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594|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佳文有约】刘潮的心路历程——阅读长篇小说《81封信》随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0-21 05: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19-10-22 03:35 编辑

                                 【佳文有约】刘潮的心路历程——阅读长篇小说《81封信》随笔           高迎春

        2009年,我接受著名散文作家范庭伟的邀请,带着孙女高晓越前去邹平游玩。席间作陪的一位文质彬彬的青年,就是和范庭伟同在魏桥创业集团工作的刘潮。听范庭伟介绍,刘潮是他的码头镇同乡,也是他的小文友。此时,他正在创作长篇小说《81封信》。面相憨厚的刘潮虽不善言谈,但在酒席间满水,陪酒,却行为敏捷,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在邹平的两天时间里,范庭伟带领我游览了范公祠,蒲松龄故居,周村千年古街,邹平黄山广场。回到宁津之后,我写了一篇《九九留芳是菊香》,记录这次游程,并收在我的第二部散文集《撑把雨伞去观景》之中。

        2014年,刘潮的长篇小说《81封信》,由团结出版社出版,范庭伟辗转将刘潮的新书,送到了我的手中。匆匆阅读之后,并未留下只言片语。将它码放在我的书橱里,这一晃就是五年多。幸亏中财论坛【书话评论】版,开展佳文有约活动,且十月征集文稿的主题就是“信”。于是,我将《81封信》取出,重新阅读了一遍。刘潮,曾用名刘玉玺,一九八四年生于山东邹平码头镇炭刘村。中专毕业之后,分配在世界五百强企业魏桥创业集团。从2006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最先出版了散文集《魏桥往事》,《81封信》是他的第二部著作。风华正茂的年华,可谓大器早成。《81封信》的封面设计,颇具特色。一面斑驳露砖的赭色老墙,上端有数根爬山虎藤条,沿着老墙横向攀爬,翠绿的叶片,彰显勃勃生机。老墙的下端,倚靠着一辆自行车,显示出时代特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自行车就是乡村的主要交通工具。到如今,农民家庭大部分购买了汽车,改革开放四十年,乡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封面的中上端有一只小纸船,纸船之上的信封上是镂空的数字:81,黑色印刷体“封信”二字,显得格外醒目。封面古色古香,由北京墨知缘文化传媒精心设计。

                                                         一、小说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变迁

        刘潮的长篇小说《81封信》,以书信的形式来记录真实的生活,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变迁。小说中写信的人叫刘书耀,小名狗蛋儿,是这个家中的长子。小说中信的接受者“姐姐”,名字叫做宋素花,是这个家庭从小就舍出去的残疾婴儿。刘书耀的妹妹叫刘书娟,刘书耀的弟弟叫刘书祖,小名猫蛋儿。刘书耀的奶奶早逝,爷爷还健在,且刘书耀是爷爷一手带大的。刘书耀的父亲叫刘步庭,在农场当技术员。母亲是一位任劳任怨的家庭妇女。因为家中大小事情都是爷爷说了算,所以母亲杨巧兰有点被边沿化。爷爷有眼光有主见,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后,承包了小清河河堰地,种上了速生的杨树。等到杨树成材买了伍万元。那个年代万元户就十分令人羡慕了,有五万元进账,绝对是村中第一个首先富裕起来的家庭。凭借这种先见之明,爷爷不但在家中说话有地位,在村里也是颇有威望。发家致富以后,爷爷用这些钱大兴土木,盖了一处新宅院。从此父亲母亲弟弟妹妹搬入新家。旧的宅院里,只剩爷爷和刘书耀两人留守了。这个家中最耀眼的明星是妹妹刘书娟,由于学习优异,考上了大学,读完研究生后去了加拿大留学,前程似锦。刘书耀由于中学爱上了武侠小说,学习成绩一路红灯。中学毕业勉强上了技校学电工,毕业分配到魏桥创业集团,后来成家立业,有房有车,成了第一批进邹平县城的农民工。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富民强。这部长篇小说,见证一个家庭由贫穷走向富裕,映射出千百个家庭的缩影。

