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0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③孑然一身的攀登者——如斯诗歌印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1-20 2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斯诗歌见本论坛“明月清风”版)
   
  无法界定。也许,“一颗充满着熔岩的心/期待着深沉明晰的固定”(穆旦),也许,“我的心就是城门,一见面,我就把打开它的钥匙交给你”(如斯笔记上的摘抄句)。可你无法把她归入流行——这不仅是她的自谓——“一个在诗歌边缘徘徊的人”,而是她在语言的海潮中淘洗出了孤独的境界。

  读如斯的诗,就会在眼前出现这样一幅镜象:在陡峭的山路上,穿过雾气缭绕而踽踽前行,却又不忘在回眸时撩起飘向前额的那绺乱发的孑然一身的攀登者,精神的攀登者。值得欣羡的是,这位攀登者在不断的捡拾和打磨、想象和感悟、肯定和否定之间,在持续的超越之中,捧给我们的不是平庸。

    眺望中 横起的
    凉风 燃烧着睡去
    又热烈地
    醒来
      ——《思乡》

  攀登者在思乡的眺望中,一扫落寞:即使是“凉风”(而且是霸道的“横起”)——这既可是冷嘲的符号,也能是清醒的标志——却在诗人的笔下有情迸发,热烈醒来了!这就是如斯诗歌的底色——在灰暗的生存中闪耀明亮的精神之光——痛并快乐着,生命因此美丽,诗才不至于“可有可无”。

  “自然与自然规律在黑夜里隐藏着/上帝说,让牛顿去搞吧/于是 一切都光明了”这是亚历山大 蒲柏写给牛顿的诗。在我的心底,对诗的崇敬由此而生。诗“是一株行走的草,替依旧耽溺在红尘中的自己,招魂。”

  如果说这位攀登者是在蒙住自己的眼睛一味地去赞美,我是无法完成我的“印象”的。

  诗人是真诚的,在生命的追求中,在目光与灵魂的碰撞里,也有“蚌病成珠”——

    一滴香韵
    从黄昏的枝头落下
    穿过千万朵
    纯白的清凉
    在半杯水茶里
    冷却

    你去了又回
    转弯的叹息
    低垂在我的眉宇
    痛了骄阳

    四月,我
    行走在鱼尾纹里
    满怀的相思
    已蚌病成珠
      ——《丁香》

  在本土文化中,“丁香”喻愁,喻相思暗结,本身就是哀婉的物象。诗人借助“丁香”这个天然的物象表现自己千转百回清丽委婉的心思,自然就减少了传达的隔膜。“冷却”“叹息”“鱼尾纹”的出现,含而不吐,哀而不怨,遇痛而不沉溺,连“丁香”这个物象也处理的虚之若无形,由“本土”推进到“边缘”,在边缘的若有若无之间,物我遇合,心思成诗,凝愁的丁香幻化为清丽的意态,在构建的精巧细致之中,让风韵独具。这种“风韵”是与诗人对习惯的警醒,对标准的“突围”分不开的。然而,诗之旅不会在攀登者的手中结束,当我们透过已定格成文字的感悟,再次体味诗人提供的语境,就像是站在一级台阶正欲迈向更高的一级台阶——有攀登者在前,向上便不成为问题!

  说到这里,我禁不住轻轻擦拭那个有如老生常谈的词汇:共鸣。是的,共鸣。诗歌是需要阅读的。尤其是那种“与写作者形成创造性对话关系的阅读”——“一对一的阅读”——共鸣便由此产生。对于一个心灵麻木且感情粗糙的人来说,共鸣几近不可能;对于一个格调不高的心灵来说,可以和他共鸣的也只能是一些格调不高的东西。对于读诗的人来说,要用一颗敏感和热烈的心,以诗的方式、攀登的姿态去统摄去领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体会到诗人灵魂瞬间赤裸时的微痛,感受到切割掉灵魂之外的多余时的战栗,品味到展示密不示人的收藏时的感动,以及遇合时的灼热和冷漠、恐惧和欢欣。
  
  虽然,诗人常常沉默不语——

    斜阳滑过修长的裤脚
    一条掏空的水渠里
    尘埃,此起彼伏

    五月,麦田比空气蓬勃
    我用劳碌盥洗的一双手
    在粗糙的黄昏
    比任何一朵花
    更让我的年轻,心动

    一天在另一天里重复
    我不能重复的青春
    被挤压成麦粒
    穿过饱满的春天

    是谁挥起镰刀
    一片光晕上
    沉默的声音
    盛放如瀑
      ——《请允许我沉默》
  
    在攀登的山路上,随手的捡拾,都是收藏。也因为是在登攀,精神上的独到之处,语言独特的纹理和质感,表达方式的别具一格,常常接踵而来:斜阳里一瞬间的感悟,发掘了心灵的积淀,遂以层层铺叙的表达,用“比空气蓬勃”“粗糙的黄昏”“被挤压成麦粒”“盛放如瀑”等富有力度和动感的词语,凸现创造——“掏空的水渠”“劳碌盥洗的一双手”“挥起镰刀”,在沉默之中迎接收获——宏大而美妙的爆发!这里没有无病呻吟,没有沿袭旧途,选择了“允许沉默”这个独特的视角,给你震撼——非登攀者不能达到啊!

