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 时光深处话东坡之每日作品赏析

[复制链接]
271#
发表于 2019-1-9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19-1-9 09:39 编辑
秋實 发表于 2019-1-9 08:21
2019/01/09

南歌子·笑怕蔷薇罥

问候秋老师,您辛苦了。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正月,词人在徐州收到友人章楶寄赐的崔徽画像,联想到唐代传奇小说《莺莺传》有感而发,作该词歌咏《莺莺传》中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
上片着重写张生幽会的隐秘心理。开头两句用了两个典故(同时也是比喻),来描摹张生要与心上人幽会时唯恐被人撞破的心态。想笑又怕蔷薇缠绕在一起了,想走又担心宝琴会倒下。而后再写暗中摸索前进时一种特有的心理,笔触是极为细致的。词人用此形容想与美人约会而犹豫不决的心情。
下片写张生幽会与归去时的感觉。前三句写幽会,但字面上仅仅写出对簟纹玉肌的视觉或触觉感受,即从侧面稍加点染,而将有关情事推到幕后,这样的艺术处理是很高明的。
一般说来,词体多偏于抒情,而该词却有着明显的叙事性。在描写方面,尤以大胆、率真、细腻的心理描写取胜。

272#
发表于 2019-1-9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實 发表于 2019-1-9 08:21
2019/01/09

南歌子·笑怕蔷薇罥

词注;
西厢:正房西侧的房子。
认余香:辨认香气来寻路。
午夜:半夜。幔:帷帐。
簟(diàn):竹席。
侬:我。
残妆:指残留的妆饰物。
273#
发表于 2019-1-10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19-1-10 08:33 编辑
秋實 发表于 2019-1-10 04:53
2019/01/10

南歌子·绀绾双蟠髻

早起学习新词,秋老师辛苦了。

这首词是词人“艳科词”的一首,主要着眼于“侍儿”的才色而为,所写其才,或歌或舞,所写其色,则皆丽质天生。这首是赠给一位小舞鬟的,先写她的形貌“绀绾双蟠髻,云欹小偃巾。轻盈红脸小腰身。”继而写她舞艺超群:“叠鼓忽催花拍,斗精神。 空阔轻红歇,风和约柳春。”,整首小词的节奏是欢快的,明丽的。
解释:天青色的丝帛系着盘曲的发这首词中的双蟠髻又称为龙蕊髻,是宋代女性发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双蟠髻是以发条为基础,环转而成。髻,乌黑的发髻上裹着微微翘起的头巾,朱颜细腰舞姿轻盈,舞者和着频密的鼓声敲击出的舞曲的节奏起舞。
舞者的舞姿犹如轻盈的花瓣从空中飘落,又像春风的绿树摇曳生姿,座中的词客称赞舞者的才情清新绝妙,比彩锦的缠头要更珍贵。
整首词词人则是以第三者的身份,以比喻式的描写为主,以大量的词汇来表达舞妓的容貌、身姿、纤手、服饰、发式及其舞技的精湛等。对各类侍儿之美尽情欣赏。

274#
发表于 2019-1-11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19-1-11 10:23 编辑
秋實 发表于 2019-1-11 07:34
2019/01/11

南歌子·琥珀装腰佩

周五愉快秋老师。

此首词与之前那首<南歌子·绀绾双蟠髻>同是词人赠楚守周豫舞鬟所作的“艳科词”。
上片借舞妓精致的配饰鼓来衬托舞妓优美的舞姿。下片通过妙趣横生的比喻,赞美了舞妓的舞姿比起她的服饰更加富有魅力,一句“但得周郎一顾、胜珠珍”也表露出各类舞妓不单用自己的才艺取悦那些达官贵人,也想尽办法为自己的服饰而取悦于人之心思。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整首词词人则是以第三者的身份,以比喻式的描写为主,以大量的词汇来表达舞妓的配饰、舞姿、纤手及其舞技的精湛等。对各类“侍儿”之美尽情赞美欣赏。

275#
发表于 2019-1-12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19-1-12 08:52 编辑
秋實 发表于 2019-1-12 06:25
2019/01/12

