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76|回复: 16

[原创] 【我记忆里的——童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1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某个蝉鸣未歇的午后,我偶然翻出一本泛黄的《童谣三百首》。扉页上歪歪扭扭的铅笔字迹,像一群稚嫩的小鸭排成方阵,那是七岁那年暑假抄录的歌谣。指尖轻轻抚过“丢手绢”“城门城门几丈高”以及“火车火车轰隆隆”“小雨沙沙响”等一些标题的字眼,褪色的油墨忽然化作时光长河上的小船,载着我驶向记忆深处的童年港湾……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旋律总在炊烟里袅袅升起。在我的眼底,那时的厨房是温暖的南方剧场,南方母亲系着碎花围裙站在煤炉前,铁铲与铁锅的叮当声应和着歌谣的节拍。南方小小童年蹲在竹凳上剥蒜,看油星在热锅里绽成金菊,蒸腾的热气裹着葱香扑在脸上。他们外婆的纺车停在西厢房,“吱呀——吱呀——”的纺线声与隔壁王婶的捣衣声此起彼伏,织成黄昏最绵密的网。

  而在北方,却是“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门前唱大戏”,粗犷的旋律会随着炊烟层层叠叠升上屋檐。在我的记忆里,那时的厨房是温暖的北方方剧场。北方的母亲同样是系着碎花围裙,站在灶台前,和着歌谣的节拍,演奏锅碗瓢盆交响曲。小小的我坐在小木凳上剥大葱、剥胖胖的大蒜,听油星在热锅里发出欢快的刺啦声。彼时,热腾腾的蒸汽弥漫,扑在脸上、鼻孔里都是香香的味道。姥姥和奶奶一边聊着天,一边纳鞋底。我也会时不时的跑过去,搂搂奶奶,再搂搂姥姥,能搂出她们慈爱的笑和宠溺的轻嗔。

  樱桃树下乘凉的夜晚,大蒲扇摇碎星光。邻居楚家爷爷总爱讲《狼外婆》和《狼来了》的故事,我们缩在木头椅子上,数着天上的星子跟着念:“东边一颗星,西边一颗星,南北满天星”。露水爬上木头时,不知谁先打了个哈欠,此起彼伏的困意便随着“月奶奶,亮堂堂”的童谣沉入梦乡。

  遥想春天的教室,总飘着柳枝编的绿辫子。当数学老师转身写板书时,后排男生偷偷折纸飞机,哼着“找啊找啊找朋友”的调子,纸鸢掠过女生马尾辫上跳动的蝴蝶结。美术课上染甲花的季节,走廊里飘着“鸡冠花,狗尾巴,野蔷薇开白花花”的顺口溜,碎花布书包里还藏着刚刚摘的紫云英。

  在腊月里,我最盼的是雪天。玻璃窗结成冰花时,全班跺脚合唱“北风爷爷吹口哨,雪花妹妹把手招”,呵出的白雾在晨光里蒸腾。扫雪时总有人故意踩出歪歪扭扭的脚印,像极了田字格里写错的“人”字,却把冬日的阳光切成一片片跳跃的金箔。我喜欢折一根树枝,在雪地上写名人诗词,也写张口就来的童谣。不会写的字,自然是用拼音代替。

  跳皮筋的小伙伴们自创了加密歌谣。“马兰开花二十一”的变奏版里藏着暗号,单脚跃起时唱“三棱镜,照妖镜”,双脚落地时接“镜子里面孙悟空”。青砖墙上斑驳的粉笔画,记录着某个下午谁跳过了“天灵灵地灵灵”的最高纪录。我的跳皮筋技术一般般,后院竹子小姐姐技术一流,那些高难动作,她总是能唱着歌谣一气呵成,棒极了。

