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515|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倡读经典】《人生海海》之我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7-20 0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20-7-21 12:17 编辑

《人生海海》之我见
文/草舍煮字


  得知书话版第四期畅读主题为“海”之后,我在网上寻到了小说《人生海海》(下文简称“小说”),题目居然有两个“海”字,二十三万字,作者麦家。让我决定买下的原因,还有名家作品,六位名人盛赞和倾力推荐。当时我恰好荣获了一张读书卡的奖励,于是网购之。读不到一半,发现我不喜欢这一款,原因容后再说。这种不喜欢,甚至冲淡了我对于结局的好奇心。我承认我的挑剔,但是花了钱买的,虽然钱总是不待见我,但我还是很尊重自己的钱。不喜欢还是要把它读完,“书非买而不读”。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那天无意中发现雀兄的倡读题目,似乎也选了《人生海海》,我没有点开看,免受先入为主干扰,容后再评。

  小说中,第一人称人物“我”的前妻说,“人生海海”是闽南话,“海海”的意思是无常、难测,艰辛多舛,像海一样,不知何时就风急浪高水深了。这是小说的解题。

  小说主线讲述的是一个南方农村少年,为了给被日本飞机炸死的父亲报仇,毅然从军。后来成长为国民党军上校,做过国民党特工和军医,随军起义后又做过解放军和抗美援朝志愿军的军医,无论在哪个阶段,他都做到了一个佼佼者。然而,文·革时他遭到惨痛迫害,最终被逼疯。而此前离他而去的女友,此时摒弃前嫌回来与他成婚,照顾他的晚年生活。小说表现了“上校”的聪慧、果敢、坚毅,充满传奇的一生。故事说得简略,我不习惯剧透。

  手法上,小说采用第一人称,间接表述的形式,也就是关于上校的传奇人生,都是由“我”这个十几岁的少年,偷听爷爷、保长和上校等人讲话,再转述成文的。这就出现几个生硬的地方,而它们其实是为了掩盖更加“生硬”。
  
  一,上校的人生很长,他的主要、关键经历,了解他的那些人都没有专门对“我”讲,因为“我”只是个小屁孩。于是作者就要刻意安排“我”几乎每次都要偷听到,包括那些传出去会掉脑袋的话。文中有太多的“听壁脚”。
  
  二,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情节,作者让“我”没有听到,或者讲述者也语焉不详,这样就可以避免读者质疑,或者给读者留白。比如,上校刚走出农村时,在战区医院里帮忙。通过看医生做手术和拿那些濒于死亡、无人顾及的伤兵练手,他无师自通,很快就成为一个手到病除,先后被国共两方高级将领指名要他看病的高级军医。那么,没有系统学习解剖学,如何知道神经和血管脉络,怎么知道哪里可以下刀,哪里如何缝合。即使救人一命成了残疾,也算不得神医吧。如此神奇,由于利用了偷听和转述,作者在这方面可以不多用笔墨,模糊处理。还有,为什么在小说前半,爷爷一直对上校持反对态度,用尽心机贬低他,虽然心里是佩服他的。这是留白。
  
  三,“我”是一个被上过私塾,深谙生活哲理的爷爷调教出来的少年,因此在讲述中,作者可以用朴实、单纯、直观的思维来判断、解读一个复杂、屈辱、惨痛的人生。小说当中有大量情节涉及淫色,作者于是可以通过一个不谙情事少年的理解和表述,使之隐讳和净化,而读者也能意会其真实意思。这就避免了过于涉黄。

  情节上,正是我不喜欢的。小说大量的篇幅津津乐道于上校的性器。它的重要性不仅决定他的英雄地位,甚至事关他的荣辱和生命。其核心是,在日伪时期他是凭着它在敌占区的青楼搜集情报的,后来又得到了日军高官的遗孀、高级女汉奸和国民党高级女特工的青睐。当然,作者给它挂上了为了国家、民族的标签,就差点明它是一件杀人武器了。这段经历,给上校的身体和心理打下了不可磨灭的耻辱印记,也是他和与他亲近的人悲惨命运的根源……这小说写得,简直太小说了!

