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58|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路上书:尴尬与辉煌——走近甘肃博物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3-10 07: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地方呆久了,或是去的次数多一些,不管是不是一见倾心之地或长久起居之所,大抵都会经历新奇、茫然、不适直至完全适应等过程,进而萌发习惯、喜欢、依恋等情愫。
  像是兰州,两个多月来进进出出、来来回回,不经意间,我们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外地人都有了类似“他乡变故乡”的奇妙感受。每每飞机降落在中川国际机场,或是吃上一碗地道的兰州牛肉面,回家的感觉油然而生,那么真真切切、触手可即。
  在兰州短暂停留或休整期间,遇到休息日,我们多半会乘坐公交四处转转。暂时没了公务的羁绊,远离公车及公务接待的烦扰,选择的又都是不收费的景点,我们的兰州之旅简单而随性,说不出的惬意。
  结伴拜访过“黄河母亲”雕塑、走过“百年铁桥”等知名景点之后,终于有一天,大伙儿想起了丝绸之路,想到了以敦煌石窟为代表的陇原文明,一致同意去一趟甘肃博物馆,感受一下雍梁之地的沧桑与厚重。
  怎么也没想到,这次甘肃省博物馆之行,竟然会成为“吐槽之旅”。
  事实上,从远远看到呈“山”字型的甘肃省博物馆主体建筑,兄弟们的吐槽就开始了:“这造型,怎么这么土?”“瞧瞧这建筑,一看就土里土气,一点也不高大上!”“嗯,跟四川、陕西相比,差距不是一点点儿……”
  和其它负面情绪或流行感冒一样,吐槽这种事儿是可以相互传染的,并且快速很快。可不,走到跟前,看到“甘肃省博物馆”几个大字,不屑的气氛进一步浓厚:“博物馆?档次真不行。陕西、河南可叫博物院,说明人家藏品丰富、等级高……”
  领票进入博物馆一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神人之约——中非珍稀面具艺术展”。这下大伙儿又来劲了:“非洲面具?跟甘肃有啥关系?难道跟兰州有关?一看就没啥好展的!” “就你事儿多!总不能让这么大的展厅都空着吧?哈哈……”
  想必是文化差异,实际上很有特色的面具展游客廖廖,异常冷清。我们也是一走而过,跟着参观路径指示牌,依次进入彩陶、古生物化石、佛教艺术等展馆。
  实在讲,与一些省级博物馆珍藏的陶瓷相比,甘肃博物馆的彩陶确实相形见绌。好在古生物化石展馆的巨型恐龙模型和黄河古象化石还有些气势,很大程度上契合了我们关于西北苍茫辽阔的感知和想象
  走马观花般逛完几个展馆,大家的兴致越来越低,纷纷嚷着不浪费功夫了,直接去看镇馆之宝“马踏飞燕”。
  较之于其它展馆,“马踏飞燕”所在的展厅显得很有底蕴,名字也很高大上,称为“甘肃丝绸之路文明”。这里聚集了整个博物馆最精华的文物,包括青铜器、铜奔马及仪仗队、汉唐丝织品、佛教造像、金银器、唐三彩、元青花等,馆藏的国家级文物大都陈列于此,集中展示着甘肃灿烂辉煌的远古文明。
  这当中,名气最大的,自然要数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象征、中国旅游图形标志并矗立在国内各大旅游城市显着位置、由郭沫若先生亲自命名为“马踏飞燕”的铜奔马。
  关于铜奔马的别称,至今还争议不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铜马俑所附飞鸟从造型看不像是燕子,而是龙雀或隼、鹞、鹰、雕之类的猛,因此应该称之为“马踏龙雀”或“马超龙雀”、“马踏飞隼”,其它还有“鹰鹞掠马”、“凌云奔马” ……
  当然,这只是争议而已,并不足以动摇郭老的认可和命名。事实上,包括“铜奔马”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经郭老先生鉴定和命名的。
  学术争议是专家学者的事儿,并不影响我们这些普通游客对“马踏飞燕”高超艺术造诣的欣赏与赞叹。那雄骏非凡的整体造型,昂首嘶鸣、三蹄腾空、风驰电掣般飞奔的骏马,包括马蹄下的神奇飞鸟,无不彰显着力学之美,透露着古代工匠的传神技艺。
  呵呵,艺术珍品的魅力是无敌的,在造型俊美的“马踏飞燕”面前,兄弟们的吐槽之声暂绝于耳,剩下的只有惊叹和流连往返。
  对了,提醒一下还没去过或打算去甘肃博物馆的朋友,到了那里,除了“飞马踏燕”,一定不要忘了看看位于同一展厅那组色彩艳丽、形态逼真的魏晋时期画像砖“驿使图”。千万不要小看这些砖块,它们同样是国家一级文物,还被确定为国家邮电事业的标志。


