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52|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倡读经典】由韩愈左迁路到中国社会信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0-8 11: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20-10-9 10:57 编辑

由韩愈左迁路到中国社会信仰
文/草舍煮字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唐元和十四年正月,唐宪宗命将佛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要求全体官民敬香礼拜。年过半百的刑部侍郎韩愈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谏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有害无益。唐宪宗几乎怒斩韩愈,经臣僚说情,贬(左迁)他为潮州刺史,即日上路。潮州距离长安路遥千里,韩愈孤身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妻儿还没有跟上来(他的小女死于路途),只有侄孙子赶到。于是他满怀委屈、愤慨、悲伤写下这首诗。
  
  那么,《谏迎佛骨表》里有什么敏感词呢?文中说佛法后汉才来到中国,此前上古的皇帝都高寿,此后信佛的皇帝都短命。陛下让全民供奉不仅劳民伤财而且贻笑大方,因为佛是夷狄之人,来自不开化地区,与我国的语言服饰、礼仪文化、社会风习和政治制度等等都格格不入。文章最后一段更是言辞激烈,“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并且他以身明誓,“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
  
  万幸,千百年来佛教虽然在中国朝野多有信奉的高潮,但是朝廷也只是利用了其稳定社会的功能,而百姓多是功利性信仰,少数士大夫用于修心养性,王朝始终没有走上使之成为国教(左右朝廷政治的宗教)的路,反而发生过四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大致原因是佛教势力过于兴盛,与朝廷争夺劳动力和兵员,争夺土地和财富,甚至争夺民心。有了失去朝廷掌控的人、财、物,得民心者得天下,一旦组织起来什么大事干不成?而且佛寺还会成为窝藏反朝廷者的法外之地。
  
  再看其他教派,道教主张与世无争,隐居修仙,又没有多少人能忍受饥寒修炼之苦,追求那虚无缥缈的仙,不在朝廷的禁止之列。一些皇帝追求长生不老,也没必要让全民都成了神仙。即使这样也为开明的人士所不屑,比如晚唐的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儒教就不用说了,两千年的封建王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儒家是极力主张“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的。
  
  并不是只有宗教才可以信仰,中国人不信仰宗教,但不是没有信仰。夏、商两代信奉鬼神,缘自远古人类由于自身力量的薄弱,而对大自然的力量的无比敬畏,只好把命运寄托于鬼神。周代文王、武王总结殷商亡国的教训,扭转了这一精神寄托,提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意思是上天的见闻,来自于我们老百姓的视听。这是一种朴素的民本主义。后来周公在此信念基础上建立了礼制社会,使得周朝的国祚延续将近八百年。自周代以后,我们供奉的都是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为民族、家族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共同英雄,和家族祖先,天地君亲师,而不是怪力乱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我们通过拜祭仪式,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从中取得精神力量,从而效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创造业绩,以光宗耀祖,将来进入他们的行列,被后世供奉。这是弘大的光耀万世,泽被子孙的功业。
  
  与东方本土的信仰有所不同,非汉文化影响区域的神有着无尽的力量,创造了人类和世间的一切。而人无法成为神(人神相交可成为半神),人只有臣服于神才能获准去征服异教,在神的庇佑下战胜他们,夺取想要的一切。人把自己的神捧得越至高无上、权力万能,自己征伐世界就越是正统、正义的。在西方漫长的令人窒息的中世纪,政教合一,宗教甚至凌驾于政治之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那些宗教是排他的,毫无妥协的,由此引起的宗教性质或者名义的战争至今仍在继续。而在古代中国,儒释道等各宗教、教派、学说可以并存,“百家争鸣”,甚至相互融合。
  
  回到唐朝,唐宪宗活了四十三岁,史书上记载的是暴毙身亡,但对死因讳莫如深。可以肯定,他不是被韩愈诅咒死的,只是奇怪佛没有保佑他。他算是个中兴皇帝,但先明后暗,唐朝也就由盛转衰了。韩愈活到五十七岁,潮州风雪路八千没有压垮他,后来还朝官至吏部侍郎。更为显赫的功绩是,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才子路漫漫,忠臣屡危难。韩愈一道《谏迎佛骨表》和“肯将衰朽惜残年”的拼命精神,成为维护民族信仰的英雄。他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后世敬仰和颂扬。



评分

8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0-10-8 13:13 | 只看该作者
沙发么?长假余额不足,煮字倡读中,感谢
3#
发表于 2020-10-8 13:14 | 只看该作者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忠而获罪,非罪远谪,郁愤感伤。
简介背景之后转入正题。
以韩愈《谏迎佛骨表》一文为引子,探讨唐的儒佛矛盾、国人的信仰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
内容比较烧脑  路+文,妥妥的

点评

呵呵,月牙觉得烧啊?草哥一铺陈开来,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干脆不接,我就直接上豆了……  发表于 2020-10-8 14:17
4#
 楼主| 发表于 2020-10-8 13:25 | 只看该作者
月牙 发表于 2020-10-8 13:14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忠而获罪,非罪远谪,郁愤感伤。
简介背景之后转入正题。
以韩愈 ...

