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5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多心与少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0-2 0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多心与少事


  有一老友深谙养生之道,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养生莫过于养心,养心的关键就是“多心”与“少事”。


  回去查资料,原来这“多心”与“少事”出自于《菜根谭》,原句为“多心招祸,少事为福。”进一步解释说: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细细品读,顿悟。这世间一个人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无事牵挂的了,一个人的最闹心的没有比疑神疑鬼更可怕的了。只有那些整天忙忙碌碌的人,才知道没有事是最大的幸福,只有那些经常心如止水的人,才知道多心病是最大的灾祸。


  于是,愈加佩服那老友的睿智。那么多人孜孜以求养生之道,吃补品,喝药酒,泡温泉,强健身体,却不曾想过去养心。身体没有毛病了,却整日里心事重重,疑神疑鬼,又如何能够获得幸福感呢?


  平日生活也是如此。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感是什么?是万贯家财、高官厚禄,还是娇妻稚子、锦衣玉食?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选择。没有人不喜欢衣食富足,吃穿不愁;没有人不喜欢权力加身,被人敬仰。但是,与心如止水了无牵挂的生活相比较,那些锦衣玉食,宝马金銮又算得了什么呢?


  有时候,精神上的富足比物质的富足更重要。


  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累则累矣,内心却是平静的,无忧无惧。内心的平静,让人精神愉悦。精神愉悦了,就有有了一种辛福感。


  刘禹锡在他的《陋室铭》写道:“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孔子云:何陋之有?心情愉悦,陋室也不陋了。何者?精神上的满足,足以消弭对物质的渴望。


  况且,现如今我们衣食无忧,所需要的应该是内心的平静。风轻云淡,方得人生真趣味。


  林徽因说:“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喧嚣,而是在心里修篱种菊。”林徽因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内心修养很重要,而内心的修养在于内心的平静。静下来,精神才能够隽茂无边。一个人的富足,物质次之,精神最为重要。


  精神的富足,就是刘禹锡的“何陋之有”,就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林徽因的“修篱种菊”。


  佛说: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心静则智生,心乱则愚起。诸葛亮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修身,修心都需要静下来。


  俗人也好,僧人也好,所追求的无非一个“心静”。


  古人也好,今人也罢,所追求的,也是一个“心静”。


  所以,《菜根谭》里才说,“多心招祸,少事为福。”“多心”也好,“少事”也好,其实就是一个“静”字。


  不多心,则少事,内心方能静如止水。


  一多一少,是哲学,也是生活。


  年轻的时候,忙忙碌碌,难得一时闲暇,即便有了片刻歇息,也是思虑深重,难以静下心来。上了年纪,倒是不那么忙碌了,仍然牵挂太多,忧虑过甚,身体闲下来,心里却难得清闲。我们就应该去读一读《菜根谭》。最初并不识得这《菜根谭》为何物,书名也觉得稀奇古怪。静下心来,捧书而读,才知道书名原来是别有深意。书名《菜根谭》,取自宋儒汪革语,人就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就够坚强地适应清贫的生活,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所成就。明于孔兼在为《菜根谭》写的题词中,进一步阐述道:“谭”以“根谭”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又引用洪应明的话说: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阨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于氏的解释,增加了这样一层含意,即一个人面对厄运,必须坚定自己的操守,奋发努力,辛勤培植与浇灌自己的理想。乾隆间署名三山病夫通理的《重刊菜根谭序》则说:凡种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并引月古语“性定菜根香”,说明只有心性澹泊沉静的人,才能领会其中的旨意。


  你看,一部书的寓意都从一个“静”字蔓延开去。“菜根”就是“清贫”,“清苦”,守的“清贫”则万事可成。能够守得“清贫”不就是澹泊沉静吗?


  古人的生活大多清贫,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肯能更加强烈,对于物质所带来的诱惑更加难以拒绝。所以,古人更加看重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物质生活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极大的满足。因此,在我们寻求养生之道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注重一下养心之道呢?


  《菜根谭》里的“多心招祸,少事为福。”其实就是诸葛亮《诫子书》里面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在心里修篱种菊了,心里就容不下风花雪月,容不下铁马秋风了。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3-10-2 16:57 | 只看该作者
何老师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忌多心和宜少事,以及精神富足,这些似乎是和“多财”是有冲突的。
聚财的过程必定是多事,仕途经济的事情最繁杂;守财的过程恐怕更多心,贼偷贼惦记都要时时处处操心。所以君子固穷,无心无事因而无财,穷则独善其身,善养其生。
只是,守着无心无事无为的清贫,如何万事可成呢?大概率可成的是长寿善终。陶渊明、刘禹锡、林徽因等的确是精神富足的人中龙凤,但他们并不只富足在安贫乐道上,更富足在拥有“致君尧舜上”的精神财富。陶、刘两位生不逢时,林徽因作为建筑师、作家、诗人,以她的社会贡献足以傲然须眉,可能51岁的享年也不以为憾了。
不是抬杠哈,各人价值观不同是常态。我只是借何老师的一方宝地,私自聊发感慨,失敬失礼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4 08:54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3-10-2 16:57
何老师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忌多心和宜少事,以及精神富足,这些似乎是和“多财”是有冲突的。
聚财 ...

谢谢煮字先生点拨,问好。
4#
发表于 2023-10-4 20:0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一贯思想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5#
 楼主| 发表于 2023-10-7 08:58 | 只看该作者
喻芷楚 发表于 2023-10-4 20:03
中国人一贯思想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嗯,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有这样的基因。
谢谢喻版点评。
6#
发表于 2023-10-9 08:52 | 只看该作者
前天看到一视频,不是网上传的,是同学给我按摩时接到的朋友视频。

视频中,朋友的南方妻子花三万块钱在农村买了块幢房和一片地,每天耕种,享受着自然的快乐,人也红润了,精神状态特别好。

而同学那位朋友,一个劲地劝同学来投资,一边说这地方负氧离子极高,有升值空间。一边抱怨着信号不号。说话时,他满脸愁云,像是活不起的架势。

他应该来看看这篇文,但看了也白看,他还想着找人投资来干大票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13:42 , Processed in 0.05578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