  2017年3月10日于新疆乌鲁木齐


IMG20170305103329.jpg (4.12 MB, 下载次数: 887)

IMG20170305103329.jpg

IMG20170305103417.jpg (4.69 MB, 下载次数: 918)

IMG20170305103417.jpg

IMG20170305103632.jpg (4.17 MB, 下载次数: 895)

IMG20170305103632.jpg

IMG20170305103950.jpg (4.7 MB, 下载次数: 926)

IMG20170305103950.jpg

IMG20170305104341.jpg (4.54 MB, 下载次数: 847)

IMG20170305104341.jpg

IMG20170305094702.jpg (5.44 MB, 下载次数: 901)

IMG20170305094702.jpg
2#
发表于 2017-3-10 13:47 | 只看该作者
没有去过博物馆,喜欢满大街逛,黄河沿上走,五泉山上爬,饿了来一碗“牛肉面”游荡的日子就这么快速过去。
至于文章里说得这些尴尬,想必没有欣赏眼光的俺去了也是白看。这个得懂得的人才能说出一二三!
3#
发表于 2017-3-10 14:17 | 只看该作者
马踏飞燕果然漂亮。驿使图也好,图像很鲜活。欣赏问好。
4#
发表于 2017-3-10 21:05 | 只看该作者
图文并茂,真真长了见识。
欣赏了
5#
发表于 2017-3-10 21:27 | 只看该作者
没有去过甘肃博物,先在渝夫这里赏读一番。

喜欢这样图文并茂的文字,谢谢!
6#
发表于 2017-3-11 08:55 | 只看该作者
去过很多历史博物馆,在那里能领略历史的博大与精致,每一件文物都无声诉说着过去,那里值得细细品味。我去过陕西历史博物馆,台北的故宫博物院,都是非常好的地方,馆藏丰富
但没去过甘肃的,马踏飞燕是中国旅游的徽章图案,值得一睹为快。
7#
发表于 2017-3-11 11: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7-3-11 11:17 编辑

实在讲,与一些省级博物馆珍藏的陶瓷相比,甘肃博物馆的彩陶确实相形见绌。


      第二讲  甘肃彩陶文化     在瑞典考古学家安特发现马家窑文化遗址80周年之际,甘肃省正式挂牌成立了甘肃省彩陶会和兰州市马家窑文化研究会。省市领导都参加了揭牌仪式,瑞典专家也专程发来贺电,表示愿与甘肃省有关专家共同探究人类的远古文化。    彩陶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中绚丽夺目的奇葩。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在黄河流域发源和流行,位于黄河上游的甘肃地区以其众多的彩陶文化遗存成为研究关注的重要区域。甘肃彩陶文化是中华远古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甘肃省的彩陶制作起源最早、发展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艺术成就最高的地区,素有“彩陶之乡”的美称。距今7800年前的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出现的彩陶,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距今4000多年前的马家窑文化彩陶,不仅代表了中国彩陶文化的最高水平,而且也是世界古代彩陶文化中艺术成就最辉煌的。  
8#
发表于 2017-3-11 11:09 | 只看该作者
        甘肃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甘肃彩陶是中华远古文化璀璨的明珠,被誉为中国新石器时期彩陶之冠。      

