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422|回复: 7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相知集》背后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27 0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在出版前的话

  接到出版社给我信息,说《相知集》书号与CIP数据正式批了下来。下一步,就是请作者对稿件做最后的校正,然后送往印刷厂印刷。
  
  窗外飘着端午雨。坐在办公室,望向窗外斜飞的雨丝,视线中,我仿佛看见了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独身从家乡秭归来到汨罗江畔纵身一跃,江水便疼痛起来……
  
  现代草原诗人敕勒川给屈原写诗这样说:“走在最前面的人,是最孤独的人。”我不知道,我与廖锦合著的这本《相知集》是不是也如敕勒川诗中所说的那个走在最前面最孤独的人。
  
  激情燃烧过的岁月,人生,如一首老歌,有的,是金曲,万年珍藏;有的,是流行音乐,风靡一时,便销声匿迹,但也给那个时代出生的人,留下了或多或少青春记忆。
  
  回想2011年6至12月,刚加入好心情诗歌编辑部半年时间,我似乎成了里面最红的人物。每天打开电脑,都会收到文友发给我无以计数的留言、短消息,电子邮件。内容都是感谢我给他们审核稿件,感动我对作品的认真态度,对作者的友善与尊重,希望我能继续关注他的作品并给予中肯建议。有文友说,他发了一首诗歌,希望我去审核;有文友说,要拜我为师,跟我交朋友,索要我的QQ号;有文友说,他之前发表的诗歌,是别的编辑审核的,现在想修改,希望我去操作;还有让我哭笑不得的文友,他们发表的散文、杂文、小说,也发来信息,要我审核,或帮修改。我耐心解释,说我只负责现代诗歌的审核与操作,其他作品没有权限,请联系对应编辑。信息回过去后,他们并不理会,仍不断给我信息,有的文友还哀求了起来。
  
  畅游文学网络六年,一向低调的我,就这样打破了生活的宁静。如一泉山溪,涌进大江,波涛翻滚,很难适应。这让我想起了八十年代末红遍全国的甜歌皇后李玲玉,一张专辑一天销量高达八百万。因为歌迷朋友的追捧,她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失去了像普通百姓一样自由的生活。
  
  网络编辑,都是义务劳动,没有半分酬金,还必须要遵守网站的规章制度。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编辑,草率对待作者作品,不是我做人的风格。
  
  这时,我想到了辞职。辞职前,我生出了一个大胆又单纯的想法,出一本自己的诗集,献给大家,感谢各位诗友对我这段时间的支持与厚爱。
  
  廖锦是好心情文学网站的一名诗友,我的忠诚粉丝,也是捧红我的重要宣传人。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信息告诉他,想和他合著一本诗集,以示纪念我们在网络里的青春友谊。他想都没有想,就答应了。
  
  中国人说多事之秋,2011年九月到年尾,在我身上演绎的活灵活现。当时,我所在的公司老总极力反对我搞文学。因自己没有电脑,审稿,整理稿件,都是靠下班和早上上班前在办公室偷偷摸摸操作。同事举报后,老总找我谈话,闹的很不愉快。九月底,我辞职走人了。
  
  八月中秋,我遇见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米子。家乡论坛广东站老乡中秋聚会,我们相识在东莞莲花山,彼此心有灵犀,相爱了。
  
  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注定以悲剧收场。和米子相爱不到半个月,我就辞职没有了工作。又因为我们不在同一座城市生活(她在深圳,我在广州),异地恋爱,总有太有的阻碍。
  
  当我正准备思考下一步该何去何从时,大祸如晴天霹雳从天而降。我小姨的老公在花都郊区饮酒驾车现场死亡。在广州,小姨的亲人除了还在读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外,剩下的,就只有我这个仅小她五岁的侄子和她的大姐。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我不得不放下寻找工作的念头,赶到小姨住处陪伴她。突然飞来的横祸,给小姨的精神受到了强烈刺激。本是性格温和的她,那段时间,情绪反常,一秒不停地骂她的儿子,找刺儿跟我吵嘴。正处于热恋中的我,加上失业,出版社那边拼命催稿,诗歌主编催我审稿,还要面对眼前小姨的烦躁情绪,我也快要精神崩溃。米子知道我的情况后,不断电话和信息安慰我。十月下旬,中国网络诗歌主编(现任风起中文网主编)给我电话,要我月底到浙江金华参加2011年度网络诗歌年会。我向她讲明现在我的窘态,委婉拒绝。她却在第二天往我的银行账号上打了五百元钱,说是给我的来回路费。无奈,我不得不惟命是从。
  