南歌子·师唱谁家曲

周末愉快秋老师。
据《冷斋夜话》记载:“东坡镇钱塘,无日不在西湖。尝携妓谒大通禅师,师愠形于色。大通”是皇帝所赐之号。他是杭州静慈寺名僧。妓被视为不贞洁的下贱人,苏轼携妓前来,当然被认为亵渎了圣地,辱没了禅师,故而怒形于色。而性格疏放,又喜戏谑、且深知大通老底的苏轼,竟不理会大通颜色,率性作此词仍歌妓唱给大通和尚去听!
此词上片是面对“愠色”而自我解嘲,趣笔就连用了两个问句, 表面看来,似在问大通属于佛教哪一宗派,而实则嘲讽大通;别这样道貌岸然,我知道你的根底是什么。并幽默地补充一句:“我乙亦逢场作戏,莫相疑。”意为:我携妓来此,是偶然乘兴耍耍,你不必忌恨、避开。
下阕则重点放在了嘲人,直揭大通老底了。“溪女”二字活画出妓对僧对眼时的情态,为后文揭底张本。“却愁弥勒下生迟。不见老婆三五,少年时。”意为;只恨年轻僧人出生太晚,只见到你现在这副道貌岸然的尊容,而没有看到你少年时代那放荡的色相。这里借以讥讽大通和尚少年时在女色方面有过不光彩的行为。
全词妙语天成,清新活泼;虽嘲讽辛辣,却幽默风趣,含而不漏。此词将词人的性情才气,及大通的道学面孔都变得活灵活现,真可谓“举重若轻”了。

276#
发表于 2019-1-12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19-1-12 22:35 编辑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9-1-12 10:39
今天好像桃子没有来,咱先坐着看看。 这里咋成为固定几个人的玩乐场地?这里闹下去,也就失了真正意义上 ...

草啊,这里原本是公开化的学习,但是好多ID饱学多识,对此不屑一顾,难免会冷场,也累了秋老师每日辛苦的推荐苏词。只剩下二三位在此撑场,本就悲哀,如此下去,缘何有“失去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之理呢?凡事还是换位思考的好。
277#
发表于 2019-1-13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19-1-13 08:40 编辑
秋實 发表于 2019-1-13 04:48
2019/01/13

南歌子·山雨潇潇过

问候秋老师,祝您腊八节愉快!

据史料记载词人与湖州渊源极深,他的一生之中,至少四次来过湖州。这首词就是元丰二年(1079)第三次在湖州 知州时所作。
当时是词人一生中最低落的时期,恐怕就是这场突如其来的乌台诗案吧。在湖州词人过得安逸舒适,既不用早起点卯,也不须夜晚加班,每日早睡迟起,雨浓听涛于江岸,日高漫步于林间,喜好探胜寻幽的词人不会老是纠缠于乌台噩梦,是在享受生活不过与遭受牢狱之灾前相比,他的心情还是有所不同的
此词上片中起句描写山上下起了小雨,冷冷清清的,有点凄凉伤感。但下片借景抒情,在这位太守眼中“月华如水、彩舟横”江中,意气风发“回首云水何处”,神游天边“孤城”!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也算是人生乐事的一种。
词注;
1、潇潇:雨声。
2、浏浏:溪水清亮。
3、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4、汀:水边平地。
5、月华:月光、月色。
6、苕岸:苕水岸。苕水亦称苕溪。
7、霜花:指苕花盛开时白如霜雪。苕花,即芦花。
7、海门:指钱塘江海门,以两山对起形如门而得名。

点评

云馨姐对每首词都是进行了认真与深入的解读,这才是每日阅读分享的初衷。感谢一路有你相伴,让我们对苏轼词有很好的理解与认识。  发表于 2019-1-13 13:23
278#
发表于 2019-1-14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19-1-14 12:44 编辑
秋實 发表于 2019-1-14 05:25
2019/01/14

南歌子·暮春

新周愉快秋老师。

此首词是暮春时节描写石榴花的诗句,金陵”是指王安石,因其晚年家住金陵而称之。《王直方诗话》有句云“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谓翰林苑有一枝石榴,叶长而花独一。这段讲述自从苏、王二人赋咏榴花诗词后,后来再无续响,花自落水空流,夏日熏风皆辜负。但是王沂孙感到诗词家久没有这样的描写了,让石榴花寂寞冷落,辜负了初夏时光。这三句既点出了榴花,又已有今昔盛衰哀感。整首词自然流露出词人对石榴花的鉴赏,烘托出石榴花的柔美。

