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41|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视有所见——审美杂谈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4 1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墙上的一道裂纹,蛛丝般纤细,是不常为人所瞩目的。通体洁白而光滑平整的墙体,仿瓷的,没有涂刷乳胶漆。发现如此纤细的墙面裂纹,通常是极其意外的事情。
  
  却看到了,真的意外,或者,纯粹出于无意,若不是偶然近距离靠近墙体,永远都不会知道墙的某处有一道极细极细的裂纹。裂纹的长度是很有限的,它的两端一般都是非常含糊地跟完好的墙体连接在一起,人的肉眼甚至无法辨认那些连接处是什么样子。裂纹当然关联着一个小小事件的发生,因而,墙体裂纹的出现不是无缘无故的。
  
  裂纹是墙体内应力自由释放产生的结果,它的曲折、开叉都很随意,大都酷似天空闪电的轨迹。从某种意义上说,裂纹和闪电的形状成因是极其相似的。物体释放能量的过程必然产生一定的结果,像裂纹这样的应力遗迹的形状是随意的,也是必然的。墙体裂纹有头有尾,但也可以看做是无头无尾的,因为很难不知道墙体内部的构造应力是否已经完全释放,墙体开裂的过程是否完全终止,更不知道墙面将会出现怎样的走向现出怎样的形状。裂纹是静态的结局,但事先一定有一个动态的过程。
  
  墙面裂纹看上去很完美,它的形状的形成似乎是无可选择的,如果不是看到了现成的形状,人也无法想象它还应该有哪些可能的形状出现,裂纹在形式上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甚至,人都不愿意去设想其他种种可能出现的形状,当下的存在结果具有唯一性,无论哪一种想象出来的形状都不如现有的让人愿意接受。既成事实的形状那么受看,观赏者会觉得即在的形状很完美,很合理,它的出现和存在好像是不能更改的。裂纹的形状和粗细都与造成裂纹的力量有关,那么也就可以说裂纹现有的形状、粗细、长短,就是当初造成裂纹的作用力的样子——只能这么想,因为一切已成定局,这个过程无法预演,也不能还原后重来。过程和结果是在一定的时间长度里完成的,时间不可反复,过程也就不能反复,至于再有新的作用力的产生,再有新的墙面裂纹的产生,那也已经是与之无关的另外一回事。
  
  墙面裂纹作为自然产生的折线,无一例外地具有美学元素,它的整体形状也就符合审美规律。然而,问题是裂纹是否属于纯自然的美,或者,它到底关不关涉人创造美和审美的因素。
  
  答案是不属于,是关涉。虽然这里所说的关涉是相当间接的。房子是人造的,墙面是靠人工抹平、抹光的,后来,既然它开裂了,那么,人在修建房子的时候,也给房子以及墙体创造了并不平衡的内应力趋势。有一天,这种力量终于爆发了,虽然这里所说的爆发微弱得人根本无法对其有所知觉。
  
  科罗拉多大峡谷很悲壮,东非大裂谷很神奇,中国西藏东部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很雄伟。尤其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它有一处马蹄形的大回环形状的河谷。为了便于说明,姑且将雅鲁藏布大峡谷这个马蹄形的大回环形河谷地带看做墙体上的一处裂纹。它有具体的形状和走向,人们知道那是地球地壳运动创造的地表奇迹,但是谁也无法说清楚那里为什么会形成那样的地表奇迹而没有形成其他样子的地表奇迹,那处地表遗迹很特别、很怪谲,即便人们发出千万次的问,最终,只有一种说法最令人信服: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碰撞时产生的地表应力就是那个样子的!至于东非大裂谷和科罗拉多大峡谷,其理亦同。
  
  毋庸置疑,它们的形状都是美的,它们的美是纯自然的,没有一丝一毫的人工附丽和人力干预。由此可知,自然美的东西应该是自然力运动的结果,自然力以最合理的形式表现出种种结果,是若干种力量经过复杂的对抗之后实现的新的平衡,是各方力量在瞬间完成的优化选择。自然力运动的一部分结果通常符合人的审美需求和审美目的。
  
