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109|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复仇之路上的“自我”寻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29 0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勇敢复仇人》观感
  
  一开始,片子是在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中展开的。艾莉卡和她的男友大卫相依相偎、说说笑笑走在纽约的大街上,他们的爱犬则跑前跑后……被这种暖暖的情调所感染的同时,我一再去注视屏幕右下角的片名——《勇敢复仇人》——片名给予人的感触,与这种情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悬念就此产生,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嗖嗖地袭上心头。因此,随后而至的暴徒袭击便显得顺理成章。说实话,这样的安排并不是很好,因为它没有走出既有的轨道。很多电影就是这样安排情节的。这种落套无疑是一种通病。我对电影是这样挑剔,一般情况下,看片名能想到剧情,看开头能想到结尾,中间部分也无法抓住我的片子,我不会看完,就算是勉强看完也会感到失望。
  
  这个夜晚,我是回到了村里,只有我和母亲在家一起度过这个周末。母亲任由我在电影频道流连,于是,我有很充足的时间和相对而言平静的心情来继续观看这部片子。我心底里有一种隐隐的渴望,我想知道,究竟片子会不会一味在俗套的轨道里进行,索然无味到底?
  
  带着这样的心情来看电影,我不是第一次。曾经独自住在单位的夜里,也把自己交给了一部一部的电影,让自己和电影中的人物相融,感知他们的心境,体味他们的忧伤,觉得很不错。当然,也有一些片子,真的是看不得,看了便后悔,除去空耗时间,还觉得有什么堵在心头,很不舒服的那种感觉。
  
  而此片显然不属于此列。虽然一开始的逆转让人能够预料,但是,接踵而来的人物内心刻画,则充分显示了编导者的良苦用心。影片对人物心灵的细腻展示,让人直觉之中,就把此片与大多数类似的暴力复仇电影区别开来,使其拥有了浓浓的艺术性和感染力。这一点,深合我心。
  
  随着情节的推进,大卫被殴身亡,艾莉卡死里逃生,伤愈出院。作为电台“漫步街头”节目主持人的她,一个人走在那熟悉的大街上,却感受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陌生和阴冷。大卫的猝亡,给她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她委屈,无助,不平,愤怒——暴徒们丑恶的嘴脸一再在她脑海里闪现,大卫遭受袭击的场面一次次让她痛不欲生,掩面而泣。她浑身战栗,无法自抑。我意识到,电影的看点来了。只要是直入人物心灵,就能唤起人本能的注意。谁能理解艾莉卡内心难以愈合的创伤呢?谁能真正给予她安慰呢?她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帮助呢?人物把内心逼真地亮给我们看,让我们在观看的同时,充分体会那种浸彻骨髓的痛感和冰冷,感同身受于人物所经历的心灵困顿和煎熬。没有过分渲染的情节场面,简简单单,平平常常中,就展示出来了,我们就体察入微了。艾莉卡扮演者朱迪•福斯特的演技果然了得。这个骨感美女把艾莉卡内心那种悲伤之余的绝望、绝望之余的愤怒,演绎得淋漓尽致。透过艾莉卡眼底的层层忧伤,看似平静的愤怒,我感受到了火山即将爆发的力量,以及让人急欲伸手帮助她一把,以尽可能的方式抚慰她,让她尽早走出心灵阴霾、却因为无能为力而不禁深深遗憾的那种痛彻肺腑的痛感。大街上的景物依旧,艾莉卡的心却落入低谷。她抱紧双臂,茫然四顾,这个丧失了安全感的女人,无法抵御源自心灵深处的刺骨与寒冷。她瘦削的脸庞,金黄的短发,灰蓝色的眼睛,紧闭的嘴唇,一再渲染出她不由自主的战栗和恍然。那噩梦一般的被殴情景一再闪回,她无力摆脱,无法面对,置身困境中的她,生命是保住了,精神之途却危机丛生,布满荆棘。这时候,影片给人的新的悬念便是,这个柔弱的女子,会怎样战胜这一切,会如何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铁血女子,一个勇敢的复仇者?
  
