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329|回复: 7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秋来山楂红满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1 16: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秋来山楂红满树


  
  1976,我曾在道口工商所工作。道口是宁津县有名的山楂之乡,杨老头、张道口、朱道口、京城张、王双槐、马头张、曹庄等村,都植有大片的山楂树。早在1806年,杨老头村率先从泰山引进了山楂树苗,村里的山楂树,算来已有二百年树龄了。红红的山楂果,年年为村民带来经济实惠。在杨老头村的示范引领下,宁津县有二十多个村陆续种植了山楂树。上万株山楂树,近千亩山楂园,使得宁津县山楂年产突破30万斤。秋天时候,我到过杨老头村,只见山楂满树挂红,英英点点繁若绮霞,丰收的美景令我至今难忘。


  由于盛产山楂,秋后宁津各集市上,卖冰糖葫芦的就格外多。管理集贸市场时,我曾见两位村民,每人扛着一大杆冰糖葫芦来赶集,太阳照着他俩边走边谈的背影,照着晶莹红亮的冰糖葫芦,心想如果抓拍下来,就是一幅精彩的甜蜜事业图呢。许多年过去了,这图像依然内存在心中。小时候,记得弟弟曾哭着要吃“红嘬嘬”,母亲不明白“红嘬嘬”是什么,就问弟弟,他指着家里的算盘说,就象这样的“红嘬嘬”,母亲还是不知道弟弟要什么。后来带弟弟去赶集,才明白弟弟要吃的“红嘬嘬”,就是冰糖葫芦。


  集市上现做现卖的冰糖葫芦摊前,总围了人观看。只见女摊主把洗净的山楂拿在手中,用特制的小刀横切一下,两个兰花指灵巧配合,剔出的山楂核,就纷纷飞落地上。把剔好的山楂串在备好的竹签上,往熬着糖稀的锅内打个滚,排放在案板上冷却,尔后插到用麦杆捆绑的糖葫芦杆上,整个过程娴熟流畅,让人感觉劳动过程竟也这般美丽,让我不由想起李大钊说过的话:“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见围观者纷纷购买冰糖葫芦,我也不由加入其中。


  关于冰糖葫芦的来历,传说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黄贵妃突然变得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个个诊疗乏术,眼见贵妃病容日重,光宗只得张榜招医,终于盼得一位江湖郎中来揭皇榜。为贵妃诊完脉,郎中说将棠梂子(山楂)与糖煎熬,饭前服用数枚,半月定会见效。按方调治,贵妃果然病愈。后来这偏方传至民间,百姓如法炮制,进而有人串在竹签上叫卖,就成了风行华夏的冰糖葫芦。前几年,一首好听的冰糖葫芦歌曲传唱流行,每每听到“吃了它治病又解馋”时,都令我会心而笑。


  山楂为蔷薇科,山楂属,落叶乔木,原生我国。先秦时,民间就做为果树栽培了。3000年前的《尔雅》中,就记载了朹(山楂)。因为山楂果味道象楂子,长生在山中,故名山楂,但也有人叫它山里红、茅楂、赤瓜、棠梂、酸楂、鼠楂、胭脂果、酸枣、山梨、猴楂、海红……山楂树冠繁茂,叶形为羽状裂片,桠间有刺,矮时如灌木,高可达丈余,春暖白花伞开,结果如珠簇拥。疏枝密叶,清秀雅观,红果灼灼,鲜艳可爱。因此,山楂属花、果、叶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栽植宅院,园林,既可绿化环境,又可赏其花叶,还可品其果实,可谓一举数得矣。


  山楂的药用,在《本草经疏》、《本草通玄》、《本草撮要》、《本草再新》、《食鉴本草》、《本草求真》、《本草纲目》、《唐本草》《本草图经》等医药典籍中都有记载,足见古人对山楂的消食补脾,健胃通气,活血散瘀之功效,早已了然在心。现代医药分析,山楂中的解脂酶,能促进胆固醇转化,有降低血脂、降低血压、增强心肌、调节心脏功能;山楂中的槲角苷,有排痰平喘之功效;山楂中的壮荆素,有较强的抗癌作用。所以现代诗人金方在《山楂》中说:“山楂红且圆,其味酸又甜。消食还降压,抗癌添一员”。由此可知,山楂是具有神奇的药用价值的植物呢。


  宁津县种植的山楂,有歪把红、大绵球、大金星等品种,是制作山楂罐头、山楂酒、山楂汁、山楂糕、山楂晶、山楂条、山楂酱、果丹皮,冰糖葫芦、山楂饼的好原料,难怪百姓称山楂树为“摇钱树”。好友张长岭,在县城经营金雅居钢木门,我院内的苹果熟后,往他的门市送了一篮,正赶上她妻子回娘家捎来了山楂,顺便分了我半篮。妻子见了,如获至宝。因为她血压高,血脂高,医生建议她用山楂片沏水喝,还为她推荐了降压药膳:山楂双耳汤。即用银耳10克、木耳10克、冰糖30克、山楂20克,放入砂锅炆火煮熟,味道甜美,色泽诱人的药膳就做得了。


  秋来山楂满树红。山楂,因为有内消积食,行气散瘀,克化腹胀之功,故国人寓意它的花语为:和解。中国自古崇尚以和为贵,民间有家和万事兴;和招万里财;和气路路通;和则双赢斗则具伤等谚语。这样来看,赋予山楂以“和解”寓意,寻常植物就有了不寻常的意义。春风解冻,和气消冰。现在正举国构筑和谐社会,心愿鲜红的山楂,能够为人间和谐构筑建功、助力!


