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714|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浅析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0 16: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析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武俊岭

  看了江天版上一水版主的《印象“国学”》及其后面的跟贴,我发了一问:“诸位跟贴的朋友,谁能说说国学中的精华、糟粕呢?”其实,在提出这个问题的同时,我脑子里就想好了几个答案。现在,不妨写出来,就正于大方之家。


  首先我要说明,一水用的是“国学”的概念,我则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应该主要涵盖“儒道释”三家学说;自然,次要的还很多,但本文就不去涉及了。鲁迅等先贤们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内容,我也不重复了。下面仅就我所想得的、认为的几点,简述一下。

  不得志于时的孔子,坐着一辆破车周游列国;虽然做那车的木头是坚硬的车梁木,但并不能使他没有身心交瘁的感觉。当时,他的学说没人欢迎。

  汉代立国,经过几代的努力,国家渐渐富强起来。大一统的格局,使得“独尊儒术”得行其道。从此,战国时期的那种百家齐鸣的繁荣景象再也没有出现过。而且,在后来的历史上,还出现过多次对儒、道的灭绝行动——虽然并没有能够使得二家学说消失。这种一元化的文化,为害极烈。它的最大坏处就是唯我独尊,容不得异质文化的输入。自然,与文化相对应的,便是政治上的极端家长制、帝王思想的泛滥。在冷兵器时代,一介莽夫也会生出当皇帝的思想。如清代乾隆39年的山东省阳谷县寿张人王伦,便在一位和尚的“予为君譬画数年,可在君姓上加白字”蛊惑下,扯旗作乱,最后身败名裂。后来的洪秀全之类,就更不用说了。

  孔子是主张“性本善”的,这点与荀子的“性本恶”相反。孔子学说的影响,是大于荀子的。孔子学说的中心是“仁”,“仁”便是 “孝悌”两字。《论语》的第一篇就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显而易见,孔子认为个人修养是最为重要的事情。也就是说,“修身”才能“齐家”,“齐家”才能大而化之以治国以平天下。应该说,这样的文化对后世影响大太了。远的不说,就说近几十年来的一次一次的学习,一次一次的“思想建设”,便是在孔子此说的潜移默化下进行的。想想结果就行了:目前那些贪官污吏,有几个不是党员,有几个没有接受先进思想的教育?

  所以,必须在制度、法治建设时放弃“性本善”的幻想;要像西方那样,在设置法律时把官员们一律视为“无赖”、“魔鬼”。切实加强权力间的制约。这样的话,事情就相对地好办一些了。

  道家或者说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此教,既有科学性,又有神秘性;既然可取的一面,也有取弃的一面。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其中的享乐主义,尤为有害。

  有明一代,很有几个迷信道教文化的皇帝。他们企图长生、至少也是长寿。长生、长寿的目的,便是对“子女财帛”的贪求与不舍。这样的话,对于女人追求,甚至于对处女的占有——这本身也被说成是可以“补元”,便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个内容。这样的风气,在今天也不能说是灭绝了。看看现在网络上不断曝光的官员嫖宿幼女、贪官包养X奶的现象,不很说明问题吗?与享乐主义相伴随,使得人们易生颓废情绪。当代作家贾平凹的《废都》中的庄子蝶,便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颓废人物。凡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是作者的自叙传;从其文字上,我们可以说贾平凹是一个具有颓废色彩的作家。他在一定程度上,被传统文化的糟粕毁掉了。其根本原因,便在于不注意对西方优秀文化的吸收,对社会缺少现代意识的审视。

  佛教是使人心灵宁静的宗教。凡皈依者,多半是看破红尘的心灵洁静之人。大乘佛教的普渡众生的宏愿、小乘佛教的注重个人修为,都有其感人处。自然,其优点恰恰是其缺点。历史上,凡是不得志的士大夫,往往便会把佛教当成是精神的避难之所,从而减少了个人担当的责任心。

  文化是什么呢?文化是对社会运动、事物本质的概括。社会的进步、历史进程的推进,都离不开文化。欧洲的文艺复兴,结束了漫长黑暗的“中世纪”。文化的重要性于此可见。

  今天中国的文化发展,应该以是否有益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为标准。其他的,集团之私欲、派别之利益,都应该抛弃。不然的话,文化的发展就不会迅速,伟大的民族复兴事业就不会迅速。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二十日于临清

[/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武俊岭 于 2009-11-23 10:39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11-20 18:04 | 只看该作者
分析透彻,是一篇清澈明净的佳作,欣赏了。
3#
发表于 2009-11-20 19:42 | 只看该作者
拜读武版的文章。对孔子周游列国或可再评价:)他55岁放弃官离鲁,到68岁离卫返鲁,前后在外大约14年左右的光景。客观说,在这14年中,他奔走的地方最多,观察社会最广泛,也最深入,应该是最后形成其思想体系的时期。他的成绩在他的弟子身上得到了发挥:)
4#
发表于 2009-11-20 19:45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知道江天有几人能够认同“仁孝之说”和“中庸之道”,其实,大家可以象武版一样,拿出自己的观点,开诚布公地交流交流,我以为很有意义

