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01|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语境的歧义与自觉的蒙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6 2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境的歧义与自觉的蒙蔽 


  语境是相当重要的。离开了语境去理解一句话往往会南辕北辙。


  曾听同事讲过这样一个笑话。


  韩国有个电视剧名字叫《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相信许多朋友都看过。有一次同事开着电视做家务,电视中一句半句的也能进到她耳朵里。听预告节目时,她就把《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下部,听成了“澡堂男人们的下部”,大吃一惊,央视会播“澡堂男人们的下部”这样的影视剧吗?忙跑到电视跟前核对。人家主诗人并没有口误,是听者的断章取义加上丰富联想后的重组就变成了分外流行的“下半身剧作”。


  这样的断章取义是误听,有了原文自然会水落石出。


  可怕是既离开了语境,又断章取义,这样的结果往往就具有了蒙蔽性。现在我们的一些专家最擅长此道,我们一些记者更擅长此道。不要以为这些文化人和专家学者们表达不清,实在是他们故意如此,是自觉的蒙蔽。


  我曾经参加过省里组织一个文学座谈会,规模不小,省内外的名人去了不少。我也是误打误撞被选上参加。当时一个管文化的省委副书记在宣传部长的陪同下去宿舍看望前来参加会议的外地客人,因参加会议的女性太少,所以我们就先被接见了,然后领导再去看望外地来的名人们。当然我们一屋的女同胞中也有比较出名的人。我很幸运地受到了领导的接见,尤其是我年龄小,还受到了领导特别的鼓励。如果我把这个细节加工一下,也许就变成我去省城参加一个会议,省委副书记去住处看我。应当说我讲的是事实。但是,语境变了,细节省略了,这样一来,我就把自己抬高到了一定的程度,会把不明真相的人唬得一愣一愣的。


  有的媒体就用大幅标题显示:“茅于轼说贪污五千亿不算大事。”


  “给穷人住的廉租房不应当建厕所。”


  谁乍一看这话都会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竟然这样狂妄地为贪官说话。


  一个领者国家俸禄的人,这样的不说人话。穷人难道就不新陈代谢了?贪污五千亿还是小事吗?茅于轼先生也太不靠谱了吧?


  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如此。


  但是,我静下心来一想,觉得经济学家的观点和立场先放一边说,至少人家智商不会有问题吧?于是上网找原话。


  ——茅于轼在接受博客中国访谈时说:我们国家一年被贪污的钱顶多是五千个亿,而全部生产是20万亿,五千亿只占了百分之二点几,所以这么一看,贪污不是一个很大的事,财富生产才是最大的事。

  说贪污五千亿不是一个很大的事是有语境的,人家的落脚点是财富的增长,当然,要强调财富生产也不能拿贪污多少来比较,也太不讲政治了。


  ——“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这样的房子有钱人才不喜欢。

  人家根本就没说廉租房不建厕所。

  茅老先生说得很清楚了,他赞成发展廉租房,但是廉租房应该是低标准的,有私人厨房,但不一定有私人厕所富人瞧不上这样的房子,不会来抢占;穷人等条件好了以后也愿意搬,不会永远占着。联想到经适房的连号事件,我觉得茅于轼老先生是针对我们当下国情的一种无奈的选择和建议。其实,这总是个对穷人有利的比较实际的办法。但是,有些媒体就是不肯承认这一点。为了抢眼,也是哗众取宠。

  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一些专家和媒体的惯用的伎俩:断章取义,哗众取宠。在一个信息如些畅达的时代都会有这样的“被蒙蔽”,那么,历史上的一些事件真相究竟如何,还真要我们睁大的眼睛细瞧,用心体察才成。不然,我们就会误读不断。


[copyright][/copyright]
2#
发表于 2010-1-27 17:36 | 只看该作者
对这篇文章深表赞同!
西夏这篇文章,敢于为“民意很差的茅于轼说点公道话”,不但显示作者的思辨,还显示作者的良知和胆识。

我一直觉得,所谓知识分子的良知:写文章不但要不媚官意,也要不惧民意。一些作者敢于批政府,但是却不敢得罪民意,往往违心的讨好民意,说一些民众喜欢听但脱离客观的“好话”。

对于茅于轼的观点,我也这样认为,茅老的有些观点值得推敲,但绝大多数观点本意是好的,也是无奈的切合现实的可行办法。却往往被一些媒体“断章取义”,诱导、迎合民意,起到炒作自我的目的。唯恐天下不乱。