  去往金华的火车上,我接到了父亲找我麻烦的电话,无论我怎么解释,他都听不进去,威胁我说,若不给他把事情解释清楚,就去烧我外婆的房子。我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挂了他的电话。
  
  从金华回广州后,原打算是去深圳米子那里陪她几天的,没想到第二天,我就病了,高烧40多度。为了节约钱,我没有去医院打针,在药店随便买了点儿感冒退烧药。感冒好后,我去了深圳米子那儿,和她仅待了一天,就回了广州。和米子恋爱期间,最让我惭愧的,是她给了我许多无微不至的爱,而我,除了送她一本有刊载我文章的散文集和一封亲笔书写的情书及一首情诗外,什么也没给她留下纪念。
  
  从深圳回来后,我又大病了一次。病好后,我拼命找工作,可总不尽人意。一直到十一月末,都没有找到适合我的工作。身上的钱不多,住在小姨处,又特委屈,和米子交流,一提起结婚的事,她就说她的母亲对我的最低标准是要在县城有一套房子,才同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我。面对眼前的繁杂事,我烦躁不安,开始有了些小争吵。出版社那边,自从廖锦汇了六千元订金后,就一直没动静了,电话、信息询问,要么就是不接不回,要么就是找种种理由说延迟一段时间。
  
  两个月没工作,面对感情与家庭压力,我此时的思想极度悲观。面对现实,我辞掉了两家网站的编辑职务。正在这时,网络诗歌主编在四川泸州用电话帮我在广州联系了一家企业。
  
  十二月一日,失业两个月的我又开始上班了,在圆通速递广州一家代理公司做人事。刚进去,一切都陌生,负责人事的经理心胸狭窄,正赶上年尾货物积压,上午我在办公室,从中午一点开始,到晚上十二点甚至凌晨一点,他要我们人事部同操作员一起在仓库分拣扫描打包搬运。货物多,员工少,出仓急,根本就没时间思考工作以外的事情。下班后,已经很晚,整个身子又累又酸,心里积郁了愤懑,倒床就想睡。米子给我信息,我总是不能准时回复,给我电话,也经常因为听不见未接听,我给她的电话也越来越少,感情岌岌可危。终于,十二月十八日晚八点左右,米子打来了电话,提出分手。无论我怎么哀求,她都铁了心。既然给不了她幸福,又是真心爱她的,那么,就放手让她去寻找能给她真正幸福的人去。
  
  失恋后,我的大脑一片混乱。走在熙攘的大街上,灯火通明,晃动的我头晕目眩。走进一家理发店,叫理发师给我理个光头。理发师看了看我的外形,问我是做什么工作的。我说做企业内部员工培训。他拒绝了我的请求,说光头有损我个人形象,也有损公司形象,给我剪了个短碎。
  
  诗友在我QQ空间看见我发表的个人说说后,纷纷打电话,发信息给我安慰。尤其廖锦,在我失恋的那段日子,天天晚上都要打一个多小时的电话陪我聊天。诗友寒沉遥雨天寒地冻地提着一瓶酒跑到松花江上边哭边喝边为我写诗。诗歌发表出来后,诗友都吓呆了,以为我怎么了,从全国各地纷纷打来电话询问,并给我写了不少诗歌。我整理了一下,共有诗友写给我的诗歌五十多首。低沉的日子,在这一群跟我没有任何血缘但胜似血缘的友情里,我顺利地走了出来。
  