  记得南方的表妹对我讲过,她在放学的路上总会遇见卖麦芽糖的老汉。一把铮亮的铜勺搅动琥珀色的糖浆,“叮叮铛”的小锣敲着《茉莉花》的调子。她们用玻璃弹珠换糖吃,舌尖黏着甜意跑过石板路,身后飘来“糖瓜粘,芝麻香”的吆喝,混着远处爆米花机的闷响,炸开整个暮色,迸现一片夕阳红。那个情景,想想都是南方的别致童韵。

  如今经过幼儿园,听见孩子们用电子音箱播放《小星星》。塑料滑梯映着彩虹光,却再不见当年铁环滚过青石板路的清响,也不见弹珠的声音,更没有了跳皮筋的那些童谣。手机应用里复原的童谣手游,精准复刻了每个音符,唯独缺了蝉蜕卡在树杈间的那份笨拙,少了雨后积水里歪歪扭扭的粉笔字,也少了雪地上搞笑的雪画。

  那年与表妹一起回她老家,此前我也在那儿生活了一阶段。发现老槐树墩上刻着褪色的歌谣。“东南西北”四个箭头指向不同方向,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表弟举着平板电脑教我玩节奏游戏,屏幕上跳动的那个卡通小人,终究没能跳出那年瓦屋檐下晃动的竹影,以及我和表妹追逐蝴蝶和鸟儿的小小身影。

  曾经巷口卖豆蔻的老婆婆,还是常坐在石阶上编柳环。"小老鼠,上灯台"的童谣伴着她枯枝般的手指翻飞,柳条在她腕间开出青色的花。我们那时候喜欢套着歪斜的柳环满巷子疯跑,铜钱草在布鞋底沙沙作响。忽然有人撞响了货郎担的玻璃匣,彩色糖球滚落的声音惊醒了午睡的狸花猫。

  庆幸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又遇上了曾经的几个小伙伴。我们聊着笑着感叹着,不知不觉中已是黄昏。暮色四合时,总有一串银铃般的歌声穿透蝉鸣。"萤火虫,提灯笼,飞到西,飞到东......"邻家小妹清亮的童音裹着槐花香,漫过青砖灰瓦的屋檐。我数着墙头斑驳的日影,看后院阿婆摇着蒲扇哼起那首《月光光》,竹椅吱呀的节奏里,童谣像串不成线的珍珠,在夏夜里叮当乱跳。

  井台青苔上还留着晌午淘米的水痕,阿婆的木桶总在黄昏时分碰响青石。"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调子混着辘轳转动的吱呀,惊起井壁栖息的蜻蜓。我趴在湿漉漉的井沿,看水桶里晃动的银河碎成千万片月亮。阿婆粗糙的手掌抚过我的脊背,汗津津的掌心温度透过竹纤维,像晒透的棉被裹着新麦的香气。

  “幺妹,几时回来的?”阿婆的嗓音低沉略微沙哑。

  我笑笑:“回来一星期了——阿婆,您怎么一个人打水呢?竹子姐姐还没回来么?”

  竹子姐姐是阿婆的女儿,也是那个跳皮筋技术最好的小姐姐。她学习好,体育也特棒,考大学填的志愿是警校。毫无疑问,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警校,再后来,就没了消息。

  阿婆目光闪了闪,摇摇头,叹息一声:“好多年了,还是没有消息。”

  我看到了她眸中的湿润,怕引起老人家的伤心,赶紧岔开话题:“阿婆,我帮你挑回去。”

  话音方落,只见村支书飞奔过来:“啊呀,阿婆,您怎么又来打水了?不是给您家安上自来水了么?”

