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鸡窝 猪圈 狗棚子 猫洞子 [打印本页]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31 02:04
标题: 鸡窝 猪圈 狗棚子 猫洞子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7 编辑 <br /><br />
鸡窝 猪圈 狗棚子 猫洞子

【文/杜永生】


  鸡窝、猪圈、狗棚子、猫洞子,这是乡村里一道独有的景致,也是与农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存在着就显现着乡村生活的淳厚底蕴,时时刻刻氤氲着祥和安宁的气息。
鸡窝


  养鸡,是农家人的一件大事。而那个鸡窝,可谓是常年累月使用着,尽管每年养鸡的数量不一,但这个鸡窝的大小还是比较固定的。家人会在开春时就计划着今年需要养殖多少的鸡子,需要保留多少的母鸡下蛋。鸡窝的位置基本上就在堂屋的后门墙边。家人会请人精心打造一个二米多长,一米多高,半米来宽的几案,几案就摆放在堂屋的内墙处,其长度除了后门外,几乎就是后墙的内长。几案的用途很多,除了光趟的面板上和抽屉里放置一些物品外,最重要的是几案的下面设计有个二层的鸡窝。底层是鸡们晚上休息的场所,属于“大通铺”,而第二层则为专用,属于“小包间”。这就是母鸡下蛋的地方。内里摊放几个用稻草编织好的草窝子,也是在给它们创造一个良好舒畅的下蛋的环境。这样也还能保证它们来下蛋时相互之间不会为了铺位而发生争执或吵闹。有些老母鸡下蛋后,不仅铿锵激昂、溢满豪情的歌唱着、显摆着,还会故意赖在窝里,迟迟不肯下地,这个时候,家人是容不得它们还在吵嚷,硬是将它们撵出了窝,及时地将还带着血丝或热息的鸡蛋拣起来存放好。这样也是便于其它的母鸡登位下蛋。有了几只老母鸡,家里的鸡蛋可谓常年不断。可老人们却舍不得吃上几个,他们积攒着,等待着儿女们回家再带回去。

  鸡们很会赶早,天不亮就吵吵嚷嚷着不停歇,母亲这个时候也得起床了,先打开大门,再拉开鸡窝门,后在院子里撒上一些稻谷,让它们吃个小半饱,它们会将地上的谷子啄食的一粒不剩,然后就四散游动,觅食于户外。一直到傍晚,它们才会想到自己的“家”,会很主动地聚拢起来。在撒上一些稻谷之后,都很知趣明了地进入窝内,处在各自的位置中。虽然夜间也会吵闹,有可能是受到了外界动物的惊吓或同类的骚扰。不过,现在的鸡窝有了一道比较结实的门,很少有像过去因了窝的简陋而时常被黄鼠狼掳掠的情况发生了。
猪圈


  没有前院落的人家的猪圈都是靠近茅厕而设,而有院落的则设立在院墙外。墙高约一米开外,有的建的很牢靠,有的比较简陋。但在过去,很多都是土坯圈,现在则多是砖木结构。不大的圈里铺得是水泥地面,在圈外会有一个小坑子,就是收集它们的粪便,这是最好的有机肥料。但圈内必有一个小屋子,以满足于猪们休息,还有一个猪食槽。这个专用的槽子还是请人特意打造的,是用水泥制作的。因为槽子比较沉重,所以,尽管猪们有时候会因饥饿发泄但拱不起、挪不动槽子的位置。猪食,基本上就是一些剩饭,再加些刷锅水、米糠,搅拌匀和后就直接倒在槽子里。而到了冬天,挖猪菜也是我们必须做的一件事情。每到放学后来,不用说,得去挖上一篮子猪菜,等猪菜挖好了回来,天也擦黑了。而这些猪们似乎饥饿得很呢,没等你走进,它们则个个昂起着头,哼哼唧唧,菜篮子刚放在墙头上,它们就有跳跃起来的冲动,当把猪菜呼啦倒下,你就看它们争抢着,这个时候嘴里嚼着还是在哼哼哈哈的呢。烀猪食则是母亲们隔三岔五需要做的事情。烀着的一大锅子里大多是一些小山芋,还有碎米,这样的一大锅子也只能满足于猪们三天的食用量。因为冬天里大人们经常需要出去挑圩,一出去就是一整天,烀的猪食也是为了我们喂猪方便,中午和晚上,舀上几勺子黏黏糊糊的猪食再伴些水,稀稀汤汤的,倒在槽里就行。

  如今许多的猪圈都是空的,养猪的成本也实在太大,一头猪从买猪崽的十多斤到二百来斤,需要上千元的投入。主要还是猪崽的价格不断攀高,而且日常的猪菜也没人再愿意化费时间去挖了。还有就是把猪放在圈内也实在不放心,一不注意就有被偷走的可能。还有就是猪食基本上就是剩饭,已经满足不了猪们的食用量,甚至还需要购买饲料。现在在菜市场上能买到黑猪肉就是本猪肉,这种肉相对那些全部靠饲料养殖的要好吃得多。家里就是养上一头猪为的也是杀年猪,腌咸肉。
狗棚子


