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874|回复: 8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18 【书话沙龙】从《藏羚羊的跪拜》到《仰望昆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8-22 09:4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冷晰子 于 2018-8-27 14:30 编辑

  【书话沙龙】从《藏羚羊的跪拜》到《仰望昆仑》

――王宗仁老师作品读后感

  第一次读王宗仁老师的作品是在学生时代,那是一篇千余字的短小说《藏羚羊的跪拜》。讲述了一位藏家老猎人猎杀了一头藏羚羊,当时,藏羚羊跪拜在地,眼中淌着哀求的泪水,猎人很震惊,但藏羚羊终被杀掉。当老猎人在解剖藏羚羊时,发现母羊肚里怀着一只小羊,猎人懊悔不已。相信看到或听到这个凄哀故事的人,无不为那只藏羚羊眼中的泪水所感动。透过那泪水,让我们体会到了世间最伟大的爱――母爱!

  作者以质朴的语言,细致的描述,生动感人地记录了那段故事,从而赞美崇高的母爱以及老猎人内心深处的愧悔,同时也揭示了生命带来的强大震撼力。故事的宗旨就是呼吁人们爱护大自然,尊尚生命,不要进行无休止的杀戮,要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在那个动物保护工作艰难的时代,这篇短小说的问世,无疑触动了人们情感最脆弱的地方。而此篇细节描写生动,突出人物形象的短小说,也成了多家媒体转载宣传的好作品。我对作者油然生出敬重之情。

  2015年9月,去青岛参加第一届华夏散文颁奖活动时,好友为我介绍王宗仁老师时,我惊得目瞪口呆。做梦都没想到能与这位文学界泰斗人物共坐一桌吃饭。他花白的鬓发、慈祥和蔼的面容,亲切地与在座的年轻文友拉着家常,仿佛跟儿孙们分享天伦之乐的老爷爷。后来才知道,这位七十八岁,饱经风霜的老人,曾一百二十多次翻越唐古拉山。他用脚步丈量雪域高原,以其无私纯真的爱心,撰写出一桩桩感人肺腑的故事,让人的灵魂为之震颤。他的故事以及他的文字令无数文学爱好者叹服。

  在青岛笔会散文创作讲座课上,王老师并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很严谨、很专业地来讲解散文的创作要领,反倒用他质朴诙谐的陕北方言讲述他的作品来源,时不时还在课堂上哼唱起陕北小调。如此地轻松,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他授课的愉快氛围。他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告诉大家散文写作的内在精神就是“真”走进生活,用文字真实地提炼、记录,才会有散文的精彩。亲自聆听王老师非同一般的授课,聆听他和雪域高原结下的那份不解情缘,使我更加敬佩这位才华横溢的老人。据有关资料介绍,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来源于雪域高原,来自最真实的生活。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曾获得各种文学奖20多项,并且连续五届荣获总后勤部军事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成为文坛一道靓丽的风景。

  那次笔会后的一天,大家共同游览崂山。我与一姐妹姿态笨拙,手脚并用,颤颤抖抖地摸索着在觅天洞里攀爬。来到一亮处,猛然发现王宗仁老师在我们身后。行到一陡峭处,我伸出手想拉王老一把,王老婉拒了我的好意,他说:这点困难不算什么。爬山就像我们写作,不可能是一条光明的直线,总会遇到一些沟沟坎坎,你只要用心走过去了,风景就在眼前。一路上,王老还不时将所见所闻认真地记录在他随身携带的小笔记本上,边走边与文友们探讨文学创作的要领和题材。他谦逊又平易近人,对文学的执着,构建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着一路同行的笔友们。

  2016年元月,非常荣幸地收到了王老寄给我的《仰望昆仑》一书,我惊喜万分。读过《仰望昆仑》后才更清晰地走进了作品的情感世界,了解到青藏高原生活里中粗粝的质朴与艰辛。这是一部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经典文集,分别由“情断无人区”、“五道梁落雪五道梁天晴”、“望柳庄”、“八仙”、“仰望昆仑”、“草原藏香”、“不冻泉”、“歌的高度”、“拉萨跪娘”、“太阳很红,战友倒在雪山上”、“唐古拉山和一个女人”十二篇小说故事组成。主要精选了作者上百次穿越世界屋脊,所目睹和遇见的青藏军营的士兵及当地藏民在艰苦环境中生活成长的故事。雪域高原残酷的季风吹白了他的鬓角,他执着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把生命交付给巍峨的雪山。以饱含真情的笔触,记录下那些在生命禁区里顽强战斗、拼搏,甚至默默地牺牲的生命。他们是一群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普通人,他们的身边是一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事。这部集子里还有对藏地牧民生活的真实再现,代入感极强。