关于断章取义,这种现象很普遍。比如,有人写文表述“客观看待殖民主义罪与功”,结果被断章取义为“为殖民主义歌功颂德”、“忘本”、“崇洋迷外”,而有意无意的忽略作者的另一重要论点“殖民主义之罪”。

中国的媒体向来喜欢断章取义,比如最近凤凰网的报道,以标题《王蒙说:网络言论自由的结果是言论贬值》,这样的标题明显误导观众,让读者以为王蒙反对网络言论自由。事实完全不是如此,我恰恰看多那档《锵锵三人行》,王蒙的言论只是一种特指,暗指李承鹏在博客里对王蒙随意攻击。王蒙说的是这个意思:博客言论自由,导致随意攻击别人。

可见,媒体断章取义是多么可恶!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10-1-28 13:22 编辑 ]
3#
发表于 2010-1-27 17:37 | 只看该作者

王蒙:网络言论自由的结果是言论的贬值

王蒙:网络言论自由的结果是言论的贬值
2009年12月18日 07:48凤凰卫视【 】 【打印共有评论15


凤凰卫视12月17日《锵锵三人行》节目以下为文字实录:
窦文涛:《锵锵三人行》。王蒙老师,查老师,咱们看王老师到哪儿都出语惊人。
王蒙:没有。
窦文涛:最近您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
王蒙:不是最近了,已经一个月了。
窦文涛:我们这个旧闻,但是到现在有人写文章,在网上,反对您,就从这句话来的。他在法兰克福书展说中国文学正处于它最好的时候。
王蒙:是。
窦文涛:就这句话您可招骂了。
王蒙:其实,我只能对我写的文章负责,因为这个,刚才引用的这是报导。报导里面有一个前因后果针对的一个问题,要让我说,如果文学作品来说,没有什么最好的时候,最坏的时候可言。因为你要说文学作品,中国的小说最好的就是《红楼梦》,您就说清朝中叶,乾隆和雍正时期是中国小说最好的时候。
窦文涛:那时候还闹文字狱呢。
王蒙:有这么说话的吗?没有这么说话的。另外你要说俄罗斯文学最好的时候就是托尔斯泰那时候,那个时候,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二世,对这些作家的最大贡献,就是把他们流放到西伯利亚去。
查建英:托尔斯泰差点没被杀了。
窦文涛:当财富给他们了。
王蒙:但是好处是没杀死他们了,要真杀死了,你也好不起来了,所以就是说没杀他们。所以我觉得这个话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我说的现在跟中国从历史上来说,从作家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来说,我说的是这个,其实就在谈赵本山的那篇文章,咱们在这儿也聊过。
窦文涛:对,您写过。
王蒙:那里头我都说过,我说有几位文艺界的领导在那儿议论,说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说到了咱们这儿该怎么办?有一位领导说,咱们现在有小品和短信,说各中滋味难与人说。所以我觉得看到报纸上一个报导,然后就开始表示愤怒,这个愤怒不是特别有价值。因为你至少读读,只要是我写的文章,哪怕是我在《锵锵三人行》说得话,说哪句话说得不对,你来挑一挑,也还好办,那个针对的情况它也不知道。
窦文涛:网络的特点倒是听见风就是雨。
王蒙:对了,听见风就是雨。
查建英:而且谁都能说。因为我看到最激烈的一个对您的批评,他不是一个文学评论家写的,而是一个体育评论家写的,我也不太清楚这个人,但是听说还是一个名博。
窦文涛:现在也有人认为,所谓网络文学算不算文学,网上的很多文章,这种语言风格太多了,司空见惯,甚至被大家肯定,觉得网上就得这么说话,才痛快。
查建英:眼球经济。
窦文涛:甚至我还见到这么一个名博,他这么一讲,我这个主持人倒是痛快,但是痛快我没法像他那么说,他就讲了一个道理,说话,他说你要说得那么样四平八稳,老实讲,你想我凤凰卫视的主持人,我非常头大的事情,你如何把话说得四平八稳,比如说我要批评什么,首先我得说,当然大部分也是好的,大部分航班是好的,但少数航班也有问题,我整天琢磨这个。
查建英:你说这个,英文里面也有一个忌讳。
