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克楠 于 2019-1-23 18:14 编辑
认识慕脁好久了,虽然直接的交流并不多,但在“新散文论坛”,我的一些奇谈怪论还是得到了他的支持,一致认为中国的散文必须改革,不改就没有活路。可是,最近收到他的一部散文集的电子稿,却是保守得很,是实话实说的文本。集子的名字叫做《风味的初相》,是一部闲谈饮食的书。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有一方的菜肴和民间小吃。我不知中国十大菜系中有没有闽菜,慕脁用一本《风味的初相》向读者展示了福建莆田的民间饮食文化,无论是一张饼,还是一碗米粉、一碗汤,都深深寄托的故乡的味道。有人说乡愁可寄在故乡的山川河流或者建筑,笔者则认为是对故乡饮食的回味。作者写的每一种食品中,渗透着深深的亲情。比如做包子,作者的妻子本来不擅长此道,但心中有爱,经过百折不挠的努力,终于做出品相好看,口感甜软的包子。而后不断拓展“业务”,拓展出蛋塔,蛋糕,三明治等,这时的食品就不是食品,而是亲情和爱情的证明了。《油豆腐》从表面看是写的风俗,写的是过节,其实是写对生活的热爱,包括制作豆腐,豆皮的过程写得那么细,笔者细致就是爱。《莆田红团》把爱写到了极致,是生命的亮点,也是文化符号。
《风味的初相》具有明清笔记小说的韵味,天南海北地聊,最后落笔于普通百姓的菜肴,并以菜肴的味道渗透文化的味道。民以食为天,历朝历代达官贵人、平民百姓;文人骚客,布衣人家都不会和吃过不去,如果能吃出独特的味道,这便就是饮食文化了。慕脁的笔下,选择吃食一般是莆仙百姓的日常所食,食品有浓浓的东南沿海特点。“特点”决定味道,味道催萌了人的心理感觉,所以作者一旦品味起饭食,就不可收笔。有些野心很大的人写散文。动不动就“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而慕脁笔下的莆仙菜肴,却是百姓餐桌上的常见饭食,不求表面上的宽阔无比,而是像一幅幅写意画,刻画出来,味道千绕。这部作品中很难找到两千字以上的散文,大部分是一千字之内,这对于那些沉湎于“中篇散文”和“长篇散文”的人是一种惊醒。
怀旧,也是《风味的初相》的一个特点,这与作者取材有关。对于食品来说,现场吃和回忆中的滋味是不同的。现场吃,吃的是味道,而回忆中的味道便成为了一种喜爱。“喜爱”如原野中的红萝卜,如果不认真挖掘,是不会活生生地跑到你的饭碗里。《兴化卤面》在不经意中有了反讽气息。作者去杏花府面馆吃卤面,竟然看到50年前的官方报纸,那是一个以苦为乐的年代,凡是吃吃饭讲究,肯定被划入资产阶级哪一类,如今吃饭讲究人多了,资产阶级的帽子也就淡化了。收入文集的是饮食散文,大部分就饮食说饮食,而《石室岩煎粿》与众不同,写的是特定环境下的饮食,这个“环境”就是石室岩。石室岩是佛教敬奉之地,因为吃素,这份食品就有了几分神圣。
菜系中有的食品很复杂。有的却很简单,简单的里面有复杂,复杂中渗透着简单。比如稀饭,北方南方都有,是再简单不过的早餐,但经过精心制作,可以在配餐方面配出“复杂”。甚至可以联想到做人境界,“忽然觉得稀饭颇具包容性,是最能和各种菜搭配的主食。”《焖豆腐》体现了一种乡情的凝聚力,大锅菜,用者众,一般用于乡宴,其乐融融。“葱饼”是一种普通食品,但作者突出了饼的味道,“油香葱香扑鼻,惹人流口水。”《烤番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在于品番薯,而在于品“灶台”,正是乡间的土灶台。《黄瓜鱼饭》也不在于这道饭食,而在于寄托深深的友情。《芋头饭》强调的是接地气,这道饭也与菜贩,炝粉,红薯饭一起,成为莆仙百姓饭桌上的常见饭食。兴化米粉是莆田的名小吃,但对于作者来说却含着浓浓的青春味道,因为作者的学生时代每次放暑假后,吃的最多的是米粉。作者的父亲是普通的乡下人,开了一家杂货店,生活得清淡而平和。就像汪曾祺受父亲的影响很大,作者也深受父亲的影响。毕业18年后的同学聚会,吃的依然是兴化米粉,不过此时米粉已经不是一道饭食,而是生活经历里的酸甜苦辣。
人中有人卓尔不群,食品中也有特殊的“线面”,样子虽然与面条似乎无区别,实际上区别很大。面条儿用于日常生活,而“线面”用于重要的节庆,如果大年初一,如祝寿,如喝状元酒。作者写的《天九湾炝肉》突出的是“故事”,但作者并不张扬干故事,而是突出这道菜肴的“不去搞投机取巧”的品相。还有春卷,中国的春卷遍地都是,但莆仙的春卷却有自己的特点,“新榨出的莆田春卷,金黄如玉枕,里面的馅又灵活多变。”《芽油》更是以麦芽糖写人的心态,“做人需要不着急,不贪心。”不可不择手段对某样东西强求,甚至强夺。
《风味的初相》不仅仅品饮食,语言也很讲究,作者行文用句甚为节俭,可以说用最短的文字写了最深刻的意思。作者一边说饮食,一边品文化,文化与饮食之间就密不可分了。在作者的回忆里,莆仙的菜肴不管是宴席大餐,还是民间小吃,一概富有活力,洋溢着和谐,这也是饮食文化的精神所在。作者是生活的有心人,对所写的莆仙菜肴的色香味烂熟于心,甚至菜肴的主料,配料,火侯以及操作程序,都熟稔得很。凡是具有烹饪基础的读者,读完一篇散文,差不多就可以烧出一道具有莆仙味道的菜肴。
由于散文的多样化,近几年,作家们有专门写植物的,也有专门写动物的,而专门写食品的并不多,慕脁这部散文集专门写食品,在食品上寄托了自己的感情和温度,应该给予支持。笔者相信很多人不太知道福建有个叫作莆仙的地方,通过阅读慕脁这部散文集,应该心有所骛吧。
2019年1月于青城赛罕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