        甘肃彩陶距今已有8000年的历史,甘肃彩陶造型之多样、制作之精美、色彩之艳丽、形式之丰富、文化内涵之深厚,在世界彩陶文明中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作为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在甘肃,许多人都认为:“世界彩陶在中国,中国彩陶在甘肃。”
        甘肃彩陶从大地湾一期文化开始,一直延续、发展,文化脉络不断,让中国最早的古文化惟一没有间断和消失。即使是在中原地区彩陶文化衰落时,甘肃的彩陶文化仍然延续了数百年。 甘肃彩陶的类型分布:老官台文化彩陶,大地湾文化彩陶,马家窑彩陶文化,齐家文化与辛店文化的彩陶,寺洼文化、卡窑文化和沙井文化的 ……
9#
发表于 2017-3-11 11:15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文友为咱甘肃的历史文化宣传……文字鲜活,幽默、风趣,记述了对甘肃省博物馆中的所见所闻,尤其对国家旅游标志的铜奔马及天马的描述令人难忘。
   不过,作为甘肃人,虽则这些年未曾走进甘肃省博物馆,但甘肃彩陶的历史有所了解,上面是百度搜寻到的,也许,博物馆的大门有些土气,不上档次,但其中的历史文化却是博大精深的,尤其彩陶,甘肃彩陶距今已有8000年的历史,甘肃彩陶造型之多样、制作之精美、色彩之艳丽、形式之丰富、文化内涵之深厚,在世界彩陶文明中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作为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在甘肃,许多人都认为:“世界彩陶在中国,中国彩陶在甘肃。”也许是你未曾走进那个展馆,也或许博物馆未曾开发……
10#
发表于 2017-3-11 11:16 | 只看该作者
  窃以为,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需要的不仅仅是走马观花,道听途说,而是要住下来,最起码居住上三五年,也许,才有一点点的发言权的!
11#
发表于 2017-3-12 08:55 | 只看该作者
有心看一个城市的博物馆,至少是一个人文情怀的人。赞一个!
我每到一地,只要有空,首选地方博物馆一观。文物所告诉我们的直观历史,远甚于读一些无聊的历史记述。甘肃博物馆去过两次,为寻求印证历史的图片。馆虽寒瘆,但藏品不俗,除了文中点出的马踏收音燕、驿使图,还有诸多印证丝绸之路历史的文物,只有围绕一个专题做研究时,才会发现其中的价值。
12#
发表于 2017-3-12 10:00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喜欢逛博物馆,逛过许多省份的博物馆,曾经也打算写一写,而去西安,无论时间多仓促,必进陕西历史博物馆,已进去数次,仍然无法成文。主要就是对当地的文化、历史了解不透,不敢下笔。不过慢慢会补上这一笔的。
另外,文中提到的“神人之约——中非珍稀面具艺术展”,应该是博物馆间的交流展出,比如我在云南省博物馆看到过《永恒之城——古罗马的辉煌》展览,在首都博物馆看到过妇好展和海昏侯墓葬品展,因为每个地方的博物馆不仅仅针对外地人,还针对当地人。
此文写得实在,不仅写了博物馆和展品,还观照到了同游的人的心态与言辞,而又图文并茂,从文字和图片中大略、直观地了解了甘肃博物馆的展馆与藏品。
欣赏!问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3-17 09:34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3-10 13:47
没有去过博物馆,喜欢满大街逛,黄河沿上走,五泉山上爬,饿了来一碗“牛肉面”游荡的日子就这么快速过去。 ...

嗯,如果不是搞专业研究的,去博物馆就是看个热闹。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3-17 09:34 | 只看该作者
青衫子 发表于 2017-3-10 14:17
马踏飞燕果然漂亮。驿使图也好,图像很鲜活。欣赏问好。

中国传统文化,确实博大精深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3-17 09:34 | 只看该作者
秋梦嫣然 发表于 2017-3-10 21:05
图文并茂,真真长了见识。
欣赏了

谢谢关注与鼓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9 04:54 , Processed in 0.05623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