通联:山东省宁津县工商局  高迎春 邮码:253400






[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09-1-17 10:10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1-11 16:15 | 只看该作者
  高版的七字题文硬是写出了个性,写出了风格,写出了品牌。
  精短,文畅,意赅,文史、植物知识都很丰厚。
  美文。问好!
3#
发表于 2009-1-11 16:56 | 只看该作者
文章以浓郁的生活气息为背景,铺垫出了有关山楂的质感具象,纵横交贯的手法娴熟淳净,知识、趣味、历史和作用价值等元素交融妥帖,体现了高版行文的风格,好文章,精华支持!
4#
发表于 2009-1-11 20:36 | 只看该作者
味道甜美,色泽诱人的山楂双耳汤,哪里还是药山膳啊,简直是美味嘛。欣赏高老师的美文,增长了不少知识。
5#
发表于 2009-1-11 20: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花落无声 于 2009-1-11 20:36 发表
味道甜美,色泽诱人的山楂双耳汤,哪里还是药山膳啊,简直是美味嘛。欣赏高老师的美文,增长了不少知识。

读高老师的美文是一种享受!
6#
发表于 2009-1-11 21:21 | 只看该作者
高版一贯的风格,受益。问好!
7#
发表于 2009-1-11 21:31 | 只看该作者
   只见女摊主把洗净的山楂拿在手中,用特制的小刀横切一下,两个兰花指灵巧配合,剔出的山楂核,就纷纷飞落地上。把剔好的山楂串在备好的竹签上,往熬着糖稀的锅内打个滚,排放在案板上冷却,尔后插到用麦杆捆绑的糖葫芦杆上,整个过程娴熟流畅,让人感觉劳动过程竟也这般美丽,让我不由想起李大钊说过的话:“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见围观者纷纷购买冰糖葫芦,我也不由加入其中。
   见识、吃过冰糖葫芦,但这样现场先买的还没有见过。一贯的七字为题目,一样的旁征博引,大气厚重,一样的发人深省,尤其结尾升华了主旨。学习,拜读!
   问好迎春先生!

牛年红红火火1.jpg (153 KB, 下载次数: 1218)

牛年红红火火1.jpg
8#
发表于 2009-1-11 21:38 | 只看该作者
经常买冰糖葫芦吃,说不定还是你们宁津的山楂呢!
品了高老师的美文,又馋糖葫芦了。
9#
发表于 2009-1-11 21: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花落无声 于 2009-1-11 20:36 发表
味道甜美,色泽诱人的山楂双耳汤,哪里还是药山膳啊,简直是美味嘛。欣赏高老师的美文,增长了不少知识。

确如花落无声所说,不仅山楂的味美,高老师的文章更美,读后增长了不少知识,学习,欣赏,问好。
10#
发表于 2009-1-11 21:4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读了高斑斑这篇翔实,细致的美文,不禁口齿生津,想吃冰糖葫芦了
问候了:)
11#
发表于 2009-1-12 01:3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冰糖葫芦的来历还真的不知道,要不是欣赏高版主的文字,也许永远也不会知道。冰糖葫芦,这是多么诱人的小吃啊,记得在北京的时候,大街小巷还有吆喝着卖的呢,这又想起了一首歌了。原来宁津盛产山楂。平时,我比较喜欢用干山渣泡茶喝,味道清纯,也开胃。文章以记事的方式开篇,在山渣的历史渊源中将文字所要表达的意境推向了一个深度,一种高度。这是行文的需要,这样使得读者能够从多方位,多层次地去记住山渣以及围绕着山渣所氤氲的深切情愫。支持精华!
12#
发表于 2009-1-12 07:54 | 只看该作者
情之所至  一气呵成。我把这药方带走,回头也做着喝去。降压药膳:山楂双耳汤。即用银耳、木耳、冰糖、山楂为原料,放入砂锅炆火煮熟,味道甜美,色泽诱人
13#
发表于 2009-1-12 11:09 | 只看该作者

读高迎春散文《秋来山楂红满树》

  提一下。再读。
14#
发表于 2009-1-12 11:2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曾经有幸见过秋天山上挂满枝头的,今天重读版主文章,再次感受山楂树的壮美和冰糖葫芦的美味。
   问好!
15#
发表于 2009-1-12 13:29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学习高版主的系列美文,长知识,开眼界。问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3 22:36 , Processed in 0.19362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