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嵇康系列之五
真诚待友的君子风范
“竹林七贤”本是魏晋之时的一个隐士集团,嵇康既是他们的精神领袖,同时也是他们的财东。
嵇康虽然早孤,却家道殷实,广有资财,加上他娶的是穆王曹霖之女,也算是驸马爷,朝廷又封他为中散大夫,少不了有份官俸。何况他哥哥嵇喜比他年长不少,待嵇康成龄时早已为官。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嵇康的物质生活应该是比较优裕的。单是他的竹林就有几十亩,就这一项,出产就应不少。他虽然服膺老庄,喜欢谈玄论道,但他又不同于一般的玄学人士,只有嘴上和笔头功夫,而是较为务实,他开起了铁匠铺,亲自打铁,以此补贴家用。
嵇康善文能诗,又写得一手好书法,画得一手好丹青,更是当时的音乐名家,既能弹琴,又能作曲,以他的博学多才,自然声名远播,所以很多人都想结交他,与他成为朋友。这样,在他的周围很快就聚集了阮籍、阮咸、山涛、王戎、向秀、刘伶等一班名士,他的竹林也就成了七贤聚会的场所,成了名士们活动的中心。
七贤中除了他自己,其他六人只有王戎因为父亲是州剌史不愁吃穿外,剩下五人没有一个是家庭富有的:阮籍与他的侄儿阮咸,居于“南阮”,属于较为贫穷的阮家;山涛也是早早地死了父亲,家境贫寒;向秀、刘伶都非富家子弟。这些人要做名士除了要结交志趣相投的人士外,还得在经济上找个靠山,不然饿着肚皮是做不成名士的。而能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放眼天下似乎就只有嵇康。
然而这班名士并不好侍候,不仅好酒成性,而且脾气也大得很,甚至很怪异。象刘伶,似乎除了喝酒,别的就一无所长,不仅成天喝得烂醉,有时喝醉了酒,竟然一丝不挂,在房子里大喊大叫。又譬如阮咸,喝酒时不用杯子,而是几个人围着酒罎子相向而坐,捧起酒罎子就往嘴里倒,弄得满头、满脸、满身都是酒,甚至于与猪一起抢酒喝,那有一点斯文相。这些人聚集在嵇康的竹林里,虽然有志同道合之意,但其中也有打抽丰的意味。这些人见嵇康家中富有,为人又慷慨大方,自然愿意经常来搅扰。不过,这些人多半不是孤身而来,往往还要带车夫、书童,因而一来就是一大群,这么多人要吃、要喝、要睡、要玩,不仅侍候不容易,要消费的东西也不少啊。别看嵇康自己也是大名士,可他在这帮朋友面前却不使性子,而是脾气好得很,好吃、好喝、好招待。他秉持顺其自然的老庄哲学,不嫌贫,不嫌丑,尊重朋友的个性,也尊重朋友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甚至能容忍这帮朋友的怪异举动。
这帮朋友来竹林聚会,多半都是空手吃白食的,吃、喝、玩、乐几天不说,个别人只怕临行还得提点东西走,嵇康见怪不怪,尽主人之责。他自己长得高大、魁伟,天人一般,可七贤中有的却丑不可言,象刘伶,身不满六尺,折算成今天的米尺,大概还不到一米五,简直就是个侏儒,又相貌丑陋,脾气还特别怪,可嵇康照样尊重对方,结成挚友。七贤中,山涛、阮籍入朝为官,山涛还深得司马氏的信任,阮籍则为司马昭晋封晋公写过劝进表,这与嵇康厌弃官场,坚决不与司马氏合作的人生宗旨本是格格不入的,但嵇康对此并无介蒂,而是表示宽容和理解。他虽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但并非反对山涛本人做官,而是气愤山涛作为朋友太不理解自己,不该推荐他去担任自己的原职。
