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40|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小说的灵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7 2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说的灵魂
  
  虽然自己并不怎么写小说,但读小说却是经常。大概算下来,每年总不下于十几部,加上网上阅读,总有数百万字之多。而且不只读小说,也读一些关于小说创作的理论著作。所以对于小说,以及小说创作,终究也可以说上一二。
  
  某些小说,无论是报刊上发表的,还是网上发表的,去除个人偏好之外,最叫人不能卒读的往往不是其构思不够精巧,也不是其语言不够生动,更不是什么思想或立意不够深刻……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这些小说,虽然发表在冠以“小说”的副刊专栏里,或是分类为“小说”的文学论坛上,但总觉得其不太像小说,或者说缺少那么一点儿“小说味儿”
  
  那么什么才是“小说味儿”呢?说白了,也就是小说中的故事内核。固然,故事不都是小说,但小说却离不开故事。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说,还是散文化小说、诗体小说,或是诸如表现主义、意识流等现代派小说,必然都有一个故事内核在里面。离了故事,便不能称其为小说。所以说,一个好的、能吸引人的故事便是一部(或一篇)小说成败的关键。
  
  然而故事却又并非都是小说。比如有些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辟地之类;有些民间故事,如懒人吃饼之类;有些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之类……都不是小说。因为其缺少小说所要求的一些基本要素(当然都可以经过艺术加工后改写为小说,如鲁迅《故事新编》)。
  
  那么如果加入一些小说元素,诸如我们都熟悉的“典型环境下典型人物”之类,是否就是一篇小说了呢?应该算是的。不过这样的小说仍然缺少那么一点儿“小说味儿”,也即空有小说的外壳,却没有一篇优秀小说所必须的内在的灵魂。
  
  什么才是小说的灵魂呢?其实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冲突。至于什么是冲突,著名创意写作大师杰里·克利弗将其概括为一个公式:渴望+障碍=冲突。这就是一篇优秀(或曰“合格”)小说的灵魂。也就是说,如果在某个作者的作品中,有了渴望和障碍组成的冲突,便很有可能是一篇不错的小说;而如果在这部作品中,找不到渴望和障碍,那么毫无疑问,必将是一部庸常之作。
  
  举个例子来说,《西游记》中,唐僧要到西天取经,这便是“渴望”。而他要达成这一渴望,则面临着重重险阻——八十一难,这便是“障碍”。有了渴望,有了障碍,也就有了冲突,于是,可以想像,整部作品必将异彩纷呈。同样地,在《红楼梦》中,宝黛想到爱慕,想要走到一起,这便是“渴望”,而阻止他们走到一起的礼教束缚、长辈阻挠等,这便是“”障碍”。有了渴望,有了障碍,也就有了冲突,于是,才有了这部伟大的著作。
  
  再拿中财论坛文友熊荟蓉的两篇小说为例,在《校园安全事故》中,刘老师面对“校园里的车,太多了,且经常横冲直撞”的现实,想要解决这一安全隐患,便是“渴望”。而“我说了多次都没人听”——领导们把他的话当耳旁风,便是“障碍”。同样,在《朋友》中,穷朋友想要花钱请富朋友吃一顿大餐,找回自己的一点儿尊严,这便是“渴望”,而富朋友偏偏不给他这个机会,“我结婚,他送厚礼;我母住院,他垫医药费;我儿子穿的衣服,多是他买的。”甚至连一顿饭都不让他掏钱……这便是“障碍”。 有了渴望,有了障碍,也就有了冲突,于是,才有了这两篇精彩的作品。
  
  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以此标准去衡量古今中外任何一部(或一篇)经典名作,或任何一部(或一篇)优秀作品。甚至不仅仅是小说,甚至是一部优秀的话剧、电影、电视剧,也无不遵循着这一基本原则。可以说,没有冲突,也就没有了作品的灵魂。有了冲突,才有了成为一部优秀作品的可能。
  
