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879|回复: 8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22【投稿】穿越千年来爱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1-6 08: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8-11-9 22:28 编辑

   


               文/欧阳梦儿
   

    
  (一)
  真是令人啼笑皆非,我恨恨地想。把手机夹在肩膀与耳朵之间,一边听发货方瞎扯,一边把大旅行包往肩上挂。诸如此类的闲篇儿,近半年来不知听过多少次,烦,实在太烦,不如跟大家伙儿一样,放下执念“立地成佛”。

  “美女,你先报计划,过两天我们去厂方直接发货。”

  “哈,你涨价便涨价好了,居然没现货?一个那么大的批发商,这点存货都没有?”

  “现在环保风声那么紧,实在不敢往库房存货啊!”

  “那你跟我讲讲,环保是厂方的事情,跟你们营销商有什么关系?油漆都是密封的,环保跟库房何干?没有库房你们不是照样在批发油漆?!”

  “美女,报些啥子计划?”对方试图勒转马头,回归正途。

  “不慌,先把环保跟库房有什么关系弄清楚再说。”我好奇得厉害,为了满足永不饥渴的好奇心,一向不耻下问。

  对方苦笑:“美女,关于库房与环保的关系,一句两句说不清楚。让我们把正事做了,找个时间再细聊好不好?”

  “呃,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比弄懂环保与库房的关系更重要的事了。你没有那种感觉吗?如蝇哽喉,不吐不快!——苏轼说的。”

  “美女,你倒底还要不要油漆?!”对方有些不悦,显然他以为我消遣他。显然,他不知晓世上还有一种人,不以赚钱为已要,本末倒置的事时有发生。

  “帅哥,关于库房与环保的问题,你觉得苏东坡会怎么看?”我说。

  “啥?苏东坡?环保部门的吗?”

  “嘻嘻”我笑。为响应中财论坛关于“相遇苏东坡”的征文活动,我想我是翻资料翻魔障了,心心念念全是他的所思所想,竟恍恍然,让人不知今昔何昔。忙正色道:“回答正确,加10分!苏东坡让我去眉山找他,回聊!”我挂了电话,踏上了经乐山到眉州的旅途。

  一语成谶


    
    (二)
    
  过乐山80公里至眉山市,经市中心往城区南行,达“三苏祠”。苏洵、苏轼、苏澈爷仨端坐之处,红墙环抱,古木扶疏,绿水萦绕,小桥座座,荷香满园。自明洪武元年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四年在原址模拟重建,至今扩建为104亩的古典园林,已然面目全非。漫步其中,脑际里呈现的竟是十二岁的苏轼小顽皮满院里“探宝”的情景。何为上天眷顾?玩玩泥巴,随便挖挖,便挖出一个绿莹莹的,如鱼皮般光滑,极具“砚德”的“天砚”。

  我更愿意去别处走走。比如苏轼当年为父亲墓地裁种的那3000棵松树,想必已如诗人所愿,蔚然成林?林语堂说他最爱莫过苏轼,可是,就是这个扬言最爱东坡先生的林语堂,却把先生的这一行为理解为“好大喜功”!林语堂不懂先生对老父的那种特别之爱特殊之敬特痛之哀。“二十七岁始发愤”的父亲,对于苏轼兄弟来说,何止是“桀骜与旷达”的一脉相承?那“一同读书,相互讨论”的教育方式无人能及;那“进应立功退可立言立德”的宽容与豁达,让自己受益终生勇往直前。更何况,父亲内心深处那郁郁不得志的悲哀与酸楚,他是那样的感同身受!3000棵小松啊,你是知父莫若子的孝心,你是“不思量自难亡”的爱情。弗儿啊爱妻,从此,“明月夜,短松岗”便是为夫夜里魂牵梦绕的地方。

  沿路往眉山上行,遇一寺。仿佛中还看见七岁的苏轼坐在山石之侧听90岁的老尼以前的小婢女,讲花蕊夫人的爱情故事的模样。那蜀主的恩宠,那美丽的身姿想必当时就深深镌刻在了小苏轼的心房,无数个夜晚展开浪漫的翅膀,一点一滴渗进诗人的血液。要不,何以人到黄昏,诗人犹记蜀王深情的眼眸,花蕊夫人巧笑嫣然的倩影?“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一首失传的词,在脑际翩然不去。仅仅二句,够了,够了。那样的情景,那样的词牌与曲韵早在听老尼讲那个绚丽的故事之初,就在脑海里上演过千遍万遍,如今就让我来把它还原好了。“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洞仙歌.苏轼。

  徜佯在山林之中,不禁想起苏辙对哥哥小时候的回忆描写,在“小苏”的记忆里,哥哥自小就是那么喜爱山水自然,身手永远是那么轻灵矫健,身影总是那么飘逸洒脱,“远远看去,犹如仙人”。于是满山遍野,似乎总有一个翩翩身影,白衣胜雪,在一丛绿竹下,在一挂山泉旁引着你,深入更深入。

