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玉清 于 2016-2-22 09:44 编辑
岁月有多长,爱就有多远。
一段爱之语似泉水淙淙,从两千多年前的《扬之水》中流淌而来。今日赏之,仍能感到其情切切,意绵绵,别有一番滋味在里面。
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 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
很显然,这是一名妻子对误听流言蜚语的丈夫所作的一番诚挚表白。诗词重复叠句,句句押韵,旋律回转,跌宕起伏,带有口语的韵味,字里行间情感浓郁。语句虽简短,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蕴含着深刻的内涵。
激扬的流水,不能漂散成捆的荆条。我娘家无兄无弟为我撑腰,在这世上只有你能让我依靠。你可不要听信别人的闲话呀,别人骗你总有花招。
激扬的流水,不能冲散成捆的木柴。我娘家无兄无弟给我关怀,在这世上只有我们两个相依相爱。你可不要轻信别人的闲话呀,外人的话都不能信赖。
按照常理,诗中的妻子一定有漂亮的容颜,丈夫一定有优秀的才干。因为这般的郎才女貌,如此的幸福姻缘,遭人嫉妒,招至谣言也是难免。正所谓高处不胜寒啊。
为破除流言蜚语,消除丈夫心中的疑虑,维护自身的清白及美好的家庭,作为深爱丈夫的妻子必须对爱人剖心明志。一首《扬之水》也便款款而至。
“扬之水,不流束楚”,“扬之水,不流束薪”,就凭这样的兴句,可以判断,妻子一定不是寻常之辈,普通妇女,即使不曾饱读诗书,也一定是聪明智慧,知书达理之人。她把夫妻关系暗示为“束楚”、“束薪”,意既二人捆在一起的命运。流水湍急又怎样?荆条捆实了,它就不会被冲散。胡言乱语又怎样?咱俩恩爱彼此,就不会被轻易离间。多么恰到好处的隐喻!这要比“你是风儿,我是沙”或者 “你是彩云,我是月”似乎更高一筹,更有力度。生活是那流淌的河水,总会遇到险滩恶礁,只要我们志同道合,心手相连,就一定会冲破险阻,走向幸福美好的明天。闻此言,丈夫怎么会不心明神清 ,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呢?
接下来“终鲜兄弟,维予与女”,可谓是妻子以柔克刚,以四两拨千斤的杀手锏了。梨花带雨的妻子燕语轻声:“我娘家没人给我撑腰,在这世上只有你能让我依靠了。”
在父系宗法制社会中,女子本身就是弱者,再加上娘家势单力薄,她就更是弱者中的弱者了,因此,很容易遭人欺负。其实这种思想观念现在仍然存在,在农村尤为严重。在我们这,管没儿的户主叫绝户,就是香火中断,断子绝孙的意思。这种家庭的女子选婿范围一般侧重于本村,或者选弟兄多的当上门女婿,目的就是增加家庭力量。一旦为人妇后,在她心里,丈夫也是兄长,更是她生命依赖的唯一。因此,她从夫的心境往往是“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那个男子不怜香?那个丈夫不惜玉? 妻子可怜楚楚,孤独无助的样子,做丈夫的怎么会不为之心痛呢?继而只能反思懊悔自己:我怎么能轻易怀疑妻子,相信那些捕风捉影的话呢?我也太混账了吧,怎么还不如一个女人明智呢?我应该竭尽全力保护她,爱护她,给她营造一个安稳美好幸福的家才是啊!
“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妻子继续顺势教导:不要轻信别人的闲话,好吗?外人的话都不能信赖。可以想象,此时,丈夫心里已经冰融雪化,剩下的只有对妻子满满的爱了。
通过这段真情告白,知性女子的可爱聪明也是一览无余。当面对谗言蜚语时,她不会吵闹,不会吼叫,更不会双手叉腰,把吐沫喷在造谣者的脸上。她温文尔雅,娓娓而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她有条不紊,中规中矩,抑扬顿挫的话语中,你会感到,这样的女子像春风,暖人温柔;像春雨,润物无声;像春花,纯洁美丽;像春水,透彻纯净。这样女子值得丈夫认真去读,一生珍惜。
诗三百中还有一首《陈风·防有鹊巢》,和这首诗的主题仿佛是不谋而合的呼应之作。《防有鹊巢》是一名男子的内心独白,表达出他在担心怀疑自己的恋人被他人诓骗时,内心的焦急和不安。若把这两首诗合在一起,可谓是山对水的凝视,水对山的倾诉,珠联璧合,汇成一曲。
不管是《扬之水》,还是《防有鹊巢》,它们共同的主题都离不开爱。因为爱得深,男人内心纠结,因为爱得切,女子深情表白。
爱情犹如鲜花,因真情而美丽,因纯洁而芳香。美丽而芳香的爱情有谁会不期许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