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米 于 2020-1-21 10:19 编辑
自古佛教就有严苛的清规戒律,出家人都得自觉遵守。本人一直觉得有些清规戒律是违背人性的,如出家的和尚不许吃肉,不许结婚等。孔子在《礼纪》里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也。”显然佛教不许和尚吃肉结婚是违背了人之大欲的天性的,即违背人性了。
汪曾祺先生的小说《受戒》,写了一个寺庙的“破戒”与“受戒”。破戒与受戒,看似不可调和的对立,但在汪先生的小说里,却和谐地统一起来,那是他心中一个人性美的一个梦想,一曲人性美的颂歌。正如汪先生所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
汪先生在《受戒》里写了一个叫庵赵庄的地方,有个叫苦提庵的庙,可是大家叫讹了,叫成“荸荠庵”了。庵本来是住尼姑的,但荸荠庵住的是和尚。这个荸荠庵怪怪的,没有什么清规戒律,连这几个字都没有人提起的。庙里的“领导”也不叫方丈、主持,却叫“当家的”。“因为他确确实实干的是当家的职务。他屋里摆的是一张帐桌,桌子上放的是帐簿和算盘。帐簿共有三本。一本是经帐,一本是租帐,一本是债帐。和尚要做法事,做法事要收钱,——要不,当和尚干什么?常做的法事是放焰口。”因为荸荠庵没有清规戒律,和尚们还可以在寺庙里打牌,“当家的”也参与的。有的和尚还把老婆都带到庙里来同吃同住几个月。甚至“他们吃肉不瞒人。年下也杀猪。杀猪就在大殿上。一切都和在家人一样,开水、木桶、尖刀。捆猪的时候,猪也是没命地叫。跟在家人不同的,是多一道仪式,要给即将升天的猪念一道‘往生咒’,并且总是老师叔念,神情很庄重:‘……一切胎生、卵生、息生,来从虚空来,还归虚空去往生再世,皆当欢喜。南无阿弥陀佛!’三师父仁渡一刀子下去,鲜红的猪血就带着很多沫子喷出来。”
看看,这个荸荠庵就是的一副世俗画啊,和尚们跟寺庙外红尘中的凡夫俗子有什么两样呢?一个不允许杀生的佛教,一个不许和尚结婚的寺庙,庙里的和尚们竟然敢在供奉菩萨的大殿上大张旗鼓地杀猪,庙里竟然有夫妻同宿,这简直就是叛经离道啊!这不是对菩萨的大不敬么?这不是对佛教的莫大讽刺么?
这荸荠庵怎么会公然突破佛教的清规戒律呢?这里好像成了佛教的世外桃源了。何以敢破戒?这就涉及到当地的民风民俗了。
汪先生小说《受戒》的主人公小和尚名叫海明,是家中的老四。《受戒》中说:“明海在家叫小明子。他是从小就确定要出家的。他的家乡不叫‘出家’,叫‘当和尚’。他的家乡出和尚。就像有的地方出劁猪的,有的地方出织席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弹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画匠,有的地方出婊子,他的家乡出和尚。人家弟兄多,就派一个出去当和尚。”。这个地方有些怪,把当和尚当着一种谋生的职业了。这种“职业”的好处是:“一是可以吃现成饭。哪个庙里都是管饭的。二是可以攒钱。只要学会了放瑜伽焰口,拜梁皇忏,可以按例分到辛苦钱。积攒起来,将来还俗娶亲也可以;不想还俗,买几亩田也可以。”原来此地人当和尚完全不是为了出家修行,以期能脱离六道轮回的苦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是像其它职业一样挣钱娶亲买地置业的,所以和尚们自然就是身在寺庙里,心在红尘中,过着世俗的生活,就不会去受佛教清规戒律的约束反而要“破戒”了。
明海七岁时,被他在荸荠庵做和尚的舅舅敲定去做和尚。“要当和尚,得下点本,——念几年书。哪有不认字的和尚呢!于是明子就开蒙入学,读了《三字经》、《百家姓》、《四言杂字》、《幼学琼林》、《上论、下论》、《上孟、下孟》,每天还写一张仿。”
