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6|回复: 6

[原创] 站在宝成铁路109隧道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2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刘彦林 于 2025-4-23 14:00 编辑

站在宝成铁路109隧道前


在谷雨节气当天,我再次站在宝成铁路109隧道前,于顺着嘉陵江而下的劲风中,瞧望对岸喀斯特地貌斑驳的残痕,十七年前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8.0级特大地震余波造成的惨痛景象,一幕幕地浮现于眼前……


地震突袭


那一刻,大地震颤,山峰崩裂,江河呜咽,泪水奔流……


时光之镜,再回2008年5月12日中午12时28分,距此540多千米的北纬31.0°、东经103.4°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突发8.0级特大地震。从震中发出的地震波迅速传递,转瞬间波及秦岭南麓、嘉陵江上游的陇原大地。徽县自然未能幸免,骤然地动山摇,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是有史以来灾害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据《徽县志》载:这次地震造成徽县13人死亡、受伤1266人;受灾37766户,占总户数的62.8%;全县城乡居民倒塌房屋12813间25.3万平方米,受损房屋140986间64605万平方米;受灾最严重的乡镇有嘉陵镇、大河店镇和虞关乡,个别村庄成为遍地狼藉的废墟……全县灾害损失累计达到181083.045万元。


重读这些内容,回想当时场景,经历过这场地震的每一个心灵上涌动着滴血般的剧痛,心海间沉重的波澜久久难以复归平静。不说别处,单从宝成铁路109隧道段的惨状看,就可一斑窥全豹般地感受到960万平方千米国土上的惨重损失。


位于宝成铁路徽县站和虞关站之间K150+835处的109隧道,距宝成铁路南北两段黄沙河接轨处近在咫尺。这段铁路始建于1956年,1958年元旦全线交付运营,至2008年为祖国的交通事业奉献已逾五十年。因处地质灾害区,经多次增建,截至2008年4月底,109隧道全长726.07米,其中棚洞长200.82米、隧道长525.25米。汶川8.0级特大地震突袭,导致109隧道进口附近隧道落石约4万立方米,出口上方山体坍塌2万多立方米,砸毁出口棚洞40米,巨石堵塞出口;隧道中部山体坍塌12万多立方米,砸垮中部棚洞,通往四川的“运输线”被迫中断!喀斯特地质的山下,滚落的巨石充塞嘉陵江河道,形成两个巨型堰塞湖。地震发生时,正在隧道内行驶的21043次货物列车(编组41辆)撞上隧道巨石,机车和部分车辆脱线,12节载有500吨航空燃油的列车在洞内起火燃烧,缔造着一场更大的安全隐患,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骤然受到不可预估的威胁。


生死转移


地震突发,通讯中断,废墟遍野,生灵惶恐……


当21043次货物列车载有的燃油在109隧道内燃烧腾起的浓烟冲决而出,一场有可能造成更大灾难的安全事故,似有一触即发的趋势,形势万分危急。


不到半小时,宝成铁路嘉陵江站的一位工作人员,气喘吁吁地跑步找到正在嘉陵村入户调查灾情的嘉陵镇政府负责人,焦急地报告109隧道火车12节油罐车随时可能爆炸的情况。时任镇政府负责人听到这一状况,顿时冷汗直冒——因为,事故周边居住的大滩村和嘉陵村生活着900多名村民。人命关天,危急时刻,必须组织村民转移。险情就是命令,这位负责人来不及多想,赶紧开车往地处事故地对面半山腰的大滩村疾驰而去。他和村干部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向村民简明扼要讲明情况,动员村民紧急转移。随之,一场生死大转移拉开帷幕。400多名村民,扶老携幼,乘坐各种机动车辆,快速向村外6千米的田河村方向转移。


与此同时,嘉陵村的村民转移也由嘉陵镇党委书记和村干部紧急动员,组织该村500多名村民向着远离事故地的方向迅速转移。那一刻,每个人的惊慌写在脸上,外现在快速迈动的脚步上,也弥散在呼儿唤母时的焦急语言中……


由于镇村领导的雷厉风行,村民们的积极配合,这场生死攸关的大转移得以顺利实施。随后,安置转移村民的救灾帐篷、饮用水、方便面等生活用品很快送达田河村安置点,令人感动的一个个场景至今还在清晰地留在亲历者的脑海里。


而这场转移,根本性地避免了一场有可能发生的重大伤亡事故!


