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恩和 于 2017-12-11 08:09 编辑
李老师,恩和来听。匆匆而读匆匆临屏写下读到的,回头时间充裕再来请教。 如有清浅和不当,不怕您见笑,但您一定要原谅哦。
这章字,和读过的您的另外的文字,感觉好不同哦。 然后想,不同的是什么呢?嗯,还是一样走去的深度思考,极其理性;同时,情感深沉而丰满也还是一样的哎。是什么使感觉上不同呢。 仅仅是语言表达上吗?显然这篇字的语言,诗意有减,比以往有直白哦。但我知道这是激情愤懑所致。诗意呢,还是轻盈和柔软更多些吧,应该是不能最大程度承载此时的情愫重量。 隐喻吗?您的文字,常常因为所涉的深度和庞大,而自然有了隐喻的倾向。哪怕入角很小,比方牙疼。 这篇字里呢,黄河不是黄河,而是中国文化中的黄河性:粗暴,浑浊,缺少宗教性的悲悯。 也不是隐喻的问题。那还有什么让我感觉有不同呢?内在逻辑吗? 这篇文字,很多的问号。是许多质疑质询呗。 质疑的背后,自然是另有相对的图景的。嗯,如此,黄河在写者心里的理想形象是什么样子呢? 河清海晏。 天下太平。
李老师,如不是您思考中有这样子的一个内在逻辑,您这一次的书写,在恩和读来就会有觉得混乱,以及武断哦。 比方:浑浊使人不适;安静让人失望;不相信短暂的清澈能代言整体;河水和土地是对立的。等等。 如若没有对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中国的王道文化的深度质疑在其后,这一次您的书写,恩和是会觉得有主次不清和某些结论生硬的嫌疑哎。 现在呢,知道感觉到的不同源于什么了。一篇千字文,要盛装对一种文化的质询和考量,自然是不容易的。何况激情在其后,悲悯近乎绝望和悲伤。 我知道有时候激情是会冲撞思考的嘛,是吧。 嗯,我感觉得到您已经非常隐忍了。表达上的这两方面,以恩和粗浅的认知,您关顾兼顾得好。学习了。
李老师,我知道我只是读到了自己所能读到的而已哦。错读和不够深致,您要告诉恩和哦。O(∩_∩)O哈哈~ 还是和每次读您文字一样,感动于您自然而深刻的郑重:对生命的,对书写的。 艰深的思考习惯,在一切都轻质化的时代会多么必然的孤独哦。恩和知道。每见都深深动容的! 一直敬重您的书写。拜读了。有时间会来再听您,向您请教。 冬日寒冷,李老师吉祥安暖。 恩和问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