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83|回复: 13

[原创] 剑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8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何足道哉 于 2025-4-28 09:43 编辑

  剑来


  盛夏,燕山深处一个幽静的院落。


  草屋,一个绝妙的女子临窗抚琴。一位翩翩公子,斜靠榻上,读一册古书。琴声停下。紫衣女子过来添茶。瞥了一眼那书籍,却是一册《剑道》,神情便暗了暗,返回坐下,纤纤玉指抚在琴弦上,却久久没有弹奏。


  公子翻书页的指颤了一下,抬眼看过去。


  紫衣望着窗外莽莽苍苍的燕山,层层叠叠的树林,竟然出了神。


  收归目光,公子在心底叹了一声,重新去读那杀人的剑术。


  琴声骤然响起,铮铮鸣鸣。如一阵疾风掠过树林,穿过密密麻麻的树,扫过重重叠叠的叶片。老干虬枝呼啸凄厉,万千叶片漫天飞舞,纷纷如雨。然后,是一片沉寂。有几只蝴蝶飞来,煽动着羽翼,寂然无声。树的枝叶,就如涟漪,一轮一轮向外扩散。树的波涛,越来越远,越来越急迫、越来越高亢,山呼海啸。


  紫衣的长发飞扬。三千青丝丝丝散开,飘逸,或飞射。一个个音符,沿着发丝游走,裹挟着金属的声音,在燕山深处,久久不息。


  突然一声绝响,琴弦断裂。


  紫衣那冷俏的脸上,已是泪如雨下。


  白衣男子缓缓而起,一振衣袖,激射而出,落在一枝树条上。


  剑来。拔剑,挥击。纵身。


  漫天剑气激荡,树枝纷纷四下散开,如同一朵盛开的绿萼,捧出一个白色的花蕊来。


  紫衣瞧了,俏脸一喜,娇喊一声,荆郎,我来也。


  一白袍,一紫衣。在万顷树林里,一龙一凤,游弋,翩然,飞纵,搏击。


  下雪了,燕山山脉一片白雪茫茫。万顷树木,肃立在飘雪里,如万杆剑戟,直插云霄。一只鹰隼拍着宽大的翅膀,在苍凉的空中盘旋,不时发出一声长唳,尖锐,凄清。


  密林深处,走来两个身影,一白袍,一紫衣。不见身影晃动,却是瞬间走远,皑皑白雪之上,不见一只足印。


  开门。弹去灰尘。笼一炉炭火,煮一壶水。


  紫衣坐在窗前,将古琴放好,伸指一划,一阵龙吟凤鸣,从琴弦上,流泻而出。水沸了,热气蒸腾,水汽溢满一间越来越暖的房间。


  摆放茶具,将沸水倒进壶里。茶叶瞬间就沉沉浮浮,聚聚散散,浓浓淡淡。茶色,愈来愈浓;茶香,越来越馥郁。拢袖襟,展玉指,捧一杯新鲜的茶,送到荆轲的面前。然后,退后,坐于几前,看着那剑眉星目,那坚毅的面孔,眼神一瞬也舍不得移开。


  荆轲接过茶盏,看着袅袅的水汽,面沉似水。


  一声戚然长唳,那只鹰隼落在窗前的横木上。


  开窗,从鹰隼的腿上解下那个密件,递给沉思的荆轲。紫衣的眼里,有星光千万,璀璨着,却蒙了一层雾气。


  读完那密件,荆轲长长舒了一口气。该来的,迟早都会来。


  秦灭赵之后,并没有放缓扩张的脚步,率领铁甲兵车,兵锋直指燕国的疆域。燕国上下一片哗然,朝廷百官,噤若寒蝉。太子丹却胸有成竹,泰然处之。太子丹与田光早有密谋,外放荆轲,藏匿行踪,刻苦锤炼必杀技。以期有那么一天,不杀则已,一招毙命。


  将一国的存亡,放在了荆轲一个人的肩上。


  他们隐姓埋名在燕山深处苦练三年,等的,似乎就是这一天。


  缓步来到院子中间,站在厚厚的积雪之上。身边,一片雾气,一片寒气逼人。


  紫衣持剑在前,屏息敛声,静静的,像一片雪花。


  荆轲踏前一步,低吼一声,剑来!


  长剑在手,手腕一翻,一手持剑,一手剑诀。


  紫衣身形一动,飘然掠过。


  荆轲宽大的衣袖,竟然一截飘然垂落。一纵身,追身而去。只是瞬间,一白袍,一紫衣,就消失在茫茫群山之中。


  雪地上,洁白如纸,竟然没有一点点印痕。


  山巅,紫衣抱剑,俏脸一片红晕,胸部尚有些微起伏,眸中春水潋滟。而荆轲,剑已入鞘,负手卓立,目光四射。


  紫衣向前一步,稽首。恭喜荆郎,剑术又有精进。


  荆轲眸子的火盛了,又暗下来。剑客,杀人者。技不精,反被杀之。


  紫衣垂首,久久不起。衣袂被风吹拂,飘飘荡荡,就像城头的旌旗。


  他们行走幽州,渭水,咸阳……白袍换灰衣,长剑变匕首。


  杀人,行刺。


  见人,一揖。手腕一翻,剑出,人还在行走,却已身首异处。


  如是,行走,杀人。终极目标就是一剑出手,一杀毙命。


  酒肆楼台,寻常巷陌,深宫大院,既定目标无一失手。刺杀的技艺,越发纯熟。


  迎春开了,桃花开了,满院子的杏花飘飘如雨。


  一个人走进院子,无声,无息。飘飘的杏花竟然片叶没有落在他那又深又大的斗笠上面。那硕大的斗笠,似乎是一件密器,风过无声,雨落不湿,穿林而过,片叶不沾。那脸上,一脸短髯,花白。一双眼睛藏在阴影里,看不出深浅。