是在脑子里烧了几天了,再不写出来假期就透支了。
写不出感人至深的文字,仍旧掉掉书袋……似乎袋中也有羞涩了。
5#
发表于 2020-10-8 13:28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0-10-8 13:25
是在脑子里烧了几天了,再不写出来假期就透支了。
写不出感人至深的文字,仍旧掉掉书袋……似乎袋中也有 ...

哈哈哈,书话和书袋,绝配~
不羞涩,妥妥的
6#
发表于 2020-10-8 14: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牛老伍 于 2020-10-8 14:34 编辑

草舍兄博学多才,从宗教到政治、从佛教到道教,网撒的开,充分表现了兄台的肚子东坡!
7#
发表于 2020-10-8 14:24 | 只看该作者
牛老伍 发表于 2020-10-8 14:14
草舍兄博学多才,从宗教到政治、从佛教到道教,网撒的开,充分表现了兄台的肚子想东坡!

嘿嘿~~看头像,一个直接东坡,一个神似鲁迅,隔空对话。。。。
8#
 楼主| 发表于 2020-10-8 14:28 | 只看该作者
牛老伍 发表于 2020-10-8 14:14
草舍兄博学多才,从宗教到政治、从佛教到道教,网撒的开,充分表现了兄台的肚子想东坡!

哈哈,牛哥笑我卖弄。笑得我巴适。
节后开始忙碌,牛哥注意冷暖变化。

点评

牛兄实在话,我附和一个!  发表于 2020-10-8 15:09
两位兄长,我佩服~  发表于 2020-10-8 15:08
呵呵,不敢笑兄台,论学问,我第一个佩服的就是你,真的。  发表于 2020-10-8 14:32
9#
发表于 2020-10-8 14:35 | 只看该作者
韩愈《谏迎佛骨表》写的实在犀利,唐宪宗怎么都是个有文化人哪能不懂,因为懂所以大发雷霆,欲杀未果,贬谪就在所难免。也是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引出的全篇议论题目。作者展开韩愈迎佛骨内容,进行实体化的议论抨击,还原中国文化元素与佛系元素的差别,本身信仰与外族信仰本质区别,文字具体通俗易懂,欣赏!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10-8 14:52 | 只看该作者
喻芷楚 发表于 2020-10-8 14:35
韩愈《谏迎佛骨表》写的实在犀利,唐宪宗怎么都是个有文化人哪能不懂,因为懂所以大发雷霆,欲杀未果,贬谪 ...

是的,唐宪宗登基后一度雄才大略,为中唐的复兴颇有作为,很有太宗、玄宗的遗风,也是乘先祖精神之力。后期求神拜佛,是遭受外戚和藩镇打击,内外交困,倍感力所不逮的结果。祖先基业已伤筋骨,外来的和尚只念念经就能力挽狂澜?殊不知彼时佛教在它的家乡早已衰落,流落到东土寻找寄主吧。
11#
发表于 2020-10-8 15:08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0-10-8 14:52
是的,唐宪宗登基后一度雄才大略,为中唐的复兴颇有作为,很有太宗、玄宗的遗风,也是乘先祖精神之力。后 ...

是这样,人到无奈时,只在下下策上用心,其实不足为取。
12#
发表于 2020-10-8 15:19 | 只看该作者
说宗教,谈政治、从佛教到道教,草舍老师真正是博古通今,此篇内容丰厚,写得扎实,比较烧脑,只能慢慢品读学习了。问候!
13#
 楼主| 发表于 2020-10-8 16:16 | 只看该作者
喻芷楚 发表于 2020-10-8 15:08
是这样,人到无奈时,只在下下策上用心,其实不足为取。

无法为古人担忧,只能理解其处境吧。
14#
 楼主| 发表于 2020-10-8 16:17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20-10-8 15:19
说宗教,谈政治、从佛教到道教,草舍老师真正是博古通今,此篇内容丰厚,写得扎实,比较烧脑,只能慢慢品读 ...

泛泛而谈,知道有那么一段故事而已。
问好云姐!
15#
发表于 2020-10-8 16:26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0-10-8 16:16
无法为古人担忧,只能理解其处境吧。

学习借鉴,少走弯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6 21:54 , Processed in 0.086399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