  打开《仰望昆仑》,读《情断无人区》,我记住了那位敢与封建农奴主家庭决裂的美丽的藏族姑娘——拉姆。读《八仙》的故事,让我知道了五十年代时期八名通讯女兵在修筑青藏公路的架线途中,遭遇暴风雪壮烈牺牲的故事。读《不冻泉》,惠嫂,一位无私为青藏公路服务的农村妇女栩栩如生。《草原藏香》、《拉萨跪娘》、《唐古拉山和一个女人》等一篇篇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情节,在作者细腻的描述中,给读者架构起一座无形的心灵之桥走进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走进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这些饱含热泪讲述的故事不落俗套,让人难以忘怀。有很多句子读来教人回味无穷,如:“为什么只有一只藏靴?避邪,还是别有说道? 当然,从它出现在草滩的那天起,压根儿就没有人见过它的主人。”“我与他的相识偶然。相识后的交谈随意、自然,没有任何的准备和提防,也没有刻意的追求和思考,一切都是顺其自然,他高兴谈,我乐意听。不知不觉我达到了一种目的,他也得到了渴求的收获。”(摘自“情断无人区”)。“女孩的声音,带着草尖上露珠和太阳暖色的柔美声音。绝不是隔山架岭,她分明就在我们眼前。虽然她并没有现身,声音仍然来自那一豆微光。”(摘自“草原藏香”)。“额纹,藏家人刀刻般的额纹,一个驮在牦牛背上的民族的印记。弯曲于那张古铜色脸庞上的额纹,你无论任何时候读它,所获得的感觉都是一种几乎令人辛酸的木纳表情。”(摘自“拉萨跪娘”)

  阅读《仰望昆仑》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一个看似极普通很平常的老人,怎么就能写出如此撼动心灵,感人肺腑的故事来呢。天然的语言里流淌着真实的情感,每一个人物形象都透出青藏高原独有的纯净沁凉。作者以其不寻常的高原阅历、纯然朴素的创作风格,把原汁原味的雪域故事与人性和自然之美、生命之伟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读者从不同的主人公所遭遇的危难及精神渴求中,深刻地认识自然的雄厚,人性的伟大,感知生命的神奇魅力。这样的故事读来令人振奋,促人向善、更是弘扬了正气。这一系列的故事经过王老的打磨,鲜活起来,有了摇曳的姿态,很自然地引发了众多文学爱好者长久的感动。正如作者自己所讲:“写青藏高原,连泥带土地写,我一生就做这一件事。”青藏高原,让王宗仁老师创造出自己的文学世界。

  《仰望昆仑》,撰写的是文字,更写得是一种精神。被誉为"昆仑之子"的王宗仁老师以他充沛的创作精神,倾注全部心血,运用雪域高原铸造出的优美文字,真情地书写了4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这难道不是一种精神所在吗?这种精神对于我们这些后起的文学爱好者而言,恐怕要用一生所学去感悟,才能体会出其真谛了。仰望昆仑,是在仰望高山的脊梁;仰望昆仑,就是仰望一种伟大的精神!

  注:王宗仁 1939生,陕西扶风人。1957年中学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任汽车教导连学员、汽车驾驶连副驾驶员、文化教员和营部文书、团政治处书记等。1964年调任总后勤部青藏办事处新闻干事,1965年调任总后勤部宣传部新闻干事。1988年后任宣传部创作组创作员、创作室主任,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秘书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一级作家。出版作品四十一部,多次获**全军文学奖。有四篇散文选人中小学语文课本。
  其著作《藏地兵书》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荣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评分

12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8-8-22 09:47 | 只看该作者
没读多少书,写不出好的书评来,重在参与吧!

点评

云馨友,真是会谦虚啊!赞一个!  发表于 2018-8-22 11:09
3#
发表于 2018-8-22 10:09 | 只看该作者
来和云馨确认一下:是参加活动的帖子吗?如果是,就请修改一下标题,将【书话评论】修改为【书话沙龙】。麻烦了。
4#
发表于 2018-8-22 10:15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18-8-22 09:47
没读多少书,写不出好的书评来,重在参与吧!

谦虚使人进步已经落伍了啊。云馨写的这么好。
5#
发表于 2018-8-22 10:16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18-8-22 09:47
没读多少书,写不出好的书评来,重在参与吧!