窦文涛:名博就讲,我认为没有必要这样,大家都明白,何必非要绕这些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你直接批评什么,你就批评什么,哪怕是过度了,极端了,但是意思很明了,我不知道您怎么看?
王蒙:网络是一种新的现象,新的载体,网络实际上你能更多的,不是全部,我也得声明一下。你可以更多的看到一些民间舆论,和老百姓容易对什么事有反应,这个比没有网络好得多。文学也是一样,有些年轻人特别喜欢网络。
我最近看见白烨,白烨他写过一篇文章,他说过去这个文学就一块儿,主流作家在文学期刊上写作品,他说现在文学其实是三块,主流作家在文学期刊上写作品,畅销书作家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出版社去出版,青少年作家在网络上写,而且被大量的青少年所阅读。我不细研究他这个说法,总而言之,文学现在它不是一块儿,舆论也不是一块。
比如说一些重大的,非常严肃的这样一些报刊,他们的网站,它也把这个舆论放宽一点。这个咱们不用细琢磨它了,但是是受众就知道,它也放宽一点。可是放宽的结果,其实我二十年前,二十多年前我就说过,我说言论自由的结果,肯定是言论的贬值。因为你不能要求每个人的话都经过深思熟虑,必然有各种不经之论,胡说的,骂骂咧咧,然后是各种粗口、脏口,就都出来了,都遇到这种情况。
遇到这种情况,您说您怎么办呢?所以我们又希望网络能够反应舆情。但是我们又希望网民们能够逐步的变得文明一点,有教养一点。在《书屋》上有一篇文章我也很感动,它就论网络的作用,然后它提出一条。它说什么叫奴隶性?奴隶性就是一没有人管了,你那儿就表现出你痞子、流氓,那些比较下等的一些东西,你就都暴露出来了。而一个真正的公民社会,每一个人对自己的文明,对自己的责任,对自己的教养,它是有一个要求的,它不可能,既然没人管了,我张嘴就是骂骂咧咧,往那个方向走。
查建英:以前讲的那种君子慎独,你一个人的时候,没人管你的时候,你自己的行为也是端正的、文雅的。可能这个标准真的是比较高,因为其实网络一出现,在各国都是大量的泥沙俱下,等于是一种,有人说这是实际上是一个国家民众的潜意识,等于一个地上那是公众的,那是大家都戴好帽子,穿好衣服,用自己的名字发言。
那个可以化名,而且可以说,它的尺度要放松很多,这时候各种的表现,有自己披露自己私生活,有指着鼻子就骂脏话的,有那种极端的民族主义者。你看所有的各个论坛,一到网络上都是最极端的,各种方面,你不论什么话题,是政治,是性,是什么,是教育,你要看最激烈的言词,就上网络。得有一个发泄的去处,而且这么一大堆东西,我要说确实是这个语言权打开了以后,有各种垃圾,也确实给它提供了一些少数的,它在其他主流地方出不来的,有一些精彩的东西,还真的是这儿出来了。
包括您刚才说那些网络文学,比如说有些青年的作家,最开始,不是一开始就是出版社接受他,他是在网络上先起来了,然后被很多人所追捧,然后出版家也看见商机了,也看见他文字有才了,这样他才能到所谓的主流渠道去出版,它是多功能。
窦文涛:就像你说的泥沙俱下,你看我脑子里有很多矛盾的事情,都是在网络上讲,你比如说今年出现过很多,像什么罗彩霞事件,就是那个冒名顶替上大学的。她这么一个小女孩子,她自己通过正当的渠道,没有人会注意她。当然这个东西一上网,包括你那天提到巴东烈女邓玉娇,甚至说最近的长江边上捞尸的,本来见义勇为,引出长江捞尸船的事情,一下子就上网。但是现在几乎形成一个模式,但是这个模式也不知道该怎么看,就是马上事件放大,然后政府重视,然后问题解决。但是这个过程,也伴随着很多真假莫辩,或者说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这种真叫泥沙俱下。

4#
发表于 2010-1-27 17:48 | 只看该作者
所以,要清楚王蒙说的是什么意义,一定要看完整整篇文章,还要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王蒙是针对李承鹏攻击自己而言”,我们读者才会真正明白,王蒙说得其实有有道理的。看看我下面引用的李承鹏攻击王鹏的一段话,确实太不厚道,对长辈也不礼貌,王蒙不管如何,也没他李承鹏说得那么寒碜。王蒙对中国当代文学历史而言,是有一定价值的,不该如此粗暴否定,何况当事人还在世。李承鹏如此,是为了炒作自己新书。

