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 第一 索隐列传者,谓□列入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故曰列传。正义其人行迹可序列, 故云列传。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蓺。诗书虽缺,①然虞夏之文可知也。②尧将逊位, 让于虞舜,舜禹之闲,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③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示天下重器,④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⑤许由不受, 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 此何以称焉?⑥太史公曰:余登箕山,⑦其上盖有许由頉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 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⑧义至高,⑨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⑩ 注①索隐按:孔子系家称古诗三千余篇,孔子删三百五篇为诗,今亡五篇。 又书纬称孔子求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秦穆公,凡三千三百三十篇,乃删以一百 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候。今百篇之内见亡四十二篇,是诗书又有缺亡者也。 注②索隐按:尚书有尧典﹑舜典﹑大禹谟,备言虞夏禅让之事,故云“虞夏之文可 知也”。 注③正义舜禹皆典职事二十余年,然后践帝位。 注④索隐言天下者是王者之重器,故庄子云“天下大器”是也。则大器亦重器也。 注⑤正义皇甫谧高士传云:“许由字武仲。尧闻致天下而让焉,乃退而遁于中岳颍 水之阳,箕山之下隐。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有巢父牵犊欲 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 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 牵犊上流饮之。许由殁,葬此山,亦名许由山。” 在洛州阳城县南十三里。 注⑥索隐按:“说者”谓诸子杂记也。然尧让于许由,及夏时有卞随﹑务光等,殷 汤让之天下,并不受而逃,事具庄周让王篇。正义经史唯称伯夷﹑叔齐,不及许由﹑卞 随﹑务光者,不少概见,何以哉?故言“何以称焉”,为不称说之也。 注⑦索隐盖杨恽﹑东方朔见其文称“余”,而加“太史公曰”也。 注⑧索隐谓太史公闻庄周所说许由﹑务光等。 注⑨索隐谓尧让天下于许由,由遂逃箕山,洗耳于颍水;卞随自投于桐水; 务光负石自沈于卢水:是义至高。 注⑩索隐按:概是梗概,谓略也。盖以由﹑光义至高,而诗书之文辞遂不少梗概载 见,何以如此哉?是太史公疑说者之言或非实也。正义概,古代反。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 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①其传曰: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②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 “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 善养老,盍往归焉。③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 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弒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 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④采薇而食之。⑤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 ⑥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⑦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⑧于 嗟徂兮,命之衰矣!” ⑨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⑩ 注①索隐谓悲其兄弟相让,又义不食周粟而饿死。睹音鷪。轶音逸。谓见逸诗之文, 即下采薇之诗是也。不编入三百篇,故云逸诗也。可异焉者,按论语云“求仁得仁,又 何怨乎”。今其诗云“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