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37|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二五○”定律与“顾客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13 1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著名推销员吉拉德在长期工作中发现,每一位顾客的身后,大约都有二百五十名左右的亲朋好友,这些人又会有同样多的关系。他把这一现象命名为“二五○”定律。

  “二五○”定律告诉人们,得罪一个顾客,将有可能失去几十名、数百名甚至更多潜在的顾客,给自己的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相反,如果能善待每一位顾客,顾客就有可能口口相传,主动地为自己的企业做起免费广告,就有可能产生巨大的正效应,极大地延长“顾客链”。亲朋好友的免费广告比起那些精心策划的媒体广告来,往往更有可信度和说服力。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每个人都有一个特定的“人际圈”,在这个特定的“人际圈”里,每个人都是一个相对的“圆心”,对自己周围的人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以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圈”里人的言行。

  “顾客就是上帝”。这是商界的至理名言。顾客永远都是商家的上帝。还有的老板对自己的员工作出明确规定:顾客永远都是对的。对顾客谦让、礼让,最终受益的是商家。精明的、成功的商家都懂得这一道理。对顾客让利,让步,尽可能地让顾客满意,高兴,表面上看是商家吃了亏,但事实上商家却为自己赚取了人气,激活了人脉,为自己做大、做强、做富埋下了伏笔。

  有些员工不明白这样的道理,对顾客的询问爱理不理,对顾客的挑剔表现出极不耐烦的情绪,有的为了图一时之快,甚至对顾客以牙还牙,冷嘲热讽。这样做最终受损失只能是商家自己。

  如果不厚此薄彼,友亲厚友,一视同仁、友善平等地对待每一位顾客,创造了宽松的消费环境,树立了良好的商业形象,就必然会赢得顾客的好评,受到顾客的青睐,扩大自己的顾客群。

  据说,一家在公路边上专为司机朋友提供餐饮服务的饭店,一次进来了两位司机,他们执意要喝酒解困,但店老板出于对司机安全的考虑,耐心好言相劝,最终说服司机放弃了喝酒的要求。从此,那两位司机成了那家饭店的常客,同时,他们还将饭店推荐给了自己认识的许多司机朋友,那家饭店就因为出于真诚,生意一直做得红红火火。

  一次我拿着一张伍拾无的钱去报摊买《杂文选刊》,摊主一看没零钱找,于是爽快地将杂志递给我说:“我这没零钱找你,你先拿去看吧。下次你来时一并给我也不迟。”我冲着她这份信任与爽快,成了她永久的顾客,时不时就要到她的报摊买份杂志或报纸看一看,并成了她的义务宣传员,将她的报摊给几位文友作过推荐。从这个真实的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二五○”定律的重要性。懂得“二五○”定律,自觉地运用好“二五○”定律,定然会为我们的生意营造出和谐、有利的外部环境。
   

  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次小朱、老赵和我三家同时买了房子,我们相约一起去买窗帘。走进一家窗帘店后,我们看好了面料、花色、谈好了价钱和交工的时间,正要交定金时,小朱又问了一句——“时间久了会掉色吗?”没想到一名女店员却很不耐烦地说:“人还有死的时候哩,谁能保证窗帘永远不掉色呢!”停了片刻她又说“窗帘挂上去,天天要日晒,哪有不褪色的呢?”听了女店员这样的回答,小朱立刻火了,眼看一场吵闹就要发生了。在我和老赵的一再劝阻下,小朱才熄了心头的怒火。但是,一桩谈好的买卖却因此而泡了汤。小朱说什么也不在这个店里做窗帘了。他说:“窗帘店多的是,为什么一定要在你的店里做呢?”我们又走向了别的窗帘店。
   

  我想那个窗帘店损失的不仅仅是三千多元钱的生意(这只是直接经济损失),我们三家都对那个窗帘店没有了好感,有了怨气,时不时地会在朋友、同事圈里提起那次不愉快的采购,有意无意地为那家窗帘店作了反面广告。
   

