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听有所闻——审美杂谈二
[打印本页]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3-7-11 11:24
标题:
听有所闻——审美杂谈二
有时候,一个人会长期反复聆听同一首歌曲,觉得在自己的心灵甚至灵魂,那首歌、那支乐曲是绝无仅有是无可取代的,是完美的,那才是真正的好歌、好曲,是“此花开罢更无花”,除了这样的歌、曲,世界上再没有可听的东西。
这是经常发生在人身上的审美专注现象,现象的存在极其普遍,几乎人人都有类似的心灵体验。出现审美专注现象的前提条件是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之间在精神性因素构成层面的高度类比化的和谐和统一,审美对象完全再现审美主体的精神欲求、实现了审美主体一直追求的审美价值和审美目的,并且,审美对象作为意外闯入审美主体精神世界的“不速之客”,成功激活了深深隐藏在审美主体生命意识中的心灵感知,再现了消失已久的心灵镜像,将散乱状态的心灵组件合构成完整合一的自主意识结合体,进而确认审美主体的审美判断,对应审美主体的审美价值,确认审美主体的审美目的,从人的精神总体上有力地支持人的自我存在价值的显现动机,从而让人的整体精神世界成功重建。
当聆听者的精神上升到自觉审美境界的时候,他所听到的歌、曲已经变成了相当纯粹的意识形态的东西,他的情感活动找到了可靠的外界依据,他的心灵发现了最合适的寄托之处,他的内在情感系统建立了最为合理的表达方式,也找到了最为通畅的倾诉渠道。总之,人的心灵、情感自此有了最理想的对应物。
音乐作品所包含的纯粹的感觉形态的东西与人的精神状态形成的高度统一局面,对艺术家的创造活动是一种高度的肯定,对欣赏者自己的精神状态也是一种很好的证明。欣赏音乐过程的产生,既是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精神统一,也是创作者与世界之间的和谐统一,又是欣赏者和世界之间的和谐统一。对于创作者和欣赏者来说,他们共同的参照系统当然就是世界,这个世界包括人生自己,主体的对象化过程在这里也是轻而易举地完成的。他们之间又有明显不同,艺术家得到的感性愉悦和理性清晰,与世界的关系是直接的,而欣赏者在这方面的收益则是间接的,欣赏者即时的欣赏活动首先必须由艺术作品的情感元素和精神内质来启动,然后从作品中获取更多的艺术信息,最后在受众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中形成较为独立的、充盈的,并且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心灵体验。
若要对欣赏对象进行必要的分类,当然又是因人而异的事情。对同一个人来说,他的成长经历、成长环境,他的性格乃至人格形成的种种机制,他的文化知识水平,他的综合文化素养,他的整体艺术修养,他的人生态度,他的交际习惯,他的社会性群体构成,他的亲情环境和一般人际环境,他的工作状态,他的生活方式,他的主要爱好等等,都是决定他的音乐欣赏旨趣的主要因素。
学术和艺术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学术是逻辑的、理性的、客观的,它具有独立而完备的知识体系,有严密、系统的原理推导过程。艺术却是即时的、随意的、主观的。作为从事艺术工作和学术工作的主体的人,在艺术活动中,人更多的时候是处于感性状态的,人的情感和心灵活动首先不会遵守严密的逻辑,并且,越是有个性的东西越有反叛逻辑常规的意识,不像学术那样始终在追求具有共性的同一目的,艺术家们的活动过程可以说完全是追求个性特征的过程,艺术活动总想走出与众不同的路,艺术活动中感性的成分自然偏重,但又不是完全不要逻辑和理性,艺术活动同样需要,只不过,在艺术活动中,逻辑和理性是工具性的东西而非本质性的东西。
艺术活动的即时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决定了艺术活动本身没有固定的程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原则。中国东周时候俞伯牙和种子期的故事表明,一个人的艺术素养首先来源于多样的生活实践和丰富的人生体验。钟子期并没有经受过专业的艺术教育,但它能准确解读作为准专业人士俞伯牙所弹奏的乐曲,并且那两首乐曲的专业境界是非常崇高的。艺术品一旦被创造成功,它就拥有了普遍的适应性,它也不能有狭窄的局限性,否则,艺术对人类的心灵和精神的普世价值以及普遍适应性质就失去了意义。一个学者和一个文盲在知识结构、在认识高度、在认识能力方面当然不一样,但是,他们有一点却没有丝毫界限可言,那就是他们实际上都具有各自水平层次的关照世界的能力和认识世界的能力,也就有各自不同的表达能力,在这些貌似各不相类的品质之中,几乎每一个人身上都携带着人类共同的精神基因和情感模式,所以,一个文盲会很轻松地听清楚一个学者话中的基本意思,他会收集学者话语好语气中主要的语词信号,他的心灵会很快形成自己独立的意见和看法,原因很清楚,文盲只是撷取了学者话语中它能够处理的那部分信息内容,他用不着绞尽脑汁去思考学者话语中的话外音和言外意。与语言现象完全相同,音乐语言中本就具备足够的基本信息,而这些基本信息是人人都能够接收到、了解到的,这就够了,更高层次的意识形态的东西或曰形而上的东西不在大众的考虑之列。大街上的大屏幕正播放帕瓦罗蒂的演唱视屏,从屏幕下面经过的人可以得到各自不同的信号刺激乃至各自不同的精神享受,就是这个道理。
