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020|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人道主义的执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15 1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孔 于 2018-1-16 08:04 编辑

    曾经有一位俄罗斯作家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有三篇长篇小说是必读的,一是俄国的《安娜卡列尼》,二是中国的《红楼梦》,三是雨果的《悲惨世界》。


      作为俄国人,把托尔斯泰摆在其中之一,实在是在情理之中,能把《红楼梦》列入其中,多少让中国人有些欣慰,而竟然还有个《悲惨世界》,则稍许意外。


      世界上的好小说多的是,每时每刻依然还在生产。每个时代、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顶尖的作品,比如,很多人会说《百年孤独》应该算,还有人会说《追忆似水年华》很杰出,如果我说的话,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也应该有相当高的位置,况且还有那么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众多杰出的长篇小说等等都是能跨越时间考验的,而和他们相比,雨果以及他的《悲惨世界》多少有些分量不足。


      但是,时过境迁,从二十年前概括性的了解到今天的细读,我有了新的认识。这可能不是一本炫技的作品,也罗列不出什么新的所谓理念和智慧之光,就是一个阔大的画卷,一个动人的故事,偏偏就是这些个画面感染了我,这个故事碾压着我,久久不能释怀。


      当某天午夜两点,我看完了小说的最后一个字,身体飘乎乎的,我浸淫其中,难以走出。我发现了一个自己都疏忽的情况,我有多少年不曾为一本小说流泪了?有多少年不再如此高密度地将自己代入其中,与其中的人同呼吸共命运了,更别说会为一本小说会坚持到午夜两点。


       冉阿让、沙威、柯赛特、马吕思、芳汀、德纳第统统站在我面前,我看到了一张表情各异的脸庞,还有属于他们命运的波澜起伏,一百多年的法国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站在我面前,我看到了一个不仅仅是悲惨的世界,还有动荡各异的人性和命运。


      为了让外甥能吃上一口面包,冉阿让付出了十九年的牢狱之灾,中途是不断地越狱和加刑,而现实是一个像他那样的苦役犯只能四处碰壁,情况还不如我国古代的黥面刺字,好歹不会影响正常的出行住宿,冉阿让不行。是主教收留了他住宿,看到毫无防范的主教,他的邪恶之念升起,偷走了主教的银器并再次被抓,不过主教对警察说,那些银器是自己送给他的,一并还送了一对烛台,挽救了冉阿让。当他最后一次几乎是出于无法理喻的心理状态抢走了一个小孩的一个银币之后,他彻底进入了自我救赎的过程,他的行为再无一丝瑕疵,得到了包括沙威在内的国家机器的尊重,他的余生变成了一个彻底完美的人,一个近乎神一样的人。


    雨果本来就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的很多作品都是推崇善的力量,比如《巴黎圣母院》当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就是一个外表丑陋而内心美好的一个经典形象,而《九三年》中顽固的朗德纳克侯爵最后也还是从火堆中救出了三个孩子等等。他的小说几乎可以归结为一个模式,就是无论这个人起初怎样,经历过什么,最后解决问题的只能是真善美。我们习惯说“文以载道”,他还真没有提及什么体制或主义之类,尽管他本人是有着自己的政治理解的,还受到过相应的不公正待遇,但就小说来讲,他的“道”就是人道主人,是善的凸显,是爱的光辉,是普世性的,也是屡试不爽的。


      十九年的苦役除了给冉阿让一个强健的体魄之外,并没有让他根除恶念,反倒米留哀主教的收留、挽救、馈赠让他迷途知返。如果我们简单地把所谓的主题归结为作者对于宗教力量的过渡推崇,我认为是不合适的,因为我们还应该记得《巴黎圣母院》当中的那个龌龊的副主教。米留哀是主教不假,但他更代表着一个积德行善的人。他的品德超越了宗教范畴,他完全是借助上帝的名义以自己的善行义举感化了冉阿让。


      同样,后期的冉阿让隐姓埋名并意外发迹,拯救了大量的海滨蒙特伊居民和许多素不相识的贫苦以及受难的人,也不是说他完全皈依了宗教,而是米留哀主教个人崇高内化了他自己,他感念的是主教这个人。主教就是他的榜样,他是以主教为代表的善来支撑自己的所有行为的。


