题材选得也不错,又以“奔丧”开篇,接下来以倒叙方式从“姑姑”上一次住医院开始娓娓道来。不仅结构合理而灵活,叙述也简洁而明快,顺畅而清楚。把一个讲究漂亮整洁,最爱干净卫生,尤其喜欢美丽鲜花的“姑姑”,活脱脱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一个形象鲜明有特色的主角人物,由于作者较好地把握了主角“爱花、爱干净”这一个性,并给予了不惜笔墨的“细描”,使“姑姑”虽然处在危重的病中,却丝毫不损她在读者心中“干净利索”的美好形象。同时,更能触动读者对“病姑姑”的恻隐之心——这是作品给人“酸楚”感的基础。能把这一点写得如此到位,是不太容易的,这显示了作者不凡的写作功力。但是,作品对“姑姑”的“细描”是不完整的——因为照常理,“姑姑”既然是主角,那么,不论她是否在病中,都应该对其有一个基本的“外貌描述”,至少也要提一下她生病以前或年轻时的“简要形象”,以与她“爱干净,喜鲜花”的个性做一个适当的“匹配”,从而使内容更加完整一些……不过,这还只是一个无关大局的小问题,充其量只是“美中不足”的“白璧微瑕”。而真正值得作者与文友们认真思考的是另外一个问题——一个“可惜、遗憾”的问题——已不是什么“美中不足”的“微瑕”,它的重要程度能够导致作品“足以不美”或“足以成功”。为此,我特意先点看了作者的“个人简历”——“山东沂南人”映入我的眼帘,我会心地微笑着想:这将使我更有底气地向作者及网友们抛出如下的感想和参考意见:
  长期以来,沂蒙人民可谓太纯朴而善良了,以至于土生土长的沂蒙作家们太“实在”而拘谨了,以至于该小说的作者因“实在”而忘记或忽视了“虚构”的手法——这本应是“小说”作者的强项!换言之,合理的“虚构”往往是小说“出彩、成功”的必要前提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可以如此下定论:“没有虚构的成分,小说就不可能达到‘高于生活’的境界。”如此这般,其思想性及艺术性都将大打折扣!以至于大大浪费作者的心血,甚至前功尽弃而导致失败。
  以该作品为例,看得出来,作品的人物、情节基本上都是真实的,因此,作者对“姑姑”细致入微的描写就是以“写实”为主要手法的。虽然真实可信,也能使读者因“怜悯”而感动。但“姑姑”的“主人公”形象绝没有超越生活中的原型——“爱花、爱洁、爱美”的形象。这种形象只是一种“自然人性格”的拓展,虽然能让读者产生一定的共鸣,但它毕竟过于“狭隘”,或称之为“小情、小调、小爱”的“自我形象”,显然并不具备“社会人性格”拓展形象的“大情、大理、大爱”的“社会形象”——简而言之一句话:作品的艺术性不算低,但思想性确实不能算高。任何文学形式的艺术性都可以通过诸多“技术手段”而慢慢提高,因此,对一个专业作家来讲,这并不是难事。真正的难事是“如何提高思想性”,或表达为:如何为提高思想性而准确地“立意”。正因为“艺术性”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达到,所以,不妨这么说:“文学作品的成功与否,最终还是主要取决于其思想性的高度。”
  那么,如何提高该作品的思想性呢?这正是我要为作者感到十分惋惜的地方——作品离较高的思想性仅一步之遥,甚至说,仅仅隔了一层“窗户纸”——事实上,作品的思想性已经呼之欲出了:请看作品中三次“闪亮登场”的一句话——“香味真干净啊!”,它们像是被一根“主线”穿在作品中的三个“亮点”,但它们只是个“亮点”而已——并未成为“闪光点”。最最遗憾的是,这一亮点第一次从“姑姑”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我”已经提出了“疑问”——“我当时并不理解香味和干净的这种组合方式”,显然,“我”只是对“姑姑”这样的农村妇女的语言表达感到了“不太理解”或“觉着有趣”,而并未有意识地将其“发挥”开来,以进行“升华提高”……如果作者有此意识的话,应该这样虚构一个回忆的情节:(梗概)小时候,“姑姑”家的“表姐”还不太懂事,看到妈妈非常喜欢鲜花,就在放学的路上,从别人家里或学校、公园等花园里摘了几朵鲜花带回来,本以为妈妈会高兴。结果,从来对孩子疼爱有加,而没有打过“表姐”一次的“姑姑”,却狠狠地“教训”了“表姐”一顿。表姐第一次见到妈妈如此严厉的面孔,吓得“不觉得疼”也“忘记了哭”……最后,“娘俩”抱在一起痛哭了一场……“表姐”因妈妈的言传身教,刻骨地懂得了“爱花、爱花香、更要爱花香的‘干净’”……明白了“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的道理……总之,就这样以花喻人,以花香喻情感,以花香的干净喻人之品行……
  如此这般,“香味真干净啊!”就能从一般的“亮点”,升华为感人的“闪光点”。若以此类情节为主要“立意”的起点,重新构思,再配以细致、精彩的描写、叙述,至少会在保持原有艺术性的基础上,大大提高思想性,那么,作品的整体统一性及完美度一定会有所提高,或许就能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
  附:对原作品中个别语句的修改意见。
  一、开篇首句中已有“……往乡下奔去”,所以,下句“姑姑是一个农村妇女”,就显得重复啰嗦。“……以干净著称”——说得太“郑重其事”了,不符合普通农民的身份,也不像乡村题材的“语气”。是否综合改为:“姑姑在村里一向人缘很好,而且,她有几个最明显的特点——讲卫生,爱干净,喜欢花。这在村子里是有口皆碑的。”
  二、“住了一段时间的院,嫌医院不干净”——这不是人物对话,但是写得太口语化了,不像是“书面用语”。而且,其中出现了再次“院”,并不完美。不如改为:“在医院里住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嫌那里不干净,结果谁也拗不过她,只好回了家。”
  三、“来姑姑家里对姑姑家院子里一直……”——读起来太别扭、啰嗦。其实完全可以写成:“来姑姑家里时,对院子里一直……”(冒昧,仅供参考。)



海邻老师我并不熟悉,这是我转来他的文字你读读。他的胆识与知识,对待文学严谨的态度让我刮目相看,他给我的那篇指导一直铭记于心。
192#
发表于 2016-12-10 20:32 | 只看该作者
云曦璎珞 发表于 2016-12-10 20:15
您很悠闲,常在线,级别也很高,回帖很多。青藤文学里有一位海邻老师,他也给我写了一篇文字,转来您看看 ...

抽空细读,谢谢推荐。
193#
发表于 2016-12-10 20:37 | 只看该作者
万里山水 发表于 2016-12-10 20:32
抽空细读,谢谢推荐。

我在审稿,同时打开三个论坛,因为今天晚上没加班,不过周末依然加班。抓紧审核几个,2016年就快终结了。你也注意休息。
194#
发表于 2016-12-10 20: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万里山水 于 2016-12-10 21:28 编辑
云曦璎珞 发表于 2016-12-10 20:37
我在审稿,同时打开三个论坛,因为今天晚上没加班,不过周末依然加班。抓紧审核几个,2016年就快终结了。 .

辛苦啦,多多休息。
195#
发表于 2016-12-11 16:45 | 只看该作者
云曦璎珞 发表于 2016-12-10 20:18
一是繁忙,二是采取中庸之道。做不到八面玲珑,只是随心吧。转一下海邻老师的评论。

写的好看,但是却难以进入其中的情境。抽空再尝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3 05:21 , Processed in 0.05371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