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685|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这不是小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9-2 1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夜莺 于 2016-9-3 14:51 编辑

  一

  一大早,知了就在树上扯着嗓子叫,一点微风也没有,秋老虎的淫威与日俱增,那早起的太阳就是他手中的红桃老K,一甩手,地皮就像着了火,呲呲地冒着热气。

  夏华揉揉发胀的眼睛,心里毛焦火辣地在院子里转来转去。

  城里停水,镇上停电,不得已,夏华只好回到乡下的老家,顺便看看在家种庄稼的父母。若不是搭谷子,她是不愿回去的,即使停水停电,总比呆在老家,一个人守着偌大的院子,跟蚊子唱戏,与鸡鸭吵架,有趣多了。小妹来电话,催夏华回老娘家搭谷子。闲言淡语,似是嗔怪。

  她只是一个人生闷气。

  谁叫自己当初没有远嫁他乡,眼不见,心不烦呢?老娘家的事,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反正就是闹心透顶。

  老爹呢,病病歪歪的。脑动脉、颈椎动脉硬化,鼻窦炎,帕金森等小病大病与他日夜纠缠不清。没有力气,有脾气。家里家外就靠夏华老娘一人打理。农闲还稍好点,一遇农忙,熬甘受夜,就像冬天老树上的丝瓜藤,干瘦得一把把了。

  凌晨四点起床,煮好一大锅猪食,天亮出门,田里种,地里割,两只脚板跑得飞。日上三竿,人家午饭,她早饭。一年四季,作息不变。

  二

  “华儿,你看看我头上有白头发没,我也去把它染黑?”老娘歇下来时,以讨好的语气,歪着头,微笑着问夏华。

  “没得几根”,眼前这张脸,千沟万壑,是页风干缩水的字纸。眼前这张嘴,只有几颗牙齿还在勉强履行义务,偏偏倒倒的。夏华干咳两声,很艰难地挤出一丝微笑,满不在乎地回答道。

  老娘趴在桌上吹电扇,夏华精心做的饭菜,一口也没吃,不时地喝两口冷开水。酷热天气,坐在空调屋子,都烦躁不安,何况临界古稀,又忙了整整一个上午?心尖尖,如钉子锥,刀片剐。夏华眼泪汪汪端走饭菜,使劲憋着不哭。

  少小离家求学,稼穑之事,夏华一窍不通,老娘也不愿教她。缺奶断粮;失足落水;身子单薄,弱不禁风,老娘把一切“罪过”往自己头上揽。想让女儿养尊处优,是老娘的愿望,也是她老人家的喜欢。

  小时不懂事,乐得逍遥自在,现在为人妻、为人母,让她长大了。不能随老娘上坡下田,肩挑背背。就在家烧火做饭,喂猪洗碗,扫地洗衣,一天下来,也没做个啥,可脚板生痛,晚上躺在床上,浑身像散了架。一天躲在荫凉处,也没晒过大太阳,可周身汗津津的,头皮发痒,衣服酸臭,很不舒服。

  每当这时,无名火就直窜。尽管人前一副笑笑脸,可在老娘老爹面前,总是黑着一张脸,不停地数落他们为啥要种这么多庄稼。

  然后又比前比后讲道理。一句话,就是让两位老人在家少做点,养好身体要紧。衣食无忧,趁现在年轻,夏华很想带上父母,去城里逛逛公园,见见世面。

  可老娘每次都保证来年少种庄稼,但第二年照样栽秧搭谷,一个田也没少,豁命做。老爹说“我们不做,你每月给我们拿钱嘛,拿不到一个月,我看你……”想想也是,虽说有个工作,可这扣那扣一除,工资卡上的那一千多点现金,也是手长衣袖短啊!生气,也拿他们没办法。

  老娘说弟弟还没结婚,趁现在还跑得动,就多做点,存点钱,以后还是要在城里给儿子买点房子才行。现在的女娃儿俏得很,没房子,哪个跟你。

  三

  大块大块的田丢空,划不来。一年不做,就长满荒草,二年杂草除都除不尽。

  那就送给别人种吧?

  老爹在一旁听夏华母女闲话,一直默不做声。这时,瓮声瓮气地接过话喳:你说得撇头,给哪个人做嘛?张三不做,李四不做,王五儿女也不准他们种庄稼了!

  夏华清楚:全队就这三户庄稼刨食大户,都是阎王不请自己去的人了。其余的,不到十个,还是老弱病残,吃饭都靠国家救济,还能指望他们帮忙?