  出版社那边仍没有消息。出版诗集一事,因为我的情况特殊,自始至终,都是廖锦一人负责。单纯不谙世事的他,最终,被对方骗了。当我打电话给对方负责人询问情况时,他态度恶劣地说我们一点儿都不理解人,然后挂了电话。眼看就要过年,诗集出版不了,订金不退,这时的廖锦,陷进了泥潭。全家人对他的态度冰冷。整个春节,他的心过得比北方的冬天还要寒。而我,为了出版诗集,丢了工作,丢了爱情,丢了亲情,差点儿连命也丢了。最后,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2011年年底,我在随笔《病中杂记》中写过这么一段话,很清晰地诠释了当时的心境与处境:诗集出版还在继续,最终的结果怎样,我心里没底。甚至我还在怀疑,当诗集出版后,我不知道自己还是否活在这个人间。就是活着,我还认识这本书是我们的《相知集》吗?还记得廖锦是曾经跟我一起受罪受苦的兄弟吗?
  
  和米子恋爱期间,她非常支持我搞文学创作。得知我要跟廖锦合集出版《相知集》,说要赞助我两千元,等诗集出版后,还要大力帮我们宣传、销售,感动的我热泪盈眶。分手一个月后,2012年1月17日,她给了我最后一则短信息,说她现在坐在回老家的汽车上,祝福我以后的人生辉煌。末了,还不忘问我们的诗集出版的怎么样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了联系,Q也被她拉进了黑名单。
  
  2012年3月,我所在的快递公司人事经理因大家都不喜欢他,被迫辞职,接下来人事部的负责人就由我担任。担任负责人后,自主权多了许多。于是,我用QQ方式联系到了出版社的那位负责人。这次,我语气坚定,思路清晰,用法律捍卫了尊严。他看了我的话,发现我同廖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说话大气,懂法律,有理有据。这时,他有点害怕了,语气非常柔和地向我道歉,答应一个月内将订金打入廖锦的银行账号上。
  
  四月七日,离我跟那位负责人谈判即将一个月,廖锦给我电话,惊讶地说,太阳从西方出来了,出版社将六千元订金打进了他的银行账号,还多汇了两百元。我问是真的吗?他说骗你干什么。不信,我电脑截图给你。看过他的截图后,我信了。
  
  2012年年初,我父亲离世,无论是精神,还是经济,都给我带来了负面影响。廖锦的情况也很不好,《相知集》就这样沉淀了下来。

  十二月某个星期五上午,我意外接到了从四川成都打来的一个陌生电话。接通后,对方说她是成都现当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看见我在各大文学网站发表了不少文学作品,问我是否有意愿出版一本自己的文集,他们可以帮做代理。想着未成功出版的《相知集》,,我的心就波澜起伏,一口回绝了她。
  
  某个深夜,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跟睡在我对面的兄弟聊起了天,当聊到我的诗集与感情时,他赞成我把诗集出版出来。我说经济匮乏,他爽快地说借我一万元,等诗集销售出去后再还给他。我问他,你这么相信我?他说,做同事、兄弟这么久了,我了解你的为人。若不了解、不信任你,我们就不会住在一起这么久。
  
  沉淀两年的《相知集》就这样被我再次提起。消息告诉廖锦后,他的反应很平淡,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而我,是铁了心要把它出版出来的,因为这本诗集,我付出的太多,失去的更多,想起它,我的心就不平衡。
  
  没过多久,成都那边的人又给我打来电话。电话里,她声音亲切、真诚,我询问了关于出版的一些事项,她的回答基本都属实。于是,我告诉她,我有一本诗集想出版,但今年不行,等过完春节再说。
  