额滴姐,干嘛那么谦虚啊,这句话应该用在我身上,以后不要抢我的话,知道不不听话要打屁屁滴
6#
发表于 2018-8-22 10:19 | 只看该作者
还有啊,自己把沙发坐了,这个事要不得,以后再这样,也要给你开批斗会了。下次我不要沙发,直接搬张大圆床来
7#
发表于 2018-8-22 10:37 | 只看该作者
没有读过这本书,我就不说那些啥时候有时间找来看看那些走过场的话了。看得出来,云姐很喜欢这本书,以及这位王老先生所有的作品。首先,为这位老先生点赞,如此高龄还亲历藏区体验生活,只为让文字更加鲜活和真实,确实挺不容易,至少我做不到。因为我怕风吹日晒,怕皮肤皴裂,整个一资产阶级小姐的作派,也该批斗。虽然自己做不到,也写不出这样粗粝天然又蕴积着温热的文字,但要向这位老先生致敬!
云姐是用了心品读的,不然不会解读得这么细致,也为云姐点赞!真是爱读书的好孩子,向云姐看齐!向云姐学习!除了喊口号,别的话也不会说了,从来没写过书评,只有学习的份儿。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8#
发表于 2018-8-22 10: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LMC 于 2018-8-22 10:45 编辑

问好!云馨朋友。
欣赏大作,挺好。赞一个!:victory:


9#
发表于 2018-8-22 10:45 | 只看该作者

云馨友,出手这么快啊?我还没有开始写作,你就投稿了。
你不能这样,这属于抢跑。回来回来,等待我,一块儿起跑。;P
发令枪,还没有响哪。
10#
发表于 2018-8-22 11:03 | 只看该作者
我记得初遇王宗仁老先生的作品,是在《朗读者》,陆川朗诵,就是这篇《藏羚羊的跪拜》。当时,除了深深的感动,还有一种愤怒,不知从何而来的愤怒。王老只是朴实的记录了那个故事,我相信,是真实的故事。
《仰望昆仑》,作为亲历生死,无数次翻阅高原的老汽车兵,王老对于此类题材应是驾轻就熟。而以自身经历以及亲闻亲见作为底本,以纯然朴素的方式作为笔触,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作为三原色,如此书写,必然让人震撼,云馨于文本精湛的阅读和自我情感感知体验的融入,以及与王老先生的交集,都会是未来不断阅读途中以及文学乃至人生路上的一笔不可多得财富。
好评。问候云馨。感谢支持。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8-22 12:04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8-22 10:09
来和云馨确认一下:是参加活动的帖子吗?如果是,就请修改一下标题,将【书话评论】修改为【书话沙龙】。麻 ...

晕啊,那个活动标题前不是加【书话评论】吗?咋又变成【书话沙龙】了,看来我又整错了

点评

本来就是沙龙啊,你看哪里去了?可能是看了阳光姐的评论,你就以为是这个活动。  发表于 2018-8-22 15:58
奥,没关系,我都没发现,是水版发现了,说让我问问你,确认一下。因为参加活动的帖是不参与下期论坛平时计酬的,所以问一下。  发表于 2018-8-22 12:05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8-22 14:51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8-22 10:15
谦虚使人进步已经落伍了啊。云馨写的这么好。

谦虚使人进步的确是落伍了,我是实话实说的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8-22 14:52 | 只看该作者
千年女妖 发表于 2018-8-22 10:16
额滴姐,干嘛那么谦虚啊,这句话应该用在我身上,以后不要抢我的话,知道不不听话要打屁屁滴

这小妖儿真会说话,我想你读得书应该是比我读得多了。你始终在努力,应该向你学习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8-22 14:53 | 只看该作者
千年女妖 发表于 2018-8-22 10:19
还有啊,自己把沙发坐了,这个事要不得,以后再这样,也要给你开批斗会了。下次我不要沙发,直接搬张大圆床 ...

嗯嗯,我给妖儿宝贝搬一个专座吧,欢迎妖儿光临支持!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8-22 14:56 | 只看该作者
千年女妖 发表于 2018-8-22 10:37
没有读过这本书,我就不说那些啥时候有时间找来看看那些走过场的话了。看得出来,云姐很喜欢这本书,以及 ...

难得这知名人士能能我寄大作来,我视为珍宝,没事时会翻来读一下。王老师的故事写得朴实,就如他本人那样平易近人,所以才令人敬佩。感谢妖儿留评加分支持我的拙文,有你们的支持,心中感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4 01:01 , Processed in 0.16297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