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立红 于 2016-9-10 16:02 编辑
教师节随想
今天是教师节,一个普通的休息日,也是一个感念师恩的日子。
1985年9月10日是第一个教师节,我读高三。班主任刘老师是数学老师,字写得特别好,为人正派,课教得也好,虽然我数学一般般。他高高的个子,春夏秋冬都喜欢戴帽子,同学们很好奇。那时候,老师还有师道尊严,可能老师头发少,不愿意暴露在同学们的视野之内吧!
我那时是班级的学霸,当班长,因为母亲当老师,自己也喜欢当老师,所以顺利被保送到辽宁师范大学,我是我们学校第一名保送生。我不需要参加高考,但老师还是按照标准,推荐我成为市三好学生,高考加十分。至今想起来,还觉得这分浪费了,但老师对我的好,我铭记终生。
刚才给刘老师打电话,祝教师节快乐!老师已经80岁了,身体不好,说话含糊不清,但感觉出来,他接到电话的高兴。心里酸酸的,曾经风华正茂的老师,已经垂老到不能走一段路,不能完整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时间之河,你慢些流,让我把自己的年轻灌输到老师的血液中,允许我陪着他慢慢走,慢慢走……
那个年代的老师都那么好,我还记得语文付老师的严谨博学、外语郑老师的活泼开朗、政治张老师的一丝不苟,地理连老师的勤奋坚强、历史赖老师的才华横溢……毕业后,我回到母校工作,这些老师依然帮助我、爱护我,我这朵小花在老师们的滋润下,逐渐绽放。在人生之路上,他们永远是我的导师,我身上如果有一点点值得赞许的优点,也都有老师高尚品格的投射。
想一想,这世上,有谁不曾沐浴老师的光辉? 有谁不曾被那盏灯照亮?
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教育要为每一个孩子量身定做,这需要细心发现,找到切入点。孩子们涉世不深,经过不同程度的教育,都会有所成长,在这过程中,老师也感受到学生成长的快乐,那就是当你的辛苦得到认同时,那是一种精神的愉悦和享受,是没法用金钱衡量的。
至今我都保留着我教的一个毕业班学生的来信,他说:“不知您是否注意过,我从未叫您的官职,而是叫老师,因为在我眼中,您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而是面带笑容,乐于助人的老师。每次遇到困难,只要找到您,您就会热心帮助。当我们犯错误时,您从来不是惩罚,而是耐心地教育,您总是给我一种暖暖的感觉。很喜欢您的课堂,您并没有因为您的身份而死气沉沉,相反您总是给我们开心的课堂、愉快的心情。真希望有一天能再次看到您站在七班的讲台上向大家问好,很怀念那些已经逝去的课堂时光……”很惭愧,我没有他说的那么好,总和问题学生打交道,我对我的工作有时也感到厌倦,也会因劳累而无所适从,欲哭无泪,因为受家长的刁难而灰心丧气,因同事的不明真相而无能为力,找不到自己的坐标和目标,而我的学生却用理解给了我力量!
每每读到,我都由衷生发出一种自豪感,他的学识不是我教的,好学生大多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经由老师的启发,他们自己悟的。他的话让我警醒,每当遇到职业倦怠之时,都拿出来看看,提醒自己,不被杂乱无意识的生活拖着走,生活由自己掌控,不论多么艰难,都要保持行进时的步履矫健,这也许就是我喜欢当教师的理由吧!
有时候,老师的苦心也不被学生理解,正像一位老师说的:学生记住了老师的严厉,却忘记了他们的呵护,记住了他们的批评,却忘记了他们的宽容,看到了他们板起的面孔,却不知道那面孔后面隐藏着的那颗慈爱的心,记住了他们是老师,却忘记了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他们把鼓励给了学生,其实,他们自己也需要鼓励,作为学生,你说的那句不敬的话语,是否刺痛了一颗关爱你的心?你那桀骜的眼神,是否伤到了一个在乎你的人?真正的感恩,从来不是一句问候,不是一束鲜花,而是发自内心的理解,发自于灵魂的敬重。
如今,教师节越来越式微,在教师节歌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同时,也在强调教师过节不要收礼,严打借教师节之机,贿赂教师的行为。我不否认,教师队伍里有败类,但在拥有一千多万教师的群体中,败类才几人?更多的是起早贪黑,辛勤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他人孩子忙碌的普通教师。
在美丽的光环下,教师也有不能承受之重。当教师很累,累身,累心。最近,辽宁省下发的评职称文件,把教师的班主任经历作为入门资格,各级各类级别都有相应的班主任年限要求。这是经过调研后的修改方案,省里看到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与困难。每年九月,在选聘班主任时,校长都很为难,因为没人愿意当班主任,这个基层的最小主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人荒。
这里,我晒晒我们学校班主任的时间表,大致是:早上7点前到学校,组织学生自习,检查清扫、作业,上课,和学生一起大课间跑步,检查督促眼保健操,中午不能回家,督促学生午睡,有时自己没时间休息,下午组织学生唱每周一歌,上课,辅导,开班会,晚上不定期看学生自习,9点回家。这还不算教育个别学生,约谈家长,参加培训学习,迎接各种检查。现在的学生个性太强,不好教育,一不小心就会有问题,整天提心吊胆。谁愿意承担这份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呢?
