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409|回复: 5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声音]旁观者清:我看敬一兵散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8 16: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想说说敬一兵版主的散文。

  好长一段时间了,一直在犹豫不决,因为敬版主在春雨版是人人敬畏的权威,实在不敢造次。但又真的想说说自己的一点看法,实有不吐不快之感。

  首先说明的是,我本人对敬版主是十分敬佩的,决无半点个人成见。因为我并没有在春雨版贴过散文作品,在这里,我只是一个看客。也许正因为是一个纯粹的看客,才旁观者清,说话也就无后顾之忧了。

  敬版主的散文实在多,每周都有一篇,要说评论,难度可不小,我没那个能力,这里只是谈一点个人感觉。

  大家都说敬版主的散文好,特别好,每有一篇出来,都是叫好声一片,因而他的跟帖总是最多,无人可比。我也一篇一篇认真拜读学习。可不知怎么的,他的多数篇章,我总有点摸不着头脑,说粗一点就是看不大懂,多数看不懂。我觉得他的散文在内容上也大多是空洞无物,没什么分量。他那句子也特怪,可能是我自己文学修养太差,总觉得他那句子生涩拗口,不知所云。这决不是故作惊人之语,我推想,其实很多文友也是未必能看懂的,你看那些跟帖,大多是些空洞的吹捧之词,并不切中作品本身,岂不是很能说明问题的吗?而且我再进一步推想,恐怕那些跟帖者中,又有一大部分根本就没读完原作,鉴于敬版主的威名,不跟帖又怕说不过去,只能跟着大家喊好了。

  说句不敬的话,敬版主发在论坛上的大批散文作品,如果投寄给文学刊物或报纸副刊,我敢断言,只怕多数通不过。可奇怪的是,在中财论坛却是一路绿灯,篇篇加精计酬。我想问一句,论坛管理员真正看懂敬版主的散文了吗?恐怕稿费不是给的“文”,而是给的“人”。敬版主的声威太显赫了(这本身就是个怪现象)!

  我知道,我这个帖可能要使众多文友为之震惊,很可能不会有人附和我的声音。尽管会有好多文友心里会生出共鸣,也绝不敢站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原因就不用说了,人人心里都清水一样。

  最后再说一句:我决无半点恶意,我只是想说出自己的一点看法。论坛不是鼓励百家之言的吗?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3-8 18:02 | 只看该作者
十分感谢你的直言,就读者和作者而言,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和爱好,不可能替代,也不可能强求统一。我十分欢迎就文学问题交流自己的看法的帖子,也欢迎你常来散文版发帖。问好!
3#
发表于 2008-3-8 21:38 | 只看该作者
  1、敬佩楼主胆识;
  2、在中财应当营造这种平等探讨的气氛,这种探讨是有益的,不应该总是一家之言;
  3、每一个中财会员都应当引起反思,自己是否也说的是实话,是否人云亦云?阿谀奉承?  
  
  感谢石块女士开了个好头。
  尤其在这三八妇女节,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祝石块女士节日快乐!
  男人叶柄这厢有礼了!
4#
发表于 2008-3-8 23:21 | 只看该作者
  意识流是作家和批评家惯用的容易引起误解的术语之一。它之所以会引起误解是因为它听起来很具体而用起来却象"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一样变化无穷--甚至含糊不清。确切地说,意识流是心理学家们使用的一个短语。它是上世纪由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的,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詹姆斯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并不是由一个一个分离的、孤立的部分组成,而是一条连续不断的、包含各种复杂的感觉和思想"流"。

  意识流这一术语用于描述心理过程时显然是极其有用的,因为作为一个修辞用语它具有双重的比喻意义,就是说,"意识"这个词和"流"这个词都具有比喻的意义。这一思想为小说家运用意识流手法来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展示人物的意识活动来完成小说叙事提高了理论依据。小说中的意识流,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具体说来,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

  意识流作品以小说居多。意识流文学不按照客观现实时空顺序或事件发展过程结构作品,而根据意识活动的逻辑、按照意识的流程安排小说的段落篇幅的先后次序,从而使小说的内容与形式相交融。人物意识渗透于作品的各个画面中;起到了内在关联作品结构的作用。

  意识是复杂的,理性与非理性意识共存。其中有明确、完整的意识,也有朦胧、片段的意识;有言语层的意识,还有尚未形成语言的、即言语前阶层的意识,等等。这些意识混杂在一起,交替出现,故而从中很难找出逻辑性轨迹。而时间颠倒、空间重叠也就成为意识世界常有的情形。意识流文学企图如实展现人的意识流动,这就使作品的内容无法按照正常的时空顺序一一展开,而是根据有别于“空间时间”的“心理时间”(柏格森语)表现意识的流程。