  突然,一脚滑空,身体直直往下坠去,心想这下惨了,不知会坠往何处?此刻,我竟没去想也许会死,心怱悠悠荡到那个叫柔奴的女子身上。满脑子都是那首《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写得多美啊,真个令人浮想联翩。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面对受自己牵连遭贬的好友,苏轼心里的愧疚与欣慰在相逢的这一刻一定泛滥成灾。“面如红玉”的王巩在苏轼眼里定是怎么看怎么帅,与其共赴偏远,甘之如怡的宇文柔奴更是诗的精灵,美的极致。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如一只温柔的琴弦,轻轻化解了词人长久困扰于心的不安,那么熨贴那么温暖。尽管苏轼在世人眼中,也是家庭和美。可是比起这一对琴瑟和鸣伉俪情深的神仙眷侣,苏轼定然也是打心底里羡慕的吧?特别是在王弗去世之后……


    
  (三)


  一阵刺痛。我努力睁眼:一片椰林……,郁郁葱葱之中,两间茅屋慢慢入目。远处,海浪声隐略可闻。屋里,四壁如洗,一个银发白须的老者,双目微闭,盘腿而坐。与老者相对而坐的是一个年约十八九岁的男孩,神情与老者一般无二,唯一不同的是,他双手微开,手心向上,中指与拇指轻轻相掐,口中念念有词,似在背诵什么心法。

  很久后,老者长身站立,问:“过儿,还饿么?”

  男孩咽了几回口水,小声说:“不饿了,父亲。”

  老者朗声大笑,提笔挥毫,且写且吟:“吸初日光咽之,……遂不复饥,身轻力强。……辟谷之法已百数,此为上,妙法止于此。……元符二年,儋耳米贵,吾方有绝粮之忧,欲与过子共行此法,故书以授之。

  好一个老头,好一个自我解嘲!明明家无隔夜粮,饿得要死,还如此自得。此情此景,竟似老相识般亲切。电光火石间,怱然记起那是《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篇讲过。莫非?我竟穿越了?!

  顾不得许多,几步奔进屋内,嘻笑数声道:“东坡先生,您这篇札记几个意思?有人说这篇札记的伟大之处在于,您都饿成那样了,还不忘把如何克服肌饿的方法记下来,以福后人。也有人说从此文可以看出您的超脱。在我看来不过是您苦中作乐的法子罢了。又或许,只是为了气气朝中想看您笑话的那几位。因为您知道,过不了多久,这些文字会一字不落的传到他们手里。道法自然,人体存活于世,自然需要消耗体力,体力从何而来?唯有世界之物质,从此物到彼物的转换……”

  纵然是处变不惊的东坡居士,面对我的突然造访,也是惊愕万分。倒是那个男孩反应快:“然,此文出炉不过半香,鲜如儋州之芋,你何以得知这许多?”

  儋州?原来我一脚穿越到海南的原始部落来了?也不知走了什么狗屎运?当真是心有执念,时光逆转啊。顾盼间,想起东坡先生是信神的,晚年还试图寻求长生不老之法,就煞有介事地说:“吾乃九天玄女欧阳梦儿,上下五千年,何事不知?”

  听闻“欧阳”二字,东坡先生回过神来,他紧走几步,仔仔细细打量了我半晌,摸着下巴上的胡须直摇头:“不过肉体凡胎尔!”。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眼看装不像,索性一五一十说了实话。并说,世上本无神,更无不死之法,您今后不需要再为此费神,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伟大的著书立说中去吧!二人虽觉匪夷所思,倒不十分奇怪。只有一点不甚了了,那就是,既然这世间本无神玄处,我又何以穿越到宋朝去的呢?我说,穿越不是神话哦,穿越属于“科学”范畴。只要找到那把打开关于“时空”,关于“光”的钥匙,一切皆有可能。

  幸遇达者,少费唇舌。真若寻根问底,我也唯有一句“宇宙之奥妙,无穷尽矣”可以搪塞。

  男孩拍手笑道:“这下好了,仙子里面快请。您有所不知,父亲一日无客访,便浑身不自在,闷也闷出病来。”

  我道:“先生知道么,您是史上唯一一个在当世、后世,国内国外都享有盛誉的可爱老头。林语堂还用英文写了一本《苏东坡传》呢。不过经我读来,却也多有谬处,一是对王安石的评价,有失公允,主观色彩太浓。另一个就是您在海南三餐不继的问题,他认为您只不过为作文章就那么写写罢了,那么多人给您送吃的,肯定饿不着。但是,我知道你是据实书写。因为接济在什么时候都只能救一时之急。因为儋州实在贫困僻远,多数时候远水救不了近火,何况长达数年,一日三餐呢!只此一解,可以说明,林语堂先生养尊处优,多么脱离实际脱离生活啊。

