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教育一要普及二要提高

  (一九五八年四月七日)

  

  

  这次会议应集中讨论中小学问题。总的估计是,普
及教育和扫除文盲的情况很好,勤工俭学劲头很大,职
业中学发展很快。这些都是前几年所没有的好现象,现
在应该注意总结经验,适当地调整和解决已经出现的新
问题。

  目前教育方面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普及与提高的
问题。我们的方针是,一要普及,二要提高,两者不能
偏废。只普及不提高,科学文化不能很快进步;只提高
不普及,也不能适应国家各方面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
需要有文化的劳动者,所有劳动者也都需要文化。教育
普及了,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了,发明创造就会多
起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做到
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和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

  现在看来,普及问题比较容易解决,比较难的是如
何提高。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职业中学的教学质量问题
。职业中学的一部分毕业生应该能够升入高等专科学校
学习。职业中学如果只有现在这几门课,是不可能提高
的。现在已经建立起来的各类学校,都不能降低教学质
量。提高教学质量,涉及一个学生人数的问题。学校应
该挖掘教学潜力,多招学生,但是不要因此而降低教学
质量。学生人数多,又能保证质量的,才是好学校。由
此联系到勤工俭学,也要注意这个问题。《工作方法六
十条》对勤工俭学的提法很慎重,认为开展勤工俭学是
有范围的,并不是不加区别地一律都搞。除了对中等技
术学校和技工学校提出要做到自给或者半自给、学生实
行半工半读以外,对其他学校都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
只要求学生参加劳动。职业中学搞半工半读是肯定的,
城市中还应该发展一批职业中学,这类学校很多可以做
到半自给或者自给。一般学校要给学生参加劳动的机会
。劳动也是教学,是政治思想课。学生参加劳动,一是
必须,二要适当,三看可能。普通中学可以根据现有的
条件搞一些小农场、小作坊,学生轮流参加生产,或者
到农村参加义务劳动。学校要把劳动定到课程中,每周
规定半天,主要是使娃娃们养成劳动习惯,加强集体观
念。劳动有了收入,也可以拿来帮助贫苦学生,但是不
能把劳动搞成社会职业,不要以赚钱为目的,一提倡赚
钱,就容易计较个人利益。城市中学的学生年龄小,又
没有好多门路,不可能实行半工半读。个别中学如果有
条件能够做到半自给或者自给的,也可以搞,但是不要
影响学生的学习。总之,学校要保证提高教学质量,否
则就不能说是成功的。

  成都会议已经确定,教育经费整个不减,分到各省
的也不减少。各省再想想办法,争取拿这么多钱办更多
的事,但要保证原有的教学质量。必要的教学器材不能
减少。经费使用不宜过紧。我们节约经费有个原则,不
能因为节约经费而影响教学质量。如果教学质量降低了
,过几年就能看出来,那时大学招生就要发生困难。

  师资问题要注意。正规大学、中学现有的师资质量
不能降低。至于近几年大量发展起来的学校,现在不要
强调其师资是否合格,办起来就是好事,以后慢慢调整
和提高。当然,这么多职业中学办起来了,牵涉到以后
高等学校如何办的问题。有的国家中小学质量差,吃了
亏。我们无论如何要保证有一批学生基础课学得好,否
则将来要吃大亏。

  在宣传上,还是毛主席的话,心要热,头要冷。现
在主要不是抓指标,而是抓措施。只要措施是积极的,
就不是机会主义。河南提出一年做到普及小学教育,也
以提两年为好,即使两年实现不了也不要紧,慢一点也
不是不光荣,不是机会主义。不要所有的省都照河南那
样办。只要心热,措施积极,迟一两年完成也可以。

  教育部以后要把中小学教育的相当一部分交给地方
去办,各省能办多少,由省里根据实际情况去安排,教
育部可以不管。教育部要管教材,不能设想我们国家可
以没有统一的中学教材。中小学教材可以组织各地去编
,不一定要教育部自己关起门来搞。教材、教育制度,
教育部要出主意,提方案,还要注意抓典型,总结先进
经验,加以推广。这样做,就能够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
发展。

  ( 这是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教育
工作时的讲话。)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