  其他神奇的地方。上校回乡探母,某夜在保长的姘头那里被保长捉了奸。为了补偿保长,他出钱资助保长在上海嫖娼、赌博两年,除了享受什么都不要保长做。这是为什么?后来抗战胜利,他被当做汉奸打入死牢,保长协助国民党女特工把他解救出来。嗯,这是无巧不成书,或者善有善报。

  我在想,可不可以躲开上校的裤裆去演绎他的传奇人生呢?答案是可以的。但是作者可能认为,遍观文学市场,能够吸引眼球的卖点已经被别人写尽了,连女人色诱都没有新意了。写男人色诱,舍我其谁?

  当然,作者麦家曾经荣获中、英、美多项文学奖,很有几部已经拍成了影视剧,仅就这本小说来看,艺术水平也不是浪得虚名的。前两天读到一个文友说,小说叙述要解决的问题,要不要追问?要不要判断?要不要说透?麦家这本很好地处理了这些问题。我比较欣赏上校的妻子追求他,和二人的情感纠葛那一段,那是他们幸福和相对平顺的日子。倒不是我见不得苦难,而是觉得能力过强的人,不如凡人显得真实。

  我有点好奇,这本书的敏感情节如何通过影视剧的画面表现?沿用听壁脚的套路,太老套啦。可是不拍影视剧怎么娱乐财神爷呢?作者的名头并不影响我对这本书的好恶,哪怕它广告打的莫言、苏童盛赞,董卿、王家卫、高晓松、杨洋倾情推荐(人情推荐亦未可知)。不过,我的不喜欢,客观上也是做广告了,虽然我籍籍无名。或许有人哂笑,太狂了,你有什么资格妄谈名家的著作?呵呵,这么说吧,我的肚子不制冷,但我依然有资格评价冰箱。当然,对这本书的看法不会影响我读他下一本。

  回到小说,它体现的主题“人生海海”,恰如罗曼·罗兰说的,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在小说结局中,“我”的前妻如是说,用以激励人生海海者,活下去才是英雄。我希望这能稀释有人对这个故事的不喜欢吧。








评分

8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0-7-20 06:39 | 只看该作者
你和安雀的不同,你注重的是小说的分析,安雀是生活感受。你的读的令我莞尔,在欣赏的角度上真的很像,读完马上加了分。读到下面还发现一条一个外侵者的植入广告,马上删了。

点评

干得漂亮!  发表于 2020-7-20 13:09
3#
 楼主| 发表于 2020-7-20 08:32 | 只看该作者
喻芷楚 发表于 2020-7-20 06:39
你和安雀的不同,你注重的是小说的分析,安雀是生活感受。你的读的令我莞尔,在欣赏的角度上真的很像,读完 ...

谢谢喻版 。
主要情节没有打动我,读得敷衍,评得勉强。于是把勉强写出来,也算是一种声音吧。
4#
发表于 2020-7-20 09: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喻芷楚 于 2020-7-20 15:16 编辑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0-7-20 08:32
谢谢喻版 。
主要情节没有打动我,读得敷衍,评得勉强。于是把勉强写出来,也算是一种声音吧。

就我个人觉得这个角度符合我个人欣赏的角度,就勉强的问题我未出名你未成名,真知灼见鉴于大人物说词,我们就不理他,你的声音强有力,至少我这么认为!
5#
发表于 2020-7-20 09:12 | 只看该作者
笔触轻松幽默,点面结合。从主题入手大致解说主题,再分析人物,阐述作者写作角度,写出自己的观点,夹叙夹议,是文章评论的正规手法,欣赏!
6#
 楼主| 发表于 2020-7-20 09:13 | 只看该作者
喻芷楚 发表于 2020-7-20 09:04
就我个人觉得这个角度符合我个人欣赏的角度,就勉强的问题我未出名你为成名,真知灼见鉴于大人物说词 ...

