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886|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0-17 14: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
发表于 2017-10-17 15:12 | 只看该作者
经济发展迅猛,但社会整体人文情怀进步不成比例,甚至与民国时期相比,还有很大不如。郁达夫、徐志摩、鲁迅、林语堂、蔡元培,似乎当代人还整体缺乏这种精神气。

奴性,这个时代一方面是对权贵的献媚,但反过来,却又对底层和同积极的麻木和冷漠。
3#
发表于 2017-10-17 15:1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生存的空间,说是自由也必受局限。
我甘愿为奴,只因热爱。
4#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7 15: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安 于 2017-10-17 15:31 编辑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10-17 15:13
这是一个生存的空间,说是自由也必受局限。
我甘愿为奴,只因热爱。

都是因为热爱啊!不爱就沉默了。只因心中有爱,我连狗奴都做过了,还怕什么!感谢安版。
5#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7 15:17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10-17 15:13
这是一个生存的空间,说是自由也必受局限。
我甘愿为奴,只因热爱。

是看了墙角的东西,一时愤怒,才发了一堆牢骚。有时候,不得不面对。
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7 15: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安 于 2017-10-17 15:22 编辑
微风轻拂 发表于 2017-10-17 15:12
经济发展迅猛,但社会整体人文情怀进步不成比例,甚至与民国时期相比,还有很大不如。郁达夫、徐志摩、鲁迅 ...

感谢微风版主对我的理解、对问题本质的概括及对我文字的升华。
7#
发表于 2017-10-17 16: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實 于 2017-10-17 17:03 编辑

       文章太长了,5000多字,好不容易读完了!
       我以为,这不是“奴性”,这就是生活,是生活赋予的责任。要奉老养小,家家如此,人人如此。人的一生中,有几人一帆风顺的呢!有困难,就要奋斗;有坎坷,就要拼搏。这里的关键,就是要有平常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长乐,笑对人生,活得才不会累。
       上苍是很会开玩笑的,在造物时就造就了没有公平,没有平等的生活际遇。以至聪明人总结出一条规律:“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至于生活际遇,那就来什么接着什么,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屯”。这里面的道理只有一字,那就是“命”。只有“命”能解释一切,平息一切!
       创作辛苦,感谢分享,问候!
8#
发表于 2017-10-17 17: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幸福小草 于 2017-10-17 19:08 编辑

看了一半要去接孩子了,留着晚上继续。
9#
发表于 2017-10-17 18:07 | 只看该作者
给孩子换一个生活环境是对的,有些疾病如果年年复发,就会变成慢性病,会缠累孩子的一生,很可怕很痛苦的。如果能够维持长时间不犯病,就能逐渐抑制住病况,铲除病根,最终彻底痊愈。所以趁着孩子没有上学,这几年就去海南过冬吧,值得的,也是必要的。
安的文字很有独创性,视觉很新。只是有些所谓的“奴”已是生活的常态,是人生的必经阶段,比如房奴,孩奴,病奴,这些都是无法绕过去的,只能坦然面对和接受。其他的车奴之类,那就要看自己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与否了,如果想要简约,得过且过,也可以不必成奴。而且只要在社会上生存,在工作单位上班,受人管制也是正常的,除非自己身居高位,或者会好一些。祝福安的孩子和父母都能早日恢复健康,也祝安每一天都开心快乐。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7 18: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安 于 2017-10-17 18:47 编辑

感谢阳光朋友的祝福,谢谢!
11#
发表于 2017-10-17 18:34 | 只看该作者
不知怎么的,读着读着鼻子酸酸的。
12#
发表于 2017-10-17 19:22 | 只看该作者
就这样奴下去吧,因为都得活下去。祈祷孩子尽快康复,用健康体质去面对风雨人生。
13#
发表于 2017-10-17 19:2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教这一个字:人。
有支撑,有分歧,有共力;
有脊梁,有担当,简单和坚韧。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7 19: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安 于 2017-10-17 19:30 编辑
秋實 发表于 2017-10-17 16:58
文章太长了,5000多字,好不容易读完了!
       我以为,这不是“奴性”,这就是生活,是生活赋予 ...

借用您的话“此奴非彼奴”,我这算不算小心眼儿啊!其实前面对孩子和老人病情的描述是铺垫,这是做身体病痛的奴,后文,从那一坨乌黑开始,是说人文关怀的缺失,是做心灵疾病的奴。我们自己可以认命,但说大点儿对民族的未来,说小点儿为下一代的精神建设还是要自我反思,要负起责任。感谢秋老师耐心地劝导,学生乐观着呢,要不能把您写成蒙面大侠嘛!再次感谢秋老师,给您炒瓜子儿去!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7 20:38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10-17 17:17
看了一半要去接孩子了,留着晚上继续。

谢谢小草,多多指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3 06:01 , Processed in 0.17220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