排除险情


宝成铁路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内修建,北起陕西省宝鸡市,南至天府之国的四川省成都市,与成渝、成昆两线衔接,全长668.2公里,是沟通西北与西南的第一条铁路干线。1952年7月开始动工建设,在1958年6月开始进行电气化改造,并在1975年首先实现中国铁路电气化。在徽县经过嘉陵镇、虞关乡,境内长24千米,设有两个车站,属西安铁路局汉中车务段。20世纪90年代初,徽县火车站内有3条铁轨,年吞吐量18万吨,旅客发送14万人次,属三等火车站。


109隧道火灾事故发生后,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公安部、铁道部及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当晚,立即调集宝鸡、汉中两个支队1辆指挥车、1辆生活保障车、10辆消防车75名官兵赶赴现场,与甘肃消防总队陇南、天水两个支队的力量汇集,全力投入灭火抢险。由于火灾事故现场泄漏燃油燃烧猛烈,隧道内火车无法直接拖出,而且山顶不时还有石块滚落,作战部队和车辆无法直接靠近。经过专家外部侦察,对现场事故严重程度进行确认:一是,隧道南洞口机车头部和一、二节发生火灾,且火势异常凶猛,浓烟翻滚,火苗冲天,热浪让人几乎窒息;二是,列车长41节,有约3—4米的车头部裸露洞口外,其他车体全在隧道中内,其中有12节汽油罐车(556吨)、1节润滑油罐车(50叶子)等易燃货物;三是,车头处相继发生两次塌方,到达着火点的公路受阻。另外,有约12万方巨石滑落嘉陵江中形成堰湖。


为了有效控制火势,参战官兵沿着踩踏出的崎岖山路,在湖岸搭建20余米高的注水架,铺设21条供水管线,从隧道南端、北端及中段棚洞区向隧道内持续注水。14日8时,南洞口附近仍发现有明火腾起烟雾,机车头后约30米处棚洞外壁温度较高,距机车头30余米处明显炙热。15日7时,前沿总指挥通过视线侦察,发现棚洞坍塌处的麸皮车厢仍有余火燃烧。参战官兵冒着随时危及生命的危险,继续与火魔展开殊死搏斗。16日8时,隧道内可视明火已被扑灭。同时,隧道外部的石块土堆清理完成,损毁铁路也重新铺设完工。


随之,拖车任务迅速展开。17日凌晨1时,棚洞实施爆破。经过连续6个昼夜的紧张战斗,在水枪强大水流的掩护下,完全烧毁的3节油罐车厢从109隧道内拖出,再经过12个小时,分批分段将前3节油罐拖出隧道。19日15时,抢险工作难度最大、安全隐患最突出的12节油罐车被全部拖出。21日7点,成功拖出被烧毁的麦芽车和重油车厢。12点29分,参战官兵再次将4节燃烧的饲料车厢拖出隧道,并推入嘉陵江。21日7时,经过陕西100余名消防官兵持续9天9夜的浴血奋战,宝成铁路109隧道灭火抢险取得决定性胜利,隧道内的40节车厢被成功拖出。


随后,进行隧道清理及铁路通行抢修,千余名官兵日夜奋战,继续鏖战三天三夜,比预期工期提前七天完成了宝成铁路全线恢复通行的任务。2410时,109隧道北口迎来了载满救灾物资的977次列车,标志着抢险救灾工作圆满结束。


隧道抢险


109隧道的险情,牵动着国家领导的心。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到陕西考察工作时,要求尽快抢通宝成铁路运输线。


随之,铁道部副部长赶唻驻扎抢险救灾现场,公安部消防救援局急令,宝鸡消防支队、汉中消防支队驰援。之后,铁路工人、甘肃武警消防队、解放军爆破专家、水利部工作组、宝鸡公安民警、农民志愿者等纷纷赶来,齐心协力打响了我国铁路史上条件最艰苦、环境最恶劣和作业难度最大的抢修战斗。


在抢修过程中,发生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事情。那些在毒烟热浪里穿梭的战士,以行动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嘉陵江畔的抢修工地,坚守的宝鸡市公安局巡警支队民警牛金华是千余名抢修人员中的一员。他开着叔叔的大型挖掘机奔波180公里,赶到109隧道抢修现场,回绝了铁路局的租赁费用,慷慨地说:咱自愿参加抗震救灾,挖掘机免费使用,并免费配两个司机——叔叔和侄子,轮流日夜不停地忙碌着,哪里任务紧、危险大,就出现在哪里。而当时,一台挖掘机每天的收入约5000元。像金牛华这样义务赈灾的人,在抢险工地还有几十名嘉陵镇当地的普通农民,他们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并不顾及汗流浃背、满脸油污的样貌。


