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10|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八旗子弟及其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7 2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八旗子弟及其他
         
         文/程学武 

  这几日天气寒冷,但丝毫没有影响我读《明清史散论》这本书。在读到“八旗子弟”这章时,感慨颇多。

  对于八旗子弟,但凡有些文化常识的人,皆不会陌生,都联想到纨绔子弟、不学无术一类的词语。其实,八旗子弟是历史遗留物,说起此物的兴衰成败,首先要从八旗制度谈起。所谓八旗,是清朝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阁下,在战火纷飞中创立的。究其原始,源于“牛录额真”,即箭主。早期满族出兵或狩猎时,按家族村寨组织队伍,每十人选一人为首领,称为“牛录额真”(箭主之意)。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定三百人为一牛录,作为基本的户口和军事编制单位,设牛录额真一人管理,始正式成为官员。清太宗天聪八年(1634年)改名“牛录章京”,顺治十七年改称“佐领”。掌管所属的户口、田宅、兵籍、诉讼等。

  随着征服各部落的战争的顺利进行,队伍愈益扩大,至万历二十九年,一牛录扩充为300人,牛录额真升格为官名,成了率领300部伍的将官。当时,有四牛录,分黄、红、蓝、白四色为旗,拥有能征善战的士兵1200人。其后,又经过十多年的戎马征尘,即到万历四十年(1615),女真各部族,除叶赫外,均已被努尔哈赤所统一,而且汉人、蒙族亦多有降附,牛录已增至400,人数已百倍于初。

  于是,努尔哈赤正式创立了八旗。下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四旗,另增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以后,卫设蒙古八旗,崇德七年(1642),屯汉军八旗。八旗制度,已经完善。

  八旗制度,并不是单一的军事组织,而是军政一体、兵农混一的联合体。八成旗民的户籍,均隶属于各旗之下,其子弟,永远当兵。各旗的旗主,平时为行政长官,战时则为军事指挥。这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决定了在八旗旗民的心目中,打仗就是生产;战事愈多,仗打得越好,他们得到的好处才会愈大。因此,八旗子弟——特别是居于首脑地位的满洲八旗子弟,自幼苦练骑射,骠悍善战。在统一女真各部族的战斗中,以及使蒙族臣眼的战斗中,特别是在推翻明王朝,与汉族争夺天下的战斗中,都充分显示了八旗子弟勇猛好斗的精神,确实无愧于健儿的称号。

  但是,正如俗语所说,“好景不长”。随着满族定鼎中原,当年骑射是生涯、在刀枪丛中威风凛凛的八旗健儿,日渐萎靡。到康熙末年,已是一团糟。不要说是军事操练,就是生活,也开始不断腐化、糜烂。雍正五年,胤祯皇帝阁下在召见八旗太臣时,痛心疾首地指出旗兵酗洒、赌博,整日赶赴园馆斗鸡、斗鹌鹁、斗蟋蚌、讹诈、盗窃,等等,无所不为。更有甚者,旗兵花天酒地,狂嫖滥赌后,把银钱花光了,就干脆把盔甲器械,送进当铺。

  这些吃着祖辈“遗产”的公子哥儿,堕落到进步田地,如果出征打仗,其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了。至清朝末叫,八旗子弟除了贪得无厌,疯狂掠夺,就成了什么也不会干的社会寄生虫了。

  总结八旗子弟堕落的教训,可以说,除了特权还是特权。

  在政治上,他们可以从普通的八旗士兵,爬到将军、大臣的高位。而且不受法律制裁,他们在法律上,即享有种种特权,犯罪后.都不归司法机关处理,而另归其步军统领、都统、将军或内务府慎刑司,并有“换刑”,至于免刑、宽刑等。基本上都属于他们独享。

  在经济上,清兵进入北京后.八旗即圈占近畿房地,拨为旗产,又发给口粮。子女七岁以上,即食全俸。有些旗兵,已是满头白发,老朽昏聩,也不革退,照拿薪饷。为了让日益腐化的八旗士兵偿还债务,清朝皇帝还动辄发赏银,康熙皇帝一次“曾发帑金五百四十一万五千余两。……其后,又发帑金六日五十五万四千余两”,康熙阁下还在旗兵中特设所谓“公库”“广善库”,将大宗银两借给旗兵,结果,大量拖欠,归还无日,最后义“全部豁免”。旗兵的田产,往往人量隐瞒,也不追究。

  在文化方面,常常对八旗中的举人、生员,予以优厚待遇。

  但是,八旗子弟的特权越多越大,只能使他们腐败的速度越快,程度越重。八旗子弟有句口头禅,即“汉人无累,旗人有累”。所滑“累”者,即老本也;老本是什么?无非是仰仗他们的祖先当年曾以血肉之躯,出生入死,杀出了一个清王朝。因此.他们觉得有恃无恐,认为坐吃俸禄,理所当然。