  与之完全相反,人创造出来的美术作品当然就是纯粹人工的东西。同样都是景色,画面上的景色和自然环境中的景色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人从这两种景致中得到的审美愉悦也是不一样的。画景是虚拟的,实景是真实的,画景是平面的,实景是多维的,画景是单媒的,实景是多媒的,画景是纯粹的,实景是混合的。面对画面上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人的欣赏过程总会借助人的生活经验、人生体验和想象力。但是,一旦当人真正置身于黄土高原之上,崭新而真实的人生体验马上发生,人以往形成的种种经验暂时归零,新的经验体系开始重建,或者说,对一个从未到过黄土高原、又突然来到黄土高原的人,没有经验可言,将要发生的一切都是未知的,假如这个人以前生活在水乡泽国,现在,环境审美意识即刻消失,环境的美感概不存在,他的精神将会被各种新的生存策略和适应计划所取代,美学意义上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全部让位于各种现实功利的权衡和实用价值的对比,也与自己的原生地相比,而对比的结果是人对新的环境的信任很难建立起来,生存性的应对完全取代休闲性的审美。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何当共剪窗前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有月可观,但不觉其美,人在佳节,心情忧郁,巴山遇雨,反生愁意,但在平时,在正常情况下,诸如“中秋月”、“重阳节”、“异地雨”等都是可以唤起人的强烈情感活动的实景性信号,一般来说,人的精神很快会和眼前景色和谐相处、生出种种妙趣。在以上诗句中,这种美趣并不存在,或者说,诗人们不但不觉得所见是美的,反而会觉得那些东西增强了自己内心的忧愁情绪而使美的元素和美的意义很快消失。原因很清楚,文本意义的美和现实意义的美完全不是同一回事,至少在人的正常心理上不是同一回事。从文本意义的美景、美境中得到的美的享受具有持续性和连贯性,也有完整性和概念性,因为欣赏者本人相对于画面景色来说他并不在场,他只是一个自由散漫的旁观者,他的欣赏活动本身不必考虑现实的生存忧患和生活困境,任何性质的自然环境可能存在的负面干扰因素都没有也不会出现在具有虚拟性质的画面之中。
  
  在类似的实景、实境中,观赏者从中得到的信号是综合的、芜杂的,是具有多面性的,甚至,身临其境之后,干扰观赏者正常欣赏活动的其他因素会有很多,会分解他的部分注意力,会影响他的总体游赏兴趣,结果可能是失望多于希望,劳累多于喜悦,他从实际景观中收集到的美的元素可能很少,得到的美的享受可能很淡薄,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他不得不考虑随时出现的诸如行走安全、天气变化、自己的健康状况、身体的适应状况,突发事件,以及预期目标和实际效果之间的巨大误差等,他对景区观念性的审美很快结束,实际性的生存应对接踵而至,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他不能正常进入到全身心审美的状态之中。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一些人为了真正实现欣赏一地美景的目的,他可能会采取两种措施中的一种,要么长期居住在某地,要么重游某地,这些行为的发生多是基于各种心理过程的。
  
  墙上的裂纹,远离了人的生存忧患,已经是具有文本意义的、准概念化的东西,因而,看起来很美。一个初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内地人,他对峡谷的景色可能得到瞬间的、个别的、零散的美的享受,但对于长期居住在此地的人来说,他们并不会获得深刻、饱满而持久的美感,因为人对环境的信任度和人的实际生存需要早就占据了人的精神的主导地位。人每到一个新的环境之中,即使这个环境原本就具有足够的形式美的元素,但他首先会产生焦虑和烦恼,甚至会对新环境产生排拒和对抗心理。人的审美心理关联到人的精神状态和精神背景。当人身处异地,或者置身实际景物之中的时候,人的精神背景由人对环境的信任度来支撑,信任度越高,人的精神越有自主性和灵活性,越有构成正常审美心理的条件和可能,然后,他才能对新的环境产生审美关注。环境恐惧是人的心理共性,这种恐惧心理的强弱程度决定着人的精神背景的性质和状态,精神背景又决定人的审美心理。环境恐惧越强,精神背景越差,审美心理就越脆弱,甚至干脆没有,反之,就会越好、越强大。“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前一句是作者对当时自己精神背景的大致描摹,后一句才是环境恐惧消除之后的心理感受。诗人经过长江险段的时候,他根本没有足够的心理空间去关注审美。到了安全路段,环境恐惧消除,审美意识重现,审美心理也才能够得以重建。
  