  狗棚子都比较简陋,是在院子的旮旯处,没有院子的也就在房屋或厨房的拐角处搭建一个。狗棚子的外面有一个供狗使用的盆子或是小缸头子或是瓷盆子,也有用大号的碗。这些盆子始终被舔食得干干净净。过去狗都是散养着的,而散养着的狗一点也不安分,只有到了吃饭的时候才真正履“看家护院”之职,大多的时间会在外面四处游荡。不管什么时候,家人都不会让狗进屋的,毕竟它身上会有很多的跳蚤。勤快的人家会将狗棚子内铺垫的稻草几天更换一次,而长时间未更换的,狗儿也感不舒服它就会找个草堆头子舒舒坦坦地休息着。现在狗肉的价格越来越高,毒杀狗的情况也越来越糟。狗生存的安全状况也就越来越得到了家人的重视,基本上就将狗栓在院里,但狗灵性很足,院外或门口一有行人经过,它们就会狂吠开来,而这个时候,家人也是警惕的,尤其是深更半夜,狗的叫声不光是针对路过的行人,还有一些可能正行鸡鸣狗盗的蟊贼。在04年的春节前几天,二叔家的一条养了十五年之久的“骝骝”就是深夜被人毒杀的,当时狗的狂叫并没引起重视,而到了天明,发现狗棚子外有一小摊子血迹,明显地“骝骝”被人毒杀了。狗去棚空,自然让家人唏嘘不已。我家养着的一条狼狗“咴咴”活动的范围和空间就限制在院子里,每当我回去了,就牵着它出去遛遛。
猫洞子


  猫洞子相对来说有些隐秘,就是在灶台的中间部位。这是个不大但绝对可以容身的锅洞子,就是特意为小猫留置的栖身处。在夏天,小猫很少在自己的“家”里,毕竟天气太热,它们也是承受不住的。而这个时候,它们则会随意地找个地方休息,或是窗台上,或是旮旯处,也或是桌子上、床铺上,随处可见它们酣睡的身影。到了冬天,锅洞子可是最温暖的地方,一般情况下,小猫白天睡着大头觉,夜间出来捉老鼠。不过,每到家人吃饭的时候,它们可是闻香出洞,轻盈地跳落在地,躬身翘尾美美地伸个懒腰,然后就在你的脚下仰着脑袋一个劲地“喵喵”地叫着。只要家里烧着大锅,它的“家”就暖烘烘的。如今,很多农家到了冬天还是习惯地使用着大锅灶,那么,你也可随时见到小猫欢快灵秀的身影。

  过去“谷满仓,鸡满院,猪有圈,狗乱蹿,猫捉鼠”的境况已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主要还是乡村生活的改变,稻谷不在是装填在折子里,而是用塑料编织袋捆装堆放着;猪圈废弃着,是因为养猪成本的增加,还有家人实在腾不出时间来精心饲养它们;鸡子养殖的比较方便而且成本小,便于管理,所以,来自乡村里的土鸡子价格一直不菲且倍受欢迎;狗的活动空间越发逼仄,几乎都是栓养着,囿于生存环境,它们渐渐地失去了自身的狂野性;猫很少捉老鼠了,是老鼠数量不多?或是它们偎慵堕懒?曾经为它们建造的圈、棚子大多处于荒废中,不知道鸡窝和猫洞子还能存在多久?但愿不再是处于消失中!(全文2690个字,于091125
[copyright]
[/copyright]



作者: 硕依兰    时间: 2009-12-31 07:55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7 编辑 <br /><br />源于亲历的生活素材,很生动。社会在变化人在变化,家禽动物和它们生存的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问好,杜斑斑。祝你新年快乐!


作者: wzq3316    时间: 2009-12-31 07:58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7 编辑 <br /><br />语言生动,满含乡村味,处处留心处处文,问好永生。欣赏。新年快乐。