  当然,只有冲突还是不够的,作为故事中的主人公,在自己的渴望面对着重重障碍时,还要有所行动才行。而这,便是创意写作大师杰里·克利弗的第二个公式:冲突+行动+结局=故事。也即我们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行动。如果一个作者想要塑造一个人物,并将其置身于强烈的冲突当中,可是人物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那同样不可能诞生一部(或一篇)优秀的作品,甚至如此设计根本就写不出一篇完整小说。很难想像,当唐僧听说西天路上会有很多妖魔鬼怪时,便立刻打了退堂鼓,怎么会有《西游记》。同样地,宝黛二人知道他们不能结合,便自动拉开距离,不再做瓜田李下的交往,又怎么会有《红楼梦》。同样地,在熊荟蓉的两篇小说中,那位刘老师面对校园里的安全隐患,“说了多次都没人听”后便彻底放弃,而那位穷朋友面对富朋友的慷慨,心安理得地坦然受之……那么不要说写出一篇好小说,甚至连整个故事框架都无法成立了。
  
  故事中主人公的行动,可能是激烈的,也可能是温和的,甚至可能是消极的,但绝对不可以不采取行动,这是整个故事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最后呈现给读者一个“结局”的前提。至于行动后的结局如何,甚至并不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主人公的行动可能会成功,如唐僧去取经;也可能会失败,如宝黛的爱情,但成功与失败只是决定了整个故事是喜剧还是悲剧而已,却并不影响其完整性,更不影响其是否精彩。
  
  比如《格林童话》里那篇《青蛙王子》的故事,公主的金球掉进井里,她很想找回自己的金球,这便是“渴望”;可是金球在井里,没有人能下得去,这便是“障碍”。那么,她能采取什么“行动”呢?可能是激烈的,诸如大闹一通,叫人把井挖开个什么工具之类的;而实际故事中她采取的是最消极的一种:哭。要知道,哭也是一种“行动”,尽管是比较温和的行动。而这种行动居然产生了效果,来了一只青蛙帮她把金球捞了出来。如果反过来想一下,她如果连哭都不肯哭,那么,整个故事也就继续不下去了。
  
  当然,这还不是故事最后的结局,由此又产生了下一组冲突:她“渴望”不与青蛙结婚,却面临着曾经许诺的“障碍”,于是,她只好采取甩下他的“行动”。结果青蛙不但找上门来,还由国王做主和她成了亲,结果便又引出她不想与它同床的“渴望”,以及青蛙拿告诉国王为要挟的“障碍”,于是,她再一次采取行动,抓起青蛙要把它摔死,结果却解除了魔法,使青蛙变成了王子,这便是故事的最终“结局”。
  
  不难发现,正是这一系列的“冲突”及“行动”,才使这个故事变得更加精彩,更加好看,所以才能使其世代流传,叫全世界的孩子喜欢。而一篇没有冲突的作品,则必然如同一碗没有滋味的白开水,很难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也注定了其必然是一篇庸常之作。
  
  冲突是小说的灵魂。在创作实践中,简而言之,便是给人物(主要是主人公)人为设置障碍,以使他“渴望”的达成变得困难。赵本山的御用编剧之一,春晚系列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及电视剧《刘老根》的编剧何庆魁便说过:他塑造的人物大多时候都是很倒霉的。因为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物只有在非常的情况下才会采取非常的手段,才会做出非常的举动,也才更能暴露其内心世界。古语说:“时穷节乃现,板荡识诚臣。”大致也是这个意思。依照人们普遍的阅读习惯,大多都会更喜欢主人公在非常情况下的非常之举,如生死攸关之际,如重大利益面前,如友情爱情的两难之时,如前途命运的抉择之际……往往在这种情况下,主人公才会做出出人意料之举,而这种出人意料却最能凸显人物性格,也即我们常说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便如熊荟蓉两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刘老师在学生的配合下自导自演了一出“交通事故”,而那个穷朋友则因失了尊严在富朋友身上捅了一刀……如此“极端”的做法,会叫我们觉得很真实,或者理所当然,正是因为其情境设置的非同寻常。
  