明海十三岁时,舅舅来接他去做和尚。“到了一个河边,有一只船在等着他们。船上有一个五十来岁的瘦长瘦长的大伯,船头蹲着一个跟明子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在剥一个莲蓬吃。明子和舅舅坐到舱里,船就开了。明子听见有人跟他说话,是那个女孩子。”女孩叫小英子,活泼热情,主动大方,对着明海说:“是你要到荸荠庵当和尚吗?”在一问一答的邂逅中,明海接过小英子扔过来的莲蓬吃,连一声道谢都没有,仿佛他们是前世就相识的老朋友,这便开启了缘分的序幕。
荸荠庵很小。总共才六个和尚。明海刚来,“一早起来,开山门,扫地。庵里的地铺的都是箩底方砖,好扫得很,给弥勒佛、韦驮烧一炷香,正殿的三世佛面前也烧一炷香、磕三个头、念三声‘南无阿弥陀佛’,敲三声磬。这庵里的和尚不兴做什么早课、晚课,明子这三声磬就全都代替了。然后,挑水,喂猪。然后,等当家和尚,即明子的舅舅起来,教他念经。”这就是小和尚海明的“职业工作”。除了上香和念三声“南无阿弥陀佛”,敲三声磬之外,其它不都跟在家里做的事一样吗?
小和尚明海日子过得清闲,一得空就往小英子家里跑。“小英子的家像一个小岛,三面都是河,西面有一条小路通到荸荠庵。独门独户,岛上只有这一家。” 所以明海来去方便。
明海被小英子的母亲认了干儿子,完全融入了小英子的家,和小英子一起愉快地干活,为小英子要出嫁的姐姐的嫁妆绣花画各种花花草草的图案,画得跟活的一样,大家都很喜欢。在生活中明海和小英子两人一起成长,可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天真无邪,清纯可爱。
一晃明海当和尚已经四年了,长成17岁的小伙子了,要去善因寺受戒了。
荸荠庵一直在破诫,破除佛教违背人性的清规戒律,追求人性的本真,现在却要明海去受戒,是不是有些讽刺的意味呢?小英子问明海:“不受戒不行吗?”“不受戒的是野和尚。”“受了戒有啥好处?”“受了戒就可以到处云游,逢寺挂褡。”“什么叫‘挂褡’?”“就是在庙里住。有斋就吃。”“不把钱?”“不把钱。有法事,还得先尽外来的师父。”“怪不得都说‘远来的和尚会念经’。就凭头上这几个戒疤?”“还要有一份戒牒。”“闹半天,受戒就是领一张和尚的合格文凭呀!”“就是!”原来“受戒”拿戒牒,就如同现在的高考拿文凭,不过是人生镀金的一块敲门砖而已。
小英子划着船送明海去县里最大的善因寺受戒,几天后又去接他。“他们一人一把桨。小英子在中舱,明子扳艄,在船尾。她一路问了明子很多话,好像一年没有看见了。”小英子说:“你不要当方丈!”“好,不当。”“你也不要当沙弥尾!”“好,不当。”当前面出现了一片芦花荡子时,小英子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明子鼓着眼睛不说话。小英子急了:“你说话呀!”明子说:“嗯。”“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明子大声地说:“要!”“你喊什么!”明子小小声说:“要——!”“快点划!”英子飞快地划起来,船儿划进了芦花荡。
明海受戒了,他和小英子的爱情也瓜熟蒂落了。明海一边受戒,在仪式下接受佛教的训诫,接受所有的清规戒律,以便更好的修行,一边破戒谈情说爱,演绎美好的人生,两者完美的融合。
《受戒》最后说“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原来追求人生的美好幸福快乐,追求人性的美,是汪曾祺先生的一个夙愿,一个梦想,即使当和尚,也可以为了人性的美破除清规戒律。汪先生在《受戒》的“破戒”中实现了他一个美好的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