作者: 李有旺    时间: 2009-12-31 08:01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7 编辑 <br /><br />欣赏!充满乡村生活情趣。杜兄新年快乐!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31 08:26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7 编辑 <br /><br /> 第一感觉有趣.全部是生活中的真实场景,鸡窝不谈,单是猫洞子,现在在农村,许多人家建房子还留猫洞子.生活场景强烈,语言于质朴之中透出灵性,写熟悉的场景,写真实的生活再场,笔下有物,成就了打动人心的美文.学习,问好杜版!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作者: 若荷    时间: 2009-12-31 09:49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7 编辑 <br /><br />以生动的语言,把乡村部分生活写了出来,感觉有些遥远,但又觉得仿佛就在昨天。
读这些文章,才觉得,原来我们离乡村越来越远,但心一直在那里停着,有了这些文字,我们的记忆便不会在古老的乡村丢失,感情不会搁浅。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31 09:58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7 编辑 <br /><br />源于亲历的生活素材,很生动。社会在变化人在变化,家禽动物和它们生存的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问好,杜斑斑。祝你新年快乐! [/quote]
感谢第一时间的关注与鼓励。握手!致意!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31 09:59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7 编辑 <br /><br />语言生动,满含乡村味,处处留心处处文,问好永生。欣赏。新年快乐。 [/quote]
感谢志强的关注与鼓励。元旦快乐!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31 09:59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7 编辑 <br /><br />欣赏!充满乡村生活情趣。杜兄新年快乐! [/quote]
感谢有旺的关注与鼓励。新年愉快!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31 10:00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7 编辑 <br /><br /> 第一感觉有趣.全部是生活中的真实场景,鸡窝不谈,单是猫洞子,现在在农村,许多人家建房子还留猫洞子.生活场景强烈,语言于质朴之中透出灵性,写熟悉的场景,写真实的生活再场,笔下有物,成就了打动人心的美文.学习,问 ... [/quote]
感谢大相悉心的点评与热情的鼓励。元旦三天都在老家,我的侄女结婚。要不一定邀请你过来看看。握手!致意!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31 10:01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7 编辑 <br /><br />以生动的语言,把乡村部分生活写了出来,感觉有些遥远,但又觉得仿佛就在昨天。
读这些文章,才觉得,原来我们离乡村越来越远,但心一直在那里停着,有了这些文字,我们的记忆便不会在古老的乡村丢失,感情不会搁浅 ... [/quote]
感谢你悉心的点评与热情的鼓励。新年快乐,如意!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09-12-31 10:32
很忙,有空仔细欣赏。先祝新年快乐。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31 10:35
四个亲切的短章,透射出对纯朴生活的向往,用最近流行的话说是对低碳生活的渴盼。语言自然质朴有灵性,用拟人化的写作手法悉心锤炼,读之有趣。美文.!
拜读!顺祝元旦快乐!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9-12-31 10:36
面对乡村生活的质朴清新场面,我们的视觉总是习惯性地集中在人的身上,集中在田园、屋舍或者生活场景的变迁上,集中在原生态引发的情愫共鸣的交融之中,集中在记忆的传神记述和勾勒之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审美疲劳,就会出现以人为主的偏激倾向,就会导致农村题材的散文落入俗套,在没有陌生感的情形里逐渐丧失自然的韵致和独特的元素,这是当今农村题材散文写作正在出现的一种悲剧性的趋势。而作者的这篇文章,视觉独特而又新颖,因而导致题材选取的与众不同,让我们在陌生的视觉里,重新唤起了我们对于乡村生活的崇尚和激情,在生活即将终止或者即将被忽略的地方,重新找到了意义。鸡窝、猪圈、狗棚子、猫洞子这些乡村生活中极其平凡而又极其渺小琐碎的视点,能够被作者予以充分的重视和充分的挖掘,本身就既说明了作者的观察细致精到,又充分体现了作者卑微写作的出发点的背后是对生命的敬畏和悲悯的情愫,这种用目光向下的审视方式本身就是文章高起点的一个强烈的反差映衬,我对此十分认同,因为只有卑微地写作,才能够真正降低我们自己的高度,从而接近自然,接近真理,接近对世界上一切事物等同视之才能够获得的优美景象。常言道,天堂就在细节当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正是因为作者视觉的卑微、向下、细微、渺小独特而又新颖的特点,乡村生活的原汁原味和细腻的情愫,才得以惟妙惟肖地呈现,鲜明而又生动地彰显了传统散文的精细、真实、本我和淳朴的优美元素,确实值得借鉴。好文章,精华支持并希望作者继续在这个方向上发展,取得更大的进步!
作者: 刘梅花    时间: 2009-12-31 10:56
猫很少捉老鼠了,是老鼠数量不多?或是它们偎慵堕懒?曾经为它们建造的圈、棚子大多处于荒废中,不知道鸡窝和猫洞子还能存在多久?但愿不再是处于消失中!
生活在不断的变化,有时,还是很怀念过去的岁月!拜读老师好文章,祝福佳节愉快!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31 10:57
原帖由 夏日荷风 于 2009-12-31 10:32 发表
很忙,有空仔细欣赏。先祝新年快乐。


好的呀。期待着你的点评意见或建议。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31 10:57
原帖由 李雷 于 2009-12-31 10:35 发表
四个亲切的短章,透射出对纯朴生活的向往,用最近流行的话说是对低碳生活的渴盼。语言自然质朴有灵性,用拟人化的写作手法悉心锤炼,读之有趣。美文.!
拜读!顺祝元旦快乐!


感谢李雷的关注与热情的鼓励。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31 10:58
原帖由 刘梅花 于 2009-12-31 10:56 发表
猫很少捉老鼠了,是老鼠数量不多?或是它们偎慵堕懒?曾经为它们建造的圈、棚子大多处于荒废中,不知道鸡窝和猫洞子还能存在多久?但愿不再是处于消失中!
生活在不断的变化,有时,还是很怀念过去的岁月!拜读老师 ...


感谢梅花的关注与鼓励。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31 11:03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12-31 10:36 发表
面对乡村生活的质朴清新场面,我们的视觉总是习惯性地集中在人的身上,集中在田园、屋舍或者生活场景的变迁上,集中在原生态引发的情愫共鸣的交融之中,集中在记忆的传神记述和勾勒之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视觉 ...


