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465|回复: 9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林遍平原是绿杨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8-10-11 08:4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林遍平原是绿杨

         林遍平原是绿杨



  杨树, 是鲁北平原最常见的树。近年来绿化造林,人们也大多选择的是杨树。公路两旁,村庄四周,到处都有茂密的杨树林。树木多了,喜鹊等各种鸟儿自然也多了。让我想到清代诗人陈学洙在《行次滕县》中诗句的意境:林禽上下飞,绿杨绕村舍。

  小时候,爱去姥姥家。一里地之外,就能看见姥姥家北枣林里那两棵高大的白杨树了。高高的树桠上,有一个喜鹊窝。每从树下走过,都能听到喜鹊喳喳的叫声。象是迎接着远道而来的我。扇儿般的杨叶在风中摇摆,我怀疑杨树的别名“独摇”,就是依据杨叶摇摆姿态而得的呢。秋天里,杨树叶儿纷纷飘落,姥姥就派我和弟弟拿个粗铁丝去穿杨叶,取回家来喂羊。树叶吃在羊嘴里,极象在吃一张薄饼,这联想使我不得不咽掉不争气的口水。小时候,玉米和地瓜是主食,白面饼是稀罕食物呢。

     杨树为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是我国北方平原地区主要用材树种,也是我国最古老的树种。“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汉代古诗十九首中,就对白杨有了这般描述。杨树叶柄较长,风吹叶翻,飒飒作声。听来如诉如泣。古人常在墓地栽植杨、柳、松、柏等树,既寄托对亡者怀念,又作坟墓之标志。因而许多祠墓诗中有白杨的影子。例如宋代的沈辽说“墓下寂寥无角鼓,秋风独向白杨悲”;明代的屈大均说“遗墓东安县,萧萧遍白杨”;清代的陈维崧说:“千秋定论归青史,一夜悲风起白杨”;清代的高孝本说:“白杨风急祠前树,犹作金戈铁马声”;清代的董元恺说:“年年是、白杨衰草,断送英豪”。墓地中,风吹杨叶,天赖音响,寄托了古人无尽的哀思。

  “望中酒旆闪闪,一族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宋代的柳永,在《夜半乐》词中,用残日、败荷、衰杨描述秋景,似乎和他人在旅途、身心疲惫、心情不佳有关吧?尽管他把杨树写做衰杨,可耸立在水岸边的那行杨树,却从此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绿杨城郭是扬州”是清代诗坛盟主王士祯所填《浣溪沙》中的名句。康熙四十三年前后,翰林院孔目张杞园在去扬州之前,拜见时为邢部尚书的王士祯,话语投机,王士祯挥笔赋诗为张杞园送行,再次将当年的成句嵌入诗中:“茱萸湾上夕阳楼,梦里时时访旧游,少日题诗无恙否?绿杨城郭是扬州”。王士祯初入仕,便在扬州任推官,历时五年。诗中表达对扬州的思念后,顺势一问一述,表现出一位诗坛领袖的叮嘱与自得心境。诗意流转,圆润洒脱,着修饰于无痕间,不愧为诗坛高手。而同一句诗,被王士祯两次使用,只能说被绿杨拱卫的扬州城郭对他印象太深了。扬州,古来便是繁华之地,人皆争向。南朝梁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当初莫非就是因为绿杨环绕而得此名的么?

  春天里,杨树总是先发一树杨花。紫红色的毛毛穗,在春风里满树摇摆。村里的孩子都管杨花叫“杨叭狗”。放学时,去杨树下争拾“杨叭狗”,毛茸茸的杨花穗,便成了孩子们手中的玩具。一边玩一边唱:杨叭狗,你看家,我去南洼种西瓜。种西瓜,瓤儿甜,抱回家来解解馋。你一块,我一块,撑得肚儿溜溜圆。儿歌唱出童真们的期盼,毛茸茸的“杨叭狗”仿佛真的变做了机灵的看家狗儿。

  《本草纲目》里说杨树:枝插入泥土即可生根,因此很容易繁殖。杨树易活速生,古代先民很早便发现了杨树的这一特性。战国时,田需为魏王所重视,惠子便以杨树虽易生却不及人损,来奉劝田需善事左右:“今夫杨横树之则生,倒树之则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杨,一人拔之则无生杨矣。故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然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今子虽自树于王,而欲去者众,则子必危矣。”时至今日,人们仍然以“树杨”这一典故,来比喻培养人材难,摧毁人材易。