  “以后这田地没人做,怎么办唷!国家还年年给农户那么多补贴。可大片大片的好田好地都丢荒,以后还吃啥子?”老爹长吁短叹,语气出奇地温和。

  仿佛是灵光咋现,课文《土地》写重耳亡命途中的片段,在她心头一颤:“求你给我们弄点吃的东西吧!你总得要帮忙才好,我们已经好几天没有吃的了。”王子乞求道。

  “这个给你吧!”衣不蔽体,正愁得不可开交的农人悲愤地送上一把土。

  “这是土地,上天赐给我们的,可不正是我们的好征兆么!”有人阻劝正怒气冲冲,欲挥鞭抽打农人的王子。

  戏剧一幕出现,王子扑通一声跪下,叩头谢天。然后郑重地捧起土块,放到车上,策马扬尘而去……

  王孙贵族,不知稼穑,处于穷途末路,尚能视土为金,重拾救国之心,更何况与土地相依为命一辈子的老娘老爹?

  夏华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四

  才回家两天,除了做些家务轻巧活外,夏华真正称得上回家搭了谷子的“证据”,也只不过是扫了两次地坝里的谷子,车(扬)了几箩谷子而已。早已过了细皮嫩肉的年龄,可这稻谷灰一吻,手丫子,脚背处就直痒,忍不住了,双手一抠,脚背肿得老高,红红的。

  农妇、山泉、有点甜。想到这引无数“诗人”竟折腰的水语,夏华真想狠狠捶打这个臆造世外桃源的“作者”了。

  儿子要开学了,夏华不得不离开老娘老爹,返城了。

  一路上,见闷闷不乐。儿子玩笑:才做三天农妇,就累成那样?其实,这愣头青哪里知道他娘正在“反刍”?

  就在今早,有收割机硬要从老娘家晒满谷子的马路上经过。其实收割机还有两条路可走,可他们非要从厚厚的谷堆上碾过。因为为首的就是村支部书记。夏华老爹做不了活,夏华娘一人要扫出两千多斤的稻谷路来,的确够麻烦。

  夏爹商量着让支书车从公路旁边路下。只听那村书记,声音比高音喇叭还大,中气十足地说:咦,要这么做的话……哼……

  这八个意味深长的字,陡然让夏爹想起他吃低保是村支书一路“照顾”的事来,立即,噤若寒蝉,后退一步,任收割机“轰隆轰隆”碾压过去。

  “等会搭完谷子,我们来给你晒好,把谷子按原样铺晒,即使我不来,我都喊几个人来,你们放心嘛!”支书跟在车屁股后,和颜悦色,说着宽慰的话。

  夏华看见,收割机按原路返回的时候,已是正午时分!

  夏华老娘一人顶着烈日,重新把马路上的谷子打开。

  直到夏华离开老家,也没听见村支书的电话,更别说看见支书承诺晒谷的人影了。

  倒是沿途的知了,气焰嚣张,一个劲地吵吵嚷嚷:“热死了,热死了”。

  五

  回想着这三天,老娘老爹,谦卑恭顺,低眉俯首,听她训责。夏华的眼泪,汹涌而出,为什么就不能轻言细语,好好说呀?她想起张小娴说过的一句话:不能用心吻,是吻无能。

  而今,我想用心去爱,生我养我的那方天地,无论怎么努力,也不能随心所愿,做到言达意顺,其实也是爱无能呵!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从前只是单纯地喜欢这首词的韵律,而今方才明白词中的苦涩意味!


  (字数2560)
2#
发表于 2016-9-2 17:58 | 只看该作者
沙发,占上莺莺沙发了,嘻嘻
3#
发表于 2016-9-2 18:04 | 只看该作者
     就下班了,坐沙发匆匆忙忙先浏览一遍,体会到回老家受劳苦的不易,可想一想,爹娘一辈子都在受苦,他们是如何一天天、一年年的受了下来。

     不是小说,却有情节、有故事、有人物,五个人,我的感受及回老家的一次感悟,寥寥数语的儿子,态度率真而自然,不出场的弟弟——父母的辛劳就为了给他攒钱,在城里购房……

    农妇。山泉。有点甜。这句啥意思?标点符号表达了什么?农妇、山泉、有点甜……
   问好文友,祝好!
      
4#
发表于 2016-9-2 18:16 | 只看该作者
这不是小说,是生活!
莺莺这篇文章道尽了生活的艰辛!它与内心的煎熬一样时时折磨着主人公。很多从农村考出来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方面父母年事已高,依旧在农村辛苦劳作,另一方面,自己在城里,工资微薄,勉强生活,帮不了家太多的忙,处于两难境地,一方是生养自己的父母,一方是自己生的骨肉,上有老下有小,谁都需要照顾,都心疼。
文章内心状态的描写非常成功,值得我学习!
5#
发表于 2016-9-2 19:37 | 只看该作者
于文华 发表于 2016-9-2 18:04
就下班了,坐沙发匆匆忙忙先浏览一遍,体会到回老家受劳苦的不易,可想一想,爹娘一辈子都在受苦,他 ...