一年高考报考时,一个孩子找到我,让我帮助参考报志愿,他分数不错,就一个要求,不报考师范,作为老师,我很好奇:“当老师有什么不好?”“老师太累了,赚钱还少,现在的孩子不好教,风险大……”我顿时无语。我无意指责这个学生,像他这样分数很高、选择机会很多的学生,都不报考师范院校,这是不争的事实,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但什么时候,教师成了高危职业?什么时候,师范专业沦落到这种没人要的地步?什么时候,这“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被边缘化、被分数高的学生避之唯恐不及?我不得而知,我疑惑,更为我们的教育感到悲哀。
没有多少人愿意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那么,当一名优秀教师的最原始冲动就基本消灭了,也就意味着基本消灭了当一名非常优秀教师的可能,即使选择了师范,也更多的是把教师职业当成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和瓦匠木匠一样的手段,而非事业,这就使他的创造力大打折扣。教育是一种功在千秋的事业,它对人的道德要求、业务要求极高,如果没有倾心以赠的信念,没有持之以恒的喜爱,这项工作是做不好的,那么,被动工作、得过且过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做好哪一个职业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都需要付出很多,但教师这个职业特殊,国家把未来的重任压在教育上,教育又通过教师实现,同时,也把一直以来人们对教育的诟病一并给了教师,教师就是一个尴尬的职业,时而承受最高的礼遇,比如教师节,时而被打入冷宫,比如某教师的暴行,在沉沉浮浮中生存,不在其中,水深火热自不了解。社会对它寄予厚望,好像很多家长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都能迎刃而解似的,很多时候,老师柔弱的肩膀担当着他承受不了的担子。
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为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师范院校设立提前招生政策,就是在全国高考进行前,提前进行考试,或者保送,吸纳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投身教育事业,现在成为普通教育的中坚力量。直到现在,回到大学校园,老师对此事还是津津乐道,说包括我们在内的那些毕业生,无论是从专业素质,还是人品,都远胜于现在的学生。可能老师的话有溢美之词,但不能否认的是,提前招生政策确实为教育事业输送了很多人才。
想当年,民国时期的教师工资可以养活一家人,那些民国大师们留给后人的是多么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国外,教师虽然不一定是最热捧的职业,但也有很高的地位和尊重度,比如在芬兰,国内最好的学生首选的职业是教师,因为这份工作是体面和尊严的象征。在日本,二战后的废墟上矗立的最好建筑就是学校,而学校也是这个多地震国家,地震时首选的避难场所。
说实话,近几年,教育广受重视,谁都可以对教育指指点点,指手画脚,甚至有的家长还直接干预学校的工作,好像谁都懂似的。人们说,过节的都是弱势群体,比如妇女节,护士节,儿童节,还有教师节。不错的,正因为弱势,国家才从大局考虑,设立教师节,提醒人们尊师重教。在教师节,我不想吐槽,我只想说,教育是良心活,是很讲究专业性的,是很注重艺术和智慧的,不是谁都可以随便为之的事,给教师以人格的尊重,考量的是一个民族的良心,给教育以应有的尊严,折射的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给学校以安宁和安全,供养的是一个民族的未来。
我多么希望自己的内心有湖水般的澄澈,抛弃某个角落突然冒出来的自私、懈怠、倦容,和盲目追求完美而对自己的不满,像我的老师那样,无怨无悔,不为鲜花与掌声,不为虚名与利益,只为那一双双热切渴望成长的眼睛,只为自己灵魂的纯净与回归,只为那份不曾泯灭的理想光芒!
[copyright][/copy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