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8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漫谈陶渊明系列之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18 1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漫谈陶渊明系列之一
             奇特的家世与遭际

  陶家本是平民,高祖以上并无发达之人,直到曾祖陶侃才时来运转,靠着军功做到东晋的大司马、八州大都督,封为长沙郡公。可东晋是特重门阀的时代,陶家属于寒门,尽管陶侃官至大司马,也还是被人瞧不起,被人骂为“山里跑出来的一条狗”,因而在陶侃身后陶家显达者并不多。陶侃妻妾成群,儿女甚多,继承陶侃爵位的乃是长房,而陶渊明的祖父陶茂并非嫡长子,自然得不到荫封,在家庭权力与财产的继承方面也占不到先机。陶茂虽也做过太守一类的官职,却因性格过于率直刚正而不讨人喜欢,在仕途上并不得志。至于他父亲陶逸,虽也做过官,但品级比起陶茂来就更低了。因此,到他父亲这一代,陶家的境况已是犹如过山车急剧下坠了,陶渊明能从他父亲那里继承的财产已是很有限了。加上他父亲去世太早(陶渊明八岁丧父),他又没有兄弟,得不到来自家族的帮助,日子自是过得很艰难。

  倒是他的外祖父孟嘉(又是陶渊明的姑爷爷)对他有所帮助,因为孟嘉曾做过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又是当时的著名文人。以他的声望、地位以及与陶家的关系,在陶渊明困难时,少不了会施以援手。这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陶渊明的困境,然而即使这样,陶渊明的经济仍旧非常拮据,有时竟到了衣食不继的地步。他写过《乞食》,表明他饿得实在不行了,只得漫无目的地向人乞食。他在《与子俨等疏》也写到少时的窘况:“少而穷若,每以家弊,东西游走。”

  陶渊明本有用世之心,也想经邦济世,干一番事业,二十九岁他终于等到了机会,做了州祭酒,大概是个主管文化、教育方面的官职。但这一职务品级不高,职权有限,还常常要看人脸色,这与他自由、闲散惯了的作风大相径庭,于是他辞职不干了。后来州里又招他为主簿,品级虽然高了一点,但他知道在这个职位上他还是难有作为,因此他还是拒绝了。就这样在家里闲居了六七年。

  归乡期间,他的第一个妻子死了,给他留下了两个儿子。第二年,他续娶了翟氏。翟氏是一个贤良女子,两人志趣相投,翟氏能安守清贫,与陶渊明一起劳作。不久,翟氏又为他生下三个儿子。本来,他对儿子们寄于厚望,可事与愿违,五个儿子都不挣气,既不能努力躬耕陇亩,又不肯发奋读书,这让他很是失望。他在《责子》诗中说:“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粟。”

  由于家里人丁日多,张嘴要吃,伸手要穿,单靠种地已无法满足衣食用度,他不得不再次外出谋官。当时野心家桓玄正控制着浔阳一带,桓玄慕名征用了他,做了幕府的参军。后人因为这件事还指责陶渊明不明忠奸,有失大节。不过,人们不妨设身处地为陶渊明想一想,他既有养家糊口的压力,又要面对手握重权的大军阀,除此而外,他还有别的选择吗?好在这期间母亲孟氏去世,他正好脱身,回家治丧守孝,否则他就要背上附逆的恶名(桓玄于元兴二年篡晋自立,国号楚,改元永始)。

  第二年,刘裕从京口起兵讨伐桓玄,桓玄兵败被杀,刘裕得以坐大,成为手握重兵的一方诸侯,陶渊明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再度出仕,做了刘裕的幕僚(镇军参军)。他在《归去来兮辞》中说“诸侯以惠爱为德”,可见刘裕对他还是比较客气的。然而刘裕的所作所为比桓玄也好不到那里去,也渐渐露出篡晋自立的野心,这让陶渊明大失所望,于是他只干了半年就辞职了。过了些日子,他又转投到建威将军刘敬宣帐下,仍旧任参军,好处是离家较近,不必心惮远役,何况刘敬宣在当时算得上是个好官,可惜到了第二年就因刘敬宣的辞职不得不走人。

