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36|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从达利说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2-11 19: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达利说起

  达利,西班牙著名印象派、主体派,超现实主义画家,抽象主义的创始者。他的作品涉猎范围非常广,几乎所有可以以艺术为载体的事物其人都尝试过。一个放荡不羁而又幸运的天才。很早看过他的抽象主义油画,那时已在中国美术界形成一股强劲的画潮,模仿他研究他,也能在行业中奉为翘楚。

  做为开创一种艺术流派的先驱者,达利享有怎样的殊荣亦不为过。虽然,老实说,少年时我根本看不懂也不喜欢他的画。那些离奇而荒诞的组合看起来象一个精神病人的梦魇。但是,附和着周围的朋友我从不表达真实感觉。因为,在这种大潮流下,我说出的每一个字,都会是肤浅和无知的代名词。我不能,我不愿意让人们看出这距离。所以,十几岁的我只有唯心地说,我喜欢,爱死了这个西班牙老家伙的画。

  多年过去,现在我真的很喜欢这个天才狂人的画。每次细看他的作品常常根据自己心灵的历程,有新的注释。但是因为一句话,他的不可动摇的艺术位置却在心里画上了问号。西班牙文化部把2004年定为“达利年”。看着报道,一位中央美院研究生叹息着说:“在中国,很多人不知道达利,真是悲哀。”我知道达利,我不是悲哀的中国人之一,我应该庆幸。但是,我反而悲哀了。为什么不知道达利就是国人的悲哀?那么我们有多少不知道的事物足够把我们悲哀死?只要小学课本不删改,列宾和他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就一代代地教育着我们,知道这位俄国画家的中国人就不断呈几何形递增。但是,他旅居过的法国,当地的画家却不知道这个著名的同行。这是不是法国人的悲哀?

  说到底,认为达利比王洛宾伟大只是文化人的特权。

  是掌握了他人未知的部分知识的优越感做蛊,这种优越感蒙蔽了博览群书的眼睛观察真相的本能,站在高处指手画脚浑然不觉自己形貌的可鄙,轻薄自己母体文化的同时轻薄着自己。

  儿童拥有了新颖的玩具或吃食时,常常会在伙伴们面前炫耀,从小伙伴羡慕、嫉妒的表情中获得更大的满足,从而发现自己的了不得和重要。掌握了比其他人多或者不一样知识的成人也继续保留着这种原始的乐趣,不过换了炫耀的内容而已。并且,儿童炫耀张扬的时候往往清楚自己的目的,明白自己握在手中的玩具是向父母要求了多久,考了多少分才获准的。自己除了今天,这个时刻,平常并不比其他伙伴高贵。然而,炫耀中的文化人却并非如此清楚,他们是发自内心地,诚恳地如此认为。

  这位毕业于中国一流美术学院的研究生正是如此,他的嗟叹是真诚的恳切的,是不无遗憾和惆怅的。在他看来,这么伟大的艺术家怎么还有那么多人不知道呢?国人怎么那么不艺术呢?不艺术怎么那么粗浅呢?一系列的逻辑推断使他惆怅,使他下定决心要到洋溢着艺术的人文的国度,寻找理想的同伴。所以我们的才子一批批外流,又一批批回涌,带回先进的时尚的信息。这个进出吞吐吸纳过程,传统的文化和思潮不断进行着洗礼和补充,变的更加强壮和多思。

  但是,先进的理念不一定适用整体,时尚的风格不一定代表完美。

有必要知道达利的人只应该是热爱美术,或者靠艺术类的东西混饭的一帮人。即使是这圈中人,不知道达利也没关系,抽象主义不是绘画雕塑中唯一的元素,古典的写实的野兽的手法不一种种,只要是顺手都能够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传达大众。所谓悲哀,只是悲哀的自己,我所爱他人不爱。

  这种悲哀,被悲哀者延展到身外所有目光所及之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到的只有孤零的自己,陡生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寂寞愤俗感。

  所以日常不难看到读了几本好书,看了一场好电影,出了次国留了几年洋的朋友,意气风发地指点东西,叹息老地方老人物的落后。指点中,一种名叫虚荣和狭隘的藤蔓植物在他们指尖上悄悄缠绕攀爬,包裹住那些热血充盈的胸膛。

  这种认识的狭隘存在的地方很广泛,每个自大自负自信的表情底下都可能埋藏着狭隘。所以,所有认识中最难认识的是自己,最难解读的是人和个人。

  需要反省的地方实在太多,在有生之年,我只能尽自己的悟性,一点点地从狂傲中剥离出些微的狭隘。在思与悟的游戏中乐此不倦,做生命的参考。

  比如爱,文化人最爱谈论的字眼。这个被用滥唱滥的字在公众的场合总是放射着公平公正的光芒。可实际,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把它分做三六九等。城里人以为乡下人爱的粗笨,大城市人以为小城市人爱的含蓄,是这样吗?绝对的真理不是真理,迈克尔·法拉第说“没有什么事物因为不完美而失去真实”。如果因事物表层的粗糙黯淡,就真的以为它不具备生命的张力,那么结果会欺骗你的眼睛。

