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501|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无为”的意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2 1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老子总发生许多曲解,比如"无为而治",在表层理解中,老子的“无为而治”是一种消极态度,也就是平常所讲的“出世之道”。其实,大众的这个认识是片面的,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对老子思想的曲解。真正理解了老子所讲的“无为”,你会发现这是一种非常有远见的智慧。

  在讲“无为”之前,我先引用一个很经典的拆字释义:人为为伪,人弗为佛。“伪”与“佛”这两个字的解释的确很妙。通俗地讲,这话的意思是:只要是人为地、刻意地去做什么事,那一定是违背了客观规律;而顺其自然,立地成佛。这个解释不一定准确,我只是从中悟出了一个理念--世间万事,人为的想改变什么,且不管动机如何,付出许多努力,到头来机关算尽,还要回到原点。我们做人办事都讲求要顺应自然规律,而现实中,人类固有的贪欲和名利心,常常使事情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理念,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一种人生的更高智慧:它描述的是一种主动接受的状态,一种灵活的态度,意味着顺其自然,遵守事物的规律,在承认困难和问题的前提下冷静客观地寻找解决的方法。从这个观念出发,老子提出“无为”的思想,实则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表现。


  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较为集中地反映了道家思想体系的精髓。这一思想能够源远流长并对人们的思想及实践发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人类的智慧之库占有一席之地,其理论体系必定是坚实地建立在对世界、宇宙、人性等独到的认识和深刻的揭示上。分析“无为而治”政治思想,管窥道家对人类、社会、自然规律的理解,可收一滴水见太阳之效。

  首先,从时代背景上看,“无为而治”是老子拯时救弊的药方。老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即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急剧变动时期,周王朝名存实亡,诸侯割据,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社会表现出明显的“乱世”之相。面对“乱世”之相,思想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各种救世济民的学说。面对百病丛生的“社会”,老子认为,本就不该人为地设计一个航道,要从根本上打消圣人为社会设计航道的念头。老子认为,社会的一切乱相皆在统治阶级本身,社会乱源就在此,统治者“有为”太多,把一己建功立业的私欲强加给社会,破坏了社会运行的自然秩序,岂有不乱之理。《老子》第五十七章中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意思是说,我用顺应自然的办法引导民众,民众就会自我教化;我严于律己,民众就自我调正;我不给民众添加烦重的事务,民众自然富强;我没有私欲,民众自然朴实。这些话言简意赅,而道理十分深刻,内涵不止今天所译出这个范畴。这就是老子时代对统治者寄予的期待。老子还讲到:“清静为天下正”,意即统治者能够正心正己,少一点“有为”,还社会以本来面目,老百姓就有了正常的社会公律。以今天的眼光看,这个思想在当时是十分“新异”的。

  看历史会发现许多共同点,中国封建时代的统治者大致都采用“内用黄老外用儒术”的治国方略,每当衰世乱世或拨乱反正、社会需要休养生息的时期,“无为而治”就会成为主流思想,并收到明显的功效。中国历史上值得称道的汉代“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都与运用“无为而治”治国方略有极大的关联。

  其次,无为而治”的思想也是与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很直接的关系。中华文明本质上是农耕文明,传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无不深深打上农耕文明的特征。春秋末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动摇了以井田制为基础的集体作业方式,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更适合变化了的新的生产力。因此,井田制被动摇了,新的封建的土地占有方式取而代之。正因为家庭承担了众多尚未从家庭中分离出来的社会公共功能,大大消解了社会最基层面的公共事物管理问题,因而,社会管理机构自然就没有必要那么多的“有为”,也就没有理由强大起来。因为社会管理机构的强大必然侵吞作为社会细胞的生长养分,而由此可能带来的就是农业社会政治生态关系的大紊乱。家庭是人类创造的各类组织形态中自组织功能最强的一种,农业社会又为家庭这种组织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特别的沃土。保持一个成本最低的社会管理机构,为社会基本面留足充分的养料以滋养家庭这个社会的基本细胞,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头等大事。以上理由,实在是“无为而治”政治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基础。