问候武版。
5#
发表于 2009-11-20 20:11 | 只看该作者
好,大好--糟粕在于制度设计不良,挂羊头卖狗肉
6#
发表于 2009-11-20 21:5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武老师的新作。关于传统文化中不好的一面,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对人的关注不够。孔子也是想济天下的,结果走投无路后著书立说教育人成为影响千古的人。所以,中国人要么进而仕,要么退而隐。进者要报国立业济天下。为名或为利或为天下。很少有人具有让大多数人活得更好而做官的服务意识,这是个新名词,但我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来说明我的意思。所以,中国人当官以后不贪的人少,制度使然,文化也有份。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08: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若荷 于 2009-11-20 18:04 发表
分析透彻,是一篇清澈明净的佳作,欣赏了。

谢谢若何!问好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08: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水 于 2009-11-20 19:42 发表
拜读武版的文章。对孔子周游列国或可再评价:)他55岁放弃官离鲁,到68岁离卫返鲁,前后在外大约14年左右的光景。客观说,在这14年中,他奔走的地方最多,观察社会最广泛,也最深入,应该是最后形成其思想体系的时期 ...

谢谢一水版主。问好了。你说得是,这14年他付出之后 有收获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08: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水 于 2009-11-20 19:45 发表
我不知道江天有几人能够认同“仁孝之说”和“中庸之道”,其实,大家可以象武版一样,拿出自己的观点,开诚布公地交流交流,我以为很有意义

问候武版。

是啊,我这算抛砖引玉了!
传统文化的糟粕很多,我只是写出这么几点而已。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08: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老庄主 于 2009-11-20 20:11 发表
好,大好--糟粕在于制度设计不良,挂羊头卖狗肉

是的,这是一大原因或者是主要原因。权力的不能相互制约。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08: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夏楼兰 于 2009-11-20 21:56 发表
欣赏武老师的新作。关于传统文化中不好的一面,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对人的关注不够。孔子也是想济天下的,结果走投无路后著书立说教育人成为影响千古的人。所以,中国人要么进而仕,要么退而隐。进者要报国立业济天下。 ...

谢谢楼兰!
制度与文化也是相互影响的,或者说制度表现出文化。
12#
发表于 2009-11-21 11:30 | 只看该作者
从我个人来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99%以上是祸国之源。
从国际历史来看,大凡信仰儒教、佛教、道教的国家全都沦落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或世界弱国。二战以前的国家,如越南、日本、韩国、缅甸、泰国、印度、中东阿拉伯,大清帝国,等等等等,有几个不是被奴役对象?

从宗教来看,显然基督教成为王者,其他教派全线崩溃。从文化来看,儒道文化缺乏侵略性和逻辑性。

儒道文化更似一种浅显朴素的道德学,而不是一种真正的哲学。它们论断的观点多,逻辑的论证几乎没有。所以,儒道文化最终面对西方文化入侵的时候全线崩溃。

尽管当前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遍地开花,但其影响力远远不够,西方人对东方文化更似一种好奇。好比对二胡、京剧的好奇,但二胡是永远取代不了钢琴地位的。

其实,对于“振兴国学之说“,我向来不以为然,正如“保护中医”。个人认为优秀的东西是无需保护的,只有老朽陈腐的才需要保护,比如保护“古长城”,保护“比萨斜塔”。

我们为何要保护“古董”,因为“古董”有一种历史意义,但,并不等于我们保护青铜器,还需要青铜器来作为日常器皿,这玩意含铅,有毒。

另外,对于传统文化的复兴,我个人认为无需复兴,其实按照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我们先进的社会不断进步,本身就代表着对传统文化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如果我们重提复兴传统文化,其实恰恰不是复兴,而是“重拾被抛弃的糟粕”。
孔子学院、风水堪舆之流行,我个人认为不是一件好事。

孔子文化之精华其实一直在悄悄的接受社会的不断检阅,并弃旧迎新。他的有价值的精髓一直没有间断,而是变革了、发展了。正如,我们没有必要通过阅读牛顿原著来了解牛顿力学原理,其实通过现代科学家的力学著作,完全可以高效迅捷的掌握牛顿力学,并超过牛顿对力学之理解。

因此,孔子本人对儒学之理解已经远远落后于今人,他留给我们的是精华糟粕齐全的大杂碎,后人对之分类并选择。所以,实在没有必要满世界的搞什么孔子学院,用落后的被历史证明淘汰的文化来战胜现代文明,这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历史早就证明了结果。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09-11-21 13:16 编辑 ]
13#
发表于 2009-11-21 11:3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之复兴,依靠的是未来宪政文化。其他什么以德治国、和谐治国、儒学治国等等,愿望很好,失望必然。

鉴于此,对武兄此文深表赞同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2: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09-11-21 11:34 发表
中国之复兴,依靠的是未来宪政文化。其他什么以德治国、和谐治国、儒学治国等等,愿望很好,失望必然。

鉴于此,对武兄此文深表赞同

谢谢微风版主!看了你的跟贴,于我心有戚戚焉。
我以前写过一篇《车过曲阜》,批判过以德治国。
15#
发表于 2009-11-21 12:4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武先生的观点。
  确实,传统文化中有精华的东西,也有糟粕的东西。我们是要将它与其它的文化相比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行。可是,现在,一说起学习其它民族、其它国家的文化,一些人就认为要“全盘”什么什么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应该放到整个世界的大背景中去接受考验,不要怕什么。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如果,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被接受,我们应该首先考虑自己的问题,而不是闭门自守,死捂着自己的东西不放,单怕被改变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8 21:21 , Processed in 0.05266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