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345|回复: 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人间烟火》之 心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0-11 1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香薰古琴 于 2017-10-11 15:45 编辑

  朝阳妈有块心病,治不好,也剜不得。

  唐家疙瘩是黄土高原上一个比跳蚤还小的村庄,远远看去就像平展的黄皮肤冒出了一个痤疮。这村庄人口不多,位置高得离奇,所以种什么都不肥,连狗尾巴草都没有个精神头儿。说到底就是水,和油一样金贵。人畜饮用、洗衣灌溉,全靠村东村西两口井。唐朝阳当年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把被褥塞进化肥袋,肩扛着发家的希望走进城市。他承包了这两口水井。为了不影响自己那点走线安灯的活儿,每天早晚给村民放水两次。唐家疙瘩家家都有水窖,一次一个小时就能保障饮水供给。村民需要灌溉和其他用水,提前预约,唐朝阳就会额外放一次,年底统一收费。

  唐朝阳这几年不仅经济收入有了飞跃,还成了唐家疙瘩甚至周围乡里有用的人。儿子能干,朝阳妈走在小路上脚底生风,眼睛放光,遇到一天中偶尔放水,老远就能听到她的嗓音:“今儿个中午要放水了!没水的赶快接。”关系厚点的,朝阳妈端着簸萁,一只手剥着花生,脑袋从门缝里探进去喊一声:“哎,海生,你家不是着急用水吗?朝阳放水去咧。”朝阳妈年轻时跟着剧团唱过几天蒲剧,她喊话嗓音圆润、无杂音,音调婉转就像唱蒲剧《清风亭》选段一样。她喜欢坐在门口那块磨得光滑溜圆的石头上,听村里的婆姨们兴奋地谈论打工的男人挣了多少钱。朝阳妈低头不语,嘴角轻轻扬起。儿子不外出,挣钱也不少,她的满足很显然地印在红润的脸上。只是这时候转过身看着院子西边的泥坯墙出神,隐隐露出一丝阴云,嘟囔一句:“青菊也不回来了,那年去省城的车费还是我出的。”

  西边就是青菊的家。

  青菊的男人在西山煤矿瓦斯爆炸后走的。男人的尸体还是朝阳妈两口子拉回来的。煤矿发的抚恤金还了饥荒,什么也没有了。青菊搂着唐波和唐涛哥俩哭了几天,要投奔省城孩子他舅舅去。朝阳妈看着可怜的娘仨,煮了一锅玉米棒子,还从箱子底取出二十块钱让青菊买车票。

  泥坯墙一脸被风雨剥蚀的模样,两处豁口被两捆子玉米杆堵着。朝阳家的母鸡张开笨笨的翅膀就能飞上去,在墙上一歪一扭地走,爪子扒拉的尘土哗啦啦往下掉。朝阳小的时候经常趴在那个缺口上往隔壁的院子里望。树上的桑葚发黑了,喊着小伙伴翻过去,嘴上像抹了墨汁一样,牙齿好几天洗不掉。欧枣红了,朝阳把枣子打下来,晒在台阶上。小伙伴捉到了蛐蛐和蚂蚱偷偷放在那个院子里,不想写作业就从豁口溜进去。

  青菊也不回来了,那年去省城的车费还是我出的。朝阳妈看着那个越来越大的豁口,不止一次念叨着。她踩着一块木墩就能从豁口翻到青菊的院子,把那些鬼哭狼嚎发情的野猫一棒子打出去,顺便薅几把野草,它们肆无忌惮地堵上了进屋的门。

  前几年,玉婶子提着一小朵熟好的向日葵走进院子,掰一块递给给朝阳妈说,青菊在那边找了一个孤寡老头,两个儿子也出息了,在省城混得不错。她铁定是不回来了,你看她那破屋子已经跑风漏气,前檐的瓦都掉光了。这小院便宜点卖给你最合适不过。你家朝阳拆掉墙,就能建一长溜的八间大瓦房,比海生家的还气派。青菊嫁过来的时候公婆已经去世,老家什么人也没有。肯定不回来了。村子的人都这样说。一方面是猜测,另一方面是他们揣摩到了朝阳妈的心思。