      他的行为包括用自己的智慧给海滨蒙特伊带来了财富,福泽着整个海滨蒙特伊的贫民;挽救了芳汀可怜的孤女柯赛特;在明知有可能被识破的情形下用强壮的身体拯救了压在大车下面的割风老人;甘愿被惩罚主动承认自己就是那个苦役犯冉阿让;之后在不断逃脱的路上,他始终默默无闻地接济着贫苦人,在巴黎街头的革命洪流当中,他再次不顾生死救出了年轻的玛吕思,最后将自己的全部财富交给了让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超越血缘的柯赛特,让两个年轻的生活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他也获得了最终的安宁。


    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冉阿让始终生活在恐惧与委屈之中。他的恐惧在于,他随时都有可能被沙威抓住,当然,他自己是愿意赎“罪”的(一块面包的罪恶),可是那样的话,可怜的柯赛特将会继续无依无靠,他只能带着柯赛特继续躲避;同时,他又是委屈的,为一块面包已经付出了十九年的牢狱之灾,还不够吗?不够!他依然没有能回归到正常人的序列,苦役犯的标签像个牛皮糖一样永远尾随左右,以至于他不能告诉视他为父亲的柯赛特,不能告诉自己舍得性命营救的玛吕思。他本应该享受着所有人的爱戴和崇敬,然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只能以垂垂老矣的状态去孤独地等待死亡。

      如果全世界的海洋注定要决堤,那么就将所有的苦水倒入我的心中。我读冉阿让,总能想起这句与他关联不大的诗句。


      好在有个光明的尾巴,沙威放下了手里的武器,投入塞纳河;马吕思知道了真相,痛哭流涕;曾经威猛无比的老人最终死在他付诸全部的柯赛特手上。我想,当时,世界一片祥和。


       为了这个光明的尾巴,我希望自己能放声大哭:请给善良一个归宿,否则,我们该怎样在世界上坚持?


    善和恶从来都是孪生兄弟。冉阿让的敌人不是沙威,沙威只是一个国家机器,且是一个优质的国家机器,他站在他的立场,抓捕是他的天职,坚持不懈地抓捕是他的天职,他的自杀与其说是受到了冉阿让的感化,还不如说他自己已经逐步复苏,开始在情与法之间纠结,是继续蛮横地执法还是回到人的立场报恩?他死于困惑而非顿悟。冉阿让的敌人是德纳第夫妇。其实,冉阿让本人与德纳第夫妇没有什么交集,德纳第不过只是永远的贪婪与邪恶而已,某种意义上说,作者只是把他当做跳梁小丑来描述而已。可我说,他就是冉阿让的敌人,因为他代表着无底线的恶,正是这个肮脏的夫妇一步步把芳汀逼入绝境,让柯赛特成为凄惨的孤女。从表面上来说,如果他不是一个恶人,那么芳汀不会那么凄惨直至死亡,故事就可能戛然而止,从深层次上来讲,他所代表的“恶”针锋相对的就是冉阿让的善,是恶的魔窟引出善的花雨,他们从来都是天敌。而那对夫妇自始至终毫无警醒,为了获取蝇头小利,他不断地变着花样骗取、榨取钱财,无所不用其极,丑态百出,最终家人离散,失去了儿子和女儿,带着马吕思的施舍流落海外。


    芳汀卖掉了头发;芳汀卖掉了牙齿;芳汀卖掉了自己;芳汀走向了死亡……作为读者,我不知道芳汀下一步还会面临着什么,只能紧缩着自己目不转睛地等待着故事的展开。不就收养一个弱小的女孩儿吗?何以如此贪婪?如果德纳第夫妇尚有一丝良知,总该给孩子一个马马虎虎的生存环境吧!毕竟,她已然是他们的摇钱树了,可不是这样,柯赛特破衣烂衫;柯赛特没有鞋穿;柯赛特可怜巴巴地渴望玩具;柯赛特在漆黑的夜里极度恐惧去提水……当冉阿让以一个完全陌生人的面貌去为他提水的时候,她竟然紧紧地攥住他的衣袖——她只是在找一根救命稻草啊!