事故发生时,西安铁路局徽县警务区驻站民警孟凡武带着联防队员第一时间赶往事故现场。他首先想到的是两名火车司机的安危,让他们脱离险境是万分火急的事情,于是,和同伴一起顺着坍塌的山体向机车头部爬去,身体被锋利的山石棱角擦伤,眼睛被刺鼻的焦油味熏得睁不开,心中只想着:“救人!”经过努力,两名司机得以安全脱险。西安铁路公安局凤州所所长吉国忠,按照指挥部要求管理现场的三百公斤炸药和一千枚雷管,他24小时寸步不离守在看守现场,晚上就在炸药箱上铺开褥子睡觉。此外,还有许许多多领导干部和群众,在抢险救灾现场把心血、汗水和真诚之爱,挥洒进109隧道抢险救灾的废墟与弥漫的烟尘之中,这份情深义重嘉陵江畔的山峰记得,金徽大地上二十余万父老乡亲也记得,中国铁路交通的史册更记得……


改道新建


由于地震使109隧道严重损毁,虽经抢修加固后可以通车,但是隧道的自身结构和强度已经不能保证长期行车安全需要,列车只能限速运行。为确保宝成铁路长期安全运行,在紧张有序地开展109隧道抢险救灾的同时,铁道部已经启动实施109隧道改线抢险救灾工程。地勘、设计等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因为抢在时间的前面,才能更好地保障宝成铁路线的畅通无阻。


于是,在109隧道抢通刚刚过去12天的6月26日,新109隧道改线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过程中,动用的大型机械、车辆和人力,虽然不知具体数目,但每当经过施工地段,那里白天机器轰鸣、车来车往,夜晚灯火通明、忙碌依旧,可以想见工程任务多么艰巨,然而,建设者们在日夜不停地奋战四个多月的11月12日,就圆满完成了新109隧道的建设任务——建设谈家庄大桥和高家坪大桥新109隧道。


这一天是个令人振奋的日子。14时28分,西局新段SS4-0047牵引的57006次列车通过新109隧道,标志着109隧道改线工程以竣工通车的方式,刷新了宝成铁路线抗震救灾的速度。新109隧道全长873m,改线工程全长2.1公里。由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中铁一局承建。新109隧道是宝成线改线难度最大的一项工程,出徽县嘉陵车站后避开了既有线沿嘉陵江的C字形大弯,通过两桥一隧将宝成线取直,使宝成铁路缩短了近500米距离,列车通过速度也由原来的每小时60公里提高到80公里。


109隧道的抢险救灾和新109隧道的改线建设者,就这样在嘉陵江畔谱写了一曲感动中国,震撼世界的豪壮之歌。


隧道遗址


走出记忆之门,眼前的109隧道地震遗址,于时光中定格又是十七年辗转而过,但嘉陵江畔的5•12地震遗址依然旧貌犹存。为了铭记那个惨痛的自然灾害,也为了不被后世忘记参与抢险救灾的官兵群众为灾后重建而付出艰辛劳动,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的人们,旧109隧道被作为一处文物保护单位——地震遗址,将标志曾经发生灾情的现场的同时,也以实物的方式彪炳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


时光不负,人间有爱。我们不需质疑,与109隧道浑然一体的喀斯特山体,会以亘久屹立的挺拔姿态,与逶迤奔流而来的嘉陵江水形成独特而旖旎的自然景观,继续展示引人注目的别样气质和魅力,为底蕴深厚的金徽大地增添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地理盛景!


当然,旧109隧道处也会成为值得缅怀和铭记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4-22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席拜读欣赏,问候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2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地震就恐惧,人在大自然面前就是一个小蚂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2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记忆,一段历史,灾难来临时的情景,让人感叹不已,好在一切都过去了,还是那句话,人定胜天。品读刘兄新作,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3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幻烟 发表于 2025-4-22 11:18
首席拜读欣赏,问候老师。

感谢关注,送上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3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匡建华 发表于 2025-4-22 16:37
想起地震就恐惧,人在大自然面前就是一个小蚂蚁!

问好老朋友,祝您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3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xam720 发表于 2025-4-22 16:55
一个记忆,一段历史,灾难来临时的情景,让人感叹不已,好在一切都过去了,还是那句话,人定胜天。品读刘兄 ...

问好老兄,感谢来读拙作。祝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4042767|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 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7-10 03:42 , Processed in 0.03396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