  古今中外,有很多作家以意识流作品而闻名。如伍尔芙《墙上的斑点》,卡夫卡《变形记》、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王蒙《蝴蝶》等,作为意识流作品,因为其创作技法以直接内心独白、间接内心独白和无所不知的描写和戏剧性独白为主,所以对其作品的把握也很有难度。作为一门已经流传了上百年的文学流派或是创作技法,它经过无数大家的创作经验积累,已经趋于成熟,在文坛也应该有其应有的位置。文学创作鼓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同类型和风格的散文在中财都有展示,这应该是中财的一个重要特点。敬版和房版的散文都以意识流为主,这应该是中财散文版的一个亮点。我个人虽然对意识流作品从未涉猎,是因为觉得这种创作技法不适合自己的缘故。一个作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创作方法,应该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我虽然不涉猎意识流创作,但还是阅读过一些意识流作品,从中吸取自己缺少的东西。每一种文学流派,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风格,当然,我喜欢针对作品的交流,只有在交流中才会发现创作中的得失,以便使自己的创作水平得到提高,我相信这也是很多中财会员的普遍愿望。

  问好各位!
5#
发表于 2008-3-8 23:29 | 只看该作者
春山的文字值得一读。
6#
发表于 2008-3-9 07:04 | 只看该作者
石块朋友的贴,我看了。
我初来论坛读到敬斑的散文,确实跟石块朋友一样的看法,甚至当上散文斑竹之后,有次还不知深浅地跟敬斑私下提起过。
但是,随着我阅读面的拓宽,特别是读了王蒙的小说之后,我知道了什么是意识流。而近来对某些外国作品的阅读,又让我习惯于类似敬斑的表达方式。
一个人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就是成功。对于某种文体的喜好是个人看法,但臆断却又是需要改进的品质,毕竟学无止境。
敬斑的人气与威望,请看敬斑的发贴数目,就知道他对于中财付出了多少心血与时间。我任职斑竹之后,文章后面赞美声也多了,有时候不仅奇怪,我真写的那么好吗?后来,便知道这是“人气”。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交流中自然就有了朋友。文章后面的留言自然少不了赞美,捧场。再不济,支持的话也会说的。记得去年,有人提过文友跟贴,应酬话、套话多,在昙花斑竹的提议下,还举行过评点一篇文章的活动。
敬版对于文章的评点,切中要害,鼓励与指点并重,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对自己的状态满意时,敬斑的意见指出了努力方向。对自己的文字迷惑时,敬斑的评点,让我自信,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而这样的关心,不是针对我一个。可以参看论坛里诸多文友文章后的评点贴。
很感谢石块朋友关注散文版,坦诚地交流自己的看法,对于论坛和个人的提高与发展是有益的。
无论作为斑竹和普通文友,我都感谢您的直言,欢迎您来散文版交流。
7#
发表于 2008-3-9 08:37 | 只看该作者
小龙女斑斑所言极是!
对自己的状态满意时,敬斑的意见指出了努力方向。对自己的文字迷惑时,敬斑的评点,让我自信,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8#
发表于 2008-3-9 08:54 | 只看该作者
绘画与写作是相通的,只是一个用染料,一个用文字.绘画有工笔,有小写意,有大写意,有大泼墨,油画中又有抽象派,有印象派......各具特色,有的人欣赏工笔,有的欣赏别的,可能欣赏角度不同吧?
9#
发表于 2008-3-9 11:13 | 只看该作者
论坛确有好文,可能是文本操作因人而异吧,不过,这样的讨论好,直言不足,对任何写手而言应该是好事.敬版主的文字,我还是喜欢的,个见!问好石块,问好敬版!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11:1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敬一兵 发表
十分感谢你的直言,就读者和作者而言,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和爱好,不可能替代,也不可能强求统一。我十分欢迎就文学问题交流自己的看法的帖子,也欢迎你常来散文版发帖。问好!

我对敬版主是敬佩的,我写此帖,用意就是从学术角度讨论写作,别无他意。敬版主的诚恳态度,是我所敬仰的。我希望论坛有一种热烈争辩又和谐友善的良好气氛,不喜欢你好我好的虚假场景。
11#
发表于 2008-3-9 12:37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很多时候也是仁者见仁的事。
针对作品的讨论想来大家都会欢迎的。
12#
发表于 2008-3-9 14:37 | 只看该作者
各有所好,有争鸣是好事,有助于交流,这种好风尚应大力提倡。一边倒是不正常的,任何事情都是这样。
13#
发表于 2008-3-9 18:55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好,一篇文字见仁见智是正常情况.唯愿不搞人生攻击.

敬版主文字端的不错,有瑕疵也不奇怪,大家讨论,从中收益,管见或偏见,一并问好石块和敬版!
14#
发表于 2008-3-9 20:01 | 只看该作者
很赞同小龙女的发言,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述方式,这和一个人的知识面,思想深度文化构成都有关系,敬斑的文字表达,在中财,比肩者不多.
15#
发表于 2008-3-9 20:09 | 只看该作者
而我要说一句:不知是不是我电脑的问题__每次细读完文章后来跟贴,就发不出了:说我是游客,而我总是先登陆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8 11:08 , Processed in 0.11712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