  苏过冲我伸出一个大拇指,赞扬我聪明。东坡先生则笑而未语。

  苏过又问我跟欧阳文忠公什么关系。我说老实说我自己也不知道跟欧阳修到底有没有关系,因为现代人类早已不修宗谱,对祖宗那些事儿,两眼一抹黑。

  我摸出原本准备祭奠“三苏”的“江小白”二锅头,“大苏”微微一笑,抓着那个玻璃瓶,说:“岂非莹瓶玉露?”。我告诉他这也不过就是一个科技产物,普通得跟烧制的陶瓷一个道理。酿酒一事更讲究更精纯。紧接着我又拿出方便盒子装着的“为甚酥”,大苏的眼神愈发光亮。我告诉他,凡是他吃过的,现在都成了一方特色,没有少赚旅游者的钱钱。要不是手机失灵,真恨不得把“三苏祠”里犄角旮旯都景物再现给他。“大苏”静静地听着,泪光闪烁,若有所思。良久,问:“吾国富强否?安定否?”如若来龙去脉一一道来,必定磨破舌头,不得要领,索性概而简之:“列强灭我之心不死,不过我中华如今国富兵强。若论治国之策嘛,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东坡先生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来,犹如昙花瞬间的绽放,又凋零成泥。

  于是我就把我发在杂文版的《环保风云》给他看。东坡先生读罢,又问了比如:何为“塑料”?“环保的意义”等诸多专业性问题。踱步良久不发一语。苏过叹道:“此等大事非一朝一夕之功,关乎民生大计,岂能不先寻求使其合情、合理之法哉?依吾看来,须成立专业之机构,组织专业之人才,分而划之,分而治之。当务之急,乃是加强回收,增大再次利用空间,使其循环往复也。至于化工污染,当目光长视,花巨资而不吝”。东坡先生则捧着那个空空如也的方便盒子掩面而泣,曰:“如若不知开源节流,对地球资源善加利用,长此以往,吾辈子孙休矣!可叹我苏姓子嗣,竟后继无力至此!……”毕竟上了点岁数,酒也至微醺,沉吟半响,独自睡了过去。

  夜半,蚊虫盯咬,实难忍耐。起身看去,月光下,东坡先生挥毫疾书,恍若不觉。妙哉,我想,这岂不又是一篇《寒食帖》?想那《寒食帖》号称世界第三行书,一帖在手,何等光耀?想这蛮荒儋州,翻过来芋头、海鲜,翻过去海鲜、芋头实在倒足了胃口,终不及现代文明的家中好。素闻东坡先生的字,不可硬求,不如随手“顺”走,想必子瞻先生可以理解,不会算做是“偷”的吧?

  待东坡先生重新睡下,我悄悄起身,来到案前。刚看清《环保赋》三个字,一阵怪风吹起。那字帖随着风儿飘飘悠悠,竟长了脚儿一般。据我所知,“赋”这种文体是一种问答式。不知东坡先生如何看待我国当今的环保政策?可有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我唇焦口燥,气急败坏,却又做声不得,只好随了那风儿纸儿一路跌跌撞撞。也不知过了多久,只听一声巨响,似乎是什么软体动物撞到了什么硬物上,随即两眼一黑,什么也不知道了。

  醒来,却在眉山之下。一地露水,凄然欲滴。试着回想所经历的一切,恍然如梦,不禁悲从中来。
    
    
  
  

    
    
  





评分

6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11-6 10:0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我先坐沙发,再慢慢欣赏!
3#
发表于 2018-11-6 10:25 | 只看该作者
以梦为托,穿越千年与苏轼相遇,语言调皮幽默,如:不如随手“顺”走,想必子瞻先生可以理解,不会算做是“偷”的吧?虚实相结合,工作中淡油漆谈环保是实,与过儿、苏轼交流是虚。这一些手法增添的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例子还很多,我就不一一逻例,各位看官们自个儿去体味吧。
4#
发表于 2018-11-6 10:53 | 只看该作者
有照片为证,看来您真的去了三苏祠。用现代语言词汇与苏轼交流,可能他以为是外来鸟语。
5#
发表于 2018-11-6 11:57 | 只看该作者
梦儿是善于空灵新奇的想象,加之不凡的笔触,让该篇又那么好的赏读性。梦即是梦,现实即是现实,但托梦言志,让我们掩读之余多了些许慨叹!
加分支持!
6#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2: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欧阳梦儿 于 2018-11-6 12:05 编辑
野芒 发表于 2018-11-6 11:57
梦儿是善于空灵新奇的想象,加之不凡的笔触,让该篇又那么好的赏读性。梦即是梦,现实即是现实,但托梦言志 ...