看文时,文华的评论就上去了,好快
6#
发表于 2016-9-2 22:57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像小说。问好莺。
7#
发表于 2016-9-2 23: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说几句话。感觉很不错。
8#
发表于 2016-9-3 06: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戏笑九宫 于 2016-9-3 06:22 编辑

有构思有层次,有情节有故事,有环境描绘有衬托有人物对话,有情感身心与现实的冲突和矛盾,有小说般陈述干净利索的语言,有主题主旨有立意寓意,有高于生活艺术加工的文笔,有结尾思考的悠长意味等,只是少了一个小说的题目,小说的各个环节要素全部具备俱全。
——这不是小说。是叙事散文?是杂感随想?是散文诗是剧本?迷茫......
有时在想,何须搞懂什么体裁?只要是能吸引读者的文章就值得一读,只要是挖掘人性、灵魂、生活的作品,有意义的文字就值得品味,这是一篇好文章,但既然说不是小说,我也不好再说什么,迷茫中前来学习欣赏了n遍!建议同时分享到小说版块,让大家说说评评,真的很迷糊!
问好!
9#
发表于 2016-9-3 07: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6-9-3 09:18 编辑

       非常赞赏戏笑九宫的点评意见。这是一篇探索散文,.晚上再读了,没有粘贴成功,复制到手机留言板,早上鼓捣了半天,未能弄好,现在终于重新复制好了。总体而言有三个感受。       一是比喻恰入其分,细腻,传神,形象,生动,比如说早起的太阳如红桃……再如熬甘受夜像冬天老树上的丝瓜籐;
       二是结构严谨,开头平而实,结尾引人深思,中间有交待,有反思,土地的引入更令人启迪;
       三是人物鮮活,饱满,生动,血肉丰满,有血有肉有个性。不说我的回老家,不说娘的辛苦,也不论爹对土地的深切依恋与无奈,就村支书一节就活灵活现寥寥数语刻画其霸道和任性。当是一篇很不错的小说意味浓郁的散文。这的确不是小说,是很棒的散文,但又具备小说的情节,细节与人物等因素,且人物刻划十分到位。
          其中有一小小的笔误,回家"搭谷子”的事〈迹)最后的字是否多了……
       拜读,学习,欣赏。祝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9-3 14:53 | 只看该作者
于文华 发表于 2016-9-2 18:04
就下班了,坐沙发匆匆忙忙先浏览一遍,体会到回老家受劳苦的不易,可想一想,爹娘一辈子都在受苦,他 ...

改过来了。非常感谢于老师的提醒。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9-3 14:57 | 只看该作者
戏笑九宫 发表于 2016-9-3 06:10
有构思有层次,有情节有故事,有环境描绘有衬托有人物对话,有情感身心与现实的冲突和矛盾,有小说般陈述干 ...

这是真实的耳闻目睹。原题是爱无能,我怕文友当作小说来看,所以标题,表明我的态度。蒙承九宫抬爱,我从来没写过小说,能有小说的笔法,也许纯属意外!无论怎样,我都非常高兴文友坦诚相待的鼓励!再次谢谢您!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9-3 14:58 | 只看该作者
李立红 发表于 2016-9-2 18:16
这不是小说,是生活!
莺莺这篇文章道尽了生活的艰辛!它与内心的煎熬一样时时折磨着主人公。很多从农村考 ...

谢谢李老师理解。
13#
发表于 2016-9-3 15:26 | 只看该作者
不管这是不是小说,发在散文版我就把它当散文来读。尽管夜莺已经是老会员了。但因为上论坛少,真正关注的帖子还真的不多,这篇叙事散文,以第三人称的记叙,通过人物、事件、心理和场景的转换,写了一段他者的生活状态。如果这不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就说明作者的观察相当仔细,对于农村生活有比较深入的体味。在我看来,作者笔下的既不是故事,也不是小说,而是一种对农村原生态生活的记录和呈现。文字简洁有力,自成一体,表面上是家长里短,实际上反映了当下城市和农村人的一些深层心理矛盾,有着很大的现实讨论空间和余地。尽管作者在文中没有自己的影子,主观意象和在场感相对较少,多少有悖于散文从我出发,独抒性灵的基本特质,让读者有一定的隔阂感、但我们还是可以把它作为散文来读,毕竟,感受他者的生活状态,感受他者的心灵感受,也是文字传递人类基本情感的功能之一。
14#
发表于 2016-9-3 16:16 | 只看该作者
夜莺 发表于 2016-9-3 14:57
这是真实的耳闻目睹。原题是爱无能,我怕文友当作小说来看,所以标题,表明我的态度。蒙承九宫抬爱,我从 ...

15#
发表于 2016-9-3 16:25 | 只看该作者
于文华 发表于 2016-9-3 07:24
非常赞赏戏笑九宫的点评意见。这是一篇探索散文,.晚上再读了,没有粘贴成功,复制到手机留言板,早 ...

我说的是真话,真的搞不懂这到底是小说还是散文,难道就因为故事的真实性就定性为一篇叙事散文?或许你们定性为散文是正确的,可我再读一遍,确实愈加感觉是小说。难道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文学体裁?
管他呢,抛开体裁不说,再读有再读的意味,不说了,回味去了.......
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1 18:17 , Processed in 0.11527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