非常感谢敬老悉心而深刻的点评。每次您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不仅让我深切感动着,同时也是在鞭策着我。字里行间殷殷之希望,都是我写作下去的动力。对于乡村,我因为熟悉所以就把笔触始终放在这里,因为熟悉,所以写作(记述)上就显得比较轻松了些。当然,在书写熟悉的生活场景之中,也总有不尽如意的地方,有细致的观察,但没有细腻的表达。通过您次次的鼓励与深入浅出的指点,我不会使您失望!握手!敬礼!
作者: 叶浅韵    时间: 2009-12-31 11:09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这一切都再熟悉不过了,杜版总是能从生活的小细节入手,向我们们展示一种朴实的风格,读来亲切自然!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09-12-31 11:18
几组寻常的乡村生活画面,在作者平时、亲切的笔下,竟然产生一种栩栩如生的艺术感觉。在文字和生活相互融解、渗透的过程中,我仿佛看到作者面对家乡的一景、一物时,所产生的凝重而真挚的眼神。一种深于表象的内在情感,通过如是平稳的语言,徐徐展开,透过这样的文字本身,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幅幅以生动的动物为画面的乡村和谐景致,还有一颗被感恩的情怀围裹的赤子之心。这种以朴实的白描手法写出的文字,能够使人在清雅和平静中感觉到一种清新的气息的洗礼,读着读着,我的眼睛湿润了,因为我也想到了我的家乡,我的父母,以及我家庭院中的每一个细节。非常喜欢此文,问候永生版主。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09-12-31 12:09
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12-31 10:36 发表
面对乡村生活的质朴清新场面,我们的视觉总是习惯性地集中在人的身上,集中在田园、屋舍或者生活场景的变迁上,集中在原生态引发的情愫共鸣的交融之中,集中在记忆的传神记述和勾勒之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视觉 ...


    敬老的评价极为恰如其分,给我们以全新的感觉与再次审视我们熟悉乡村的体验。这些天接近年底有些忙。先学习,问好朋友!
作者: 薄暮    时间: 2009-12-31 12:18
杜版的文字总是有一种亲和力,语言质朴而自然,特别是猪圈那一篇勾起了我小时候喂猪的情景,温暖心灵。
元旦就要到了,衷心祝愿杜版新年快乐,吉祥如意!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12-31 13:23
永生写得这些文字,让我又一次感悟着乡村的生活场景。现在的乡村,的确是很少有人养猪了,也的确少见猫捉鼠。前些日子回家,我的母亲还对我说,放在案板上的一块肉被猫叼走了呢。哈
世事在变,周遭的事物也在变吧。
问候永生元旦快乐!
作者: 吴安臣    时间: 2009-12-31 13:23
语言充满了乡野风味和独特的感悟,于平常生活中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发现。问候永生兄元旦快乐!
作者: 曾经沧海    时间: 2009-12-31 13:29
标题: 回复 1# 杜永生 的帖子
鸡窝 猪圈 狗棚子 猫洞子是农村常见的,但作者的感悟却是独到的,字字句句写得维妙维肖,学习。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31 14:46
原帖由 叶浅韵 于 2009-12-31 11:09 发表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这一切都再熟悉不过了,杜版总是能从生活的小细节入手,向我们们展示一种朴实的风格,读来亲切自然!


感谢你的关注与热情的鼓励。握手!致意!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31 14:47
原帖由 夏日荷风 于 2009-12-31 11:18 发表
几组寻常的乡村生活画面,在作者平时、亲切的笔下,竟然产生一种栩栩如生的艺术感觉。在文字和生活相互融解、渗透的过程中,我仿佛看到作者面对家乡的一景、一物时,所产生的凝重而真挚的眼神。一种深于表象的内在情 ...


非常感谢荷风悉心的点评与热情的鼓励。保重身体!握手!致意!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31 14:48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09-12-31 12:09 发表


    敬老的评价极为恰如其分,给我们以全新的感觉与再次审视我们熟悉乡村的体验。这些天接近年底有些忙。先学习,问好朋友!


感谢文华的关注与热情的鼓励。等着欣赏你的新文呢。新年快乐!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31 14:49
原帖由 薄暮 于 2009-12-31 12:18 发表
杜版的文字总是有一种亲和力,语言质朴而自然,特别是猪圈那一篇勾起了我小时候喂猪的情景,温暖心灵。
元旦就要到了,衷心祝愿杜版新年快乐,吉祥如意!


感谢朋友的关注与鼓励。文章中写的几样,我家里都有呢。握手!致意!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12-31 14:53
在乡村,总有家畜家禽与人家相伴,如果家里没有这些张口物,会被人家笑话的:说这家人不过日子,人一走,家里就无有喘气的了。而“喘气的”,就是指的家畜家禽。摹写真切,读来温馨!支持精华。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31 15:02
原帖由 清风拂面 于 2009-12-31 13:23 发表
永生写得这些文字,让我又一次感悟着乡村的生活场景。现在的乡村,的确是很少有人养猪了,也的确少见猫捉鼠。前些日子回家,我的母亲还对我说,放在案板上的一块肉被猫叼走了呢。哈
世事在变,周遭的事物也在变吧。 ...