  朝阳妈住的房子是黄土高原二十年前流行的砖抱土,外观是一层青砖,里面填土。西南角靠近烟囱的地方一下雨就漏水。朝阳几次想翻拆重新建房,一直拖着。朝阳妈的心思朝阳知道,村子里的人也知道。她想着青菊好赖不会回来了。要是能出点钱,把青菊那四间破房子也买了,就像海生家弄个八间的大院子,她就能安心闭上眼睛找老头子了。自从有了建房的心思,这一等就是五六年。朝阳妈盼着青菊能回来,哪怕是听到些她的音信也好。年前青菊托人捎回来一对绸缎被面,还有一句话:我过些日子就回去了,到时候有好消息和你商量。朝阳妈心里像喝下去一碗蜂蜜水一样,既甜蜜又熨贴,好像看到齐整整的大院子,多边形的花池里栽着她喜欢的黑珍珠葡萄,墙角的月季月月鲜红。朝阳妈经常一个人抽掉那两捆堵住豁口的玉米杆子,一个人把青菊院子里的杂草撸成草垛。她看看天空洁净得没有一丝云彩,两只麻雀踩在电线上晃晃悠悠。她觉得这里就是全世界最好的地方,不明白为什么年轻人非要争先恐后往外面跑。等房子盖好了,小宝再不消去海生家玩游戏了,自家院子宽敞着哩!

  刚立秋不久,天就明显缩短了。这天早晨,朝阳妈起床后吃惊地发现西边冷清几年的院子有了动静。她踮着脚抽掉一捆堵在豁口的玉米杆,踩着院子里的木墩,爬上去一看:来了五六个人,还有一辆推土机雄踞在青菊家门口,紧接着一声巨响,沙尘弥漫,那几间原本摇摇欲坠的房子在推土机的作用下,半身不遂地瘫倒在院子里。欧枣树被震得枝桠颤栗。朝阳妈食指指着那几个人,声音不再圆润:“住手!你们是干什么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自家的门吱吱扭扭被推开了,穿着条纹衬衫、白白胖胖的唐波手里拿着一盘皮尺走进来,看见朝阳妈急忙跑过去:“哎哟,婶子,回来还没有给您打招呼,你快慢点下来。”

  朝阳妈从木墩上滑下来,小腿一下使不上劲差点跪在地上。唐波急忙一手搀扶着朝阳妈,隔着那个豁口招手示意推土机停下。

  朝阳妈拍拍身上的土,直接朝家里走去。她捡起台阶上的塑料盆,砸向觅食的鸡群,所有的鸡看到主人发怒,纷纷夺路而逃。

  唐波把一箱牛奶和一箱平遥牛肉放在桌上,稍作寒暄,客气地说说:“人年纪大了,就想叶落归根。婶子,我妈从去年就一直想回来住,一遍一遍都快催死我了。我这建房子打扰你们了。”

  你妈一走连个音讯也没有,回来白不说黑不说,呼啦一下推倒房子,动静不小呢。还说有什么好消息和我商量,不把我气死就不错了。朝阳妈看着茶几一言不发,捏着一把扯了一半的纸扇子,使劲在茶几上磕,心里愤愤地想。

  “朝阳不在吗?明天准备动工了,还要麻烦他多放几次水……”

  话还没有落音。朝阳妈就截住了:“村里规定就是一天早晚各一次。朝阳最近业务比较多,只能晚上回来。今年天气太旱,前半年灌溉用水,井都快被抽干了……再要是中间放几次水,村里人只能喝泥糊糊了。”

  青菊不仅要回来,那个破破烂烂的小院,很快就要立起一座新房。朝阳妈一直想等着青菊的信,以为花不多的钱把西边那个院子盘下来,建一大溜瓦房,这下计划全黄了。就像刚摊好一院的麦子,突然下起了大雨,把希望全冲进了下水道。她听见墙那边有个男人说东西长度为十三米,等把碎砖烂瓦拉走就开始撒灰线。朝阳妈气得坐在炕上捶着胸口,好像停止捶打就会一口气上不来。天黑了,朝阳回来停下摩托车,隔着一小方格玻璃窗,看到妈一边骂一边歪着身子打小宝的屁股:“放学回来不写作业,就知道玩游戏。你爸回来看不打死你。”

  “妈,你今天怎么了?”唐朝阳莫名其妙,妈一直很宠爱这个孙子的。

  “还想买西边的院子,人家开始盖了!”朝阳妈把后面那几个字挑得老高。“你以为就你有本事,上高中让你好好考大学,你捣蛋不念书。有能耐批一块新的宅基地去,不要让你老娘在这个受窝囊气。那破院子,谁知道有没有鬼鬼神神的在里面住,白给咱都不要!”

  “今天早上,唐波过来要你中间放一次水,我说井里没水……”朝阳妈气呼呼地说。

  “他把咱们怎么了?给他放水?你以为人家会把院子便宜给你?我说不可能,你非要等,等人家回来。”朝阳把工具哗啦一声丢在沙发边,一屁股坐下,阴阳怪气地说,“院子是人家的。井,那可是咱家承包的。盖房子由他,放水可由不得他!”