  这些吃惯了“大锅饭”,已不会“开小灶”的贵族们,就像“金丝笼里的金丝鸟”,已彻底失去了掠食的野性。这群在游戏中度日的有闲阶级,每天琢磨着怎么使生活更好玩些。曾经厉兵秣马的大清王朝,就给这么一群没有谋牛技能的懒汉玩完的——还自以为玩的就是心跳呢。

  往事如烟,说了算,但八旗子弟的余孽,一直阴魂不散,随时可能卷土重来,或者说,八旗子弟在新时代里找到了新的替身。譬如,我们常常见到的某些“世家子弟”或“高干子弟”,他们自以为“根红苗正”或“祖上有钱有权”,就理所当然地养尊处优,高人一等。我们每每能从他们“优越感”极强的言谈举止中,发现八旗子弟的影子。他们偏执、傲慢的心理,他们骄奢淫欲的丑态,我们概括为“八旗子弟后遗症”,或者将其命名为“新旗人”。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程学武 于 2008-12-8 10:45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20:44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写的少,把这篇读书笔记献上,请朋友门拍砖斧正!
3#
发表于 2008-12-7 21:03 | 只看该作者
特权让八旗子弟丧失斗志,特权让苏共亡党亡国!这当是历史的警示!学习了,问好程兄!
4#
发表于 2008-12-7 21:40 | 只看该作者
拜读程版新作!
新旗人大概短时间内不会败坏整个国家,但败坏自己是会很快见效的。
程版的读书笔记都有如此深度,值得学习!
5#
发表于 2008-12-7 22:17 | 只看该作者
程版从八旗制历史说起,引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不仅仅是历史意义还有深刻的现实警世作用。有时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问好
6#
发表于 2008-12-8 11:3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谈得很好,但我还想补充点。记得是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有关八旗子弟的不良报道和有关劣迹才被人时常挂于嘴边。也许是因为那个人性泯灭的年代教会了人应该怎样去进行报复性的掠夺,所以才导致这样的招摇和嚣张,这种内在原因我想更多是源于自认遭受伤害后的一种索取和补偿,而人又是具有同化作用的主体,从而最终形成了利益集团。

[ 本帖最后由 石头会说话 于 2008-12-8 12:39 编辑 ]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20: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黑衣人 于 2008-12-7 21:03 发表
特权让八旗子弟丧失斗志,特权让苏共亡党亡国!这当是历史的警示!学习了,问好程兄!

谢谢老弟!远握。:handshake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20: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如空 于 2008-12-7 21:40 发表
拜读程版新作!
新旗人大概短时间内不会败坏整个国家,但败坏自己是会很快见效的。
程版的读书笔记都有如此深度,值得学习!

谢谢如空!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20: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山野闲人 于 2008-12-7 22:17 发表
程版从八旗制历史说起,引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不仅仅是历史意义还有深刻的现实警世作用。有时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问好

感谢。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20: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石头会说话 于 2008-12-8 11:38 发表
楼主谈得很好,但我还想补充点。记得是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有关八旗子弟的不良报道和有关劣迹才被人时常挂于嘴边。也许是因为那个人性泯灭的年代教会了人应该怎样去进行报复性的掠夺,所以才导致这样的招摇和嚣张,这 ...

谢谢石头!问好。
11#
发表于 2008-12-8 21:52 | 只看该作者
:lol

看过秦牧的:哀“八旗子弟”,很敏感的话题,晕菜
12#
发表于 2008-12-8 21:53 | 只看该作者
我赞成石头的跟帖。
13#
发表于 2008-12-9 08:42 | 只看该作者
  衙内、恶少、纨绔子弟、花花公子以及官封的八旗子弟,无不是祖荫之下,坐享特权。于是有了“富不过三代”、“惯子不孝”。如今的“太子党”、“干部子女”或干预政策、掠夺国帑,或横行乡里、为害一方。千多年来,中华民族朝代更迭,人事依旧。
14#
发表于 2008-12-9 11:18 | 只看该作者
往事如烟,说了算,但八旗子弟的余孽,一直阴魂不散,随时可能卷土重来,或者说,八旗子弟在新时代里找到了新的替身。譬如,我们常常见到的某些“世家子弟”或“高干子弟”,他们自以为“根红苗正”或“祖上有钱有权”,就理所当然地养尊处优,高人一等。



以古喻今,深刻辛辣。现今八旗子弟也是比比皆是。

我以前一直没有关注这个姓氏和出身的关系,最近偶然发现凡是经常在新闻联播中出现的姓氏,大多是名贵姓氏的后代。

而姓蒋的姓氏就很少,因为这个姓氏在台湾很名贵,在大陆就一般般了。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21: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水 于 2008-12-8 21:53 发表
我赞成石头的跟帖。

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3 19:37 , Processed in 0.05420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