感谢你的关注与悉心的点评。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31 15:03
原帖由 吴安臣 于 2009-12-31 13:23 发表
语言充满了乡野风味和独特的感悟,于平常生活中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发现。问候永生兄元旦快乐!


感谢安臣的关注与精到的点评。握手!致意!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31 15:03
原帖由 曾经沧海 于 2009-12-31 13:29 发表
鸡窝 猪圈 狗棚子 猫洞子是农村常见的,但作者的感悟却是独到的,字字句句写得维妙维肖,学习。


感谢朋友的关注与鼓励。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31 15:04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09-12-31 14:53 发表
在乡村,总有家畜家禽与人家相伴,如果家里没有这些张口物,会被人家笑话的:说这家人不过日子,人一走,家里就无有喘气的了。而“喘气的”,就是指的家畜家禽。摹写真切,读来温馨!支持精华。


感谢高版主悉心的点评与鼓励。握手!致敬!
作者: 刘敬胜    时间: 2009-12-31 15:42
活灵活现的文章 喜欢!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31 16:38
原帖由 刘敬胜 于 2009-12-31 15:42 发表
活灵活现的文章 喜欢!


感谢敬胜的关注与鼓励。握手!
作者: 刘满园    时间: 2009-12-31 17:26
欣赏你的文笔,富裕的生活体验。祝你新年愉快,心想事成。
作者: 苏忠伟    时间: 2009-12-31 20:29
已学习。
很亲切。从很常见的生活材料中反映了乡村生活。
这些家畜(禽),在我们家乡都养。上世纪九十年前饲养猪鸡,还用粮食和青草、糠麸作饲料,如今饲料厂家已大力进军农村,山区农民也大量使用配合饲料养猪了,再不提倡改变养猪技术,今后吃用粮食喂出的猪肉恐怕难了,无奈!
问好杜版主!
作者: 嘎玛丹增    时间: 2010-1-1 00:43
永生战友贴近生活的叙事,既感亲切,又别有心思,总要把我带回十分怀念的过去。而这篇几个短章的落点,更显用心。

一兵老乡的评,就是文字身后的旁白,很到位也很精彩。

谢谢两位!新年好!
作者: 一丁    时间: 2010-1-1 09:35
亲历的题材,生动的描述,问好斑竹,节日快乐!!
作者: 川媚    时间: 2010-1-1 11:34
以小见大的精神,使文字具有思想的光芒。新年快乐,杜版创作丰收。
作者: 浇洁    时间: 2010-1-1 11:48
文章真是乡味十足,细致明快,勾起人许多的回忆。又有新旧的对比。好文章。敬版的评也很好,与你的文章相得益彰。
同时祝杜老师新年创作丰收,更上一层楼!
作者: 西溪    时间: 2010-1-1 22:03
杜版这篇文字,来自乡村的朴素生活和生动的画面。虽然,从表层看,它只是农村最寻常的事物,但这里面充盈着一种祥谧,安宁的气息。只要公鸡打鸣,母鸡咯咯叫,只要猪圈的猪膘肥体壮,只要猫儿钻洞爬树,这便意味着生活是平安富足的。并且,杜版不失时机的点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文字有了更深一层的意义。

杜版好!祝你新年愉快,万事如意,天天都是好心情!
作者: 飞花落叶    时间: 2010-1-1 22:35
都是我熟悉不过的场景哩,读来好生亲切!
问好杜版!祝杜版新的一年身体健康生活美满工作顺利诸事如意美文连篇哦!
作者: 琴若雨    时间: 2010-1-1 23:35

作者: 沐晨    时间: 2010-1-2 10:26
曾经为它们建造的圈、棚子大多处于荒废中,不知道鸡窝和猫洞子还能存在多久?但愿不再是处于消失中!

呵呵,现在是荒废,恐怕再过些年就该彻底消失喽!!!!!
鸡们猪们都去住集体宿舍了!
狗们猫们都去住别墅洋房了!
如果幸运的话,它们或许还能从父辈、祖辈那里得知一些窝、圈 、棚、洞的过往吧!!!??? :lol :handshake

祝杜版新年快乐!永远快乐!!!!!!
作者: 木祥    时间: 2010-1-2 10:46
执着的乡村情节!新年好!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0-1-2 11:35
这几样乡村事务,实在是再平凡不过,在永生的笔下,有了温润的情感。
问好永生,新年快乐。
作者: 琴若雨    时间: 2010-1-2 17:54
      四个短章,叙事的风格依旧,语言质朴又有滋有味,富有情趣,这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文字,作者的观察很细,对乡村生活的原汁原味细腻的呈现,透射出对纯朴生活的崇尚,欣赏,支持精华,问好永生版主,节日快乐!