  第三,“无为而治”有坚实的哲学基础。老子为自己的哲学基础建立了一个逻辑的原点: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这个“道”,可以解释为事物的内在规律或自然秩序,是支配万物生存、发生、发展、变化的主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但是它又不是独立的存在物,是个“无”。读《老子》时千万别忽略一个地方:老子思想中的“无”与“道”可以同义互注。正是因为老子没有为“道”留下成为独立存在物的空间,所以“道”不可能变成人格化的万物主宰,成为超自然的存在物,类似基督教的上帝。道生万物,但是又体现在万物的生生灭灭之中。既然道存于万事万物之中,万事万物自然可各依其“道”,按其自然秩序而怡然自得,不假外求。至此,老子为“无为而治”政治思想确立了坚实的哲学基础,社会自然也有其道。作为社会的管理者不可干预其自然秩序,“无为”当然是最好的治理模式,所以“无为”则“无不为”。

  老子在《道德经》中反复强调“无为”的思想,如“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不为天下先”、“清静无为”等。从这些观点中,足以看出,老子的“无为”思想,有着十分深厚的内涵,也许绝绝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这么狭窄。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运用,“有为”本性的能力越来越大,但是也给自己掘的坟墓也越来越深。人口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艾滋病问题、恐怖主义问题、核问题等等,大都与人类无节制地张扬“有为”本性有关。我们从老子“无为而治”思想中看以肯定的是,这一智慧的的思想,在人类对自然无止境索取的今天,越来越有现实意义,人类的“有为”已经给未来造成了不可避免的苦难。老子还说,物极必反,这便是“有为”的结果。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柯英 于 2011-4-2 18:06 编辑 ]
推荐
发表于 2011-4-11 20:17 | 只看该作者
  无为,简单地说,就是不人为。去除了人为,剩下的就是符合自然的行为,一个符合自然的行为,哪有做不好的啊!
  “无为而治”解读得好!
3#
发表于 2011-4-2 20:27 | 只看该作者
用老子的无为思想融合了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辩证,内涵深刻,观点鲜明,学习!
4#
发表于 2011-4-3 22:29 | 只看该作者
尤其结尾的体悟,令我心有戚戚焉。
5#
 楼主| 发表于 2011-4-3 22: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曹国魂 于 2011-4-2 20:27 发表
用老子的无为思想融合了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辩证,内涵深刻,观点鲜明,学习!

问好国魂!
6#
 楼主| 发表于 2011-4-3 22: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黑龙江小龙女 于 2011-4-3 22:29 发表
尤其结尾的体悟,令我心有戚戚焉。

谢谢小龙女关注!
7#
发表于 2011-4-4 09:4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解读
学习
8#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08:46 | 只看该作者
谢夫子关注!
9#
发表于 2011-4-5 18:02 | 只看该作者
“无为”实则“无不为”,精辟!!!!
10#
发表于 2011-4-13 18: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柯英 于 2011-4-2 18:03 发表

   读老子总发生许多曲解,比如"无为而治",在表层理解中,老子的“无为而治”是一种消极态度,也就是平常所讲的“出世之道”。其实,大众的这个认识是片面的,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对老子思想的曲解。真正理解了 ...
一直在学习中,很受益。问好柯版!
11#
发表于 2011-9-23 13:46 | 只看该作者
柯老师好!你在春夜听雨版我的那个帖子后边有个跟帖,指出对画家“介绍多于画评”,一语中的,批评中肯,我完全接受。谢谢好意,请多多赐教!
12#
发表于 2011-10-20 14:10 | 只看该作者
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的人学老庄,高枕无忧就开始琢磨思想的道道~
13#
发表于 2011-12-16 15:32 | 只看该作者
来学习学习。问好!
14#
发表于 2012-1-2 20:15 | 只看该作者

无为而无不为是唯物辩证法

无为而无不为是唯物辩证法
15#
发表于 2013-6-13 18:44 | 只看该作者
无为而治,有些消极哟,不全赞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7 13:59 , Processed in 0.05178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