  新春过后,我将稿件大幅做了修改,发到了她的邮箱。他们的编辑非常认真、负责,收到稿件后,马上校对。校对完毕,又全部打印出来快递给我,让我校对。在校对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繁琐不如意的事情,稿件几次更换,编辑都没有怨言,让我感动的不知所以。封面设计,他们也发挥了不少创意,设计出了六七个图案。我看后,总感觉不满意,突出不了诗集名的涵义。最后,我找到了我之前上班的一家公司做平面设计的同事严国文帮我设计,同时还找到了诗友清荷诗语。很快,清荷诗语就设计出了一个让我满意的图案。图是一朵蓝莲花同一个女子手握毛笔望月。她是这样解释图案意义的:我跟廖锦都是80后两个未结婚,连女朋友都没有的阳光大男孩,蓝色代表蓝颜知己,莲花代表一颗高雅冰洁的诗心,手握毛笔望月的女子,喻为坐在西窗边添香的红颜。结合起来,就是说我同廖锦两个阳光大男孩,在文学网络里因为诗歌相识相知,成为了一对蓝颜,希望我们的心永远如莲花高雅冰洁,在诗歌的王国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红颜。后来,我把这幅图画又发给了另一位诗友静默的百合。她看后,建议我把深蓝色调淡一些,把握笔的女子改成弹琴的女子。因为,相知既知音,知音在古代有一首著名的曲子叫高山流水,一位女子在月光下弹琴,更能诗意地体现出相知的韵味。想想,也很有道理。我便叫静默的百合帮我再修改一下。在修改的过程中,她花了好几个夜晚,终于成功修改过来。清荷诗语同静默的百合两位诗友,我们从未谋面,交流也甚少,当接到请求后,放下手头正在忙碌的工作,帮我设计,实在让我过意不去。
  
  迟了两年的《相知集》终于要出版面对广大诗友了。坐在灯光下,闪烁在我脑海的,全部是两年来发生在身边的点点滴滴。激情的岁月已过,往事不堪回首,想着当年的那些人那些事,都成了过往云烟。长长一声叹息,泪流纵横。
  
  《花城》杂志编辑钟洁玲在《三见王小波》的文章里说过这么一段话:时隔多年,我还记得艾晓明向我描述的未来情景:100年后,一位中文系的新生,在图书馆书架林立的长廊里逡巡,他说:我要找一本书,作者叫王小波。当我把这段文字发给廖锦后,他戏谑地回给我:100年后,一位中文系的新生,在图书馆书架林立的长廊里逡巡,他说:我要找一本诗集,诗集名叫《相知集》,作者是高骏森跟廖锦。我笑了,笑的很心酸。

  感谢两年来,所有关心,支持、理解、包容、尊重、喜欢我的朋友与读者,是你们的力量才让我有勇气在逆境中坚守着清贫的梦,走到今天;感谢打击,反对,诅咒我的朋友,是你们的不断鞭策才让我更加坚定信心面对重重困难,越挫越勇,走到今天;我还要感谢我的前女友米子,曾经给了我三个月零九天美好的爱情,给了我文学梦的大力支持,听朋友说你已结婚生子,生活的很幸福,我为你当初的正确选择感到高兴。这本《相知集》有很多爱情诗歌都是写给你的,出于尊重,只有一首我没有更换昵称外,剩下的,全部更换了,那些写给末末的情诗,其实就是写给你的,希望收到这本诗集后,能对我减少一些怨恨,我就很开心了。我还要重点感谢一个人,曾经和我在圆通速递一个部门工作的同事尹春绮,给予我出书经济上的大力支持与帮助,若没有你的支持,我的梦仍在空中漂浮,真诚地谢谢你!我还要感谢的,就是四川成都现当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杨亚梅小姐及全体编辑,是你们真诚、辛勤地付出,才让这本诗集在最短的时间面世。感谢你们!
  
  最后,我要感谢的,就是所有得到这本《相知集》认识或不认识我的朋友,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与批评,未来人生路上,祝你们锦绣繁荣!

                高骏森  
            2013年6月于广州

  

[ 本帖最后由 高骏森 于 2013-6-27 01:07 编辑 ]
2#
发表于 2013-6-27 01:55 | 只看该作者
热烈祝贺高骏森、廖金诗歌集《相知集》出版!