  我似乎进入了一个圈子,与编导一起构筑人物的心灵世界和言行世界。这个游戏一样的活动,让我在别一种层面上感受到了观影的效果和魅力。尽管已是深夜了,母亲已经沉沉睡去,我依然在艾莉卡的世界里穿行,游走。她走到哪里,我就跟踪到哪里。她迷离中不乏坚定的眼神,她棱角分明的嘴巴,都蕴含真实的千言万语。但是,她不说。她把这些语言化作行动。在自觉的行动中,完成一个柔弱女子向铁血女子的演变。
  
  我们可以看到,一开始,艾莉卡还是求助于警方的。但是警方委实是太忙了,委实是无暇顾及于她的事件处理。这样的状况下,她选择了自己行动:私下里买枪,不遗余力地寻找目标……至此,她走上了复仇之路。她经历了第一次杀人,第二次杀人,第三次杀人……第一次,实在是被逼无奈,在那种你死我活的情境下,她紧张万分,不得已扣动扳机,居然命中歹徒,大汗淋漓中的她回到住所,兀自心跳不已。洗浴了也无法使自己平静。她开始发现,自己不是自己了。然后是第二次杀人,也有被逼的成分,对方不先挑逗她,她未必下手,但是对方明显是无赖之徒,于是她果断出手,让这些可恶的家伙得到了应有的惩罚。随后的第三次、第四次……杀人,就不是这样了。她似乎是在做一件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事情了。而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杀人,她越来越发现,自己已然是一个自己所不认识的人了,自己成为陌生人了,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其实,艾莉卡一开始的复仇行为,属于本能,属于个体,随着她一次次除暴行动的实施,就不再是局限于自身的行为,而是演变为一种习惯——她成为打抱不平、拔刀相助、见义勇为的一个女侠,在完成这种除暴习惯的同时,她的性格也便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一个干练洒脱的铁血女子就此诞生。
  
  于是,纽约街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业余警员”。这个“警员”在人们的传说中身手敏捷,果敢凌厉,不但让普通民众称奇,就连警探也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神乎其神的神秘“警员”身上。他们通过多方线索,寻找这位替他们尽职尽责的“警员”,可惜无果。只有警探肖恩•莫瑟(特伦斯•霍华德饰),在细微的观察与接触中,感觉到了自己常常收听的“漫步街头”节目的女主持人,有那么点与众不同……肖恩心生疑窦的同时,加强了对她及男友被袭案件的侦查。
  
  这样,复仇的线索初露端倪。尽管艾莉卡在自身的心灵困境里挣扎不已,但找到暴徒、为大卫复仇的坚定意志不可磨灭。而上天终于垂怜眷顾了,被暴徒掠去的戒指成为一个重要的道具。正是这枚戒指,使得艾莉卡顺藤摸瓜,找到了暴徒。即将击毙暴徒之际,警探肖恩赶到了,用枪指着艾莉卡,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让她把枪放下。艾莉卡无奈中照做了,但出乎她意料、也出乎观众意料的是,肖恩转脸对她说:你要用枪,要确定是合法的枪……。面对此情此景,暴徒惊呆了,连声反对,说这是不允许的。但是艾莉卡果决地接枪射击,暴徒毙命。接着,影片展现了很动人的一幕,肖恩让艾莉卡打自己一枪,以制造假的案发现场。肖恩说:“就是三个小混混自相残杀……警官在追捕中受伤了……根本没有复仇者……”我们看到,艾莉卡激动万分,不忍下手,无奈之际,她举起了枪。她说:“我的手在发抖。”肖恩说:“千万别射中心脏。”艾莉卡犹疑着开了一枪,肖恩右肩中弹,咬着牙说:“可恶,他妈的痛死了。”这些台词,真实准确,很好地表达了人物内心状态,并传递出欧美片子惯有的幽默特色,让人会心,久久回味。
  
  “我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我,回不到原来的地方,我内心的陌生人,已经占据了我全身……”片尾,艾莉卡走到当初被暴徒袭击的那个桥洞下时,做了这样的独白,从而使影片拥有了一种内质,让影片贯穿始终的揭示、挖掘人物内心的主旨得以作结。就在此时,她的爱犬追来,她蹲下身,抚摸爱犬,然后,他们一起走去……这个镜头,连同艾莉卡的独白,让人在无尽的遐想中,对人物遭受突然变故时心灵的那种无奈与忧伤,以及复仇完成,今后将会拥有的新生活,做深长的思考与展望。
  
  不得不说,这样的结局,尽管也有落套嫌疑,但是确实大快人心,温馨感人。置身严酷理性的现实中,这是无法实现的。警探这种处理,或许显示了一种难得的人性关怀?我觉得,该片在某种意义上,迎合了观众的心理愿景,无论如何,算是一个能够让人认可、接受的结局吧。相比影片开头呈现的暴力场景,这个温馨的结局也是一个对应,一个终结交待,符合观众心理预期。这个结局犹如一缕阳光,照亮了艾莉卡的天空,也照亮了我们的天空。
  