  爱的表达多种多样,随人性情随地域文化而限,但它的质量一样。自以为是的文化人,常常用文艺为载体,肆意戏谑着他们以为的山里人粗笨的爱。小品中穿红着绿的村姑系着大花的头巾,扭捏着衣角,和她的狗娃谈着恋爱。那些粗陋的台词,夸张的表情给电视机前的城里人带来了无限欢娱,为捧着爆米花相拥的恋人们增添了丝丝快慰;多好,我们不在乡下。我们的爱可以展示的淋漓明媚。那些可怜的乡人啊,他们爱的方式粗笨,爱的理由实在,爱的感觉想来也是简单的,一条筋的,缺乏城里人爱情的承传转合起伏跌宕。是这样吗?20年前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解释了这种爱的歧视:"有文化的城里人往往不能想象农村姑娘的爱情生活。在他们看来,也许没有文化就等于没头脑,没有头脑不懂得多少感情。可是实际也许和这种偏见恰恰相反。真的,正由于他们知识不多,精神不会太分散,对于两性之间的感情非常专注,所以这种感情实际上更丰富,更强烈。”其实他们的爱更纯粹,黑乎乎的媒渣似乎是一堆没有激情的物质,可你见过它的燃烧吗?黑色的皮肤下涌动的火红足以把钢铁熔化。而倘佯在月光中的花影常常因为太细碎,脱离了爱的初衷。

  存在即是合理的。容许不同现象的存在不是真正的高明,学习分析和理解并尊重他事物才是可取的第一手法。尽管理解的过程艰涩不堪,却是纠正我们狭隘,自私,自大的唯一通途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4-12-11 19:42 | 只看该作者
达利,西班牙著名印象派、主体派,达达主义画家,抽象主义的创始者。~~

~~很早看过他的抽象主义油画,~~



  问好!萨尔瓦多 .  达利是超现实主义——不是抽象主义。马赛尔 .  杜桑是达达派——而不是达利。
  至于“有必要知道达利的人只应该是热爱美术,或者靠艺术类的东西混饭的一帮人。~~”,这个如若这样说,所有的人都是混饭而已,职业和爱好没有高下。
3#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1 20:5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俊子指点,有时候错的最厉害的就是以为知道的事情。
对那句话,非常赞同:职业和爱好没有高下。但对一定必要知道的某事就看是否真的需要了解
对于绘画知识我要向你多多请教,我是浮光掠影根本不用心的。问好
4#
发表于 2004-12-11 23:11 | 只看该作者
看得出楼主的文化底蕴比较深厚,阅读该文,颇受启发。我只是对最后一段没看明白。“学习、理解并尊重事物”与“容许”究竟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或者,“学习、理解并尊重”怎么会是“纠正我们狭隘,自私,自大的唯一通途”呢?我认为,去找出我们狭隘,自私,自大的起因或源头才是纠正我们狭隘,自私,自大的通途。当然这需要一种觉悟和勇气。
5#
发表于 2004-12-11 23:42 | 只看该作者
有深度、有力度,佩服、学习、问好,握手
6#
发表于 2004-12-12 12:49 | 只看该作者
儿童拥有了新颖的玩具或吃食时,常常会在伙伴们面前炫耀,从小伙伴羡慕、嫉妒的表情中获得更大的满足,从而发现自己的了不得和重要。掌握了比其他人多或者不一样知识的成人也继续保留着这种原始的乐趣,不过换了炫耀的内容而已。并且,儿童炫耀张扬的时候往往清楚自己的目的,明白自己握在手中的玩具是向父母要求了多久,考了多少分才获准的。自己除了今天,这个时刻,平常并不比其他伙伴高贵。然而,炫耀中的文化人却并非如此清楚,他们是发自内心地,诚恳地如此认为。

——好一比!很多舶来品就是被那些自以为懂得它的人渲染得神乎其神的。一些不懂的人怕暴露自己的浅薄,便假装懂得的样子,于是出现这样“热”,那样“热”,可惜热的是“言语”而不是“心”,而不是“脑”——这样的“热”很容易像孩子手中满足虚荣心的玩具一样,很快就因兴趣转移而丢弃的。读此文,感到作者知识的丰厚,思考的深邃。学习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2 14:3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毕四军 发表
看得出楼主的文化底蕴比较深厚,阅读该文,颇受启发。我只是对最后一段没看明白。“学习、理解并尊重事物”与“容许”究竟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或者,“学习、理解并尊重”怎么会是“纠正我们狭隘,自私,自大的唯一...