http://www.yun33.cn/qin/99/shouji_zz/xinnian.swf
作者: 李华新    时间: 2010-1-2 18:23
杜版主新年好!
作者: 茌山石    时间: 2010-1-2 21:47
有耳目一新之感,关键的是选材精到,记写利落,并文中穿插有说服力 的情节,实在好文文,学习。
作者: 吕永红    时间: 2010-1-2 23:36
精致细描的文字,乡土气息浓郁。佩服你的笔力。
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时间: 2010-1-3 06:06
这几样,是我童年记忆中不可缺少的,但是现在都没有了。消逝的如此迅疾,令人不自觉地怀念了。
小时候,冬天,我家的猫嫌冷,钻到灶坑里了。第二天早晨烧火的时候,它窜了出来,胡子烧没了,我们都又惊又怕的。。。
这文令我想起来不少往事,问候斑斑新年快乐。
感谢一直以来对龙女的支持。
作者: 李修玲    时间: 2010-1-3 09:24
生动,情趣。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0-1-3 19:31
再读永生先生的新作,感觉细致真切。品味到亲切的意味。猪圈是昔日家家户户的小银行,是人们特意关注并且全家人一年生活的基本来源,但现在猪圈越来越多的被闲置了,成本过高,不大划算,尽管政府鼓励,人们的积极性还是不高。狗洞随着狗的越来越少也被闲置了,只是城市里的宠物狗却越来越多了。猫也随着各种农药的使用少而又少了,唯一的家禽鸡依然不屈不挠地生存着,且越是乡村的土鸡越受到城里人的喜爱与垂青。
   通过这样的文字感受到乡村的变化与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不变的依然是赤子一般的情怀,是对农民对生长的土地及家园的担忧与忧虑。鸡鸣狗吠猫跳猪跑的乡村生活消失了,都合城市一模一样了,是文明的进步还是社会的退缩,值得我们反思与探究。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英国,许许多多的人返璞归真去乡村购买别墅周末去乡村生活。而他们的乡村是真正意义上保存完好的鸟语花香流水潺潺的乡村,不是城市的翻版与再造……
   祝福朋友虎年大吉,万事如意!
作者: 云听星语    时间: 2010-1-3 19:57
熟悉的乡村事物,在您的笔下越发生动了,引人深思,这样的题材很有意义,拜读,新年快乐杜老师!
作者: 不觉寒    时间: 2010-1-3 22:31
标题: 回复 1# 杜永生 的帖子
童年生活中熟悉的一幕!

学习并问好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4 17:09
原帖由 刘满园 于 2009-12-31 17:26 发表
欣赏你的文笔,富裕的生活体验。祝你新年愉快,心想事成。


感谢朋友的关注与鼓励。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4 17:09
原帖由 苏忠伟 于 2009-12-31 20:29 发表
已学习。
很亲切。从很常见的生活材料中反映了乡村生活。
这些家畜(禽),在我们家乡都养。上世纪九十年前饲养猪鸡,还用粮食和青草、糠麸作饲料,如今饲料厂家已大力进军农村,山区农民也大量使用配合饲料养猪了 ...


感谢忠伟悉心而剀当的点评。握手!致意!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4 17:10
原帖由 嘎玛丹增 于 2010-1-1 00:43 发表
永生战友贴近生活的叙事,既感亲切,又别有心思,总要把我带回十分怀念的过去。而这篇几个短章的落点,更显用心。

一兵老乡的评,就是文字身后的旁白,很到位也很精彩。

谢谢两位!新年好!


非常感谢战友的关注与热情的鼓励。元旦放假的三天,一直在老家,想写的还有很多呢。晚上准备写一篇。握手!致敬!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4 17:11
原帖由 一丁 于 2010-1-1 09:35 发表
亲历的题材,生动的描述,问好斑竹,节日快乐!!


感谢一丁朋友的关注与鼓励。问好!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4 17:12
原帖由 川媚 于 2010-1-1 11:34 发表
以小见大的精神,使文字具有思想的光芒。新年快乐,杜版创作丰收。


感谢你的关注与热情的鼓励。过去的一年也确实写了不少了。反正每周一篇是要做到的了。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4 17:13
原帖由 浇洁 于 2010-1-1 11:48 发表
文章真是乡味十足,细致明快,勾起人许多的回忆。又有新旧的对比。好文章。敬版的评也很好,与你的文章相得益彰。
同时祝杜老师新年创作丰收,更上一层楼!


感谢你的关注与鼓励。上午欣赏了你的新文。写的很好。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4 17:15
原帖由 西溪 于 2010-1-1 22:03 发表
杜版这篇文字,来自乡村的朴素生活和生动的画面。虽然,从表层看,它只是农村最寻常的事物,但这里面充盈着一种祥谧,安宁的气息。只要公鸡打鸣,母鸡咯咯叫,只要猪圈的猪膘肥体壮,只要猫儿钻洞爬树,这便意味着生 ...

非常感谢西溪细致深入的点评与热情的鼓励。握手!致意!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4 17:16
原帖由 飞花落叶 于 2010-1-1 22:35 发表
都是我熟悉不过的场景哩,读来好生亲切!
问好杜版!祝杜版新的一年身体健康生活美满工作顺利诸事如意美文连篇哦!


感谢你的关注与鼓励。也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多的收获。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4 17:17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10-1-1 23:35 发表


感谢琴版主精美的图片。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4 17:17
原帖由 沐晨 于 2010-1-2 10:26 发表
曾经为它们建造的圈、棚子大多处于荒废中,不知道鸡窝和猫洞子还能存在多久?但愿不再是处于消失中!