  在文本意义的美术作品中,作者已经隐藏或者忽略了生存忧患和环境恐惧因素,作品展示出来的是纯粹的、概念意义上的美的形象,欣赏者的心理表现为自觉的审美准备和审美验证,他们的心态是积极的,轻松的,他们的精神背景安全而宽松,他们很容易就会进入到审美状态之中,他们的审美过程就很容易完成。
  
  宏大的全貌和细微的局部,前者的美学气质多表现为形体、形式和外在气势上的概括性、符号性、号召性、提示性、原理性、本质性,说明性、结论性等,这两者在人的精神情感上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宏大的全貌有雄壮、悲壮、苍凉等美学意味,容易使人的精神活动趋向于感性,而微细的局部则容易使人的精神活动趋向于理性。对墙上的裂纹来说,人看到的是它的全貌。在通常情况下,面对具体细致的景色,人无法看到它更多的全局信息,对景物的观察无法形成整体性和全局性的提炼和概括,很难上升到亢奋的精神状态,只能在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中产生一些认知性的愉悦而不能形成抒情性的愉悦,这也就是当人面对戈壁、大海、群山、高原、雪山冰原等地貌时,人的整体精神状态容易亢奋的原因。并且,由于对象简单明了,中心信息集中而明确,容易激发人对环境、自然、宇宙的整体性思考与感悟,在完成理性思考的过程之后,人的精神活动才能转化为审美过程性的抒情活动,已经缓解、松散成为感性,而繁复细密的具体事物,它们形式美的元素完全转移到人的意识的前台,对象通常会在此时唤起人的探究和认知欲望,因而,这时候人的精神活动主要表现为理性思考活动。
  
  概括而言,人在面对巍峨的群山的时候,人的心里会发出由衷的惊叹和畅然的感慨,面对几块石头的时候人的心里就会产生关于它们成因与出处的探问,这就是整体景观给人造成的感性心理倾向和局部景观给人造成的理性心理倾向。
  
  墙面上的裂纹很短很细,但它具有整体景观的特征,它能够激发人的感性认识;大峡谷很大、很粗犷,但人在其中不知全貌,看到的仅仅是峡谷地貌有限的局部,人的审美意识反而变得淡薄,审美主动性和自觉性会明显降低。
  
  2013-6-27

      


[ 本帖最后由 李兴文 于 2013-7-5 11:08 编辑 ]
2#
发表于 2013-7-5 00:29 | 只看该作者
先问好李老师,明天细读
3#
发表于 2013-7-5 10:59 | 只看该作者
李老师很勤奋,敬佩。
字体太小,你写得对眼睛有影响吧。保护好眼睛,保重身体。问好
4#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1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从容 的帖子

谢谢从容,这就放大字体。
5#
发表于 2013-7-5 16:38 | 只看该作者
审美是审美主体对客体进行直接、整体的领会。李老师以独到的视角,感性的人生哲理,通过审美想象,再经过顿悟的过程,在深层次领悟审美客体的意蕴。令人折服。宋人程颢有诗云:“万物静观皆自得”(《秋日偶成》),可谓是对观照所开启审美境界的天才描述。正是在审美主体无欲无求无所作为的“静观”中,才能开启被遮蔽已久的生命本真状态,观照到彻底解放自由的审美世界。另外,苏东坡有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送参寥师》),又以天才的慧眼从静动、虚实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审美静观(照)的深层结构及其所开启审美境界的丰富世界。

遥祝周末愉快
6#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2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清风盈袖 的帖子

谢谢清风,周末快乐!
7#
发表于 2013-7-5 22:58 | 只看该作者
富有哲思,观点鲜明,论述有深度和力度。审美观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和政治、道德等其他意识形态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社会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审美观。

[ 本帖最后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3-7-5 22:59 编辑 ]
8#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1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太和五中张奇 的帖子

谢谢张老师,祝你周末快乐!
9#
发表于 2013-7-6 15:59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看得很清楚了。细细阅读。学习。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2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从容 的帖子

谢谢从容,周末快乐!
11#
发表于 2013-7-10 19:50 | 只看该作者
好深刻呵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7-10 2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秋意浓 的帖子

谢谢,祝你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5 10:47 , Processed in 0.39683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