谢谢阅读,我认为本质上有区别的,而且越看多一些网友的文章越坚持这个观点,许多朋友对自己目前的视觉不习惯,或者心理不能接受的东西,往往采取的态度是恨不能驱之逐之杀之而后快,这就是我说“学习、理解并尊重”的意思,即使再不能接受,也可以试着包容,容许其存在,以观后效。也许,那时,大家会发现自己当初不能接受的可以接受,而且很喜欢,也许那的确不可取,彼此都乐意抛弃。不要动不动口诛笔伐。说起来,我就因被些朋友视做异端驱逐过,才做的此文
8#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2 14:3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葛瑞英 发表
有深度、有力度,佩服、学习、问好,握手


谢谢,过奖,握手
9#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2 14:3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张乃光 发表
儿童拥有了新颖的玩具或吃食时,常常会在伙伴们面前炫耀,从小伙伴羡慕、嫉妒的表情中获得更大的满足,从而发现自己的了不得和重要。掌握了比其他人多或者不一样知识的成人也继续保留着这种原始的乐趣,不过换了炫耀...


谢谢,过奖,这也是自己的灵魂反省之作
10#
发表于 2004-12-12 14:3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绝版蔷薇 发表
谢谢俊子指点,有时候错的最厉害的就是以为知道的事情。
对那句话,非常赞同:职业和爱好没有高下。但对一定必要知道的某事就看是否真的需要了解
对于绘画知识我要向你多多请教,我是浮光掠影根本不用心的。问好


文章方向好,向上。难得在文学中出现对美术这样关注的人。
学习。再问好。
11#
发表于 2004-12-12 16:13 | 只看该作者
由浅入深,无论语言,还是思想的深度与广度的拓展,都体现出作者很严密的理性逻辑思维,功夫了得,分析颇有见地,又纵横议笔,汪洋恣肆,没有丰富的知识面是做不这一点的,建议版主关注和加精,好文大家读!!
12#
发表于 2004-12-12 19:25 | 只看该作者
            天才的“怪杰”


  “六岁时,我想当厨师,七岁时,我想当拿破仑。”

  “如果世上有2000个毕加索、30个达利、50个爱因斯坦,这个世界将变得非常令人难忘。”

  “爱因斯坦去世后,大家必然都知道世界仅存的天才就是达利。”

  ——这就是狂妄而桀骜不驯的达利——出生于西班牙,世界著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

  他的一生犹如不断燃放的烟火,充满了带有戏剧色彩的故事。
13#
发表于 2004-12-12 23:2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绝版蔷薇 发表
[QUOTE]最初由 毕四军 发表
看得出楼主的文化底蕴比较深厚,阅读该文,颇受启发。我只是对最后一段没看明白。“学习、理解并尊重事物”与“容许”究竟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或者,“学习、理解并尊重”怎?..


说实话,看了你的这个回帖我有些吃惊。
你有了该“因”,才做“此文”,却未见“因”在哪里,倒下了“论”。而我的不解就在你那“论”上。如果你坚持该论是你做此文的初衷的话。那么,我认为此“论”不论也罢。
泰戈尔早就说过,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耶酥教义和中国传统道德里也有“己所不欲,勿实于人”的教诲吧。我是说,这论实在不新鲜。
而你如上所说的“因”,我想也更像是你个人的恩怨罢了。
对于同一个现象不同层次、受不同文化影响的人大都会反应不同、理解也不同。同样的一段话,你可以理解成善意的讨论,也可以理解成“口诛笔伐”。你被人“驱逐过”恰恰说明你的你的“容许”别人说话的“度”不够。既度不够,又怎么谈学习分析和理解并尊重呢。
如果说,这现象普遍的存在,我们不去找它的源头和起因,而只泛泛而谈现象,又怎么能够“纠正我们狭隘,自私,自大”呢?这就像很多人总是大特谈上帝的博大,宽厚,并批判犹大,自己却不知不觉的做了犹大。一切事物万变不离其宗,抓不住它的本质,皆是空谈。
另,我说了不少,请勿见怪。倘你觉得我的理解能力不够或阅读水平不够,抑或是不喜欢正常讨论,你可声明拒绝我的跟贴。
14#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3 08:5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苏冰 发表
由浅入深,无论语言,还是思想的深度与广度的拓展,都体现出作者很严密的理性逻辑思维,功夫了得,分析颇有见地,又纵横议笔,汪洋恣肆,没有丰富的知识面是做不这一点的,建议版主关注和加精,好文大家读!!


谢谢苏冰,过奖了,这是我的第一篇杂谈,只是谈谈个人观点
15#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3 08:5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俊子 发表
            天才的“怪杰”


  “六岁时,我想当厨师,七岁时,我想当拿破仑。”

  “如果世上有2000个毕加索、30个达利、50个爱因斯坦,这个世界将变得非常令人难忘。”

  “爱因斯坦...


谢谢俊子,也许你看到我提到一个画者名字感到亲切,遗憾的是,我没能力跟你过多地谈绘画,我只是比较喜欢,一个漂浮在画外的欣赏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 17:39 , Processed in 0.05535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