呵呵,现在是荒废,恐怕再过些年就该彻底消失喽!!!!!
鸡们猪们都去住集体宿舍了!
狗们猫们都去住别墅 ...


说的很好。感谢你的关注。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4 17:17
原帖由 木祥 于 2010-1-2 10:46 发表
执着的乡村情节!新年好!


感谢你的关注与鼓励。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4 17:18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0-1-2 11:35 发表
这几样乡村事务,实在是再平凡不过,在永生的笔下,有了温润的情感。
问好永生,新年快乐。


感谢你的关注与鼓励。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4 17:18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10-1-2 17:54 发表
      四个短章,叙事的风格依旧,语言质朴又有滋有味,富有情趣,这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文字,作者的观察很细,对乡村生活的原汁原味细腻的呈现,透射出对纯朴生活的崇尚,欣赏,支持精华,问好永生版主,节日 ...


感谢琴版主悉心的点评与热情的鼓励。好久没欣赏到你的新文了哦。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4 17:19
原帖由 李华新 于 2010-1-2 18:23 发表
杜版主新年好!


新年快乐!还没及时欣赏你的新文呢。晚上了。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4 17:20
原帖由 茌山石 于 2010-1-2 21:47 发表
有耳目一新之感,关键的是选材精到,记写利落,并文中穿插有说服力 的情节,实在好文文,学习。


感谢朋友的关注与热情的鼓励。买了新车,可得多出去跑跑呢。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4 17:20
原帖由 吕永红 于 2010-1-2 23:36 发表
精致细描的文字,乡土气息浓郁。佩服你的笔力。


感谢永红的关注与鼓励。这几天你写了好几篇文章了吧。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4 17:21
原帖由 黑龙江小龙女 于 2010-1-3 06:06 发表
这几样,是我童年记忆中不可缺少的,但是现在都没有了。消逝的如此迅疾,令人不自觉地怀念了。
小时候,冬天,我家的猫嫌冷,钻到灶坑里了。第二天早晨烧火的时候,它窜了出来,胡子烧没了,我们都又惊又怕的。。。 ...


感谢龙女版主的关注鼓励。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4 17:21
原帖由 李修玲 于 2010-1-3 09:24 发表
生动,情趣。


感谢你的关注与鼓励。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4 17:23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10-1-3 19:31 发表
再读永生先生的新作,感觉细致真切。品味到亲切的意味。猪圈是昔日家家户户的小银行,是人们特意关注并且全家人一年生活的基本来源,但现在猪圈越来越多的被闲置了,成本过高,不大划算,尽管政府鼓励,人们的积极性 ...


再次感谢文华精深而剀切的点评。你说的非常好。农村城市化,不是发展,而是消失乡村应有的底蕴。这确实是值得人们去反思着的。你的点评让我有了新的感悟。握手!致意!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4 17:24
原帖由 云听星语 于 2010-1-3 19:57 发表
熟悉的乡村事物,在您的笔下越发生动了,引人深思,这样的题材很有意义,拜读,新年快乐杜老师!


感谢你的关注与热情的鼓励。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4 17:24
原帖由 不觉寒 于 2010-1-3 22:31 发表
童年生活中熟悉的一幕!

学习并问好


感谢你的关注。握手!
作者: 邓荣河    时间: 2010-1-4 20:07
尽是些熟识不过的,但经杜版一番解读,倍感清新。学习并回忆着——
作者: 清浅居    时间: 2010-1-4 21:08
近来很忙,来坛子里的时间少了,对不住老师和文友们了,先抽时间提读一下这些好文字,等忙完了这阵子再和大家团聚。
问好,祝新年快乐 !

[ 本帖最后由 清浅居 于 2010-1-4 21:09 编辑 ]
作者: 立青    时间: 2010-1-4 21:11
杜老师的文章田园生活气息浓郁,感情饱满,欣赏!!
作者: 落梅    时间: 2010-1-4 22:41
鸡窝 猪圈 狗棚子 猫洞子……
仿佛在翻阅一册乡间的线装古书,书上的字是墨笔写的,不是俊逸,不是端雅,不是风华,而是一种简约的朴实,泛着墨香,带有泥土的气息,还有烟火的味道。
这样的烟火亲切,经久,淳朴,让人难舍。是一道看了不想忘记的风景,是值得漫漫人生回味的乡情。
于是,想着,自己也是那么的幸福,在乡间住了那么多的年岁,为有过这样素朴的经历而感到温暖,感到美好。
杜版这样写字,让人感动,因为乡间里的一草一木都值得用文字来记述。那来去无痕的尘埃,那滋长在岁月的青苔……

[ 本帖最后由 落梅 于 2010-1-4 22:43 编辑 ]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5 00:55
原帖由 邓荣河 于 2010-1-4 20:07 发表
尽是些熟识不过的,但经杜版一番解读,倍感清新。学习并回忆着——


感谢荣河的关注与鼓励,又见你的散文诗了。问好!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5 00:56
原帖由 清浅居 于 2010-1-4 21:08 发表
近来很忙,来坛子里的时间少了,对不住老师和文友们了,先抽时间提读一下这些好文字,等忙完了这阵子再和大家团聚。
问好,祝新年快乐 !