                                                              二、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刘潮的长篇小说中的一号人物,是给姐姐写信的刘书耀,信上的署名:狗蛋儿。整部作品,都是狗蛋儿叙述家庭状况,叙述自己从小到大成长的各种故事。因此,这个人物写的最丰满。。作为书信接收者的姐姐,仅仅与狗蛋儿见过一次面,也未给狗蛋儿回过信,而且到小说结束,这位姐姐尚未归家与亲生父母相认。因此,在整部作品中,这位姐姐如同一个影子一般存在。小说中的二号人物,是码头镇初中主管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政教处主任曹国加。他是让每一个学生都闻风丧胆的魔鬼式老师,面对整体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他采取的是暴君式治校方式。魏桥初中曾发生老师取外号事件,学生偷印饭票事件,学生偷取试卷事件,学生偷偷回家事件,学生偷偷抽烟事件。曹国加处理这些事件中,采取的是训斥,辱骂,罚站,写检查,开除等方式。人物性格得以酣畅淋漓的展现。小说中的三号人物,是马苏村的马明,外号马大吹。头脑精明的他,在村里开了一家饭店,还开了一家副食品超市,属于第一批富裕起来的农民户。富裕起来的马大吹,与别人的媳妇乱搞婚外恋,因为贩卖假农药,贩卖违禁烟花爆竹,被公安机关抓入牢狱判刑。出狱后又因为竞选村主任贿选,而被镇政府取消了候选人资格。之后才踏踏实实经商,捐钱赞助刘书娟出国留学,赞助村里学校一辆校车,还给狗蛋儿介绍对象。这个人物性格鲜明,可谓呼之欲出。

                                                             三、小说中性格鲜明的小人物

        一部长篇小说,仅仅靠几个主要人物,显然不能撑起整部作品。小说中的爷爷,在家里最有权威,也最精明能干。在外面工作的父亲,反而有点不顾家,成了甩手掌柜式的人物。爷爷的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家中的第一个孩子,因为是女孩,而且生下来腿部有残疾。是爷爷力主送给了来村里换大米的一对没孩子的夫妇。爷爷对狗蛋儿,猫蛋儿两个孙子,有些偏爱,有些娇惯。对孙女刘书娟的关爱,就不如给孙子的多。正因为溺爱,使得孙子们有些任性的性格,因此,两个孙子有些我行我素,对学习不上心。用家中爸爸的话来说,就是除了念书不行,干啥都行。虽然对爷爷的着墨不多,却能让读者过目难忘。狗蛋儿的岳母杨采勤,也是性格鲜明的一个人物。早年,凭借自己有点姿色,主动勾搭发家致富后的马大胆。主要目的,就是想从马大胆身上搂点油水。为了让闺女早早打工挣钱,初中没毕业就让女儿辍学进了工厂。把钱看的太重,扭曲了她的人格。孩子王唐延超,外表长得像林志颖,带领一帮子顽劣学生,抽烟,打架,逃学,滑旱冰,打游戏机,出入录像厅,内心与外表严重不统一,俨然就是一个小混混。初中毕业后参军,退伍回来不几年,就出了车祸一命呜呼,生命在二十四岁戛然而止。这个人物,所作所为,让人摇头叹息,结局又有点让人怜惜。

                                                              四、口语化语言风格

          长篇小说《81封信》,最显著的特色,就是书信体的口语化风格。这让每一封信阅读顺畅,读者会跟着作者的叙述,去探索主人公刘书耀的风雨人生。信中有码头镇的风土人情,民间传说,抗战回顾,历史文化,趣闻逸事,地方美食等地域文化,穿插交织出活生生的生活场景,引发读者的联想与共鸣。比如在信中,刘书耀告诉姐姐,从前村头有一座大庙,叫做“三义庙”,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仅剩的庙墙上,有村里的画匠刘矮子画的油漆画——毛主席在安源。画上的毛委员,梳分头着长衫,咯吱窝里夹着一把油纸伞。大庙旁生长着一对连体杨树,粗的两个人都搂不过来。因为挨着杨树近的人家,生了四对双胞胎。于是,人们就传说杨树成精了。后来,一对大杨树被连根刨掉了,村里再也没人生下双胞胎。庙门口的石头狮子,被作当做“四旧”,埋入土中。改革开放,村里人想把石头狮子当文物挖出来,可是终究因为太沉抬不动,只好又掩埋起来。刘潮将这些故事,用口语娓娓道来,不亚于评书演员刘兰芳。刘潮描述的狗蛋儿,其实就是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自己的心路历程。狗蛋把丝瓜杆当烟抽,玩泥巴摔哇呜,和邻村的孩子打群架,其中都有刘潮的影子。