小人物声音低,但是可以有意见。
之前读了一篇可能是名声刚刚起步的作家的小说,写了一篇意见。后来不想打击他,就没发。
7#
发表于 2020-7-20 09:13 | 只看该作者
笔触轻松幽默,点面结合。从主题入手大致解说主题,再分析人物,阐述作者写作角度,写出自己的观点,夹叙夹议,是文章评论的正规手法,欣赏!
8#
 楼主| 发表于 2020-7-20 09:13 | 只看该作者
喻芷楚 发表于 2020-7-20 09:04
就我个人觉得这个角度符合我个人欣赏的角度,就勉强的问题我未出名你为成名,真知灼见鉴于大人物说词 ...

小人物声音低,但是可以有意见。
之前读了一篇可能是名声刚刚起步的作家的小说,写了一篇意见。后来不想打击他,就没发。
9#
 楼主| 发表于 2020-7-20 09:16 | 只看该作者
喻芷楚 发表于 2020-7-20 09:13
笔触轻松幽默,点面结合。从主题入手大致解说主题,再分析人物,阐述作者写作角度,写出自己的观点,夹叙夹 ...

正规评论手法无非说梗概、看主题、看写法、看故事,这个套路其实不难。真心佩服能够另辟蹊径的。
10#
发表于 2020-7-20 09:21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0-7-20 09:13
小人物声音低,但是可以有意见。
之前读了一篇可能是名声刚刚起步的作家的小说,写了一篇意见。后来不想 ...

是这个理,你不发出来也足见你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品性,是个真男子。

点评

哈哈,谢谢,谢谢!  发表于 2020-7-20 10:45
哈哈,谢谢,谢谢!  发表于 2020-7-20 10:45
11#
发表于 2020-7-20 09:26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0-7-20 09:16
正规评论手法无非说梗概、看主题、看写法、看故事,这个套路其实不难。真心佩服能够另辟蹊径的。

正规的文本要求框框。你下次就尝试改动一下,我我也尝试另辟蹊径,力求多元化。
12#
发表于 2020-7-20 09:27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版不愧是写小说的,这文跟鴳雀的就不是一个路子。可能写小说的着重细节跟情节安排,而如我这看热闹的人则是读着切合实际,套路能让人信服就可。真是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见解。
13#
发表于 2020-7-20 09:42 | 只看该作者
与煮版一样感觉,《人生海海》不好看,城城也说了拍成影视剧比作品好看。我看了二十万字看不下去,都不知道上校前女友与他成婚。我是拉海海大旗裹自己海海的私活。小说好看不好看,我是以代入感为试纸,能代入便能身临其境,过一把他人日子,好比过把瘾,好看,反之不好看。人生海海,无法代入,脱头落胚。我也在帖子里说了,不喜欢麦家语言。
14#
发表于 2020-7-20 09:49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0-7-20 09:27
草舍版不愧是写小说的,这文跟鴳雀的就不是一个路子。可能写小说的着重细节跟情节安排,而如我这看热闹的人 ...

是这样,小草,写小说的首先是专业化,看到的是小说人物,自然入小说内容里去。所以写散文和小说区别的地方。
15#
发表于 2020-7-20 10:01 | 只看该作者
初读煮字的这篇。感谢支持倡读活动

曾经翻过《人生海海》,这几天在精读,还剩三分之一。
你文中说的广告,我看封面、封底、腰封,都未见啊,难道你读的不是北京十月出的?
一个写作者,对于书的宣传,几乎没有自主权。

至于你文中写到的“津津乐道”,我没有读完,不好发表意见。就我读的这些而言,实话实说,没有感觉到。
我想说,麦家的文字,一般能看到的,我几乎都读过:他是一个严肃的作家。

等读完再来说吧。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8 22:20 , Processed in 0.075051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