  观看影片多日了,我始终在那种氛围里流连。常常,我在意识的空间注视着艾莉卡,这个有着一张瘦削脸庞的女子,她棱角分明的嘴巴,她坚毅无比的眼神,她洒脱练达的动作,一再挥之不去。我想,影片是不是代表了一种隐隐的欲望?是不是让人们看到了熟悉的自己?找到了曾经多次潜伏于自身心灵深处的那条散发着冷意寒光的蛇?我觉得,艾莉卡的所作所为,基本上代表了很多人的心理诉求。我们说,即使是遭遇暴徒侵袭,万般无奈之下,大多数人也总是以隐忍、遵守社会秩序为原则的。尽管我们的社会不完美,存在很多遗憾,但是,以暴制暴绝对不是可以倡导的行为。而在一个不能保证人身安全的生存环境里,在一个法律与道德无法给予人应有的安全保障和支持以及适时的帮助的社会里,自己拿起武器,除暴安良,伸张正义,也算是一种令人欣慰的做法吧。就算是在现实里无法实现,反映在影视中,也不失为一种慰藉。起码让人们的心理得到了缓冲,有一个良好的发泄渠道。如果连这一点也不能实现,人之所以为人应该秉有的基本生存秩序以及心理秩序就受到了威胁,就遭受到了损害。更严重的事件就会发生。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生活里比比皆是,并不鲜见。
  
  电影《勇敢复仇人》带给我的冲击,远不是那些耳熟能详的暴力、凶杀、犯罪、复仇电影所能代替的。它直抵人物内心,直抵我们内心。其淋漓尽致表达人物心灵深处的那种决绝与坚持,那种依靠自己不遗余力的作为来获得心灵支撑的勇敢果决行动,那种在复仇路上对“自我”的深切寻找,唤起我们由衷的共鸣。于是,我们沉浸其中,在艾莉卡一次次“正义”的行动中,享受到真实的快感,体味到人性展示与挖掘的魅力。
  
  2011.12.28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08:22 | 只看该作者

影片演职员等情况

导演: 尼尔•乔丹
编剧: Roderick Taylor / Bruce A. Taylor / Cynthia Mort
主演: 朱迪•福斯特 / 泰伦斯•霍华德 / 尼基•凯特 / 纳威恩•安德利维斯 / 玛丽•斯汀伯根
类型:犯罪/ 剧情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 澳大利亚
语言:英语
上映日期:2007-09-14
片长:122 分钟/ Canada: 119 分钟(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又名:勇敢复仇人 / 强复者 / 勇敢者

[ 本帖最后由 夏冰 于 2011-12-29 22:28 编辑 ]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08:29 | 只看该作者

剧照

相关剧照欣赏

[ 本帖最后由 夏冰 于 2011-12-29 08:30 编辑 ]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08:31 | 只看该作者
相关剧照欣赏

[ 本帖最后由 夏冰 于 2011-12-29 16:28 编辑 ]

1.jpg (240.45 KB, 下载次数: 936)

1.jpg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08:35 | 只看该作者
片尾曲很美,可惜没找到。
新年即将到来,谨以此文问候天籁版朋友!

[ 本帖最后由 夏冰 于 2011-12-29 19:25 编辑 ]
6#
发表于 2011-12-29 11:39 | 只看该作者
这类影片我一向很少接触,因为里面的内容会让自己在很长时间里沉浸于某个场景而心有余悸。读夏老师的影评,为这个女孩叫好。老师的文字,将影片延伸到另一个高度,从而让看过或者没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能从文中受益。:)新年将至,问好夏老师。
7#
发表于 2011-12-29 16:33 | 只看该作者
记号一下,抓紧时间阅读。
8#
发表于 2011-12-29 16:42 | 只看该作者
艺术是取之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就像作者的这篇影评文章所评论的电影一样,把正义的复仇演绎的痛快淋漓,使观影者在电影里得到某种情绪的宣泄和疏导,而也使精神状态得到某种的衡。文章文字流畅、质感,有感有悟。精华支持!
9#
发表于 2011-12-29 16:46 | 只看该作者
随夏冰朋友在观影的感受里流连,遇到喜欢的电影是一种期望。在寻觅和期待中看出趣味和意义来,也是一种思想的探险和收获。人在寻找着喜欢的电影,一部影片也在寻找着能解读它奥秘的人。比对中的筛选,细微中的感应,让解读的过程变成了思绪的轨迹的饶有意味的展示。从多有重复之感的影片中提取出表达的新意和影片的精髓,需要一份耐心和敏锐,需要足够的细心和剖析。在夏冰的文字里,可以感觉出这份认真和投入。欣赏,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6:55 | 只看该作者