  最后要说明的是,前文“渴望+障碍=冲突”“ 冲突+行动+结局=故事”两个公式,并不是如小学生背诵的加法计算法则一样,必然“相同数位对齐”,还必须“从最低位算起”。这两个公式只是一个基本的原则,而在具体创作中,怎样将其巧妙融入作品,灵活运用,这才是决定一篇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便如冲突是小说的灵魂一样,光有灵魂绝不能成其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至少还要有一副或坚强、或小巧的骨架(结构),还要有或丰满、或纤瘦的血肉(叙述和描写),还要有头有足、有胸有背、有眉有眼、有衣有食、有哭有笑……才行。不过,这已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了。正所谓“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可是不管怎么变,怎么巧妙,总要骗过了观众的眼睛才是高手。同样地,“小说人人会写,章法各有不同。”可是不管怎么谋篇布局,不管怎么塑造人物,不管怎么叙述描写,总要能够吸引读下去才是高手。而能够吸引读者的唯一手段便是设置冲突,所以说冲突才是小说不可缺少的灵魂
  
  201637
  

2#
发表于 2016-3-7 21:54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3#
发表于 2016-3-7 21: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夏冰 于 2016-3-7 22:09 编辑

受教了,受益了。
4#
发表于 2016-3-7 21:58 | 只看该作者
这下好了,下次来太虚看小说,俺就有主见了,按照这个公式,找冲突。
5#
 楼主| 发表于 2016-3-7 22:01 | 只看该作者

夏版不只坐了沙发,连板凳都抢了,出手之快,基本有西门吹雪的水平了……
6#
 楼主| 发表于 2016-3-7 22:03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3-7 21:58
这下好了,下次来太虚看小说,俺就有主见了,按照这个公式,找冲突。

安版大概不用了,你已经掌握得炉火纯青了。看你最近发的那两篇,那冲突设置的……这且不说,不要是最后的“行动”,简直出“神”入“晕”
7#
发表于 2016-3-7 22:39 | 只看该作者
能整!不过我还是想探讨一下,我觉得是不是把冲突的概念延展一下,就是既包括外在冲突,也包括内心冲突。就像孙猴子身体在那儿不动,属于外在没有冲突,但灵魂出去溜达了,就属于内心冲突,也能构成故事。不知如空咋看?
8#
发表于 2016-3-7 22:57 | 只看该作者
很受益,学习老师的论述,醍醐灌顶。谢谢,问好!
9#
发表于 2016-3-7 23:07 | 只看该作者
太虚版就i应该多一些这样的文字,让人更能理清思路,把握主题,有的放矢!很好的创作谈!
杨通刚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
发表于 2016-3-7 23:1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1#
发表于 2016-3-8 07:01 | 只看该作者
如空所言极是,很精辟的论述,有理有据且通俗易懂。此文就如及时雨,梦游太虚整体创作会有大的层面提高。谢谢如空。
12#
发表于 2016-3-8 07:49 | 只看该作者
渴望+障碍=冲突。这就是一篇优秀(或曰“合格”)小说的灵魂。也就是说,如果在某个作者的作品中,有了渴望和障碍组成的冲突,便很有可能是一篇不错的小说;而如果在这部作品中,找不到渴望和障碍,那么毫无疑问,必将是一部庸常之作。“小说人人会写,章法各有不同。”学习了,对天我初学者还是有用的,谢谢。
13#
发表于 2016-3-8 09:55 | 只看该作者
如空不但会下蛋,还会品尝鸡蛋,这可了不得!如果公鸡是品尝鸡蛋的,那么如空就是下蛋公鸡——公鸡里的战斗机!
有一点需要探讨:冲突是小说形式不可缺少的灵魂,而小说乃至一切文学真正的灵魂,是内容。里面的东西好,用什么形式包装,是第二位的。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3-8 12:23 | 只看该作者
一孔 发表于 2016-3-7 22:39
能整!不过我还是想探讨一下,我觉得是不是把冲突的概念延展一下,就是既包括外在冲突,也包括内心冲突。就 ...

这个不用探讨啊,孔兄说得一点儿没错,冲突肯定包括内心冲突。或者说,当内心成为渴望的障碍时,同样会产生冲突。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3-8 12:23 | 只看该作者
宋钢 发表于 2016-3-7 22:57
很受益,学习老师的论述,醍醐灌顶。谢谢,问好!

多谢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30 18:37 , Processed in 0.11118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