                                                                 五、散点透视出社会全景图像

        码头镇地处邹平西端,过去由于土地盐碱化严重,生产队干活大呼隆,农业粮食年年歉收,经济最不发达,所以被称作邹平的“西伯利亚”。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人们焕发出劳动创造的积极性。魏桥棉油厂通过改制,日益壮大发展,最后发展成拥有十七万工人的魏桥创业集团。企业的壮大,对学校带来很大的冲击。归苏中学初二时有六个班,到了初三就缩编成三个班。因为不断有学生中途辍学,进入魏桥油棉长上班。因为当工人挣的工资,比学校校长的工资还高。甚至有的教师也放弃工作,到油棉厂当工人去了。而学校里的老师,偏爱学习好的学生。歧视学习笨的学生,也是造成部分初中生中途辍学的原因。刘潮描写的狗蛋儿,在学校里偏爱上了武侠小说,因此各科成绩迅速下滑。因此,班里学生给老师起外号,曹国加愣是认定是刘书耀干的。把他叫到办公室审问,刘书耀有口难辩,只好选择沉默。这样的冤假错案,对一个学生的打击可想而知。最糟糕的是,许多家长在听了老师的家访电话之后,也采取了棍棒高压措施。刘书耀就曾经被他的父亲,打的遍体鳞伤。其实,越是这样,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就越发叛逆。魏桥初中升高中,仅仅有四十个名额。感到升学无望的学生,都抱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从而加重了学校里的诸多乱象。刘潮的长篇小说《81封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存在的问题,值得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刘潮的长篇小说《81封信》,当然也有不足之处。作为遗弃的孩子姐姐,在知道了亲生父母之后,并没有产生急于相认的欲望。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是不合常规的。而刘书耀的父母,在知道了孩子下落,并且和狗蛋儿都在魏桥创业集团上班时,也没有让孩子赶快回家团聚的想法。这也不符合作为亲生父母应有的心理状态。小说在写完狗蛋儿离婚之后,便匆匆结尾,给人以意犹未尽的感觉。小说最大的遗憾,就是姐姐到最后,也没有回家和父母相认。因此,狗蛋儿写给姐姐的81封信,自然会失去了一些份量。相信在以后的文学创作中,刘潮会选用不同的小说结构,来弥补自己留下的遗憾。



                                2019年10月20日写于迎春堂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0#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5 05:35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9-10-22 09:40
在我心里,就是样版。

呵呵,看来,我须更加努力了!
19#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5 05:34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19-10-21 23:25
没有读过刘潮的长篇小说《81封信》,高老师介绍的详尽,有机会一定拜读一下刘老师的大作。

你找范庭伟讨要,就一定能得到。
18#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5 05:33 | 只看该作者
枕石问天 发表于 2019-10-22 18:30
比你还色哈。博客和QQ转载来的不能直接贴上来,和音乐链接制作一样的必须经过“文件中转站”,再复制粘 ...

谢谢告知,电脑操作我只会皮毛而已。年轻时好色,上了年纪才知道“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17#
发表于 2019-10-22 18:30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9-10-22 15:54
从他的博客上转的,哪知道是这样色的。一般的情书,人家也不让你看到。

比你还色哈。博客和QQ转载来的不能直接贴上来,和音乐链接制作一样的必须经过“文件中转站”,再复制粘贴。
16#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15:54 | 只看该作者
枕石问天 发表于 2019-10-21 15:45
小羔,把复制的文章先贴在WORD或QQ上,再重新复制贴上来,就不会有这种状况了。这个信哩,俺只喜欢看情书, ...

从他的博客上转的,哪知道是这样色的。一般的情书,人家也不让你看到。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15:52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9-10-21 15:14
高老师,这颜色太让眼睛不舒服,就瞄了一眼。
范庭伟,中财发过不少文,应该就是此人吧!

就是常来发稿的范庭伟。
14#
发表于 2019-10-22 09:40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9-10-21 18:01
写评论也是因书因人而异,那里敢称是样板呀!

在我心里,就是样版。
13#
发表于 2019-10-21 23:25 | 只看该作者
没有读过刘潮的长篇小说《81封信》,高老师介绍的详尽,有机会一定拜读一下刘老师的大作。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1 18:01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9-10-21 10:47
大哥的书评,一直工整而严谨,是书评人的样版。
这个叫刘潮的年轻人如果能一直写下去,一定前途无量。借信 ...

写评论也是因书因人而异,那里敢称是样板呀!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1 17:59 | 只看该作者
温柔的药 发表于 2019-10-21 10:15
高版这样写来,条理清晰,把一部小说的好看点与不足点都一一帮读者解析了

幸亏有这次同题,不然还不会写呢。人都有懒惰的一面,我也是如此。
10#
发表于 2019-10-21 15:45 | 只看该作者
小羔,把复制的文章先贴在WORD或QQ上,再重新复制贴上来,就不会有这种状况了。这个信哩,俺只喜欢看情书,尤其是谁家邮箱爆炸后漏出来的情书。
9#
发表于 2019-10-21 15:14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9-10-21 09:50
作者《81封信》电子版:

六十四亲爱的姐姐:    新一周里,谷建宁给我带来个天 ...

高老师,这颜色太让眼睛不舒服,就瞄了一眼。
范庭伟,中财发过不少文,应该就是此人吧!
8#
发表于 2019-10-21 10:47 | 只看该作者
大哥的书评,一直工整而严谨,是书评人的样版。
这个叫刘潮的年轻人如果能一直写下去,一定前途无量。借信的形式,以一家人的生活境遇折射出一个时代以及在时代中人们的生存形态。不简单。
7#
发表于 2019-10-21 10:15 | 只看该作者
高版这样写来,条理清晰,把一部小说的好看点与不足点都一一帮读者解析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4042767|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4-10 12:39 , Processed in 0.19410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