       这个倒霉蛋并没有赢得什么,还意外地通过敲诈让马吕思知道了真相,让我们的故事成就了相对的圆满。


    或许我们会觉得德纳第夫妇还不至于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至少他的能力还不够,我们一些人还会想当然地认为他们代表着什么“小资产阶级的狡诈与贪婪”,似乎还是社会的黑暗、制度的腐朽、分配的不公才导致出这样的结果。


      当然不是。在任何时代,任何体制下,人都是最为复杂的动物,人性的黑暗像一条毒蛇一样随时潜伏在我们的周边。我们不妨把故事中人分为四类:米留哀主教是因为信仰笃定而自觉行善;冉阿让是通过主教的感化加之天性的纯良最终也完成了善的达成;沙威临了依然还在善恶之间争斗;至于剩下的如同德纳第夫妇以及在芳汀面前嚼舌的老婆子和欺凌芳汀的纨绔子弟只能算是执拗的恶人,无药可救。


      体制不能包办一切、同样人道主义也不能覆盖到所有人。按照作者的初衷,体制和主义之间,作者对于人道主义更为倾斜,毕竟,人道主义的光芒已经照耀到了四种人当中的三种。这个成绩已然相当喜人。


      如果你仔细看雨果的照片的话,那么你会发现雨果的眼神非常动人,清澈、慈悲,甚至会让人感觉到里面泛着泪花。这个天才的诗人和作家,在经历了法国大革命之后几十年的波诡云谲,最终成为一名坚定的人道主人战士。


       只有回到人的立场上,我们似乎才能更清楚地认识人。


       世界吻我以痛,我该怎样?我报世界以歌。


      这世上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那就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世界最终展示了他温润的一面,就像冉阿让最终赢得所有人的敬重,成为传奇和不朽,而雨果本人进了先贤祠。那不是一般人能进去的,进去的人被认为他们改变了世界


评分

6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1-15 17:18 | 只看该作者
一孔老师改一下主题分类吧,不是公告,是原创。
3#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7:44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8-1-15 17:18
一孔老师改一下主题分类吧,不是公告,是原创。

己改,匆忙了一点,谢谢你
4#
发表于 2018-1-15 18:13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人文主义的高度也是标准:关爱。
人性有丑陋的,世态有灰暗的,环境有恶劣的,但是在抨击了那些坏的同时,能被称为伟大的作品同步也在呼唤关爱,真善美,以及一切光明的,正义的,积极面的精神。
5#
发表于 2018-1-15 18: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安 于 2018-1-16 07:26 编辑

能不能慢点儿啊,整得我好着急。这篇先留着,等啃到那再看。
6#
发表于 2018-1-15 21:19 | 只看该作者
此文细读两遍,只有两句话要说——
一,读书就要这样读。
二,吾不如也!

点评

深以为然。  发表于 2018-1-16 11:35
7#
发表于 2018-1-15 22:07 | 只看该作者
文章真的多,咱只能先点个卯,等待明天读。
8#
发表于 2018-1-15 23:23 | 只看该作者
能让一孔重读并有感慨的书并不多,悲惨世界挺意外。这是个性。
9#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07:53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8-1-15 23:23
能让一孔重读并有感慨的书并不多,悲惨世界挺意外。这是个性。

重回现实主义,只看故事算是一个回归,大约也是老态使然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07:53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8-1-15 22:07
文章真的多,咱只能先点个卯,等待明天读。

谢谢小草老师来读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07:54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8-1-15 21:19
此文细读两遍,只有两句话要说——
一,读书就要这样读。
二,吾不如也!

舍兄客气了,读完之后留点记号,看看自己能记住多少——这个游戏也很有趣的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07:55 | 只看该作者
an安 发表于 2018-1-15 18:20
能不能慢点儿啊,整得我好着急。这篇先留着,等啃到那再看。

你要是这样,我反倒快点,我一部百万字的小说大约也不超过两个星期的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07:56 | 只看该作者
槐安. 发表于 2018-1-15 18:13
这就是人文主义的高度也是标准:关爱。
人性有丑陋的,世态有灰暗的,环境有恶劣的,但是在抨击了那些坏的 ...

无处安放,无法参透……这个奇怪的物种,叫做人性               
14#
发表于 2018-1-16 08:35 | 只看该作者
沙威是个了不起的人,忠于职守,他人格的伟大,超越了时代的局限,超越了他那令人讨厌的职业。
15#
发表于 2018-1-16 11:14 | 只看该作者
这三部书都是悲剧,反映和再现了动荡的时代,彰显出了人的性情与坚持、正文与放弃,更滋生了人“活”着的理念。做为小说来说它们丰富不空洞,对于现实来说它们有其积极的意义,于后世它们则是惊醒与告诫。所以,一孔也要写出这样的小说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4 10:54 , Processed in 0.253291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