279#
发表于 2019-1-15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19-1-15 10:07 编辑
秋實 发表于 2019-1-15 01:37
2019/01/15

南歌子·感旧[宋] 苏轼

秋老师又给大家推送了诗词,真是辛苦了。

宋神宗元丰三年二月中旬,词人乘船送嫂嫂,五月底到达黄州,与王闰之团聚。“寸恨、绵情终于裁缝,梦幻变成现实。正是别来音信全乖,旧期前情堪猜。颇有新奇巧妙、余音绕梁之艺术效果。
上片以景情相生与渗入意念之笔,传达了词人与王闰之双双思念之心态。半年眉绿未曾开,是说宋神宗元丰二年八月,苏轼入狱离开王闰之,十二月二十六日获释。第二年二月一日到达贬所黄州,正好是半年时光。已经虚惊了一场的王闰之,这半年的愁眉怎么能展开。
下片以景融情与回味之笔,似梦非梦地追寻寸恨与绵情欲剪断之心绪。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残冻被春雨消融,冷灶被温风暖复。通过这一对偶句所写自然界的变化,寓隐着王闰之面临着的将是良辰美景。
全词运用景与情、意念与感触、梦幻与现实交融手法,把词人与妻子王闰之的绵绵恩爱与忠贞不渝之情熔铸于字里行间。较之词人以前所写的怀念前妻王弗的《一斛珠·洛城春晚》毫不逊色,有异曲同工之妙。

280#
发表于 2019-1-15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實 发表于 2019-1-15 01:37
2019/01/15

南歌子·感旧[宋] 苏轼

词释;

寸恨:轻微的愁怅。
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岂易:难道容易。裁:剪断。
眉绿:深色的眉。眉,女子的代称,这里系指同安君王闰之。
闲处:僻静的地方。
是人:人人,任何人。猜:猜疑。
残冻:尚未消除的冬寒。
温风:和暖的风。冷灰:冷灶。这里代指贫苦生活。
尊前:对饮酒场面。
留取:保存。一拍:一首吟咏曲子。
281#
发表于 2019-1-16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19-1-16 10:24 编辑
秋實 发表于 2019-1-16 01:15
2019/01/16

浪淘沙·探春

今天秋老师给我们推送了一首新词,您辛苦了。

这是苏东坡早期的作品,里面有着如春的希望。
上片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写初春杭州城东郊的景象和探春者的心态。“昨日出东城”,点明探春的时间,以及探春的地点杭州城东郊。“试探春情”,一个“试”字就把探春者的春心欲动的情态唯妙唯肖地传达出来了。“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用一对矛盾句,提出初春栅栏内各种花草嫩芽嫩叶未发未露,景移情易,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春神原来是不辞辛劳,恪尽职守的。而栅栏外早己春回大地,为过渡到下片进一步写探春幽情埋下的回环之笔。
下片以承延手法与上片呼应,写探春的第二个光景路景、第三个光景村景等,直至进入神话般的幻境。“绮陌敛香尘”,写探春男女们路途上的“春”景。最后两句“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画龙点睛,把词人追求梅的高贵品格那样一种春心境界升华到了新的高度。
整首词将春心与春景水乳交融地成篇,实属匠心独运,自然天成。最后两笔妙不可言,令人回味。

282#
发表于 2019-1-16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實 发表于 2019-1-16 01:15
2019/01/16

浪淘沙·探春

注释:
浪淘沙:词牌名。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过龙门》等。创自唐代刘禹锡、白居易。原为小曲,单调28字,四句,三平韵,亦即七言绝句。
探春:早春郊游。
暗:色浓。
倾:犹倾倒,这里指漫出来。
槛(jiàn):花池的围栏。
群芳:各种花草。
绮(qǐ)陌:风景美丽的郊野道路。敛:聚集、不扬起。香尘:芳香之尘,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
雪霁(jì):雪止天晴。
东君:司春之神。用意:着意,留心。辞:推辞。辛:劳苦。
绽:花蕾开放。
283#
发表于 2019-1-17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19-1-17 08:50 编辑
秋實 发表于 2019-1-17 04:34
2019/01/17