  登攀是艰辛的。《致你》便在我们面前展示一位几乎想抛弃所有却又无法抛弃所有的诗人,以穿越内心而升华想象力,给我们一首用物象营造意象并具有创新建构意义的代表性作品。

  诗人幸缘于山道的起伏,心物相通之中,昼夜交替也令人眩目,奇妙异常——

    夜隐去的动作
    让阳光
    痴迷

  单纯的拟人手法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其意象极具动感而饱蘸情愫,纵切一个新的视角展示夜与昼的关系,如某部影片中一个极美的特写被定格为经典画面,而每一次对视(阅读)都有情波翻涌,思绪纷飞!

    路上有火
    火里有向日葵
    向日葵上有乌鸦

  这种本土物象的叠加,以其共融性连接着读者,而又在空间上扩展和延伸了心理视角的现代场景,在时间上形成一种旷达的命运流程,为后来的“乌鸦浴火”造“势”,在转折之中让人感觉到事物本应如此,也只能如此啊。可以在此歇歇脚了。然而诗人却以看似从容实则铿锵的脚步继续前行——以人性省察的悸动赋予万物以性情,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把天地间能够布置的都布置好,可以排列的都排列顺,然后再把这个世界重新交给诗人心目中的主角——那位在山路的前方傲然而立的“你”!

  至此,我们恍然,原来一切的因由都是为了“你”,包括命运的安排。对于这个“你”,我们不需要确切的答案,或许是心目中的诗神,或许是尘世间的理想,或许是唯一的爱人——是谁又有什么要紧呢,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不都有那样一个“唯一”么?

  阅读是回望,它不仅仅只是一个过程。或许有欣喜,或许有震惊,或许有延伸,或许有复活…… 回望所在,风景也许依稀吻合,然而一路走来的已经不是曾经的那位少年了——是的,当岁月流失,由谁来指证谁?达利在他的画布上将时钟融化之后,这个秘密的手法只被离经叛道者保留。在达利的心里,时光被扭曲了;在如斯的面前,禁忌即将融化——于是,就有了《水面》的渴望,《七月》的丰盈,《八月》的俊朗而形象饱满,《九月》的内敛而放达,《十月》的精巧而昂扬……那么,“丰收,是今夜的新娘”便是缔造而激动人心了。

  如斯无疑是有着独特声音的诗人,她在精神世界里十分警觉的自省,以免重蹈别人的“覆辙”;在现实世界中孑然一身的攀登,反复检验和垂询客观与个体的交融,这必然为我们提供既不是鲜明的“传统”,也并非鲜明的“先锋”的个性的审美发现,揭示着诗人卓然的运用自己的声音探索日常生活的秘密、印证人生全部意义的不懈努力。

  至于印象,我还是要说诗歌无所谓女性、男性。而如斯诗歌呈现的优雅肌理和色泽,登攀步程的沉着和素宁,都如一朵青莲,“恬淡自适于浮躁喧闹的诗坛边缘”,为我们带来孤独的不一样的气息。

  正如希姆博尔斯卡所说,“不管这个世界今天向我们提出什么要求,我都希望人们能保持他们最珍贵的东西——他们的‘单数’和‘个性’”。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3-11-21 18:33 | 只看该作者
文字很有大家风范,学习请教来了~~~~~~~~~~~~喵:)
3#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2 07:5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版主鼓励!“请教”不敢当啊
:)
4#
发表于 2003-11-22 14:35 | 只看该作者
小如真是蓝色的呀,看来人不可貌相——在网上,名字就如一个人的面貌:)
5#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2 15:08 | 只看该作者
是蓝色的小如么?谢谢鼓励:)
6#
发表于 2003-11-22 2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原创] ③孑然一身的攀登者——如斯诗歌印象

最初由 小如 发表
        (如斯诗歌见本论坛“明月清风”版)
   
  无法界定。也许,“一颗充满着熔岩的心/期待着深沉明晰的固定”(穆旦),也许,“我的心就是城门,一见面,我就把打开它的钥匙交给你”(如斯笔?..

好文章,收藏了。
问小如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2 23:02 | 只看该作者
星念好!谢谢你!
8#
 楼主| 发表于 2003-12-4 10:5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
9#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3 08:32 | 只看该作者

!

又看了一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 15:54 , Processed in 0.05576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