  第二天村子里突然停电了,唐朝阳在外面有个包工的活干不完,一大早就走了。村民拧开水管,听到呼呼的空气响,一滴水也没有。隔壁拉过来的青砖堆满了院子,就等着用水浇砖。唐波急得团团转,但是朝阳不在家,没有人放水。他们只好让工人到镇上买了一只白色的大容量水泡子,去坡下面十公里外的吴村买一泡一泡的水,哗哗哗地浇在青砖和石块上。墙体拔节一样开始长。朝阳这几天外面的业务很多,每天只能晚上放一次水,一次不到一个小时。有村民开始询问,朝阳说自己白天干活累了。有一天放水还差点 在水房睡着。等过几天业务不忙了,恢复正常放水。

  一团水泥渣掉进院子,朝阳妈捡起湿漉漉的水泥,扔了过去,骂道:“不要把这狗屎一样的东西丢到院子里,把我家当是你茅房啊?”几个工人看了他一眼,继续走自己手里的砖活。玉婶子走过来拉着朝阳妈的胳膊,一只手捂着嘴,贴着她耳朵说:“他家一开工就停电,说不定屋子里住着饿死鬼。你看着,说不定过几天就出事。”

  “前几天听说吴村建房子,匠人从屋顶上掉下来,摔成半死不活的。”

  “人没有良心,鬼神早晚会麻缠他的。”朝阳妈脸色铁青,愤愤不平地说。

  “她这院子卖给你家就合适。人有了钱,看见碗里想着锅里,住在城里想着村里。”

  “我才不稀罕她的破房子,不吉利,建起来不知道会出什么倒霉事。”朝阳妈又开始了唠叨,她那年去省城还是我管的路费。

  “人心不知足,说不定会出啥事。”玉婶子斜着眼睛瞟了西边渐渐砌成的墙体,朝着空气呸了一句,然后对着朝阳妈会心一笑:“我过几天也准备拆建,到时候还要麻烦朝阳中间放一次水。听说那边院子的水是从吴村拉来的,一立方不少钱呢。”

  “人家从北京拉水也跟我没关系。”朝阳妈说完就朝后面躺倒去。玉婶子急忙从一边扯过来个枕头。

  青菊家的屋子三天就基本口平了,开始筹备封顶的事情。唐家疙瘩的人从没有见过那么青那么大规格的砖,砌成的主体就像城隍庙的城墙一样厚实,还有人说十级地震都摇不动。拉水的工人每天四点钟就把第一泡水拉回来。脚手架上的工人一天天安好无恙地走着自己手里的砖活儿,也没有人擦皮受伤掉下来。朝阳妈这几天觉得心口闷得慌,靠在躺椅上,手像一把烙铁似的来回熨着胸口。只有听到那边跑了很远的路才能拉回一泡子水,她稍微能呼出一口气。而间或呼出的这口气,她还要朝着高处做砖活的工人强调几声:

  “我老了,身体不好,经不起整天搅拌机吱哩哇啦。早上七点以前不能动工,晚上六点以后必须停止。不然,我的病可是会讹人的。”

  她坐在屋前那半截台阶上,骂道:“掉下来的水泥渣子,把鸡蛋都惊飞了。我的鸡一个都不下蛋了。”

  “喂!你手里的瓦刀跟你有仇啊,你使劲磕。院子狗叫我都听不见了。”

  那天夜里,村民被一阵刺耳的救护车惊醒了,朝阳妈被连夜拉到了医院。几个邻居也追随出租车到了急诊室,大家看到朝阳妈心脏病突发躺在病床上不省人事,脸色比枯叶子还黄。唐朝阳急得用袖子一遍一遍擦着脑门上的热汗,不知所错地站在床边。护士正在给病人量血压。

  朝阳妈住了两天,病情开始稳定。那天唐朝阳刚要动身到外村做事,病房门打开了。唐波提着花篮,身后一个穿着铁红色开衫上衣的中年妇女,还有一个提着水果和乳制品男人。男人就是一直负责工程的陈工。朝阳一眼就认识女的就是青菊婶子。

  青菊拉着朝阳妈的手,坐在床上:“爱华,这么多年住在外面,街上人虽然多,但心里孤寂。人越老越想念以前。我就想着把房子盖好就不走了。还记得那年他爸爸出事,就是你们帮着拉回来。我去省城还是你给我拿的路费。唐波大了,现在自己有了建筑队。我就想我把房子先盖好,把你的家伙什搬到这边,然后你的屋子也该重新建一下了。”

  “年前我让人捎信,说要跟你商量的就是这件事。”青菊转过身对站在一边的朝阳说,“唐波会设计。朝阳那时候你只管出料,其他的唐波都包了。以后中间墙上开个小门,我和你妈来往也方便。”

