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槐下客 于 2019-5-6 09:54 编辑
亲情是一个很不容易说清的话题。
有时候,他的意思很具体,具体到它只是一个温暖的眼神,只是一个轻微的颤动。比如,对于孩子来说,亲情就是母亲温暖的乳房;对于母亲来说,亲情只是孩子满足的笑靥。
有时候,他的意思很博大,博大到它能够包容辽阔的天空,能够支撑厚重的大地。比如儒家的泛爱众,比如佛家的悯众生,比如说马克思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想蓝图。
亲情是具体而微的。辛弃疾隐居上饶躬耕陇亩,可以欣慰地看到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小儿卧剥莲蓬,这于他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寂寞无疑是一种亲情的慰藉,这是普通父爱的一个投影。手中的银针丝线,一针一线,密密地缝制着,化作了远行游子身上遮风挡雨的春衫,这是平凡母爱的一次折射。陷身长安的杜甫,在明月朗照的月夜,牵挂着远在鄜州的妻儿,祈盼明月有一天能够“双照泪痕干”;巴山蜀水凄凉地里孤独的小旅馆中一夜无眠的春雨每一滴每一响都是李义山对家里伊人的思念,而伫立在暮色苍茫的楼阁玉阶之上倾听飞鸟归巢的翅膀破空之音的楼台玉颈何尝少了对远方的期待?这是所有夫妻之间的亲情的特写画面。“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这跨越了时空的唏嘘慨叹,包孕了多少兄弟之间的聚少离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有多少手足之间相通的祝福和牵挂呢?这是兄弟......无论母子、兄弟、亲朋,在一起时,同饮一杯清茶,共赏一轮明月,就是在享受亲情的宝贵;聚少离多的时候,总是在祈祷那远来的飞鸿,捎来属于自己的“双鲤鱼”以慰焦渴的思念和牵挂......佯狂放浪如阮籍,母亲过世后口喷鲜血,柴毁过礼,可见母子之亲情实出天性;豪放不羁如苏轼,在妻子王弗病逝十年之久时,还在苦吟着“不思量,自难忘”,可见夫妻之亲情的缠绵温婉.......这些都是亲情,是那么的温暖温馨,缠绵浓郁,千山万水难以隔断。
亲情是需要付出、需要呵护的,对亲情的呵护会使得亲情更加的浓厚而真挚。“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马不欺母”,这是起码的对父母的回报,一株碧绿的春草,虽然难以回报三春的温暖,毕竟也可算作一丝回馈。为年迈的父亲扇凉凉席、暖好被窝才让父亲躺下休息,又有几人不知道这个故事呢?有人呵护的亲情,远隔千山万水,可以情同手足;无人呵护的亲情,也许近在咫尺却你我如同陌路。细心呵护的,可以落花返枝,枯木逢春;无人呵护的,即使原来桂荣槐茂,也会一夜之间枯萎飘零。李广将军即使一杯御酒也要倒进水井和全军将士共饮,一口干粮也要士兵先吃自己再说,这样的呵护,把将士的心连在一起,把干群关系转化成兄弟亲情,从而战无不胜;而又有多少帝王家庭,兄弟子侄之间因为权力富贵的诱惑致使亲情泯灭而同室操戈?
美好的亲情,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受贫富的影响。百里奚的老妻杀掉家里唯一下蛋的母鸡,劈掉拦户的门槛当柴烧,送丈夫远行,然后只身卖唱万里寻夫,夫妻二人在丞相府里抱头痛哭,不因贫而弃,不因贵而骄,最后团聚,演绎出一段千古佳话;房玄龄位居宰相,尊重妻子,绝不纳妾,绝非因为惧内。几十年的孤独,太平洋的悬隔,未曾使雷洁琼忘记对大洋彼岸那个人那片土地的真爱;国际关系的恶化,半个世纪的绝交,半个世纪的音信全无,没有使娜塔莎改变初衷,而始终铭刻当初的爱情誓言。“咬指痛心”虽近于神话,但是真正的亲情能够感天动地却是毋庸置疑的。
把这样的亲情放大,就是博爱。“刑於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亲情之爱推广开来,世界就是一个美好的人间。杜甫唯一可供安身的草房被狂风掀去了屋顶,他还在想着得到千万间的广厦来庇护天下寒士;自己都难以揭开锅了,还在嘱咐自己的表弟不要驱赶来偷枣的贫妇人,这是博大。林觉民何尝不愿在竹梅筛月影的时候和爱妻花前月下你侬我侬,但正因其爱至深至重,才更愿意使得“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因而献出自己的生命博一个美好的中华。“牺牲我一个,幸福十亿人”,战士的豪情,大国工匠的默默付出,多少人不是割舍了小我的亲情而去博得大我的真爱呢?
