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日尧月 于 2018-12-10 09:34 编辑
大雪次日,为周末。西北的仲冬,大雪节气,反而没有雪盛之意,唯西北风强悍干燥寒酷侵骨。今年,常忙于杂事,一个拳头大的心,时常被世间的繁陈杂事充塞得满满的,一如一片充满横生疯长的冰草之地,很难腾出一点为庄稼生存的净地了。静思质疑:野草的鲁莽,是否并非野草的错,而是庄稼的懒惰之举铸造。
晨起,洗刷完毕,早餐过后,依旧被一些陈杂之事的影子缠绕。常常暗自慰藉,时间过后,天大的事就是没事,然心思总是难以平静,更何况静如秋水?时而漫步阳台,时而坐于书桌,时而凝视书柜,时而打开电脑······无论何如,就是难以静坐,似乎得了一种难痒之症。
卧于床,强制自己看点闲书。起初,温润的文字,清雅的境界,独显的意象,心灵的沟通,总是南辕北辙。我依然强制自我与文字慢慢接近,轻轻握手,渐渐地,渐渐地,很久未静心读点闲书的感觉,犹如我疏远很久的朋友,由无言找到一半句由心间生发的贴近心灵的闲言碎语了。渐次,一种与文字久违之感油然而生······
在一文中,当“负暄”一词呈现于眼前时,我的思绪不再那么静如秋水了,死如冬草了。“负暄”一词源于《列子.杨朱》。其原文为:“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至于此文何以讽刺齐国人的寡见少闻,还是彰显齐国国人的贫瘠,还是他有其意,都在两千余年的春花秋月中烟消云散了。然“负暄”一词,尤令我在西北仲冬的大雪节气里,思绪翩翩,由喧嚣的城市飘到安静的乡村,由水泥钢筋的铸造溜到泥土木头覆盖的庭院,由水泥铸造的光滑干净的马路遁入泥土裸露坑洼逼折的巷道,由人群聚集的广场滑向不高不低折折拐拐的土墙下。
于是,一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乡村意象,一如久困于鸟笼的小鸟,猛地打开笼门,紧随哗啦一声,茏空顿寂,鸟已远去,飞入苍茫之怀。仲冬天气放晴的乡村下午,冬阳杲杲,土墙静立,村树裸露,家禽闲散,一群老汉披着棉袄,圪蹴于向阳土墙根下,散漫地吸着旱烟,浑浊的眼睛微闭着,有一搭没一搭地先侃着······这一群群乡村的老汉,就这样被仲冬的暖阳渗透着,慰藉着,散养着,慈爱着——时间不慌不忙,日子不紧不慢。这就是乡村的节奏,时间连成一大片,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
负暄,在我西北的老家,人们直呼:“晒暖暖。”很少叫:“晒天阳。”场地:墙根,场院,麦草垛旁,野洼的田埂上,河滩的沙掌上。然最具冬日乡村味道,最能彰显冬天乡村节奏,最有泥土本质的特性的“晒暖暖”之场所,便是庭院向阳的不高不低、积年累月、风吹雨打后的陈年土墙根下了。这些饱经春花秋月的站立的泥土,已不再是躺着的喂养草木、庄稼的泥土,而是饱含着乡村一家人多年的秉性气质、声味气息的有着性灵的一面土墙;还是蕴含着一个乡村人、牲畜以及草木的脾气性情;更是一部记载着一个乡村数代人的史书。
老家人生于黄土,存于黄土,卒于黄土。一生以土为生,他们对于泥土的执爱,不下于对长辈的敬重,不次于对小辈的慈爱。对于一个衰老的耄耋之人,总有一句话让人很不爱听却很实在的话——“XX已闻着土香了!!”于西北响晴的冬日午后的向阳村庄墙根下,那些淡定闲散沉稳安静的老汉,对于冬阳的执着,似乎不再是一场冬阳温暖之情的接受,而是从心底真正接纳来自苍天馈赠的一束束澄清透明轻盈无暇的阳气,还是在有生的余日里,再次晾晒一生还未丢弃干净的朽气和浊气,再次沉淀一生中还在漂荡的人间欲望,再次点亮一生中的剩下不多的修行,于紧紧背靠的这堵墙连成一体,活成一睹熟稔的土墙。
负暄,可否理解为一个个与泥土为生的乡村老汉,于寒冷的仲冬,安静地圪蹴在熟悉的一堵墙根下,背负着同一轮温暖透彻的文火太阳,慢悠悠一点点地驱走大自然冬日于人间的寒冷?晒暖暖,可否看作,一个个乡村的年迈之人,再次享受来自苍天的无私大爱?老人接纳后,再次间接地传导给下一代?不管称“负暄”,还是“晒暖暖”,我总感觉,这是一个个乡村老人在冬日里,对上苍的敬畏与感恩,也是对上苍博怀和宏境的传导。
写到这里,我虽身在小城闹市的某个水泥钢筋之小笼,享受着高科技的采暖,然我的脑海里却顿现儿时乡村冬阳中,那一群群在土墙根下闲散晒暖暖的熟悉的、慈祥的老汉形象,是那样的真切,那样的逼真。
乡村老汉与冬阳下晒暖暖的时光,在岁月的轮转中,已渐行渐远,渐成一幅幅乡村岁月中永恒的素描,与那堵堵乡村陈年的残墙,融在一起,深藏着一部厚重的乡村史,随着啪的一声跌倒,再次涅槃成一片肥沃沉重的泥土,返璞归真的哲学,就是这样被乡村的一堵自然倒下的墙和一群修行完一生的老汉诠释的淋漓尽致。
晒暖暖,是那样的随意、闲淡,又是那样的舒心、安然。一个人要是在繁忙之后,有着半点乡村老人于冬日里晒暖暖的清欢,何不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晒太阳,古称负暄,今叫晒暖暖。我认为,无论古今,能晒太阳于冬阳中,便是人间无杂事、无贪念、无烦躁、无忧愁时的最好境界,不称清欢,何谓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