  我们中国人常说和气生财。“和气生财”,以最通俗的语言对“二五○”定律作了注脚,“和气生财”,这是成功商家信奉的真理。
   

  作为一名商家,不仅要学会赚金钱,更要学会赚人气,赚口碑,赚信誉,要编织好自己的人际关系网。有时候后者要比前者重要得多。如果上文中提到的那个女店员懂得“二五○”定律,显然不会那样对待顾客的,显然也不会把到手的生意拱手让人的。
   

  香港船王包玉刚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善于运用好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人际关系是商家必须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生意能否成功,有时候人际关系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做生意必须要结好“关系网”。“关系网”越庞大、越坚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美国著名的教育演讲家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有85%靠人际关系,专业知识只占15%。”这足以说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成功的关键。
   

  有些人做生意赚的是回头客,而有些人搞的是一次性买卖。做一次性买卖,就是在为自己做负面广告,是在自断后路,自找苦吃。
   

  作为商家,应该懂得“二五○”定律,运用好“二五○”定律。

  

[ 本帖最后由 跃农 于 2009-2-13 11:38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09-2-13 16:19 | 只看该作者
道理好像懂,但做起来并不容易
3#
发表于 2009-2-13 17:24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一名商家,不仅要学会赚金钱,更要学会赚人气,赚口碑,赚信誉,要编织好自己的人际关系网。有时候后者要比前者重要得多。如果上文中提到的那个女店员懂得“二五○”定律,显然不会那样对待顾客的,显然也不会把到手的生意拱手让人的。


说得很对,学习问好!
4#
发表于 2009-2-15 11:12 | 只看该作者
     “二五○”定律,不错,有道理,这让我想起了这几天看的电视剧《春草》,这女人做生意很有一手。
5#
发表于 2009-2-16 10:20 | 只看该作者
值得思考的250定律,这个可能从安利、完美的销售模式利得到的启发。他们总是这样善于寻找顾客。
6#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13: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吕永红 于 2009-2-13 17:24 发表
作为一名商家,不仅要学会赚金钱,更要学会赚人气,赚口碑,赚信誉,要编织好自己的人际关系网。有时候后者要比前者重要得多。如果上文中提到的那个女店员懂得“二五○”定律,显然不会那样对待顾客的,显然也不会把 ...
问好,欢迎常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13: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9-2-15 11:12 发表
     “二五○”定律,不错,有道理,这让我想起了这几天看的电视剧《春草》,这女人做生意很有一手。
可惜我没有看过《春草》,有机会一定看看。
感谢若雨关注。
8#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14: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许也 于 2009-2-16 10:20 发表
值得思考的250定律,这个可能从安利、完美的销售模式利得到的启发。他们总是这样善于寻找顾客。
顾客是企业的衣食父母,顾客链的长度决定着企业生命力的长度。
问好许班
9#
 楼主| 发表于 2009-2-18 09:28 | 只看该作者
近几天有事出差,可能与朋友不能及时交流了,说一声
10#
发表于 2009-2-21 11:34 | 只看该作者
加油,问好,新春拔节。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2-22 11: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许也 于 2009-2-21 11:34 发表
加油,问好,新春拔节。

此时正是拔节的好时节
12#
发表于 2009-2-24 21:33 | 只看该作者
连锁反应,良心循环和恶性循环是企业好坏的分水岭!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09: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09-2-24 21:33 发表
连锁反应,良心循环和恶性循环是企业好坏的分水岭!
欢迎常来玩玩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18:19 | 只看该作者
2009新观念
坚决贯彻:

一、一个中心:一切以健康为中心。

二、两个基本点:
        遇事潇洒一点,看世糊涂一点。

三、三个忘记:
        忘记年龄,忘记过去,忘记恩怨。

四、四个拥有:
        无论你有多弱或多强,一定要拥有真正爱你的人,拥有知心朋友,拥有向上的事业,拥有温暖的住所。

五、五个要:  要唱,要跳,要俏,要笑,要苗条。

六、六个不能:
       不能饿了才吃,不能渴了才喝,不能困了才睡,不能累了才歇,不能病了才检查,不能老了再后悔!

将琴若雨的拿来与理念创新的朋友们分享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08:23 | 只看该作者
做一次性买卖,就是在为自己做负面广告,是在自断后路,自找苦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5 10:38 , Processed in 0.05745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