  站在门口,躬身递过一个匣子,上面是一封书信。


  荆轲的手竟然抖了一下。杀人时未曾眨过眼,那个匣子,让他感觉一股凉意,丝丝渗入骨缝。接过来,眼睛看着那个魁梧的汉子。那个人点点头,深深的斗笠里,似乎看见一双眸子有波光闪闪。紫衣变了脸色,肃穆而苍白。从荆轲手里接过那匣子,轻轻放在几上,靠着那把古琴。古琴的琴弦颤动,铮然有声。


  那个汉子后退几步,站住,鞠躬,再鞠躬,又鞠躬。然后,萧然而去。


  荆轲仰天长啸。“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慷慨苍凉,直冲云霄。然后,久久盯着那个木匣,喃喃道,樊兄,樊兄,愿兄之遗愿,得偿矣。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于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行至易水,荆轲站住,回首。看着那有些模糊的故土,那熟悉的燕山山脉,还有那些草木,却唯独没有看见那个身影。他仰头去看天。天上有厚厚的云,看不出天的颜色。身边,是一条易水,沉默着,迂回,缓缓远去。


  身后,是一群人,白冠,白衣,纷纷如雪。


  高渐离击筑,吟声四起。像易水的呜咽,像压低的云,黑暗而沉重。


  剑来!


  荆轲大喝一声,继而嘶声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高亢苍凉的吟唱,冲破了高渐离的击筑声,也冲破了那越来越低,越来越暗的云。


  易水河边,一座简陋的小木屋,紫衣凭窗而坐,依然抚琴。只是琴音低沉,似乎是高渐离声声击筑的和弦。苍凉的歌声消失了,琴声还在低鸣。那个身影越来越远,越来越小,成了树梢上的一只鸟。紫衣站在易水河边,心中默念,荆郎,荆郎,你从这里走出去,就要从这里好好回来。我会一直在这里等你,等你,一直等到易水,倒流。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4-28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何足道哉老师!



        好长时间没有看到你的作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8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武侠书风,很有阅读磁性,别具一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8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平_gMTT8 于 2025-4-28 10:38 编辑

        荆轲,春秋战国末期卫国人氏,历游燕国被燕国太子丹器重,受命行刺秦王,后被秦王所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8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邱天 于 2025-4-28 15:58 编辑

短句,散句,聚古典诗词之美感,以“荆轲刺秦王”经典故事为背景,以散文化笔调,写了荆轲的侠骨柔情,剑胆琴心,演绎一段美好故事,很值得欣赏!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8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平_gMTT8 发表于 2025-4-28 09:37
问候何足道哉老师!

嗯,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不敢打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8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平_gMTT8 发表于 2025-4-28 09:53
有武侠书风,很有阅读磁性,别具一格。

换换风格,请版主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8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平_gMTT8 发表于 2025-4-28 10:37
荆轲,春秋战国末期卫国人氏,历游燕国被燕国太子丹器重,受命行刺秦王,后被秦王所杀,这就是历史 ...

是,依托一个历史人物,一段传奇敷衍一篇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8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邱天 发表于 2025-4-28 15:40
短句,散句,聚古典诗词之美感,以“荆轲刺秦王”经典故事为背景,以散文化笔调,写了荆轲的侠骨柔情,剑胆 ...

老兄所言极是,用古典韵味写一篇,算是一种尝试吧。
谢谢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9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篇有着古龙风味的简洁、神秘,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依托,更具趣味性。爱情原素的加入,整个故事又有了侠骨柔肠的悽婉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25-4-29 09:20
此篇有着古龙风味的简洁、神秘,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依托,更具趣味性。爱情原素的加入,整个故事又有了侠 ...

年轻的时候,金庸,梁羽生,古龙的小说大都读过。
金庸恢弘,梁羽生沉郁,古龙的确是诗意。
谢谢欧阳来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9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足道哉老师的《剑来》借用《荆轲刺秦王》的历史典故为背景,用古典韵味谱写了一篇颇具武侠风范的情景故事。彰显了剑光侠气,孕育着侠骨柔肠。别具一格,值得一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9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加精理由:   何足道哉老师的《剑来》借用《荆轲刺秦王》的历史典故为背景,用古典韵味谱写了一篇颇具武侠风范的情景故事。彰显了剑光侠气,孕育着侠骨柔肠。别具一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30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平_gMTT8 发表于 2025-4-29 20:12
加精理由:   何足道哉老师的《剑来》借用《荆轲刺秦王》的历史典故为背景,用古典韵味谱写了一篇颇具武侠 ...

谢谢小平版鼓励,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4042767|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 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7-13 07:25 , Processed in 0.03382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