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 时光深处话东坡之每日作品赏析

[复制链接]
271#
发表于 2018-9-1 10:33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18-9-1 09:13
此首词是当年苏轼的好友王巩因为受到使苏轼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 ...

姐姐总是比我深一层,能从背景与人物进行深入点评。
272#
发表于 2018-9-1 13:13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8-9-1 10:33
姐姐总是比我深一层,能从背景与人物进行深入点评。

我也是以自己的理解能力去写的
273#
发表于 2018-9-1 21:19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18-9-1 13:13
我也是以自己的理解能力去写的

嗯,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274#
发表于 2018-9-2 04: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實 于 2018-9-2 04:43 编辑


       2018年9月2日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宋]苏轼


        (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转瞬已是夕阳。昨夜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
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
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凉。

275#
发表于 2018-9-2 09:42 | 只看该作者

鹧鸪天的词牌是我喜欢的,先问候秋老师,回头再写此首词的读后感。祝秋老师周末愉快。
276#
发表于 2018-9-2 10: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艾桃 于 2018-9-2 10:54 编辑

今天秋版又换了一个新的词牌名,还没有看正文,引子的描述就已经很吸引人了。
上片进入眼帘的是在绵延不绝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近处透过竹林能看到隐隐约约的围墙。此处的镜头由近到远,由远到近。近到见到长满衰草的小池塘,听到蝉鸣缭乱。此时天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荷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苏老对这个景色的描写特别生动充满灵气。让人觉得心情也特别舒畅。为后面“自己”的出现做好铺垫。
下片从写景转换到了写人,自己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享受雨后的清新,表达了他抛开凡尘俗事,享受美好生活的豁达心态。

277#
发表于 2018-9-2 11:26 | 只看该作者

此词作于作者贬谪黄州时期,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自我写照。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全词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的农村小景。翠竹丛生、鸣蝉四起、红蕖照水、雨后天凉等这些景致在作者眼中由近致远,表现出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此首词上阕3,4句,下阕1,2句要求对偶。在此首词中起了点晴之笔。读来婉转蕴藉,回味无穷。让读者也赏心悦目。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在仕途不顺,倍受挫折的情况下,随遇而安的思想。

278#
发表于 2018-9-2 15:21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18-9-2 11:26
此词作于作者贬谪黄州时期,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自我写照。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全词描绘了一幅 ...

夏日雨后的农村小景,在苏轼的笔下美仑美奂,常人也能见的风景,却只有懂得欣赏的人才具智慧看得真切和明白呀。
279#
发表于 2018-9-2 15:26 | 只看该作者

这首词的上片,在于描绘乡村美景。我们也仿若置身此情景中。只是对于用词特别讲究,特别准确的苏老,在一幅美丽的图画中,首句有近有远,非常开濶的视野,给人很舒展。第三句鸟儿在空中飞翔,第四句荷花细细飘来的清香,都是非常美好的。有个疑问是在第二句中,他为何说蝉是乱蝉,草是衰草?
280#
发表于 2018-9-2 15:33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8-9-2 15:26
这首词的上片,在于描绘乡村美景。我们也仿若置身此情景中。只是对于用词特别讲究,特别准确的苏老,在一 ...

与朋友们有过小小讨论,他们表示,苏轼写此作,并非完全的陶醉于山水之间。词中断林、明山、隐竹、乱蝉、衰草、池塘六种意象。营造了夏末杂乱衰萎,缺乏生机的意境。表达了了诗人百无聊赖、无可奈何的心情。
这首词作于元丰六年(1083年),时苏轼在黄州。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的农村小景。
上阕写景。开首“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连用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典型意象描写了夏日雨后的景物,给人以密不透风之感。最后以“翻空白鸟”与“照水红蕖”相对,一个诉诸视觉:“时时现”;一个诉诸嗅觉:“细细香”。充满了诗情画意。
下阕写散步。江村小景绘好之后,视角则陡然一转,步入画中:“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通过作者的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最后两句乃点睛之笔,“殷勤”二字是拟人化手法,含有自嘲的辛酸和词人的感慨,“又得浮生一日凉”则又更进一层,超出世表。

281#
发表于 2018-9-2 19:45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8-9-2 15:26
这首词的上片,在于描绘乡村美景。我们也仿若置身此情景中。只是对于用词特别讲究,特别准确的苏老,在一 ...

这里呈现的景象,与作者任徐州知州时所描写的景象迥然不同。那时作者写下的词句是:“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那是一种奔腾奋发、蒸蒸日上的景象。而“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则完全是一种杂乱、衰萎的景象,显得苍白无力,缺乏生机。作者为何会描写出此等景象呢?原来,他在徐州任知州时,政绩卓著,深得民心,所以他当时写的词作,充满着积极奋发的精神。后来,他受到打击,被贬到黄州,充任团练副使,处境十分艰难,才能无从施展,被迫过着隐退生活,所以心情苦闷,精神不振。这就无怪乎他的词章变得这样凄清苍凉了。
282#
发表于 2018-9-2 20:54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18-9-2 19:45
这里呈现的景象,与作者任徐州知州时所描写的景象迥然不同。那时作者写下的词句是:“麻叶层层檾叶光,谁 ...

非常感谢云馨对苏轼不同地区和不同作为的背景进一步剖开,情景心境相呼应,见苏轼真性情。这种真性情通过文字来渲泻,从而得以释放,又让他以新的姿态适应新的环境。
283#
发表于 2018-9-3 04: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實 于 2018-9-3 04:35 编辑


       2108年9月3日

鹧鸪天·佳人

[宋]苏轼

      (本词约作于宋神宗熙宁四年。上片写琵琶歌女的外貌和弹琵琶的美妙效果,下片写琵琶歌女的幽独愁苦情态。该词苏轼运用描写与烘托的笔法,写了一位相思愁苦的琵琶歌女。)



  罗带双垂画不成。殢人娇态最轻盈。
酥胸斜抱天边月,玉手轻弹水面冰

  无限事,许多情。四弦丝竹苦丁宁。
饶君拨尽相思调,待听梧桐叶落声



284#
发表于 2018-9-3 08:19 | 只看该作者
秋實 发表于 2018-9-3 04:31
2108年9月3日

鹧鸪天·佳人

先给秋老师问安,祝新周愉快
285#
发表于 2018-9-3 10:29 | 只看该作者
秋實 发表于 2018-9-3 04:31
2108年9月3日

鹧鸪天·佳人

作者笔下的所谓佳人,并不一定是沉鱼落雁之容貌,如起句所言:“双垂画不成,殢人娇态最轻盈。”除了眉目娟丽,关键是有才华。这词里的美人,虽没看到写眉目娟丽,却胜在神态,“酥胸斜抱天边月,玉手轻弹水面冰。”这两句平仄得当,对仗工整。动静中散发出迷人的气息,让人不免为之痴迷,以致于时间似乎都能静止。前三句是从视角着笔的,后一句是从听觉着笔的,一幅亭亭玉立、窈窕淑静的琵琶歌女,活生生地呈现在人的面前。高超的写作笔法,将那个时代众多坠于红尘俗世中的歌姬,舞女的幽独愁苦情态及相思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4 15:54 , Processed in 0.12923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