好的呀。先忙。等候着你的新文。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5 00:56
原帖由 立青 于 2010-1-4 21:11 发表
杜老师的文章田园生活气息浓郁,感情饱满,欣赏!!


感谢立青朋友的关注与鼓励。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5 00:59
原帖由 落梅 于 2010-1-4 22:41 发表
鸡窝 猪圈 狗棚子 猫洞子……
仿佛在翻阅一册乡间的线装古书,书上的字是墨笔写的,不是俊逸,不是端雅,不是风华,而是一种简约的朴实,泛着墨香,带有泥土的气息,还有烟火的味道。
这样的烟火亲切,经久,淳朴, ...


非常感谢落梅版主悉心的点评与鼓励。次次被你的点评所感动。其实,在你的点评文字里,我领略了你对乡土情愫之真之切,感受着点评之精之深。握手!致敬!
作者: 王九峰    时间: 2010-1-5 06:49
语言质朴,叙事如历,读此妙文,一下子勾起积淀在记忆深处的陈年旧事.让人在品嚼回味时余味悠长.倍感亲切.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5 09:35
原帖由 王九峰 于 2010-1-5 06:49 发表
语言质朴,叙事如历,读此妙文,一下子勾起积淀在记忆深处的陈年旧事.让人在品嚼回味时余味悠长.倍感亲切.


感谢朋友的关注与鼓励。握手!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1-5 10:02
正忙着,先问好,一会欣赏,该题目很吸引人。
作者: 炬焰炯炯    时间: 2010-1-5 11:49
呵呵,永生兄长好棒的乡村美文,又到新年了,可能还要为这些鸡窝 猪圈 狗棚子 猫洞子贴上春联吧,什么“鸡生双黄”什么“鸭生满栏”还有什么什么的,很好玩的,欣赏永生兄长美文!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1-5 12:15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12-31 10:36 发表
面对乡村生活的质朴清新场面,我们的视觉总是习惯性地集中在人的身上,集中在田园、屋舍或者生活场景的变迁上,集中在原生态引发的情愫共鸣的交融之中,集中在记忆的传神记述和勾勒之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视觉 ...


  该评盛好。从高度和导向上作了精致的点评。

  补充几句我的粗见--
  几个熟悉的生活场景,却令人“陌生化”地畅读下去,颇受感慨。
  读永生的文,首先给人一种温婉厚道的气息。该气息的作用是不论他写啥都引你读下去,直至文终,也想共鸣感慨。这就是一种魅力。
  从容不迫的叙描节奏,彰显了一个老练睿智者的沉稳练达的笔锋,也是一种成熟圆熟的心性。这种叙描里容着情趣、亲情、人性。这是一种笔力。
  熟悉的生活场物事,却用生动的笔写出来,恰切地融入人事及回忆,写出了生态的意趣。这是一种散文崇尚的意味。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5 16:57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10-1-5 10:02 发表
正忙着,先问好,一会欣赏,该题目很吸引人。


看到你的悉心点评了.非常感谢.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5 16:58
原帖由 炬焰炯炯 于 2010-1-5 11:49 发表
呵呵,永生兄长好棒的乡村美文,又到新年了,可能还要为这些鸡窝 猪圈 狗棚子 猫洞子贴上春联吧,什么“鸡生双黄”什么“鸭生满栏”还有什么什么的,很好玩的,欣赏永生兄长美文!


感谢你的关注.春联是要贴的呀.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1-5 16:58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10-1-5 12:15 发表


  该评盛好。从高度和导向上作了精致的点评。

  补充几句我的粗见--
  几个熟悉的生活场景,却令人“陌生化”地畅读下去,颇受感慨。
  读永生的文,首先给人一种温婉厚道的气息。该气息的作用是 ...


非常感谢你的悉心点评和热望的鼓励.握手!致敬!
作者: 娴情逸致    时间: 2010-1-5 17:51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12-31 10:36 发表
面对乡村生活的质朴清新场面,我们的视觉总是习惯性地集中在人的身上,集中在田园、屋舍或者生活场景的变迁上,集中在原生态引发的情愫共鸣的交融之中,集中在记忆的传神记述和勾勒之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视觉 ...


通过杜版的文字,我们了解了他的家乡的同时,也了解了许多村落里的有趣的事情。文章颇有生活的意趣,让人读之感觉生活很美好。欣赏、学习,问好杜版!
作者: 明月一轮    时间: 2010-1-5 19:06
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让农村那些朴实平常的东西活了起来,仿佛有了生命的质感,震撼!
作者: 春江水    时间: 2010-1-5 19:34
生活小景,质朴清新.你太会观察感悟生活了.
作者: 刘梅花    时间: 2010-1-5 19:58
再次拜读!问好老师!
作者: 任意    时间: 2010-1-5 20:49
新年好,杜老师。你的文章真的生活化,很好。这段时间没时间写东西,过几天再来。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