这本诗集出版之曲折,看了令人唏嘘心酸。
3#
发表于 2013-6-27 07:29 | 只看该作者
看到了您的辛苦坚定执着,祝愿您作品出版以及之后顺利,顺心!拜读,问好!
4#
发表于 2013-6-27 08:24 | 只看该作者
文字充满了感念、感激、感动的元素。祝贺出书。问好!
5#
发表于 2013-6-27 10:06 | 只看该作者
首先从弟弟的诗歌说起.从弟弟的诗歌中,能够看到诗人选择诗歌并坚守一种诗歌精神。这些坚守不仅需要敏锐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更需要一种超脱和勇气。虽然那可能是出于精神上的需要,源于发自内心的喜欢和崇尚,但现实的生存压力,很容易让人轻易地放弃,诗歌在现实利益面前,是很脆弱的。在这个被很多人称之为“诗歌已经死了”的时代,弟弟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诗歌信仰。这种坚守本身,不仅诠释了内心自我的那种纯粹,对接了生命个体独立在世间的那份拥有自我的权利,更是诗人的一种传承与开创的责任。
祝贺弟弟!
6#
发表于 2013-6-27 10:12 | 只看该作者
生命中该或者不该发生的种种经历,是磨砺,是成长,是坚强,是绽放。走过无数磕磕绊绊的岁月,心中始终怀有一个温润的春天,那是属于自己的季节。有阳光,有花草,有溪流,有鸟鸣,有希望,有梦想……
有爱有梦有希望,不论发生了什么,还将发生什么,让我们珍惜生命,快乐、善良地活着,做一个真诚的人。为亲人,为朋友,为所爱的人,为自己好好地生活.祝福弟弟!

[ 本帖最后由 清风盈袖 于 2013-6-27 10:34 编辑 ]
7#
发表于 2013-6-27 13:05 | 只看该作者
认真为文为人,字里行间,显示出热诚和感激。欣赏,祝贺,加油:)
8#
发表于 2013-6-27 13:23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人的文字!一气读完,也对骏森多了些了解。努力就会成功!
祝贺!骏森加油!
9#
发表于 2013-6-27 15:20 | 只看该作者
艰辛的付出,终于有了结果。祝贺朋友文集出版!
10#
发表于 2013-6-27 17:01 | 只看该作者
先祝贺一下,待秋叶细读!
11#
发表于 2013-6-27 17:26 | 只看该作者
诗集要出了,这是值得高兴和庆贺的一件事。但当我读完你这一路的经历之后,我的心情异常沉重起来,我看到一个在生活负重下一路前行的歌者,好在,始终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强大的内心。我想,一切都会过去的,明天会更好!

[ 本帖最后由 叶浅韵 于 2013-6-28 11:08 编辑 ]
12#
发表于 2013-6-27 17:37 | 只看该作者
祝贺新作问世。
13#
发表于 2013-6-27 18:39 | 只看该作者
http://box.baidu.com/widget/flash/mbsong.swf?name=%E7%81%8C%E6%83%B3%E5%86%A5%E7%A9%BA&artist=%E5%85%BB%E7%94%9F%E9%9F%B3%E4%B9%90&extra=

看骏森的文字,那些喜好扎堆的文字。

有的文字躺着,带着淡淡的困倦,带着楚楚的苦涩,是原始的味道,也许像初长的甜瓜,事情总是有发展过程的,总有水到渠成的时候。一切的苦难和波折不过是过程中的疼痛,雨过天要晴的,苦尽甜会来。

有的文字站着,那坚韧的精神,像奔腾的长江水,勇往直前。在文字的长河中,寻得一份向上的心,筑起了一座属于自己的丰碑。

有的文字飞翔着,热情洋溢的情愫,来有义,去有礼,打动了五湖四海文友们的心。世间的冷暖斤斤可度。

相信这份执着会结出可爱的花朵,那一天欢喜的文字在一起扎堆唠嗑!

[ 本帖最后由 红秋叶 于 2013-6-27 18:42 编辑 ]
14#
发表于 2013-6-27 20:45 | 只看该作者
热烈祝贺,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快乐会把一切疼痛转化为幸福和满足!
15#
发表于 2013-6-27 21:01 | 只看该作者
祝贺!
《相知集》背后的故事,蕴含了太多的人生感悟和辛酸。
我似乎看到了自己。
热爱文字,热爱诗。没有任何艰难险阻能滞留文学的步伐。
祝福!所有热爱文学的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 23:47 , Processed in 0.05867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