  杨树是杨柳属的泛称,属内又分胡杨、清杨、白杨、黑杨和大叶杨五种。自然种类约110种,我国有50余种。《本草纲目》里对其中的白杨有记述:叶圆像梨树叶肥大有尖,叶面青而有光泽,叶背白,有锯齿。木质细白,性坚直,用来作梁拱,始终不会弯曲。古人十分重视杨树,原因就是杨木坚硬而强韧,是制作箭杆的最佳用材。“影随流水急,光带落星飞”的弓箭,其出现可上溯到数万年以前,从金文、甲骨文中的“弓”字可知,我国三千年以前,便发明了发射威力更大的返曲弓。弓箭,自古便是兵家、猎户手中显要的武器。唐太宗时,薛仁贵三箭定天山,这其中必有杨木之功。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十万支,古代战争对杨木消耗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据《本草纲目》记载,杨树嫩叶可以用来救饥荒,老叶可以作为制酒的曲料。可见杨树叶是可食用的。杨树木皮是一味中药,用酒浸泡后服用,能够治疗毒风脚肢气肿。煎制成药膏,可以接续折断的筋骨。煎汤喝,可以治愈孕妇腹泻。煎醋后含漱,可以治愈牙痛。民谚说杨树“五年成橼,十年成檩,十五年成柁”。故杨木是修房盖屋,制作家什的好材料。利用现代科技将杨木纤维溶解,可制成玻璃纸、香肠衣、照像软片、唱片、电木、眼镜框等各种工业品,将杨木纤维水解糖化,还可获得单糖和家畜饲料,杨木用途可谓广泛矣。

  假日里,携了妻子和孙女,去看望远居德州郊区的姐姐,车行驶在宽阔的马路上,给我的感觉就是林遍平原是绿杨。进得姐家门来,只见影壁处鸢尾花成丛,甬路旁鸡冠花成行。一架丝瓜,黄花纷繁,绿瓜下垂。北屋门右,一株石榴朱实星悬,冰齿笑露。东墙外,一行高大的杨树,阵风吹过,白杨鸣曲,如泻碎玉。环顾小院,花果满院,绿杨絮语。乡村小院,充满机趣,真真是绿杨绕屋舍,闲听天籁声呢。

通联:山东省宁津县工商局  高迎春  邮码:253400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10-11 08:51 | 只看该作者
没想到倔强伟岸的白杨还有药用,高版主的文字让我再次开了眼界,沙发欣赏!
3#
发表于 2008-10-11 08:55 | 只看该作者
雪亭问候高老师。
4#
发表于 2008-10-11 09:0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这样的文字,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知识。问好!
5#
发表于 2008-10-11 09:11 | 只看该作者
  春天里,杨树总是先发一树杨花。紫红色的毛毛穗,在春风里满树摇摆。村里的孩子都管杨花叫“杨叭狗”。放学时,去杨树下争拾“杨叭狗”,毛茸茸的杨花穗,便成了孩子们手中的玩具。一边玩一边唱:杨叭狗,你看家,我去南洼种西瓜。种西瓜,瓤儿甜,抱回家来解解馋。你一块,我一块,撑得肚儿溜溜圆。儿歌唱出童真们的期盼,毛茸茸的“杨叭狗”仿佛真的变做了机灵的看家狗儿。

   
  喜欢这段音乐文字,生动清新,充满了童趣,欣赏!问好迎春版主!

6#
发表于 2008-10-11 09:11 | 只看该作者
具象与回忆交织,叙述与抒情结合,情趣与历史逶迤,整篇文章的风采和意境,都在彼此映衬和互为依托的穿插中展开,很有味道,彰显了作者的行文风格,很是漂亮,当以精华支持!
7#
发表于 2008-10-11 09:59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欣赏了!
8#
发表于 2008-10-11 10:3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高版主融知识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美文。读高版主的文章,不仅获得审美体验,更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问好!
9#
发表于 2008-10-11 10:49 | 只看该作者
高版敏锐的笔触悄悄伸入到杨树的灵魂了.优美的笔调将杨树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不特长见识,眼福亦是一饱.
问好高版
10#
发表于 2008-10-11 12:50 | 只看该作者
寻常见惯的白杨树在高版主的笔下也这么富有文化气息,可见高版驾驭文字的功夫和广博的知识,继续学习高版系列文字,问好!
11#
发表于 2008-10-11 13:21 | 只看该作者
高版,今年5 月你回鹰城参加义卖了?!
12#
发表于 2008-10-11 13:22 | 只看该作者
高版的文字我总是复制下来好好读。
13#
发表于 2008-10-11 14:53 | 只看该作者
云南边陲的杨柳,比起北方的,又多一份婀娜,一份娇气,一如我窗外的堤岸上四时依依的那种。
14#
发表于 2008-10-11 16:08 | 只看该作者
高版的文章透着学者气息,很喜欢,欣赏美文的同时还有知识的获取!问好
15#
发表于 2008-10-11 16:11 | 只看该作者
  引经据典,博古通今,文章好气派呀。问候高版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26 04:06 , Processed in 0.16392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