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放飞梦想 于 2019-5-23 20:59 编辑
抒写爱国情怀 高扬英雄旗帜 ——读文天祥词《沁园春·题张许双庙》 放飞梦想/文
崇尚英雄、传承英雄、学习英雄,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历代民族英雄,都会受到后世子孙的尊崇膜拜,立庙塑像,虔诚祭祀,永远铭记,千秋流芳。
唐代张巡、许远拒守睢阳,抗击安史叛军的英雄事迹流芳久远,各地都立庙奉祀。
作为民族英雄的文天祥,自然有着深厚的英雄情怀,他以前代英雄事迹为榜样,坚定意志,鼓舞斗志。在戎马倥偬的艰苦岁月,文天祥拜谒张巡、许远双庙之后,情怀激荡,思绪万千,文思如涌,欣然命笔,写下了这首高扬英雄主义旗帜的词作。
沁 园 春 题张许双庙
文天祥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 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得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翕欻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留芳! 古庙幽沉,遗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全篇言辞恳切地颂扬了不畏牺牲、勇于献身的爱国英雄,毫不留情地鞭挞了卖国奸雄,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的英雄情怀和浩然正气,满含深情地表达了对英雄形象、英雄精神的推崇、呼唤与赞美之情。
词的上片颂扬了张、许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开篇三句,“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是一段震古烁今的宏大议论,如崇山峻岭,轩昂突起,包举出儒家思想的根本,点出做人的大义所在。子孝于父,臣忠于主,是传统伦理道德的根本所在,也是文天祥秉持和向往的做人准则。
“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文天祥思接千载,笔锋一转,直抒胸臆,感慨万千。自从天地开辟,阴阳分晓以来,朝士没有人能够保持气节,君臣大义全都沦丧,谁能怀抱忠贞刚肠!
历史总有惊人相似的一幕,文天祥一番千古浩叹,并非无缘无故,而是他不仅联想到张巡、许远所处的安史之乱,而且结合亲身历经的国家民族危难关头,不仅抒发了对忠臣义士的渴盼、呼唤与期待,而且为赞扬张巡、许远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埋下了伏笔,作好了铺垫。
正因为自古以来忠节义士世所罕有,每当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更需要忠臣义士挺身而出,奋勇当先,力挽狂澜,所以张巡、许远两位忠臣义士的英雄壮举才显得难能可贵、值得称颂。
“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得声名万古香。”文天祥满怀崇敬与叹惋之情,描述了张巡、许远不畏牺牲的忠义壮举,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文天祥这样写道,慷慨骂贼张睢阳,赤心爱君许太守,赢得声名流传千古,万古流芳。
张巡(709——757),唐邓州南阳人,开元进士。至德二年(757)守睢阳,与太守许远共同作战,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坚守数月不屈。睢阳失守后,被杀害。据史书记载,张巡坚守睢阳,每当与叛军作战,“眦裂齿碎”,誓与守城共存亡,故而世人称其为“张睢阳”。
许远(709——757),字令威,唐杭州盐官(今浙宁海宁西南)人。安史之乱时任睢阳太守,至德二年与张巡同守睢阳,城陷,被执送洛阳,安庆绪兵败时被杀。出于对许远的尊崇与赞扬,文天祥在词中称为“许太守”。
“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上片结尾这三句,虽然看起来通俗浅显,但是却蕴含着文天祥极为深厚的爱国情怀。后来的士人当中再也没有二公的忠节烈操,再也没有那样千锤百炼的精钢之躯。
文天祥联系自身所处国家民族危亡处境,他多么渴望能够再出现一些像张、许二公一样,经过各种磨练、生死考验的英勇才俊啊!如果那样,文天祥就可以和他们一道同仇敌忾,并肩战斗,实现收复失地、光复宋室的宏图大业!
词的下片写“张许双庙”留给人们深刻的反思与启迪,爱国者自会“流芳”百世,卖国者必然受人唾骂。举凡为国家民族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忠节烈士,后世子孙都要为其立庙祭祀,奉若神灵,缅怀业绩,薪火相传,万古流芳。
“人生翕欻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开头两句,写文天祥在拜谒张许双庙之后,满怀深情地抒发了切身感受,表明了自己的远大志向。人生苦短,转瞬即逝,更应当轰轰烈烈的干一场事业。以我有限之生命,为自己追求的无限之事业,虽死犹荣。
“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留芳!”假使当年张、许两人卖国背主求荣,甘心情愿把叛贼降,受尽世人唾弃切齿痛骂,又怎能美名百世永流芳?四句通过设问得出更加有力的推论,使“张许双庙”能够更加广泛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更加深刻地激发和启迪人们去反思,从而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作者文天祥的思想感情。
“古庙幽沉,遗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古庙幽深又肃静,张许二公塑像遗容庄严又慈祥,枯木寒鸦,几度夕阳下山岗?这三句通过眼前即景描绘,生动地表明人间自有公道在,几度春秋,几度风雨,每当人们游览张、许双庙,站在塑像遗容面前,会想到什么呢?相信,人们都会为张许二公的崇高气节而肃然起敬!
“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邮亭之下大路旁,如有卖国权奸经此过,应当仔仔细细想一想。结尾三句,文天祥质问那些忘却大义的卖国贼:走过张许二公庙,他们内心有愧乎?
每当读完这首词,就会联想起文天祥在临刑之时,留下的《绝笔自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沁园春·题张许双庙》词与《绝笔自赞》诗,一脉相承的就是,字里行间洋溢着深厚的爱国情怀,崇高的民族气节!
透过作品所称颂的“忠”“孝”,我们可以看到,文天祥心目中的忠孝,并非愚忠痴孝,而是对国家民族的忠诚不贰、坚贞不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