  迫于生活的压力和自己的好酒,公元405年,陶渊明不得不在亲友的推荐下出任彭泽令。本来想着有公田之利,可以解决喝酒的问题,然而倒霉的事一件接着一件:一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突然去世,二是下属告诉他州里第二天将派督邮来检查工作,要他严装束带准备迎接,出于感情他不得不去程家奔妹妹之丧,出于质性,他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愤然离职,拂袖而去,就此结束仕宦生涯,开始了二十多年的乡间隐藏居生活。退隐后他写了以《归园田居》五首为代表的大量田园诗,成为文学史上田园诗的开创者。

  四十四岁那年,不幸再次降临到陶渊明的头上,一场大火把他的“草屋八九间”烧成灰烬,全家只得寄居在船上。他在《戊申岁六月中遇火》一诗中说:“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
。”直到第二年,经过全家人的努力,才把新屋建好,生活得以重新安定。

  陶渊明家居浔阳,浔阳北有长江,南有庐山。庐山,古号匡庐,是佛、道二教的圣地,高僧慧远入住东林寺,开创净土宗,开坛立誓,创立“白莲社”,名士刘遗民、周续之均服膺其说,看破红尘,退隐庐山,时人将陶渊明、刘遗民、周续之并称“浔阳三隐”。但陶渊明并不信奉佛教,对慧远也敬而远之,慧远曾招陶渊明入社,渊明以准许喝酒为条件前往,却又突然离开。特别是对慧远的神不灭论不以为然,特地作《形》、《影》、《神》三首,主张形尽神灭,说明人必有一死,表明陶渊明是个很有思想的人。

  身处晋宋易代之际的陶渊明,宁做东晋的忠臣,也不做刘宋的新宠。本来刘裕起兵讨伐谋逆的桓玄时,陶渊明对他是寄于希望的,可后来刘裕篡晋自立的野心越来越显露,他也就对刘裕不再存任何希望,等到刘裕再招他入幕时,他也就断然拒绝。即使到了他穷愁潦倒之时,也绝不接受刘宋重臣檀道济的馈赠。足见诗人对以臣弑君的刘宋完全持一种抗拒的态度。也正是这种江山易帜的重大变故,使陶渊明晚年的诗风有了明显改变,不再是那种平淡自然的田园诗风,而代之以充满忧愤激烈情绪的“金刚怒目”式,如《咏贫士》、《拟古》、《咏三良》、《咏荆轲》、《读山海经》等。

  正是晋宋易代的社会巨变,使诗人更多地看到了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残暴和普通百姓的悲惨,触使他对现实感到绝望,而设想着有那么一个平等自由,人人劳动,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和平、安宁的社会,于是他写了《桃花源诗并记》。桃花源虽是乌托邦式的理想蓝图,但却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并激励着后世的人们对这一理想世界的歌咏与追求。

  陶渊明的一生是不幸的:八岁丧父,三十岁丧妻,不得不续弦,三十七岁时生母去世,唯一的同父异母的妹妹也早早离世,本与两个堂弟关系甚好,可惜天不与人寿,两个堂弟也早早地离他而去。这使他在感情上一次次遭受打击,可乐天知命的诗人并未怨天尤人,照样坚强地生活着。然而一生坎坷的陶渊明虽不叹老嗟卑,但在疾病面前却无能为力,公元427年,诗人已经六十三岁了,病势已经非常沉重,他自知来日子无多,于是趁着自己头脑还清醒,先后写下《挽歌诗》三首和《自祭文》一篇,以坦然的态度面对死亡。不久,他就溘然长世,亲友们根据他的生前遗愿,追谥他为“靖节征士”,这就是“陶靖节”的由来。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潇湘渔父 于 2012-6-18 12:48 编辑 ]
2#
发表于 2013-4-14 08:56 | 只看该作者
跟着老师了解菊花主。
3#
发表于 2013-5-28 18:16 | 只看该作者
向田园之祖致敬!
4#
发表于 2013-5-28 19:04 | 只看该作者
一生真是不幸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3 05:50 , Processed in 0.16901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