他与吕巽、吕安兄弟是朋友,特别是与吕安称得上是知己。吕安远在山东,嵇康身居河南,两人相隔千里,吕安只要想见嵇康了,竟不惜千里驾车,风尘仆仆赶到河南。吕氏兄弟同父异母,心存隔阂,而吕巽面善心恶,先是见弟媳妇徐氏貌美,竟以卑劣手段迷奸了徐氏,吕安气愤不过,要状告吕巽,嵇康得知后立即赶到山东,劝说吕安,意谓家丑不可外扬,不如隐忍私了,这场家庭讼案才算暂时了结。谁知吕巽为人歹毒,后来还恶人先告状,诬陷吕安打骂母亲,结果害得吕安啷噹入狱,嵇康受到牵连,也被投入狱中。为此,他还写了《与吕长悌绝交书》(长悌为吕巽的字号),声明要与吕巽划地绝交,但即使这样,除了指责吕巽陷害弟弟,苞藏祸心外,也仍坚持“君子绝交不出丑言”,并未痛骂吕巽。更为难得的是,为了调解吕安的家庭纠纷,从而得罪吕巽、钟会,为此他被牵连入狱,生死难卜,然而他既不后悔,也无半点抱怨。这一点只要看看他作于狱中的《幽愤诗》就清楚了。即使他最后因此而被杀,临行前也只为《广陵散》成了绝唱而遗憾,并不抱恨为了朋友而搭上性命。这种甘愿为朋友付出痛苦,甚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的精神确实令人佩服。
也许人们对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心存疑惑,觉得山涛推荐他顶替自己的原职,本是一番好意,嵇康何至于那样义愤填膺,非要与山涛断交呢?其实,这里应该别有隐情:山涛的好意嵇康不会不明白,只是他不愿意为官,更不愿意与司马氏合作,而此时山涛正深得司马昭的信任,嵇康自然明白如果他拒绝山涛的推荐,得罪老朋友山涛倒是小事,关键是少不了要得罪手握重权的司马昭,自己遭祸不说,弄不好还会连累山涛丢官,甚至带来杀身之祸,为了保护朋友不受伤害,他只好把表面文章做足,让别人以为他与山涛已到了割袍断义的地步,就算以后司马氏要找麻烦,冲着我嵇康就是,与山涛绝无关系。如果不作这种理解,也就无法解释嵇康临死托孤时不把一双儿女托负给阮籍、王戎、向秀,而是托负给了山涛,并对儿子说“山公尚在,汝不孤矣。”可见他对山涛的信任是其他竹林五友不能相比的,而事实证明,嵇康托孤于山涛完全正确,山涛不负故友的重托,在嵇康死后悉心照料故人的一双儿女,使他们未受到任何伤害,得以顺利成长,后来山涛负责诠选官员,他又利用晋武帝对他的信任,推荐嵇绍为郎官,武帝认为既然山涛如此器重,那嵇绍肯定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干脆让嵇绍直接做了秘书丞。嵇绍也不负山涛的举荐,为官清正廉洁,很得朝廷信任,做到散骑常侍,晋封弋阳子,并成为晋室的一代忠臣。“嵇绍不孤”其所以成为千古美谈,一者见出嵇康的眼力,二者见出山涛的不负重托,值得信赖。
人们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故而“伯牙摔琴谢知音”最为后人所称道,但嵇康却能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得到一群知己,在自己身边聚集一批当时名士,形成以他为代表的“竹林七贤”,就算自己被冤杀,但自己的儿子却能经朋友的栽培、举荐,被朝廷信任、重用,最后成为一代忠臣,这在旧时代实在难得一见。
本来名士与君子可谓是风马牛不相及,魏晋名士多是些特立独行的人,言谈举止往往放诞怪异,可嵇康既是魏晋时期的大名士,但在真诚待友方面却大有君子风范,体现了以信待友的道德信条。我想,在诚信缺失的今天,人们似乎在嵇康身上应该悟到一点做人的道理,在对人、对友方面能够表现出真诚的品格。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潇湘渔父 于 2012-5-7 12:3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