  阿婆回道:“竹子喜欢喝这井水。”

  我过后才知道,阿婆患了老年痴呆症,时好时坏的,有时候会认的人,有时候又都不认识,全忘记了。竹子姐姐警校没毕业就去做卧底,捣毁毒贩老巢的前夕,刚刚发出去最重要的一条消息之后,就被毒贩发现,壮烈牺牲了。鉴于阿婆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所以没敢告诉她竹子姐姐牺牲的事实。

  暮色又染透了窗棂。小区广场响起《小苹果》的鼓点,穿荧光鞋的孩子们踏着鬼步舞。唯有角落的长椅上,坐着穿靛蓝土布的阿婆,她对着虚空轻拍膝盖,沙哑的喉咙里漏出半句"摇啊摇"。月光漫过她满头的霜色,像五十年前的井台边,那只永远摇不完的蒲扇,竹子小姐姐趴在她的后背上,摇来摇去的唱不停:“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好宝宝……”

  这是一个多么优秀的小姐姐啊!其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一直都是有竹子小姐姐那样可爱的人,为我们负重而行,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泪水滑过我的脸颊,朦朦胧胧中,我仿佛又看到了竹子小姐姐灵活的跳着皮筋,口中依然不紧不慢有节奏的唱着童谣:“天上星,银钉钉,一颗一颗楔入中。眨呀眨呀,亮晶晶……江姐江姐好江姐,你为革命洒鲜血……”

  多年过去了,每当想起那些童谣,总是能想起那个优秀的竹子小姐姐。眼角的晶莹再一次滑落,洇湿那一本《童谣三百首》扉页。

  彼时,墨香从旧书页渗出时,窗外正掠过一群迁徙的鸟。那些散落在时光褶皱里的童谣,早已长成记忆年轮里的化石。当我们在钢筋森林里寻找童年的回声,或许该感谢那些曾经滋养过我们的歌谣——它们化作血脉里的音符,在某个起风的傍晚,依然会轻轻叩响生锈的童年之门。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6-1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烟这是打响回忆杀——第一炮。
看你童谣想起
“红日从东方升起,照亮了祖国,万里河山庆祝六一儿童到来,儿童怀念领袖毛主席!”我们三年级唱的,这歌词不咋地,音律特别美。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1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烟啊,刚过了端午,你这一枪就打到心上了,这么美的文字,这么好的竹子姐姐,这一波回忆杀把我的眼角也湿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5-6-1 08:36
烟这是打响回忆杀——第一炮。
看你童谣想起
“红日从东方升起,照亮了祖国,万里河山庆祝六一儿童到来,儿 ...

记忆里,好像我们也唱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莹莹子期 发表于 2025-6-1 11:01
烟啊,刚过了端午,你这一枪就打到心上了,这么美的文字,这么好的竹子姐姐,这一波回忆杀把我的眼角也湿了 ...

好想好想竹子小姐姐……
每次想起来,都是泪沾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颇富文彩的一篇。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2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25-6-2 09:30
颇富文彩的一篇。

梦儿中午好,感谢品读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美文,欣赏精彩;忆旧的文章,读来总是感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千此篇童谣,别有一番韵味在其中,赞一个!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2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言泊远 发表于 2025-6-2 15:35
拜读美文,欣赏精彩;忆旧的文章,读来总是感人!

感谢品读,问候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2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馨 发表于 2025-6-2 18:40
千千此篇童谣,别有一番韵味在其中,赞一个!

感谢来读,问候云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5-6-1 08:36
烟这是打响回忆杀——第一炮。
看你童谣想起
“红日从东方升起,照亮了祖国,万里河山庆祝六一儿童到来,儿 ...

千千向来神速,第一炮不意外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3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儿时的歌谣是最深刻的,每个地方也有不同。你天生是有才,七岁就能抄录了,这辅助证据更有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3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实 发表于 2025-6-2 22:06
千千向来神速,第一炮不意外

抛砖引玉也!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3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玉洁 发表于 2025-6-3 09:26
儿时的歌谣是最深刻的,每个地方也有不同。你天生是有才,七岁就能抄录了,这辅助证据更有力了。 ...

有些字还没学过,就用拼音标注。
艾玛,字也歪歪扭扭的,辨认半天才能看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4042767|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 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6-21 16:08 , Processed in 0.03163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