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写得厚重,有底蕴,也有趣味,待细细的品来! |
枕石问天 发表于 2022-10-15 21:24 门前喜鹊叫,财豆又涨了,且看楼梯下,老师留言妙。 |
谢谢老师赏读!问好,祝福秋安! |
说起词祖,首推苏辛。词的变体太多,五花八门,无非是作者为自己的出律找一个合理的借口。 |
欣赏妙文 |
hzyz 发表于 2022-9-29 23:11 甚是,甚是,熟能生巧,勤能补拙。 不过我还是相信有“百分之一的天才”一说,没有这百分之一,百分之九十九的不完美, |
都是熟能生巧而已,:) |
高迎春 发表于 2022-9-4 13:41 谢谢高版,谢谢各位老师的雅赏和鼓励,敬茶! 也谢谢自己,不懈地学习,意外之财,也算是“学有小成”吧,加油! |
草央 发表于 2022-8-30 10:38 祝贺此篇已经计酬公告。 |
本帖最后由 草央 于 2022-8-30 16:59 编辑 高迎春 发表于 2022-8-29 20:08 是的,高老师说的是。 史上称“祖”的,不外几个因素,一是这个领域是“首创”,至少排名靠前,二是在这个领域成绩突出,有重要贡献,三就是“网红”,名气大,要么德高望重,要么其他出名。如果三则兼而有之,就名副其实了。 比如诗祖,人们通常排列有三人:尹吉甫、屈原和荀况。要这样的话,祭拜的神龛还得打造大一点,至少得三室一厅,香火也要旺些,贡品也要有三份,叩头怕也要三三得九了,有点让后世诗人为难了。(,呵呵,窃笑。) 诗祖三人,尹吉甫属于首创的老祖,有名的《诗经》就是出自他手,虽然他只是个编辑,但功不可没,称祖没有问题,不过也不是没有毛病,比如说怕小(后)老婆,造成经典频出,例如“伯奇掇蜂”、“晨霜践履”,连《幼学琼林》都载有他的精彩一笔,这样的“好事”都让后世娃娃知道,好流传吧? 屈原排在第二,显然老先生没有占得发明创造的先机,是德高望重的得分比较重,后人为了正其位,就单列了个“辞赋之祖”,当是实至名归。 荀况位列诗祖第三,着实有点尴尬,其品德、其学问都被后人称道,于是,也将他列入“辞赋之祖”,位次屈原。 (呃,后人咋想不出其他什么“祖”了,好让屈原不挤,荀况居中呢?嘻嘻……) 或者是同样情况,温庭筠这位唐代的著名诗人、词家,他的词有比较多的来描写女子闺情,秾艳精巧,清俊明快,独具风格,为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是花间词的鼻祖,所以被命名为:花间词祖。 常说“文无第一”,正如老师您说的,文学艺术风格的产生,定是历史累积、淘汰和沉淀而形成,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人之力。这里,是我闲暇学习时,“看到”的某些历史场景和片段,未经大脑加工(嗯,嗯,属于脑残的那种),直来直去,无意考据或证明什么,只是觉得历史的这些点点滴滴好玩,但时过境迁,我们无法得到真实的“纪录片”,而愿意和大家分享我眼里的“历史”,虽然是井底之见,但也有那么一孔天地,万一恰恰是您打盹没有见到的呢,哈哈,好自负,笑抽了。 谢谢高老师,您真好,得以交流和指导,敬茶! |
草央 发表于 2022-8-28 23:18 李白是诗仙,故而人们更倾向他是词祖吧? |
高迎春 发表于 2022-8-27 22:32 报告高版主老师,我还没有学到温庭筠大师那里来,我按顺序慢慢学习。 谢谢高老师留玉,还让我在文化创新里复古,呵呵, |
草央 发表于 2022-8-26 22:13 隋唐第一个写词的文人是温庭筠,而且他也写的最多,现存词60余首。 |
高迎春 发表于 2022-8-26 07:19 高版老师说的没错,没有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发酵,是造不出美酒的,比如蔡伦,通过民间劳动者反复尝试和工艺改进,他才总结出造纸法子来,他只不过是代表人物而已。 词祖是不是李白,还是另有其人,官方和坊间都没有明确定论,我也只是通过学习,和大家分享一下“笔记”和自己的思考。谢谢版主老师加精鼓励,祝福秋祺! |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 21:57 , Processed in 0.19500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