引述李承鹏攻击王蒙的一段博文:
  李承鹏:有趣。我觉得所谓的中国文学是很扯淡的事,中国作协和中国文联养了很多小说家,其实都是收红包的人,他们自己也不懂什么小说,写的很难看。包括著名泰斗级的作家“王蒙”,王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几乎你记不清楚他写过什么东西,结果他当了“文坛泰斗”,而且成了文化部部长。他有一个很著名的《青春万岁》,包括《坚硬的稀粥》被所谓的文学界评为这简直是“意识流”,我觉得写得很难看。所以我觉得有时候王蒙应该是一个多音字“王懵”,他们把文学看得太高尚了,这样就不好玩了。每当我看到文坛泰斗王蒙一脸高深莫测的时候,就油然而升“铁掌水上飘”裘千仞的形象,#%,是裘千丈,脚下有木桩,宝剑可伸缩,那块大石也是醋先泡过的,但架不住白衣飘飘、一苇渡江,引无数文青、及女文青竞折腰。

这个挚热的革命文艺进步青年,从艺数十年来没有生产过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没有塑造一个记得住的形象,他甚至没有说过一句完整的真话,却莫名其妙官至文化部部长、作协主席,这是中国文坛一桩奇案,世界文坛一项奇迹。所以我说王蒙的蒙,此处读一声meng是有道理的。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10-1-27 17:50 编辑 ]
5#
发表于 2010-1-27 19:42 | 只看该作者
断章取义,移花接木是现在媒体最常用的伎俩,无非就是为了制造噱头吸引眼球
典型的标题党 完全背离了媒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9: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明 于 2010-1-27 12:45 发表
昨天读了,今天又读了。好。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新疆代表团长 途爬涉来了北京。历史的真相,我们都得睁大眼晴细瞧。


哈哈,李明的更形象啊。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9: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10-1-27 17:36 发表
对这篇文章深表赞同!
西夏这篇文章,敢于为“民意很差的茅于轼说点公道话”,不但显示作者的思辨,还显示作者的良知和胆识。

我一直觉得,所谓知识分子的良知:写文章不但要不媚官意,也要不惧民意。一些作者敢 ...


谢谢微风的肯定。一时之率性而作,也是因为反感媒体的某些抢眼球之风。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9: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10-1-27 17:48 发表
所以,要清楚王蒙说的是什么意义,一定要看完整整篇文章,还要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王蒙是针对李承鹏攻击自己而言”,我们读者才会真正明白,王蒙说得其实有有道理的。看看我下面引用的李承鹏攻击王鹏的一段话,确实 ...


呵呵,也真是,他给人安了文坛泰斗的称谓再来说人家不配。其实王蒙还是有些能记得住的作品的。我比较喜欢他前期的作品。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20: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鲜衣怒马 于 2010-1-27 19:42 发表
断章取义,移花接木是现在媒体最常用的伎俩,无非就是为了制造噱头吸引眼球
典型的标题党 完全背离了媒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


标题抢眼偶然一用也罢了,问题是现在有点极不负责了。
10#
发表于 2010-1-27 20:26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语境歧义有无心的误解,也有恶意的利用。
媒体为了吸引眼球经常乱造标题,仅标题尚好,进去一看便知究竟。而时下议事为文者,也常见这样为了表达自己主张而对客观事物“断章取义”的。也是确实存在的一些现象,然而加以歪曲引申抽腰断骨组合架构,看着都很有道理,却已经离真实面目很遥远了。

[ 本帖最后由 云端 于 2010-1-27 20:28 编辑 ]
11#
发表于 2010-1-28 14:19 | 只看该作者
恩,对楼兰所述这个问题感触同深。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7: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云端 于 2010-1-27 20:26 发表
好文章。语境歧义有无心的误解,也有恶意的利用。
媒体为了吸引眼球经常乱造标题,仅标题尚好,进去一看便知究竟。而时下议事为文者,也常见这样为了表达自己主张而对客观事物“断章取义”的。也是确实存在的一些现 ...


凡事过了则有悖自然。云端所讲的议事为文当更应让人警惕。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7: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水 于 2010-1-28 14:19 发表
恩,对楼兰所述这个问题感触同深。


谢谢一水版的认同。问好。
14#
发表于 2010-1-28 18:56 | 只看该作者
楼兰的文章真是愈见功力,思想也愈加深刻!
材料信手拈来,自然推出观点,值得学习!关于媒体,我也是腹诽的颇多,对楼兰的观点很有同感。
不过就茅于轼本身的论述,我还是不能接受的(当然是完整的观点,不是断章取义之后的。)就这两点而言,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断。
15#
发表于 2010-1-28 19:17 | 只看该作者
媒介习惯于夸大和扭曲,更擅长断章取义
但是贪污五千亿也该算大事了,因为我国的GDP是虚的,水分很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8 21:18 , Processed in 0.05227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