片尾曲相关介绍

片尾曲是《Answer》,来自Sarah McLachlan 2003年的专辑《Afterglow》。Sarah McLachlan算是乐坛的常青树了,自从她1989年推出首张个人专辑《Touch》至今,她已经发行了14张专辑。Nicolas Cage(尼古拉斯·凯奇)和Meg Ryan(梅格·瑞恩)主演的《City of Angels》(天使之城)里面的插曲《Angel》也是来自这位歌手的专辑《Mirrorball》。
设法找片尾曲,一直找不到。慢慢再找。

[ 本帖最后由 夏冰 于 2011-12-29 18:57 编辑 ]

p457107676.jpg (3.14 MB, 下载次数: 786)

p457107676.jpg

p457107706.jpg (1.28 MB, 下载次数: 802)

p457107706.jpg

p457107711.jpg (1.17 MB, 下载次数: 744)

p457107711.jpg

p457107791.jpg (780.48 KB, 下载次数: 774)

p457107791.jpg

p457107838.jpg (2.14 MB, 下载次数: 791)

p457107838.jpg

p457107970.jpg (1.82 MB, 下载次数: 736)

p457107970.jpg

p457107987.jpg (1.57 MB, 下载次数: 750)

p457107987.jpg

p457107991.jpg (1.28 MB, 下载次数: 799)

p457107991.jpg

p1257557248.jpg (620.56 KB, 下载次数: 819)

p1257557248.jpg

p1257557324.jpg (2.76 MB, 下载次数: 756)

p1257557324.jpg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7: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朵兮 于 2011-12-29 11:39 发表
这类影片我一向很少接触,因为里面的内容会让自己在很长时间里沉浸于某个场景而心有余悸。读夏老师的影评,为这个女孩叫好。老师的文字,将影片延伸到另一个高度,从而让看过或者没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能从文中受益 ...

嗯,喜欢什么类型的电影全在自己的习惯和性格因素决定的。朵所倾向的影片也有不少是我喜欢的。得空了咱好好交流哈。问候朵。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7: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万里山水 于 2011-12-29 16:33 发表
记号一下,抓紧时间阅读。

嗯,辛苦山水版版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7: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娴情逸致 于 2011-12-29 16:42 发表
艺术是取之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就像作者的这篇影评文章所评论的电影一样,把正义的复仇演绎的痛快淋漓,使观影者在电影里得到某种情绪的宣泄和疏导,而也使精神状态得到某种平衡。文章文字流畅、质感,有感有悟。精华支持 ...

多谢娴版言简意赅的点评和精华鼓励。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7: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万里山水 于 2011-12-29 16:46 发表
随夏冰朋友在观影的感受里流连,遇到喜欢的电影是一种期望。在寻觅和期待中看出趣味和意义来,也是一种思想的探险和收获。人在寻找着喜欢的电影,一部影片也在寻找着能解读它奥秘的人。比对中的筛选,细微中的感应,让解读的过程变成了思绪的轨迹的饶有意味的展示。从多有重复之感的影片中提取出表达的新意和影片的精髓,需要一份耐心和敏锐,需要足够的细心和剖析。在夏冰的文字里,可以感觉出这份认真和投入 ...

十分开心于山水版版入心的理解。你看文回帖的这份耐心和认真,也十分的令人感动!问候。
15#
发表于 2011-12-30 10:01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忙于编辑中财散文集,时间很紧,没有及时回帖,还望谅解。
两位版版从各自的认识角度对本文给出了评点,我就不再客套赘言了。我只想补充一点,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在点面诠释叙述结合的前提上,对剧中人物的心态挖掘很用心,有深度,是为文章的一大亮点。只有触及灵魂的深度挖掘,才能一针见血,才能刻骨铭心,才能一层层剥掉影片拍摄艺术的表象,揭露出后面的本真和内涵,让我们看见电影艺术的用心所在,看见影片的意境所在,看见评析电影的真谛所在。好文!

[ 本帖最后由 敬一兵 于 2011-12-30 10:02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7 16:21 , Processed in 0.06079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