  唐波也对身后的陈工说:“陈工,抽时间用皮尺把那个院子测量一下,尽快出一个设计图。看看入冬以前能不能动工。”

  朝阳妈左手插着液体,想坐起来。青菊急忙扶着她说:“是不是躺得难受?我扶你坐起来。”她看着朝阳妈的头发,叹了一口气:“我也有白头发了。以前你的头发一直是我剪的哩。几年不见,稀了也白了……”

  朝阳妈想起第一次青菊给自己剪头发,她手握一片镜子左看看又看看,哪边长青菊剪哪边。最后自己摸着头发忍不住说:哎哎,你这是狐狸掰饼子啊?哪边多就咬一口,最后啥也没有了。两个人立即哈哈大笑。

  “在想什么?是不是想起我第一次给你剪头发?我现在技术老好了,一会我给你洗头,剪个利索的发型。”青菊笑着说。

  朝阳妈湿着眼睛,轻轻地问:“那老头对你好吧!你回来一切就好,回来就不要走了……”



评分

2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7-10-11 11:33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3#
发表于 2017-10-11 11:35 | 只看该作者
砖还在路上,先占个山头。
4#
发表于 2017-10-11 11:39 | 只看该作者
我站着就不错,欣赏学习第一
5#
发表于 2017-10-11 11:42 | 只看该作者
占位占位!金子一屋子沙子一袋子。。。
真麻烦,每次占位还得说段相声。
6#
发表于 2017-10-11 11:42 | 只看该作者

奇怪,你两个字是怎么发出来的?有绿色通道?
7#
发表于 2017-10-11 12:09 | 只看该作者
来读。……………………………………………
8#
发表于 2017-10-11 12:11 | 只看该作者
人心的揣度,结尾一个逆转,使朝阳妈的私利猜疑与青菊的善良感恩做了充分反衬,揭示了人性美丑,结局令人动容。
9#
发表于 2017-10-11 12:16 | 只看该作者
树上的桑葚发黑了,喊着小伙伴翻过去,嘴上像抹了墨汁一样,
——————
山西有,湖北也有,我家门前潭边有棵老桑树,紫得发黑的桑果儿,真正甜,那是儿时多大的乐趣哟……

10#
发表于 2017-10-11 12:20 | 只看该作者
小说以一个村庄为背景,将几个人物的命运与两眼井紧密相扣。人善良,感恩。开篇视觉浑厚大气,角色的深度细腻刻画,令读者咋舌,颇有白鹿原的磅礴味道。
11#
发表于 2017-10-11 12:21 | 只看该作者
潭边老桑 发表于 2017-10-11 12:16
树上的桑葚发黑了,喊着小伙伴翻过去,嘴上像抹了墨汁一样,
——————
山西有,湖北也有,我家门前潭 ...

我们这边装在篮子里卖的,不太喜欢吃,一手一嘴的黑,像染色一样。
12#
发表于 2017-10-11 12:26 | 只看该作者
脸色比枯叶子还黄
————————
小说中这样类似的句子很多,很精彩。
13#
发表于 2017-10-11 12:30 | 只看该作者
拜读老师大作,给老师加分支持!
14#
发表于 2017-10-11 12:53 | 只看该作者
  邻居青菊男人矿难死了,青菊带着儿子唐波们去了省城投亲并改嫁。朝阳妈爱华一心想把邻居青菊的老宅盘过来,未曾想末了青菊生却落叶归根之意,派儿子唐波回来建房,于是邻里矛盾产生。青菊顾念旧情,温言软语加上实际行动——帮朝阳建新房——来感化。这么一个邻里关系的主题。温暖而感人。小说表现了一种新型的城乡关系,不再是一种二元对立的矛盾,而是一种碰撞中的融洽与融合。以朝阳和朝阳妈为代表的农民是土地和乡村的坚守者,以唐波和青菊为代表的农民走出农村走向城市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技术,最后回归土地与乡村。所以,小说表现了一种时代精神,抓住了时代脉搏。当然,仅仅只表现朝阳妈这个“心病”,局限性是明显的,或者说还应该有更宽的时代精神来表现——农民与土地这个主题是非常厚重的,应该有更多鲜活的生活事例来表现。

  其实,小说写到了黄土高原乡村特有的风土人情,作者不惜笔墨的描写,非常亲切。很显然,这是作者最为熟悉的生活环境。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非常好。

  简单胡说这些罢
15#
发表于 2017-10-11 12:54 | 只看该作者
文章丰富!饱满!有血有肉!让人回味!
品读过后心灵受到震撼,这应该就是一种共鸣,好文!
学习,欣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4 21:30 , Processed in 0.06814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