在人类的艺术思想史上,曾经出现过不止一次观念先行的奇怪现象,所谓观念先行,就是人为地预先制定一些精神意识标准和范式,然后,所有的精神活动都必须按照这些标准和范式来开展,长期处在在这种情况下的人群,思想当然就要僵化,创新能力当然就要逐渐降低乃至失去,这方面最有名的例子是荷兰画家伦勃朗的故事。在伦勃朗生活的年代,摄影术尚未发达,人们留影的主要方式依然是画像,无疑只能是有钱阶级才能够办到的事情。有一年,阿姆斯特丹城的护城卫队找到伦勃朗,要伦勃朗为他们作一幅画像作为一起共事的纪念。谈好酬金,付了定金,卫队队员们走了。按照约定的交货日期,队员们来到伦勃朗的画室。伦勃朗向他们展示画作。那些人却傻眼了,直至目瞪口呆。最后,伦勃朗按照合约给卫队队员们如数赔偿。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原来,当时流行的多人人像画风是“领导居中”式的前后数排或站立、或蹲坐这样的画面布局,而伦勃朗画出来的作品完全不是这样的,他把十多个卫队队员安排在一个事件之中,要么,他们刚刚出警归来,要么,他们正要出警,总之,画面是多点透视,人物的行为看似零散实则整合统一,他们以不同的姿态生机勃勃地活动在画面之中,十几个人有不同的姿态、表情,画面情绪轻松、舒展,人物形象亲切自然,用今天的话来说,这是极其生活化的作品,是极具人性色彩的画作,整个画面极其具有戏剧性色彩。但在当时,包括那些卫队队员在内的几乎所有的人都不赞同伦勃朗的做法,根源在于没有突出表现每一个人的正面全貌、特别是脸部特征——人们都愿意人物绘画停留在没有透视效果的平面手法上,心理根源是人的自我表现欲求和自我价值验证意识。这样,伦勃朗失败了,并且是永远的失败了,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都没有人能够看懂并且欣赏他的画作,都没有人认识他的画作真正的艺术价值。当有人终于慧眼识英雄、灵心见瑰宝的时候,伦勃朗已经去世一百多年。如今,这幅被命名为《夜巡》的画作陈列在阿姆斯特丹的国家博物馆,它代表着人的群体绘画的一种艺术高度,也代表着一种精神理念的创新高度,虽然它和它的画家曾经非常寂寞。我们说,人类曾经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长期停滞于自己所制定的种种观念。
艺术是相通的,人和音乐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艺术品的广泛适应性从客观上允许欣赏者内在知性的差异和外在感性表现的不同,这两种过程同时发生,两种目的同时存在,在不同的人身上所占比例不同而已,但都具有。
学术探讨,学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但介入艺术欣赏则无需过多地强调这些。假定随意抽取一百个人,让他们同时聆听笛子独奏曲《牧民新歌》,但在之前不作任何提示。听完之后,让每个人说出自己的感受或者评价,可以肯定,绝大多数人会认为“好听”,感受更多、表达更好的人可能会说出诸如“激昂、轻快、流畅”等词汇,虽然他们不能把自己的感受说得更详细些,但是,能够表达出“好听”这样的感受就足够了,作为音乐作品,《牧民新歌》这首乐曲基本的目的已经达到,他们喜悦的表情和欢畅的语气已经说明了一切,说明审美愉悦在他们身上已经形成。然后,再告诉他们乐曲叫做《牧民新歌》,并让他们再听一遍,结果,他们得到的审美感受更为深刻、更为全面、更为具体、更为生动,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歌名给他们赋予了更强大的欣赏能力,而是充分调动了他们意识中更多的生活经验、人生体验,激活了他们生命之中全都具有的认知能力和感受能力,不过这样一来,又证明了一个道理,“歌名”信息就是知识信息,知识信息的介入大有助于欣赏活动的顺利进行。
音乐艺术对人的心灵、情感的影响是超越经验和知识的,对音乐的认识和感悟只需要拥有健全的听觉器官和健康的心灵。外界信息作用于人体表现为对人感觉系统的介入和刺激,再上升到思维和判断,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存在的,但他们的差异并不是智力性质的差异,而是人和音乐互相交融的时间长度上的差异,后天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个性形成导致的欣赏差异全都归结为知识性的差异,但根本还是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差异,所以才会出现“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差异,有人爱美声,有人爱通俗,有人爱原生态,有人爱古典,有人爱现代,有人爱主题性音乐,有人爱纯音乐等,不一而足。
音乐作为声音信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在受众那里,又存在着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的区别。对乐曲主动选择的过程是欣赏者对自己当下情绪特征的证明过程,即时的情绪是什么样的,人就选择什么类型的音乐,这个现象无需深入证明,这是符合人的想心理同构原则和价值旁证原则的。为了让自己的情绪得到证明和支持,当然就要选择风格类型相当的乐曲。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人的情绪、心理既在寻求旁证和支持,同时也在主动释放。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比较失败的心理援助方法:一个人因为一件事情感到很伤心,有人就建议让他听一些流畅欢快的乐曲,这当然是错误的,人的情绪,不论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解决的最好办法是释放或者转移,以上做法既不是释放,也不是转移,而是反方向强行阻止,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正方向缓慢助推,为了充分实现有效释放的目标,应该采取尊重当事人正在寻求心理同构的心理倾向,帮助他有效释放。当一个人的情绪正处在亢奋状态的时候,对他给予有效的帮助或支持的方法是对其施之以同类型的音乐干预,让他在乐曲的同构概念中实现情绪消散和转移(比如悲伤情绪),或者让他在同类型音乐中将即时情绪充分释放(比如高度亢奋的情绪),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在失去亲人以后要播放哀乐而不播放《喜洋洋》之类欢快音乐的原因。