谢谢野芒。托梦表意这一手法难出新意。本想结尾借用苏轼梦鹤说道士,鹤即道士,道士即鹤,我是鹤也是道士,三合为一的手法,却不能成功。
7#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2: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欧阳梦儿 于 2018-11-6 12:32 编辑
高迎春 发表于 2018-11-6 10:53
有照片为证,看来您真的去了三苏祠。用现代语言词汇与苏轼交流,可能他以为是外来鸟语。

窃以为,以苏轼的旷达,当不以为怪。况前面已有诸多不觉怪哉的伏笔。苏轼父子的语言,已极力古化,半文不白,欧阳才情所限。转念一想,古人作文章用骈文,说话定要口语化得多,否则真没法跟老百姓交流的。
8#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2:30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8-11-6 10:25
以梦为托,穿越千年与苏轼相遇,语言调皮幽默,如:不如随手“顺”走,想必子瞻先生可以理解,不会算做是“ ...

感谢桃桃高评。吾当努力努力再努力。

话说为写这篇文章,居然把顾客给我的一百元又还给人家,另找九十元,也真是够对得起东坡先生的。
9#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2:33 | 只看该作者
一楠 发表于 2018-11-6 10:06
这个,我先坐沙发,再慢慢欣赏!

沙发只是骨架,只等一楠直铺锦绣。
10#
发表于 2018-11-6 15:21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文过于皴,又过于紧致,几句当一句来说,一句说过就省去一段,经常有断裂的嫌疑,让人读起来不舒服。作者倒很放地开,她善于讲故事,这是我想要办到的一个。(二)中通过意象引发铺叙旧事,这点作者算做地比较好的。文中有几个别字,作者可以复查。(三)中作者代苏轼言,其中有思想与苏轼策论史论违背。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5: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欧阳梦儿 于 2018-11-6 15:55 编辑
中天君 发表于 2018-11-6 15:21
我的文过于皴,又过于紧致,几句当一句来说,一句说过就省去一段,经常有断裂的嫌疑,让人读起来不舒服。作 ...

写文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有文友前来探讨与交流,有幸得中天君如此认真细致的一评,今天一大快事。苏轼策论文章还真没有细心读过,故君所说有点不知所云。能否详情告知?目前为止,所思所写,倒也经过求证,颇有出处。
12#
发表于 2018-11-6 16: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天君 于 2018-11-6 21:00 编辑

这里将再做以下回复。苏轼《上神宗皇帝书》提出“夫国家之所以存亡者……虽强且富,不救于短而亡。”主要的一点在于,苏轼急切要知的恐怕还是社会整体道德,而非强且富否。但是既有富强之问,又有闻强且富,苏轼怎么会不立即再从税收和市价来证实这种国家理财是否出于征天下之利,从治平无事中瞥国家是否其实有不测之忧,而草草一问,空泛的大词后面是问题简单化和苏轼木偶化。苏轼在《周平王东迁》中提到田宅不可鬻,又在《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里提到“农民之家,量入为出,缩衣节口,虽贫亦足。若令分外得钱,则费用自广,何所不至?”如果苏轼得知经济爆款的背后正是“分外得钱”,家家赤字、人人次贷,蚁族北漂,资产泡沫,恐怕要做末世之哭。当然这点确实是出于局限性,但要说苏轼急切地发出富强之问不具可信性。一句题外话,苏轼在策论中多次提及的还有知识分子的待遇,在今天这点恐怕他要失望。还有关于环保,作者的提法颇有一点《教战守策》的味道,可观焉。
13#
发表于 2018-11-6 16:43 | 只看该作者
世上有些人,不以赚钱为己要,本末倒置的事有发生,这不就从油漆写到苏轼,还玩穿越去爱了苏轼一回。这边忽悠了卖主儿,那边又以欧阳之姓,忽悠了东坡先生,这个梦儿倒是调皮得很。临了穿越回来还不忘顺一张《含食帖》回来,哈哈,原来梦儿打起算盘来也是够厉害的呀。
14#
发表于 2018-11-6 16:47 | 只看该作者
问好。《穿越千年来爱你》,梦儿的这篇写的文采飞扬,尤其是情节的设置,场景的还原等,不仅情节精彩,细节也颇生动。读之,颇感惊喜。欣赏。祝好。
15#
发表于 2018-11-6 17:38 | 只看该作者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8-11-6 12:28
窃以为,以苏轼的旷达,当不以为怪。况前面已有诸多不觉怪哉的伏笔。苏轼父子的语言,已极力古化,半文不 ...

作古的人,非要我们与他相遇,真是难为作者了。与古人交流,我们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权作他能听明白就得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6 07:10 , Processed in 0.06427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