有美好温馨的亲情,就会有撕裂变质的关系;如同有了真善美,就会有假恶丑,人世间的事物总是相反相成的。这样的事情出现,除了极少数是病理因素之外,大多是因为金钱、地位等等的诱惑引发人性的扭曲所致。英明神武著称的齐桓公和赵武灵王最终都被幽禁而死,所有丰功伟绩化作乌有;晋国王室内乱,弟兄之间互相屠杀,使得人人自危,几令国家朝不保夕;秦朝的扶苏之死,汉朝的巫蛊之祸,唐朝的玄武门之变,宋代的烛光斧影......直至清朝的慈禧和光绪的权力之争,所有这些,无不是权力导致的亲情扭曲变质。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经过《长恨歌》《梧桐雨》等等作品的宣传,让世人唏嘘感叹了千百年,其实这份爱情何尝不是变态的爱恋?一部《红楼梦》,写尽了封建大家族内部的尔虞我诈,从而导致鲜活的有生机的花朵过早凋零,这个大家族也落得一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所有这些,使得注重亲情的季札之类人反倒成了历史的另类,是在可悲。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这样的亲情在其他文明中更是司空见惯,人类的本性总是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的。《哈姆莱特》的悲剧无疑是中国古代宫廷政变的海外版,《李尔王》岂不是赵武灵王?《奥赛罗》简直就是吴起、要离的孪生弟兄,《罗密欧与朱丽叶》比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血腥气息还要浓重,葛朗台看女儿的金眼又岂会输给严监生的两个手指头......无论何时何地,亲情都在经历着金钱、权力等等欲望的考验,在这些东西面前,亲情有时很脆弱,难道这才是人性的本质?
其实,不必悲观。只要将心思摆正,将亲情看的重一些,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当然,亲情不仅仅是百般呵护,怜爱有加,浓情蜜意,有时候表面看来略显残酷的亲情似乎来得更为深沉隽永。企鹅呕出囊素里的食物喂食小企鹅固然值得点赞,雄鹰母亲在小鹰翎羽长全后把它们挤下悬崖迫使他们学会飞翔无疑是为了它们更加遥远的未来;谁又能否认,北极狐母亲把快要长大的小狐狸“抛弃”然后偷偷看着孩子真正自己学会觅食是一种更伟大的爱护呢?亲情,尤其是长辈对晚辈的亲情,是需要一种尺度、一种标准的;很多的时候,甚至需要长辈更大的付出甚至改变。孔子的学生怀疑孔子给孔鲤吃偏饭,就私下里试探孔鲤,结果发现孔子对待孔鲤和对待学生是完全一样的,甚至更严格;孔鲤在日常生活中,经过父亲住的院子要趋庭而过,要按照父亲的指点读《诗》读《礼》,以便完善自己的人格。孔鲤能够很好地继承孔子衣钵,和成长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习惯、性格不无关系。曾子为了让孩子懂得诚信,不惜杀掉家里正在长个的小猪来兑现妻子给儿子的承诺;窦燕山为了给自己的儿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痛下决心改变了自己“为富不仁”的丑恶形象,最后才会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杨”的千古佳话;就连贾政都懂得在贾宝玉屡犯错误又屡教不改的时候气得痛下棍棒,希望使贾宝玉浪子回头,跟上社会的主流——当然,按照主流分析,把这个例子放在此处并不恰当。其它,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岳母的“精忠报国”、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等等,无不是最最诚恳的亲情的淙淙流淌。而没有尺度的亲情,就像没有河岸的河流,最后只会干涸。“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单纯的溺爱或者纯粹的物质上的供应,不是真正的亲情。李斯给儿子提供了财富和地位,却因为没有“尺度”落了个即使想过牵黄犬逐狡兔得普通生活都不可能实现的下场;世纪才女张爱玲痴情一生,却因为对丈夫的爱情没有尺度,结果孤独抑郁终生;而现实生活中,因为没有尺度的亲情而导致家人犯罪、自己身败名裂的所谓“社会名流”更是数不胜数,因为这些还没有大概也不配写进流传千古的作品中,我在这里不再列举实例。
窥一斑可见全豹,一滴水能品大海。不同民族虽然文化有很多很大的不同,但亲情却主要属于自然人性的范畴,即使加上所谓的社会的、阶级的等等色彩的影响,也会有很多的相似。......
亲情,在世间流淌;亲情,在书籍里传递。
亲情,世世代代考验着、也在书写着不同的社会文明,世世代代考验着、也在书写着人间百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