通过音乐缓解情绪或者释放情绪的过程通常具有很强的虚拟性和模仿性,在这些虚拟和模仿的过程中,人把自己的情绪借助同类型音乐来充分表达。从而实现心理援助常预期的“倾诉”结果,其实还是把音乐当做特殊语言来施展“谈话疗法”过程。
对音乐被动的接受,情况又有所不同。
在被动接受情况发生的时候,受众对音乐可能有需求,也可能无需求。即便有所需求,但如果乐曲本身不一定和受众即时的情绪和心理完全同构,结果一定是灾难性的。比如一个人在长途客车上听到的车载音乐正好不是自己所喜欢的,要么,他会忍受,要么,他会要求换歌(曲),不过,在“长途客车”这种特定的场合,这种主动选择的成功性一般不是很大,播放音乐的结果常会使一部分乘客反感而增加旅途疲劳,因而,有经验的驾驶员通常是在客车正常行驶一定时间以后,就会悄然终止音乐的播放而让所有的乘客得到足够的休息,也让每一个乘客拥有一个相对自由的听觉心理空间。
最理想的情况是突然闯入的音乐正好是自己平时最喜欢听的,这种无意识的同构完成过程会让受众大为惊喜,会对音乐产生专注,这种时候,他们总会牢牢记住这个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相关人等,以及当时的天气,环境的气味,周围的光线和色彩等,人的思维系统和记忆系统会对这些信息综合整理、整体记忆,并在意识中创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映象单元,牢固地存储在记忆之中,在以后的人生经历中,一旦听见同一音乐响起,或者任一参与性元素如色、光、影、味(嗅)、触等感觉被特别对应、被整体唤醒,他就会立刻想起作为主要记忆元素的那个事件和当事人,这就是音乐作为特殊的声音信号在人的情感世界中起到的特殊作用,也就是特殊的标记作用。在现代课堂教学策略中,大多采用声音(音乐)媒体作为主要辅助媒体,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人总会处在某种特定情绪的影响之中,出于健康和快乐的考虑,恰当选择一些适合自己志趣的音乐来欣赏,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听有所闻——审美杂谈一:
http://bbs.zhongcai.com/thread-288040-1-1.html
)
2013-6-28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李兴文 于 2013-7-11 11:26 编辑
]
作者:
李晓萍
时间:
2013-7-12 08:43
用专业化的语言解构了人与音乐及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知识丰沛,结构严谨。拜读,欣赏!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3-7-12 09:45
从艺术,尤其是歌曲音乐艺术的角度入手来解构审美的诸要素,严谨的笔触和清晰的逻辑性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审美是一个十分庞大的体系,涉及美学、心理学、人文、艺术、哲学等诸多领域,这里我就不赘言综述了。我更关心的是作者就审美问题所涉及的音乐问题。严格意义而言,音乐是人类对自然感应的综合体现,具有混沌的属性和元素,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过渡地带,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无法用公式或者文字表达的延伸和替代。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十分同意作者就音乐艺术表现出来的审美倾向与认知观点。继之,作者关于音乐的感官接受和心理接受的推演与诠释也就顺理成章获得成立,对此我也表示认同。有鉴于本文的上述特色,当以精华支持!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3-7-12 12:30
标题:
回复 2# 李晓萍 的帖子
谢谢晓萍,暑假快乐!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3-7-12 12:31
标题:
回复 3# 敬一兵 的帖子
谢谢敬版,即颂夏祺!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3-7-12 17:10
文本展示了作者浑厚的艺术学养和知识积累,读来受益匪浅。拜读欣赏,问候安好!
作者:
红秋叶
时间:
2013-7-12 18:06
“音乐艺术对人的心灵、情感的影响是超越经验和知识的,对音乐的认识和感悟只需要拥有健全的听觉器官和健康的心灵。”
音乐具有理疗作用。秋叶问好老师!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3-7-12 21:51
标题:
回复 7# 红秋叶 的帖子
谢谢秋叶,周末快乐!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