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乡村小学的足球往事 从来没想过要写一写关于我校足球活动的事,因为那只是一阵云烟,过去了,消散了,也就风平浪静了,也许有生之年再也不会重起波澜。文字本身也是没有多大现实意义更没有什么实质性作用的东西,我们写不出《论持久战》,也写不出《黑奴呈天录》,不可能对哪怕一个村庄或一个部门产生什么影响,写些文字,大抵只是发泄一下个人的情绪而已。而近年来本人的情绪已经平静如水,没什么需要发泄的了。 之所以会写,是因为无意中刷到某基金为少年足球筹款的公益广告。当然,也只是刷到了而已,我肯定是不会捐款的——一分钱也不捐,这和我是否有爱心无关,只是我知道,那些有条件踢足球的学校有条件踢球的孩子,肯定不差我这点儿钱。而无条件踢足球的学校无条件踢球的孩子,任何捐款都不会落到他们头上。我都无力帮本校和本校的孩子,上外边装什么大头蒜? 且别管我的想法如何了,还是继续说我校的足球往事吧! 话说某年前,上边提倡校园足球运动,从此,全县乃至全市的校园足球运动就风风火火搞起来了(全省情况不详)。按说,这事就和冬运会前大搞冰雪活动一样,绝大多数学校都只是弄两场活动秀,写个计划搞个宣传录个视频再上报个总结也就完事。偏偏这次我校就有些不同,因为刚刚上任的教导主任是学体育的出身,校长指定他负责校园足球活动,他一较真,就真把这事儿搞起来了。 首先是得有人教(许多学校搞不起来就是没人会没人教)。这位主任自己就是内行,又带领外行的体育老师看视频学技术,并且恰好有一位学生的姐姐就在体校学足球,又把她请来给老师和学生培训……这样,技术上就像模像样了。 然后是活动的开展,这位主任制定了校园足球比赛的活动计划,按要求,课间活动以足球为主,体育课上教授足球技巧,学期中举办校园足球比赛,恰好又分配来两个体育专业的特岗教师(尽管不是足球专业的,但爱好所有运动)…… 很快,整个校园足球活动就风风火火地展开起来了。那个学期,课间是足球,体育课上是足球,课桌下面也是足球;学生踢足球,男老师踢足球,女老师也踢足球……许多年近半百的老师都自费购买了运动服和足球鞋,不只学生,几乎每个没有雨雪的下午,都会有老师们足球活动,一时间我校的校园足球无比火爆。 有付出就有收获,就在该年暑期,全县中小学五人制校园足球比赛,我们作为一所乡村小学,力压所有县城及其他城镇大中规模学校,夺得男子女子组双料冠军。随后,又代表县里出战,夺得全市女子组冠军和男子组亚军。 这一成绩保持了三年,而且接下来的两年男子组也是冠军。后来,那批学生中踢足球的佼佼者,有好几个文化课成绩不好但因足球特长被县重点高中特招录取,更有人成为学校足球队的主力。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按说我校足球活动搞得如此出色,校长应该倍感光荣才对。可事实上恰恰相反:校长简直愁得要死。尤其是前任校长调走后的继任者。 得了冠军,换来的不过是一块奖牌,一个奖杯,而花出去的可是数以十万计的真金白银。学校足球队训练要给教练员补贴吧?参赛学生要买队服球鞋和护具吧?这还是小意思。到县里参赛,连车费带食宿,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像别的学校,一场比赛输了,直接打道回府。而我们学校,先初赛,再复赛,最后决赛,整个下来,怎么也得三四天。再到市里比赛,又是三四天……花的可都是校长的血汗钱啊! 刚开始时还好,学校有近千名学生,按人头拨款也多。后来生源以每年近百人的速度下降,就再了承担不起这样的开销了。曾见过校长绞尽脑汁地措词打报告向教育局要钱补贴足球,最后也只得到五千块钱的批复,简直是杯水车薪。 继任的校长这时可能连杀了那个前任者的心都有——上头就是那么一说,你怎么就缺心眼儿真搞起来呢?他一接手,如果不搞吧,还交待不下去——原来在全县乃至全市赫赫有名的足球,怎么到你手里就不行了呢?这个锅他肯定不想背。所以硬着头皮也得上。 不过历史经验证明,只要有愿望,并且愿望足够强烈,大概率就可能会实现的。就在三年疫情期间,所有校园比赛活动全部中止,并且之后校园足球活动的风潮随之结束,改成了冰雪运动的风潮,这就彻底解决了校长的心病。否则,以当年近千名学生的规模尚难坚持,现在只有不足三百人,那点儿办公经费,如何支撑得起这样的比赛?别说,县市教育局还真贴心,考虑得就是周到。 这还是外因。内因则是,当年那位体育出身的教导主任荣升副校,主管安全,不再抓教学了。那两位年轻的特岗老师也通过各种关系调到县里和市里,再没有人带着中老年教师玩了。那个姐姐在体校的学生也上了高中,再没人能把他姐姐请来指导了。而随着新生儿的逐年减少,如今一个年组只有一个班级,二十人左右,甚至都挑不出一支能够上场的队员了…… 天时,地利,人和,至此三者全无。我校曾经一时风光无两的校园足球活动至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留下的只有一干中老年老师压在箱底的球服和扔在柜底已经发霉的球鞋。当然还有会议室荣誉墙上摆着的奖杯和奖状,以及我的这些微不足道的文字。 最后再补充一句:即使在足球活动搞得最有声有色的那几年,足球特色校的名额也没有落到我校的头上,因为彼时我校还是沙土操场,没有标准的足球场,够不上评选资格。如今,塑胶跑道和草坪都修起来了,也有个比五人制场地大、比十一人制场地小的“标准”足球场,只是再也没人评选,也没人在上边踢足球了。今年,上面要求全面推行大课间活动,县教育局要求要搞出特色,并定期检查,大多数学校的特色就是跳绳,原因无它,省钱,安全,好管理,如此而已。所以,全校学生人手一绳,无论课间体育课还是大课间,都是跳绳飞舞。 当然,这也不错,毕竟活动活动就比整天憋在屋里刷题强。江山代有活动出,各自热闹三五年;活动后浪推前浪,一浪比一浪安全。这次第,怎一个足球了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