好事近·烟外倚危楼

早晨好秋老师。
上片,即景抒情,写自己的追求与愿望。烟外倚危楼,初见远灯明灭,写自己面临的处境;作者借仙境解脱之法,反映了他一种无可奈何的心境。
 下片,引用史典,交友为寄,表达出他看穿现实的超然的人生态度。莫问世间何事,与剑头微映,是作者此时此地世界观、人生观——对朋友乃至对世人的公然宣告
 这首词以描景与虚幻,现实与历史相融会的笔调,塑造了一位孤独缥缈不定,前途明灭无望,只有不问社会政治,羽化登仙,做张范式人物的隐士形象。文字洗炼,而寓意鲜明,是东坡运用幻想形式来隐示追求理想人生,富有特色的抒怀之作。

      注释;
  ⑴烟外:云烟之外。危楼:高楼,这里代指临皋亭楼。
  ⑵初见:刚刚看见,略略看见。明灭:一亮一熄。
  ⑶却:向上,仰。玉虹:白玉般的桥。
  ⑷洞天:仙人居住地。道教称神仙的居住处,意谓洞中别有天地。后人泛指风景胜地。星月:天上的星星和月亮。这里东坡暗指京城的美景或挚友。
  ⑸当时:当年。张范:指张勋和范式,《后汉书·范式传》载,河南平舆人。张劭与山东金乡人范式太学同学,盟誓结为生死之交。一日,范式梦见张劭前来告知‘吾(张劭)次某日死’。范如期前来探听,果见张劭已死。范未来前,张劭棺柩抬不起来;范式一到,张棺自动成行。后人以此喻交情生死不渝。
  ⑹尊:同”樽“,酒杯。浮雪:白酒。
  ⑺剑头微吷(xuè):喻微小、无足轻重。这里以剑环和剑首声喻微不足道的言论。

284#
发表于 2019-1-18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19-1-18 10:24 编辑
秋實 发表于 2019-1-18 04:03
2019/01/18

好事近·黄州送君猷

五愉快秋老师。

此首词表面上看是词在借暮春之景抒情,实则是词人词人被贬黄之后,生活上、心灵上都是很“失意苦闷”与好友的表述,正如他自言“看取雪堂坡下,老农夫凄切”之句,词人直抒对农民的深切同情,这种同情是词人对农民的生产,生活,生存产生难释难谴人忧虑和牵挂。也是暗喻自己目前的处境,倍感人生之多艰难度。
这首词比之于词人其它时期的词作,黄州词所表露出来的心灵世界的多层次性和生命存在状态的多元性更为特出、鲜明和完整。

285#
发表于 2019-1-19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19-1-19 08:50 编辑
秋實 发表于 2019-1-19 07:57
2019/01/19

好事近·湖上雨晴时

看到秋老师还在为大家推荐苏轼诗词,辛苦了,那我坐首席慢慢品读学习了。

此词是词人夜中泛舟西湖感叹老无所成的郁闷心境而作,创作时间为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九月。
上片先从游兴大发写起:“湖上雨晴时,秋天半篙初没。”雨过天晴,泛舟度闲,而当撑船的竹竿被湖水刚刚漫过半截的当儿,词人不禁把目光投向了平静如镜的湖面。然而,本拟忘掉个人得失的他,却骤然有一股忧思涌上心头
下片则极力表现词人萧疏冲淡,纯任自然的心境和情感。“醉中吹堕白纶巾,溪风漾流月。”写景如画,即景即情,景情合一,铺排自如。词人在溪风拂面、月光如水中深夜归舟,勾勒出了词人彷徨孤独无所适从的自画像,给人以委抒心曲、意蕴流动的艺术感受,令人低回徘徊不已。
此词以白描写意手法铺排全篇,表面平静疏淡,而内里起伏沸腾。在恬淡中含有忧思,在旷达中寓有执着,表现了词品与人品的统一,真善美的合谐与完整。

点评

是啊!这项活动到月底才告一段落呢,我们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发表于 2019-1-19 08:4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5 03:04 , Processed in 0.05832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